更何况不论是谋士还是将领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其实,哪怕是士兵,曹操的部队也远胜于袁绍。至少常胜的士气绝对要强过屡战屡败的一方。
而士气,直接关系着一场战征的走向。
所以,袁绍看似能够支撑的邺城,其实也不过是在做困兽之斗罢了。
面对敌方的如虹气势,自己的手下早已是人心浮动。
主动出击是不可能了,没有了河北四庭柱的袁军将领,谁能够与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于禁、乐进、史涣、曹真、曹休、许褚等良将为敌?
战术战法就更不要想了,别说袁绍手底的谋士们根本就敌不过曹操手中的程昱、刘晔等人相比。何况曹操本人也是一个军事大家。再说了,就算有审配等人给他献了计,袁绍也不见得能听。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靠人数与曹操耗时间了,袁绍心中还期望着曹操大军能够因为粮草不继,自行退去。
失败是必然!
袁绍没有等到曹操退军,却等到了自己的部队中出现了逃兵。
消耗,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曹操的粮草在减少,袁绍的粮草军械也在变少。
何况,曹操现在坐拥兖州、豫州、一半的徐州、一大半的冀州,实在不行,强征也能征来源源不断的补给。可是被困在邺城的袁绍就不一样了。不论库存有多丰厚,却是用一点就少一点了。哪怕看到城外的庄稼成熟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去收割。
十月,秋收过后,曹操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补充。而袁绍大军却要开始节衣缩食。
大军集结,粮草补给是根本。当兵打仗,有很多人真的就是为了在这个纷乱的世界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
当饭都吃不上了的时候,士兵的心就燥动了,士气也没了,负面情绪也就接踵而来了。
那么,逃兵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城内的守军没办法,死也得扛着。可城外的就不一样了,根本看不住。
而且,曹操的做法也是相当绝的。早早地就放出了话,只要袁军的士兵愿意撤出这场战争的,放下武器,曹军无条件放行。愿意加入曹军的,更是欢迎,不但有好吃好喝的,还有钱可拿。说到做到,来了就给。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向曹营的人越来越多,城上城下的守将其实都已经不淡定了。
可是袁绍依然天天问计谋,夜夜宴名士。仿佛一群文士在酒宴上一阵说道,便能战胜曹操一样。
最昏的招是,袁绍手中唯一还有大局观的审配劝袁绍趁着城外的大军还能与曹军僵持时,带着城内的五万人马撤出邺城,奔幽州而去,与袁谭汇合,再谋东山之计。可袁绍偏偏不听,还以“蛊惑军心”为由将其定罪,打入大牢。
历史的大方向在改变,可许多细节总是惊人的相似。
四世三公的袁家、关东十九路诸侯的盟主袁绍,依然如历史上一样被厚积薄发的曹操打败。
袁绍的末路从他关押了审配开始,从审配的从子审荣勾结城外的守将郭援、耿苞打开城门迎曹操进城起,就真正地到来了。
最后,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了。
skbshge
第295章 乘胜追击()
袁绍自杀了。
就象他逼死公孙瓒一样。
不过他没有白马公孙那勇气,坐火海中而不动声色。他只是用一把长剑割破了自己的喉咙。
他也没有象公孙瓒一样杀光自己的家小妻妾。而是让忠于自己的高干、韩猛带着二子袁熙、三子袁尚冲出北门投长子袁谭去了。
逃出去的人并不多,也许是他们并不想逃。
袁绍没了,袁谭这个草包公子不过是秋后的蚂蚱罢了,他撑不了多久。
早晚也是个降,只不过去了幽州可以选择降刘琦而已。
可是对于这些士家子弟来说,降刘琦被没收土地远远不如降于曹操能够剩下的更多。
至少曹操是不敢对刚刚平定的冀州大施拳脚的。
他怎么会不知道后方的稳定和充足的钱粮才是他能根继续争霸大业的基础所在?
大不了狠狠地敲一笔罢了!
邺城的繁华超越了曹操的想象。
反正除了颠峰时期的洛阳,曹操没见过这大汉天下的哪座城能与现在的邺城相比。许都差得太远。
袁氏兄弟真心会玩儿。
袁术建皇宫,而袁绍的大将军府一点都不比皇宫差!
曹操很想把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拆掉。换成钱粮可以养活多少大军了?
可是程昱劝道:“此乃袁绍之过,与公无关。建时耗资甚巨,拆来能值几何?公何不以邺为本,北征幽州,西顾并州,东望青州,一图霸业?”
曹操:“许都皇帝如何处之?”
程昱:“许为都,帝居之,可震二刘!目前最大的事是尽快平定幽州,联刘备以拒刘琦!”
曹操:“哈哈……仲德所言正合我意。你与公达真乃吾之左膀右臂也!”
程昱:“哦?公达来信了?”
曹操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交与程昱:“看看,你二人对当今天下的局势见解几乎一致,对我日后的发展方向的规划也基本相同。吾岂会不从?”
