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一个见谁咬谁的主,谁心里都发憷,太多前辈的血泪在警醒着他们,郭大路这个人就是一个火药桶,一旦点着了,能把人炸的粉身碎骨。
所以现在郭大路发文针对爱心组织,这些组织里的人即便是再生气,也不敢跟他对着干了,任凭网上网友们一边倒的攻击,他们也只当做没看见。
他们真要是当做听不见,你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现在的公益组织的成员基本上是全都更换了一遍,其中的黑锅倒也不能全让这些新人来背,上面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再进行调查,毕竟影响太坏了。
公益组织在华夏必须得有,不可能将他们一棍子全都打死,泱泱大国,必须有这么一个机构来弥补政府部门的管理缺口,这是一个国家的标配,如果一个大国连一个公益组织都没有,那么可见其国家道德水平下降到了什么地步。
就算是为了装门面,这公益组织也必须得保存下来,哪怕其名不副实。
现在华夏国内的几个公益组织,面对郭大路的犀利攻击与咄咄逼人,全都学会了一种应对方法,忍!
总会负责人龚艳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任何语言的辩驳都是苍白的,以后我们工会怎么做,做的会怎样,我们会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决心,也欢迎广大群众对我们进行监督,当然,如果郭大路先生愿意的话,我们的总会其实也想跟他的和平基金会展开对接合作。毕竟都是公益组织嘛,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的捐赠经验与各个捐赠的渠道。”
郭大路听到之后,直接在微博上发话,“一边去,别污染我的基金会!全国的慈善组织基本上都感染了一种叫做‘贪腐’的病,我可不想让我的基金会也沾染上这种顽疾!这病不太好治,所以您就别来祸祸我们了!”
爱心总会这一下被弄了一个烧鸡大窝脖,那叫一个尴尬啊,把郭大路恨得要死,可又不敢多说什么。
这件事闹腾了好一阵子,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然后郭大路又发出了他的第二篇短文,小公务员之死。
这篇文章真的是一个短篇,看着跟一篇寓言童话似的,有点夸大,不大可能出现在现实社会中,可偏偏又在情理之内,把小公务员的心理活动描述刻画的极为成功,寥寥几笔,就把一个人的形象写了出来。
这是俄国作家契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此人是世界三大短篇巨匠之一,行文幽默,笔法辛辣,语言朴素简洁,对社会的洞察力极强,写出的文章对社会现实丑陋的揭露批判,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篇文章里讲的故事极为夸张,故事的开头,一个小职员在电影院里打了个喷嚏,按理说,这打个喷嚏并不算什么,只不过喷嚏有点大,喷溅到了前面一位观众的头上,而这位观众偏偏就是一位将军。
其实要是按照正常行为,别说前方是一位将军,就算是一位总统,这也算不得什么事情,打喷嚏么,生理现象,即便是喷溅到对方的头上,那也不是故意为之,实在没有必要放在心里。
可这是对普通人而言,要是对于官场上的小心谨慎的小职员来说,难免会有点心头惴惴的惊惶之感,患得患失,妄加揣测。
而本文中的小公务员心理比常人更是加倍的敏感多疑,本来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在他的心里却成了一件大事情,然后他开始了对将军自以为是的道歉,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把将军惹怒了,最后大骂了他一顿,让他滚出去。
可想而知,连一个喷嚏都惊吓的好几天睡不好觉的小公务员,现在被愤怒的将军骂了一顿之后,是会多么的惊恐。
等他浑浑噩噩的回到家之后,又惊又怕,就死了。
这个故事让人看完之后又吃惊又好笑,广大网友们都感觉郭大路这写的也实在是太夸张了,但在好笑之余,却也令人深思。
因为这个故事虽然好笑,但在现实中却有这其普遍的原型。
这篇写的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而不仅仅是对等级制度的抨击。
一个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对于上级的畏惧心理在今天的多数国家还是存在的。官场是一个盛行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地方,下级常常会对上级怀有战战兢兢的心理,生怕一不小心做得不周到触怒了领导。事实上这是我们人的一种奴才心理,是民主意识低下的表现,特别是在华夏这么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种现象当真是普遍存在,甚至真的被上级给吓死的官员也不乏存在。
这故事虽然可笑,但仔细想想,去能慢慢品味出其中的悲哀气息来,这是一种甘当奴隶的时代,而且还是一种“甘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越想越让人产生一种骨子里的伤感。
只要你生活在世间,就少不了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来求人,而一旦求人,自己就把放到了卑微的地位上了,这时候就只能看对方的脸色行事,少不了诚惶诚恐的心态,一点小事都要反复斟酌,生怕触怒了对方,或者令对方不悦,这与书中的小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因此在这篇小公务员之死发表之后,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郭大路这是在写童话故事,都在下面嘻嘻哈哈的留言,但过了几天后,留言慢慢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大家开始渐渐体会到了这篇文章的深刻性。
“我收回之前的玩笑话,初读这篇,我只是觉得好笑,而且我还当成了一个童话故事讲给了我的儿子,可这几天不知怎么的,这篇文章一直就留在我脑子里浮现,好像中了什么黑魔法似的,搞的我不得不将这篇文章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然后忽然明白了很多东西!我发现原来我自己就是里面那个可笑的,诚惶诚恐的小丑,区别只在于他被一位大官吓死了,而我还活着!”
