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满清遗老遗少们的屁股坐的实在太偏,满口胡言,肆意美化旧王朝,将整个满清写的花团锦簇似的,将当初的历史写的跟开玩笑一样,颇有昔日孔夫子笔削春秋的遗风,将整个清王朝美化到了极致。
关键不光是美化,里面错误满天飞,当时北洋政府根本就具备编撰清史的实力,很多历史史料都没有梳理清楚,桐城派的那些文人的根脚也不怎么牢稳,因此仓促起稿,破绽百出。
因为其中谬误实在太多,建国之后,国家根本就不把清史稿当成是正史,国家自己决定为清朝重新编撰史书。
可是到了现在,因为清朝历史中涉及很多事情,有些事情还有争议,再加上编撰人员中虽然不乏能人,可肚子里有货的毕竟是越来越少,有资格担任史书编撰工作的能人其实并不是有很多。
因此一直磨蹭到现在,这清史还没有定稿,更不用说要刊印发行了。
郭大路消息灵通,听说现在的编撰史书用的文体还是现代白话文,而且编撰史书的一批人的肚子里实在存货不多,作为一个杀猪的屠夫,他都有点忍不住了!
之前的史书编撰全都是文言文性质的,若是到了这个时代,竟然改成了白话文,这特么也太突兀了,完全另郭大路难以接受。
这是正史,不是科普性历史读物,是要流传千古的供后人查证的真实的历史资料,用白话文极为不妥,而且显得编撰人员太无能,不能与前面的史书做一个很好的衔接。
编撰史书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文言文写作稳定,用词精准,绝非白话文可比,况且就文化传承的稳定性而言,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考验,已经证明了它这种文体的可靠性,而白话文太过嗦繁琐,其稳定性难以预测,毕竟这才几十年的演变史,变数太大,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白话文会变成什么样子。
况且用白话文修史,显得颇为儿戏,没有那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与庄重性。
郭大路对如今文史馆的那些人一百二十个看不起,因此在有了“要为后人留下点东西”这个想法之后,他先将自己之前写的《剑仙李太白》给发表了出去,之后便开始了史书编撰工作。
他得到的来自异世界的所有知识中,也有历史方面的知识,基本上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到唐宋元明清,都详实之极,而异世界的历史与郭大路这个世界的历史在大方向上并没有太大的出入,除了一些文学名人不一样。
这一点对郭大路来说,为他省了绝大部分力气,在查阅清史的文献上,为他提供了很有力的思路与明确的道路。
为了编撰清史,郭大路整天都泡在了文史馆内,将以前清朝皇宫大内得到的历史文献影印不少,慢慢考证真假,从明末开始,也就是从努尔哈赤所谓的十三甲兵,甚至从满清的发源地开始,为清朝编撰一个有头有尾详细备至而又没有主观想法的史书。
编撰史书的大忌,就是编撰人有自己的想法,屁股坐不正位置,行文用笔具有倾向性,这样的人若是编撰史书,单凭好恶来编撰历史,那就有点太不负责任了。
真正的历史就应该像是新闻一样,言简意赅,没有立场,没有行文人主观的思想在其中,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的客观性。
郭大路虽然对满清这个近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极为不喜欢,可是在编撰这部请示时,还是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将明史与清史给衔接起来,既不偏心明朝,也不打压清朝,事情是怎样就是怎样,绝不添加自己的主管情绪在其中。
不过在每一篇人物传记的结尾处,他倒是可以写上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评价,这才是他真实的心声吐露,但这只是“郭大路曰”,与正史无关。
编纂史书是一件极其耗费精神体力的工作,在闲暇之余,郭大路将之前自己写好的几部小说陆续发表。
这其中便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这三本书发表之后,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郭大路不但用文言文写了《聊斋志异》,现在竟然又用古白话文的形式写出了这么三部作品,郭大路深厚的古文功底在这三本书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露。
尤其是《红楼梦》的出世,引发了全世界华人的大讨论,诺奖获得者雷雨在看到这部书的时候,对外界形容道:“只是看完开头前两章,就看的头皮发麻,大路无论是在故事创作上还是文笔上,早就超越了我们所有人!”