程昱接过来匆匆地浏览了一下荀攸的信:
主公尊上:
自主公二月出兵,已逾八月。从返都催粮都尉史涣口中得知大军现状,属下以为,袁绍之败不远矣。
属下以为,主公当携雷霆之势,速剿幽州。
然后快速进入恢复民生状态。
益州战事已了,骠骑将军已返长安。其治下各地均无战事,大力发展民生。已先我一步,请公虑之!
刘备之于江东已占主动,孙家败亡亦不过弹指间耳。
吾观天下,已成三分之势。刘琦非池中之物,刘备亦非等闲之辈。
公当慎之!
切不可任二刘合力,我们当合一刘而拒一刘。
快速稳定政事,恢复民生,广积钱粮军械,征兵强训,以备大战!
……
大致的意思跟程昱说的也差不多,只不过他在许都帮曹操看家,也直接接收着对天下其他诸侯的侦察情报,对大势看得更为透彻一些罢了。
曹操没有沉浸在邺城享受胜利的果实。
袁绍的妻妾虽美,但是其手下还有大量的人才等着被启用。且二人毕竟从小交好,战之败与个人情感无关。虽然没有抓住袁绍的儿子,但曹操还是下令让人善待袁氏族人。
毕竟四世三公的名号还是能帮他网络大量的人才的。而且这么做也彰显了他的肚量。
只五日,除出战死和逃往幽州的以外,袁绍手下将领谋士悉数降曹。
焦触、吕翔、吕旷、郭援、眭元进、苏由、朱灵、张南、荀谌、董昭、常林、王修、朱汉、耿苞、华彦、孔顺、阴夔、审荣、韩珩、张津……
曹操不是袁绍,当然不会让人才埋没。在这群降将降臣中他就发现了几个被袁绍埋没的人才,最突出的就是董昭,当然还有荀谌、王修亦非庸才。特别是董昭,经过交谈,曹操以为其才不在程昱之下,至少与刘晔是一个水平的大谋士。
武将倒是没有什么突出之人,但也都是有一定能力的。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至少能够算得上是将吧!
好的不是已经让他给杀了或迫降了么?
其实能得张郃,已胜河北诸将矣!何况还送了个同为河北名将的高览。
整军十日,曹操自信冀州牧,命刘晔为冀州别驾,暂代他理冀州诸事。而他则带着程昱、董昭随大军从范阳杀入幽州。
袁谭此人没学会他爹能干的方面,好大喜功倒是尽得其精髓。仗着他是幽州的最高念领导,对两个弟弟指手画脚。
也许他早就看不惯袁绍对袁尚的宠爱,想趁此机会树立一下大哥的威信。派袁尚、袁熙领兵五万增援范阳,颜良为大将。
不得不说,袁家的公子们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无能。
尤其是有了伤愈的颜良统军时。
关系着生死存亡的时候,袁熙、袁尚兄弟齐心,加上对曹**死父亲的仇恨。五万哀军硬是生生地挡住了十余万曹操的进攻,达二月之久。
燕地之寒,让进入冬天的曹军失去了进取之心。
袁家兄弟似乎看到苟延残喘的机会。
曹操也是无奈,他又想退兵,又不甘心。
身前的刘琦已经领先他很多了,再耗下去对他将极为不利。
他不相信刘琦会在眼看着他收拾袁家的时候而毫无动作。如果他退兵了,袁家兄弟有志气一点与他相争还好。可万一他们倒向了刘琦呢?
那可是十来万即战力啊!
本来刘琦就占了幽州一半以上的地盘了,这要是不抓住机会拿下仅剩的几郡,等袁家兄弟倒向了刘琦,自己就白忙活了。
还有一点让他迫切地想拿下燕地的原因是,别看刘琦占了很大面积的幽州地盘,但是幽州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范阳到右北平这一带。
地盘他是抢不过刘琦了,但是抢人口是大事。
人口是什么?是生产力,是战斗力,是国之根本!
这也是刘琦空有那么大的地盘,所有人也认为他足够强,却也没认为他是天下第一大诸侯的原因。
因为他的地盘上人少啊!
地广人稀!
若以人口论,现在的曹操才是那个最大的诸侯。
与刘琦相比,曹操也只有汉帝和人口两个方面的优势了。他当然想保持自己的优势!