“妈蛋,郭爷说话尖酸刻薄,写的文章更是跟他狗脾气一个尿性,当初看阿q的时候,就看的我面红耳赤,老觉得这家伙是专门嘲讽我的,现在又写了这么一个公务员形象,尼玛,我觉得他又在嘲讽我!”
“不是我喜欢对号入座,实在是看完之后,真的有一种大巴掌往脸上扇的感觉,火辣辣的不舒服!”
“郭爷,您这逼格是上来了,打脸的力道也直线上升,可是我们看着怎么越来越不舒服了?您还是回归武侠好了!又轻松又愉快,何必这么血淋淋?”
第五百二十二章 服气()
自从郭大路说要提高自己的逼格当一个文明人之后,其实广大网友们在哄笑之余,也都是极为好奇的,因为郭大路这家伙一向不说空话,说干什么那就真干什么,他既然这么说了,肯定就会有相应的行动,所以大家都在好奇他这个高逼格的纯文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大家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郭大路的笔力竟然如此之高,明明只是写了两篇短文,可是这两篇短文却如投枪,似匕首,狠狠的刺进读者的心脏,让人读了之后呼吸困难,心中发堵,不是感到震撼,就是感到惭愧。
郭大路发出的两篇短文,简直就是直入心灵的文字,比他的武侠可要高明多了!
真正的好的文章是应该超脱于制度与国情的,是写的普遍的大众情感,而不是局限于单个的民族与国家的一隅之地。
只有写全人类共同的人性,写无论是什么肤色人种都共同拥有东西,那才是放置于世界而皆准的好文章。
比如阿q正传里那种精神胜利法,非但在华夏有,就是在别的国家也照样有,人类的共性,并不会因为国度或者肤色文化的改变而全然消失,只要是人,就会有种种相同的优点与弊病。
比如西方的七宗罪,懒惰,饕餮,贪婪,谎言,暴怒,嫉妒,傲慢等,全世界人类都有这种缺点,而华夏佛家所说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过盛等八苦,在西方一样也存在,这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东西。
文学的描写也一样,只有超越了国界与民族,写这些人性中共同的东西,才能将文章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阿q正传老人与海还有药小公务员之死等,写的全都是人性中共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放到哪个国家,那都是优秀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
现在郭大路接连两篇短篇发出,广大书友与粉丝们终于感受到了优秀文学作品带来的那种对心灵的冲击性以及文笔运用上的美感。
能以短短的篇幅,寥寥几个字,就能将一件事说清楚,或者一个人的形象描述出来,这份写作功力,简直就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连雷雨都自愧不如。
或许在长篇的写作上面,雷雨自信不低于任何人,可是在短篇的造诣上,迄今为止,华夏还没有出现过能赶上郭大路的人,雷雨也不行。
短篇看着简单,实质上极为难写,首先,你文字必须要简洁有力,其次,描写刻画还要非常到位,最后,在叙事手法上也得有独到之处。
这三种特点,寻常人的文学造诣能达到其中一点,就足以在文坛立足,若是能达到两点,那就时知名作家了,而三点都能达到的人,称之为文学大师,绝对当之无愧。
喜欢看武侠的读者,或许有的孩子们的欣赏水准不够,对郭大路的这两篇文章看的不太明了,隐隐约约觉得写的有意思,或许有隐喻之处,但犹如雾里看花,终究是一片朦胧,不能尽解。
可阅读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的人,却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这文章的精彩之处。
就像一副名家书法,不会看的人,可能未必能看出好在哪里,但对真正的书法家而言,书法里的这点画之间,笔锋走向,字体架构,那都是有着种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欣赏水平高低,决定了他们看东西的层次。
但这现代白话文的文章,读者也绝不至于一点都看不懂,便是小学生也能全篇看完而毫无迟滞,区别只在于理解深浅而已。
看懂的人纷纷在微博下留言感叹,半懂不懂的读者也跟着摇旗呐喊,虽然不知道这篇文章好在哪,但跟着摇旗呐喊总没错。
“郭爷,看透不说透,我们还能做朋友!”
“郭爷,你没有发现你知道的太多了吗?这是很危险的,你知不知道?”