这部《红楼梦》惊动了整个文坛,引发了文协成员的大讨论,基本上一致赞成将这部书推荐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名单上去,同时安排最佳的翻译人员,为这部书做外文版本的翻译。
同时《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翻译也在进行中,虽然这两本书的风头被《红楼梦》给压下了不少,但是毕竟也不容小觑,可以说,每一本出现在这个时代中,都具有碾压同时代所有长篇小说的实力。
可是现在,它们却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除了让大家震惊郭大路的文学修养与创作能力之外,这几本书只能成为郭大路文集中的一部分,而不能分批次为华夏赢得荣誉。
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第一千一十二章 诺奖提名()
就在郭大路潜心编撰清史的时候,一年一度的诺奖的提名名单开始了公布,在文学奖的一栏中,郭大路的名字赫然在目。
郭大路此时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全球,之前的泰坦尼克号在热映之后的第二年,几乎包揽了整个欧洲电影节的所有奖项,火的一塌糊涂。
就因为这个缘故,国内的很多红眼病患者还抱怨郭大路,说他有精力提拔外国演员,都不知道提携一下自己国家的青年演员。
大家都非常想进步的好不好?凭啥捧外国人而不捧华夏人?
不过这种酸溜溜的话,郭大路根本就懒得理会,这种明显的西方背景风格的电影,蠢逼才会找华夏人当主角,这种最基本问题,小孩子都明白,也就这些吃不到葡萄的家伙才会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来攻击郭大路。
不过现在郭大路的粉丝多的吓人,网上针对郭大路的言论刚一出来就被粉丝团给灭了,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现在的郭大路,已经不是寻常人能招惹的了,网上不行,现实中那是更不行,随着他问学作品的陆续面世,他本人的逼格也越来越高,在众人眼中,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存在了。
华夏文娱圈,特别是影视圈里,那是公认的没有文化的人居多,很多演员的文学修养与学识,低劣的令人发指,但是他们依旧能大红大紫,全靠的都是一副脸蛋与身材,真正有文化的能静下心来学习人少之又少。
也就是从郭大路之后,他创办的天禧影视培训班中,才有了一大批文化水平过关的演员,这才逐步提升华夏影视圈整体的文化水平,从根源上解决了演员只是戏子而不是没有文化的一批人。
但这些人有点文化不假,但也只是够用而已,最多也就能媲美普通的大学生的水平,而郭大路则不同,郭大路的文化修养那是一路拔高。
之前写武侠的时候,很多粉丝都夸赞郭大路是一名才子,但是武侠即便是再流行,但是在思想内涵与人物塑造方面,终究还是单薄了一点,还是达不到传统优秀文学的高度。
在现实意义上,还是比不上传统文学的。
因此对于因为武侠而被称为大才子这件事,郭大路自己都极为抵触,不过他诗词书画俱精,这些本领再加上武侠等文学作品,这样称他大才子,这才算是实至名归,郭大路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因为这不是他谦逊,实在是他的水平确实太高,在诗词书画方面,甚至远超古人,力压当代,说他是一个天才,谁都没有异议。
现在郭大路的书画作品已经到了极其惊人的价格,上千万都打不住。
他这种天才的作品,众人只能将之归结于天赋,说他天赋异禀,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虽然含金量很高,可总是令人觉得,少了几分厚重感。
但是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三部书出现后,厚重感顿时就出来了,便是文化底蕴低的小白读者,在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作者本人的文采与胸襟,还有那惊人的文笔。
这三部作品出现之后,在国人心中,郭大路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当代大文豪,而且还是世界性的大文豪。
东方的倭国与中原文化相近,这个国家的人的剑圣虽然被郭大路给打死了,但是他们一向佩服强者,即便是痛恨郭大路,但在真才实学面前,还是低下了头,谦虚学习。
这个国家的人,大多数人都对郭大路的战力佩服到了极点,截拳道在倭国的教学场地,常常人满为患。
相比郭大路创办的截拳道,这个国家的人也疯狂的喜欢郭大路的文学作品,武侠倒也罢了,毕竟在武学理念上,中日双方还有所不同,可是郭大路的正统文学作品,这些倭国人却极为喜欢。
聊斋志异倒还好说,倭国人喜欢的不是很多,但是红楼梦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却是每一部面世后,都能在倭国引发一番读书风潮。
尤其是三国演义,这部书在倭国差不多都要卖疯了,很多倭国人都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是倭国首相与天皇都在外界盛赞此书。
我国首相访华的时候,特意来到郭大路家里拜访了郭大路,把郭大路恶心都不行,但这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而他便是这交往中的一个小小的桥梁,在这种公开的活动中,郭大路也不能表现的太过失礼,因此在送给这首相一套自己的文集后,还特意画了一幅富士山图送给了这位首相,最后又写了两幅字,当做国礼惠赠。
这幅富士山图,被首相拿到倭国之后,当即成了国宝级的作品,被陈列在了专门展厅里供人观赏。