何况,燕人向来彪悍。只要有一个合格的统帅,那就是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这时候,刚刚投降曹操的董昭发挥作用了。
他在袁绍手下多年,深知袁氏兄弟虽然面上相安无事,但是私下是不和的。
于是献计曹操,暂缓进攻范阳,迷惑袁熙、袁尚,给他们一种增兵的错觉;然后派骑兵绕道泉州,奔袭燕国,直击蓟县。
这一招不仅可以打袁氏兄弟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可以分划几人的关系,让其互相猜疑。
skbshge
第296章 求救,突袭()
曹操纳董昭计,派出曹洪、曹休、曹真分兵两万攻袭燕国。
打的意义不是一定要拿下,而是要完成分割。把袁谭和他弟弟分开,让他们兄弟之前产生嫌隙。
天寒地冻的时候,人是比较懒惰的。
曹洪、曹真的突袭还真打了袁谭一个措手不及。
身处大后方的袁谭完全没有料到曹操会来这么一手。
说他有不少兵是他管制下的整个幽州的兵力,可实际上在他身边并没有多少。因为他的兵在四处防备刘琦呢!从上谷到昌黎那一大路的防线已经分走了他大量的兵力。
从柳城决战后,他也清晰地认识了刘琦的实力。他怕刘琦,他跟他爹一样讨厌刘琦。所以他不得不防。
这一来,处于中心地带的燕国的防守就薄弱了。
当然他也不会想到这个被四面八方围起来的幽州政治中心会有危险。
就算曹操打来,他也没有想过曹操会突袭燕国。因为从河间到燕国不但中间隔着漯水,还有一大片沼泽地,实在不利于大军开进。
所以袁谭和他的手下以为,只要能够死守范阳,曹操就没那么容易打败他。
当然,他同时也在积极地联系辽东的关羽,希望他能出兵相助。袁谭愿意割让辽西郡。
关羽当然愿意,不过他可不是贪那一郡之地。
在辽东闲了差不多一年了,早就想找个地方打一仗了。何况刘琦也有书信传来,让他在曹袁之争中找机会捞得一些好处。
不过关羽虽然已经不象历史上一样骄傲了,但他却依然正直。打外族,大军强势辗压、屠城、灭种……他都行。可是,让他耍伎俩,去阴袁谭、曹操,他还真干不出来。在他看来,还不如刘琦直接对袁谭宣战,他带兵去抢好处呢。
可惜,他没有刘琦想的多,也没有郭嘉、贾诩等阴人的战略眼光。
所以他只能为一方统帅,最多也就是在战争中能够出类拔萃,政治,他真的玩不了。
其实关羽也心急,虽然他就算在曹袁的战争中什么好处也没捞着也没什么。但是,既然刘琦给了他任务,他没完成的话,他总觉得没面子。堂堂刘琦集团第一统帅,没能完成主公的嘱托,那是多没面子的事?
好在,运气不错!
这不,正愁没什么借口出兵呢,袁谭的求救信来了。
还有送上门的报酬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主要的是,请神容易送神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候究竟是什么情况可就由不得袁谭作主了。
不过这个求救来得有些晚,十月底的幽州已经很冷了,雪都下过好几场了,辽东更是冷到人都不想出门。
大军在严寒中行进是非常不便的。
关羽的调度也是非常讲究的,骑兵一万,步兵一万。随行大将只有张辽、徐晃。
兴州、辽东也虽然大定,那也还要防备的。特别是兴州,那可是还有许多外族的。虽然他们不一定敢象从前一样劫掠汉人的城镇,但保不齐他们相互之间会有摩擦。
没有带粮草军需部队。
开玩笑,进关帮忙呢,袁谭哪能不象爷一样供着?
虽然关羽只出兵两万,但袁谭接到消息后也是非常兴奋的。关羽是谁?在幽州、蒙州、兴州……反正在北方地界那就是神一样存在。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关羽踏马夺城的超神之举,但那时候的他也处在战争的最前线。他亲眼见证了关羽是怎么破他的大军,怎样灭蹋顿的……
所以在关羽大军踏进山海关的那一刻起,他便派人将辽西的印绶送到了关羽手中。辽西郡正式易手!
这么好的事,关羽怎么会拒绝?不费一兵一卒,先收报酬,何乐而不为?
袁谭天真的认为关羽收了他的好处,一定会全力以赴为他抵御曹操。
前有袁熙、袁尚的大军挡着,后有关羽的虎狼之师增援,可高枕无忧矣!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
就在袁谭还以为自己一定会度过这一难关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报……”
袁谭其实很紧张,他怕听到前线的坏消息。
但是,他又想听到关羽大军的消息。
所以他很矛盾。
“何事?讲来!”
“禀告主公,安次失守!曹操大军向蓟县开来!”
“咣当!”袁谭吓傻了:“怎……怎么会?袁熙、袁尚是干什么吃的?五万大军说没就没了?连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禀主公,范阳并未失守,二公子、三公子仍在坚守!”探子回道。
“那……那……你说安次失守是怎么回事?莫不是你在与我玩笑?”袁谭真希望这是一玩笑,哪怕要他放过这个跟他开玩笑害他吓得半死的探子都行。
可事实就是事实,探子只不过是如实汇报罢了:“回主公,曹军从章武而来,经泉州北上,突袭安次。安次并无防备,所以……”
没有防备袁谭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决策。就象蓟县也没有多少防备一样!
“完了!完了!怎么办,怎么办?”确认了事情的真实性后,袁谭才发现自己的美梦做早了,大敌当前,突然六神无主。
蓟县城里只有正规军五千啊!就算加上一些士族私兵和一些杂兵,最多也就能凑个八千人马而已。如何挡得住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
所以吧,关键时刻还得靠谋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