“666,虽然没怎么看懂郭爷最近这两篇短文表达出来的意思,可正因为看不懂,才更觉得高大上,果然是高逼格,没想到郭爷玩起来纯文学也这么厉害!”
“我忽然想起来了,之前好像有好几个作者说郭爷写的武侠流于低俗,是下九流的东西,根本就不配称之为文学,现在郭爷暂时不搞武侠了,开始搞纯文学了,那些抨击郭爷的作者还在不在?让他们看看郭爷写的这两篇怎么样?是不是还能入眼?”
“对对对,那些贱人不但看不起郭爷的武侠,甚至还看不起我们这些武侠读者,说我们品味低,看东西浮于表面,只会追求阅读的快感。他妈的,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可是我又说不过他们,现在郭爷搞纯文学,我看他们现在还怎么说?”
在这些书友粉丝们的喧嚣声中,华夏传统文学界中的一些人也被郭大路的短篇惊动,很多作者也在阅读郭大路的文章。
作协里面的作者虽然有一大部分都是没本事混饭吃的人,但里面也有真正的文学素养很高的人,一个组织能够生存下来,里面肯定得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
一开始郭大路写武侠的时候,这些人都嗤之以鼻,不认为郭大路是一个合格的作家,最起码不认可郭大路的写作水平。
后来郭大路的几首诗陆续出现之后,这些作家才慢慢收了轻视之心,不敢小看过大路了,尤其是中秋晚会的一首明月几时有,将整个文坛都震的晃了三晃,这首绝妙好词,足以千载传颂而不衰,他们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能写出这么一首词的人,不由得他们不重视,即便郭大路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但最起码他是一个好的诗人,他在古体诗词上的才情,很多有自知之明的人都自愧不如,只有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废物才会鸡蛋里挑骨头,说郭大路的诗词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最后被人打脸耻笑,弄得狼狈不堪。
如果中秋词之后,大家只是对郭大路在诗歌上的才情感到震惊的话,那么在阿q正传这篇出来之后,这些主体文学中的作者们全都吃了一惊,他们发现,原来郭大路的文笔竟然是如此辛辣有力,对社会的洞察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人,写的东西也不是他们所能想象出来的。
到了这一步,除非极少数冥顽不灵的人,其余的人早已经认可了郭大路的实力,都知道小看了郭大路。
而在郭大路陪着雷雨去瑞典领奖时,很多作家心里都不舒服,你雷雨要是领着自己的亲人去领奖,大家都说不上什么,可是你为什么要领郭大路这么一个人?他难道有资格作为整个华夏文学的新势力?这未免太看得起郭大路了吧?
后来郭大路在瑞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获奖的文学大师们看,并获得一致推崇后,国内的这些作家们的心态顿时就变了。
他们既羡慕,又向往,还嫉妒,同时还有着几分失落。
如果只是一位文学大师对郭大路的作品推崇的话,众人还未必太过重视,可是五六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都一致认可郭大路的文章,这就可怕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郭大路写的确确实实的是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而且还是一种超越了国界与民族界限的普罗大众价值观的作品。
一个作者的作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世界级的作品,那就有资格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国内的这些作家可能有很多不服气的,但他们却又都知道,这些文学大师的眼光是决计不会错的,起码比他们的欣赏能力要强很多。
连他们都说好,那肯定是真的好!
因此在郭大路回国之后,国内的作家团体都密切关注郭大路的一举一动,迫切希望郭大路的老人与海能够尽快的面世,好让他们看看,这部到底好在哪里。
现在郭大路接连两篇短篇发出之后,作协里的这些作者彻底服气了。
“这家伙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怎么什么类型的文章都会写啊?”
第五百二十三章 茶馆()
郭大路两篇短文,搞的整个华夏议论纷纷,即便是看不惯他平素行为的一群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佩服郭大路这家伙的文笔。
一个写武侠的作者,搞起纯文学来,能达到这个地步,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大路啊,我是白寿宁!”
这几天好声音栏目的筹备工作已经到了尾声,一些人员调度以及与各个地方电视台的合作事宜都已经商谈好了,但是有些细节上的问题,电视台台长陈秉渊不敢大意,特意跑到郭大路家里请教,生恐办砸了。
两人正在商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主管文化产业的白寿宁白二爷给郭大路打来了电话,“大路,我们这个京城话剧团已经重组完毕,现在呢,想要搞一场代表性的剧本,你之前可是答应我,要给我们剧团写一个本子哦,现在是不是该动笔了?不怕你笑话,现在话剧不好做啊,没有好的本子,就算是有好的演员也不行啊。”
前段时间因为京都话剧团擅自以郭大路的阿q正传作为话剧不告而演,使得郭大路勃然大怒,炮轰话剧团,弄得整个京都话剧团臭名远扬,上级部门不得已将原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