郭大路这么大名气,作品又这么突出,这次文学奖的提名,就连倭国人都抛弃了自己国家的作者,提议让郭大路获奖,甚至倭国自己国家的知名作家们,也都一致向诺奖委员会提议过大路,让郭大路得到这个奖项。
所谓同行是冤家,一个人能做到让同行都佩服万分的程度时,足可以说明他本人在专业上的造诣有多深。
一个文学家,想要获得诺奖,最关键的不是你写的有多好,而是你作品的影响力有多大,有多少同行认可你的作品。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对你的作品的翻译程度。
东西方文学上的巨大差异,让双方很难欣赏出对方作品里除了事情的本身描述之外的特有美感。
就像是华夏的古诗词,寥寥几个字,就能透露出很大的意境与情绪来,这种美妙的意境,这种“言外之意”的写作方法,华夏人自己能够领会,可是翻译到外国词汇后,若是翻译人员的文学素养不到家的话,那么古诗词的所有美感将消失殆尽。
因此一个文学家想要成名,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必不可少。
但是郭大路与众不同,根本就用不着别人给他翻译,就外语而言,地球上有的语言他都会,地球有的文字他都会写,每个国家语言文化历史,郭大路都烂熟于心,他为自己作品翻译出啦的各国文字,比那些国家的翻译工作者可是要强多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郭大路在自己的作品对外推出时,特别是他本人都比较重视的作品校刊死,郭大路都会将各国版本的翻译本同时发布出来,作为样本,交付黄河文艺出版社来处理。
对于别人的翻译能力,郭大路完全信不过。
到了这个程度,郭大路本人的文学素养完全对得住他这个大文豪的称号了。
也就是这些优秀翻译作品的出现,再加上同行们的吹捧,当然,还有就是郭大路如日中天的身份,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而诺奖里的一些老头老太太评委们,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好,在提名的时候,几乎是一致提名郭大路。
到了这个时候,诺奖的获奖人,基本上都已经定下来了。
除了郭大路之外,其余的作者也没有胆子领这个奖项。
第一千一十三章 文曲星()
“大路,诺奖的获奖名单出来了,文学奖的得主就是你!”
郭大路正在家里遣词造句增删自己写的一段人物传记时,雷雨给他打来了电话:“很多人打你的电话,都打不通,只好我来通知你了!”
他在电话里笑道:“他们知道你闭关写作不见外人,因此不敢贸然打搅你,只有我在你面前还有点面子,只能让我通知你了!”
郭大路笑道:“能获奖,这也是好事,说实在的,现在诺奖的文学奖的含金量已经在日益下降,基本上就是那群老头老太太们自嗨的产物,在专业认可度与行业里面,诺贝尔文学奖只能说是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却不能说是水平最高的!”
他对雷雨道:“我本来是不想领取这个奖项的,但是考虑到全国人民的想法还有同行们对我的支持,甚至好多外国朋友都对我的作品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这些人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们,可是他们却不求图报的宣传我的作品,为了这些人,我觉得我也应该去晚宴现场走一趟!”
郭大路之前出版的几部书,引起很多中外作家的高度关注,西方文学工作者中也不乏对华夏文学有着深刻了解的人,在看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作品时,都能意识到其中的文化价值。
因此有很多作家都对郭大路的这些作品赞誉有加,特别是倭国之前得过诺奖的作者,更是不遗余力的对郭大路的书籍进行了宣传,这对郭大路能够获得诺奖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些作家与郭大路非亲非故,但却如此的不求回报的宣传郭大路的作品,这种精神与友情,郭大路还是非常感激的。
这是同行们纯粹的呼声,基本上不掺杂任何利益,而是那种作为行业人员见到优秀作品不忍埋没的单纯心理,这种情形难能可贵,郭大路觉得自己不能辜负这些人的期望。
“是啊,我可也是极力向诺奖评委会推荐你的作品的,还有不少同行也都为你投了一票,就算是为了我们,你也得去领奖啊!”
郭大路笑道:“好,上一次我陪你去领奖,这一次,老爷子,你陪我去吧!”
雷雨笑道:“这是肯定的,除非有特殊情况,新奖得主与前任奖主是一定同时到场的,因为要一起见证这场盛事。大路,你不用给我名额的,你可以携带你的家人同行!”
雷雨的电话挂了之后,郭大路继续搞自己的清史编撰工作,很快就将此事抛到一边,这诺奖虽然算是很大的奖项了,但却已经不足以使得郭大路感到激动了。
就他本人而言,这诺奖的含金量,远远比不过自己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如果自己能将清史编撰修成,那么十个诺奖也比不过这种成就感。
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文学家或则作者的话,重要的是天赋与阅读积累,可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史方面的学者,那就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了,那是真的需要海量的阅读与对文献资料的踏实的研究,否则不可能成为学者型的人物。
名声可以造假,身份可以冒充,但是知识不会造假,有没有学问,有没有知识,只要跟同行们相处一阵子,再看其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