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伦敦总部发回电报,概述古曾科供出的信息。德怀尔的电报由秘密情报局反苏联间谍处处长菲尔比处理,菲尔比在第二个星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紧迫问题:沃尔科夫几乎在同时与英国人在土耳其接触。幸运的是,他请了当时的军情五处的同行罗杰·霍利斯替他去加拿大和古曾科见面。我们怀疑,这是一次巧合呢,还是他知道霍利斯是个间谍伙伴,并相信他能在古曾科案件上搅混水,才做了这样一种安排?可是,我们从“维诺纳”知道,霍利斯去加拿大见古曾科时,克格勃并不知道格鲁乌在军情五处有一个间谍。古曾科所拥有的最明确最重要的材料是关于原子武器发展项目中有可能存在着间谍的材料,霍利斯的报告详细地记述了这方面的情况,而“军情之五”中的间谍埃里几乎就是一个脚注。霍利斯断定古曾科不清楚英国情报部门的组织结构,古曾科弄错了,于是这件事就被埋掉了。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然而,当时的反间谍处处长盖伊·利德尔却把这根线索挂在了脑海里,他在日记中对埃里的可能身份进行了推测。奇怪的是,直到利德尔的老秘书把日记交给我并请我保存,而霍利斯却下令将它销毁时,我才知道这一点。我再一次静下来思索,霍利斯下令销毁利德尔的日记是偶然的,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
一九六五年我们设法从“维诺纳”中破译了一份新的电文,从而改变了“流畅”对埃里是不是“一张真清单”的评估。我们破译“维诺纳”信号的那个星期是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日开始的,这一天还收到一份给克罗托夫的电文,该发报人在电文中平静地讨论到,他要根据加拿大“邻居们”所面临的问题,对宝贵的“阿根图拉”采取预防措施来进行保护。这显然是指上周在加拿大发生的古曾科叛逃事件。我们已经知道,“邻居们”是克格勃用来指古曾科工作过的格鲁乌的一个暗语。克格勃没有理由害怕他在英国的任何间谍会被古曾科破坏。格鲁乌不知道克格勃的机密,而且不管怎么说,还有菲尔比在那里天天监视着所有预想不到的发展情况。
但是,到了九月二十二日,即一周的通讯工作的尾声时,电文的调子明显不同了。那种轻松的调子消失了。克罗托夫收到了如何与他的间谍进行工作的细致而详细的指示。只有“丛林接头’方式才能采用,而且会面要尽量减少,如果可能的话,一个月见一次面。
我们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莫斯科中心为古曾科的证词之含义而突然变得担忧起来?古曾科实际上是在两个星期前的九月五日叛逃的,格鲁乌差不多立即对损失作了一个初步的估计,并为那些他们担心会被古曾科出卖的人作了保护安排。九月十二日,彼得·德怀尔就把古曾科在加拿大告诉他的详细情况发回给了在军情六处伦敦总部的菲尔比,但是,一个星期之后,克格勃突然开始变得很担忧。
答案在当时军情六处的档案中。九月十八日至十九日,一份电报送到菲尔比的桌上。它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古曾科对代号叫埃里的间谍的描述,这或许是菲尔比第一次知道“军情之五”中有间谍的消息。我们在六十年代查阅了这份电报的原件,电报被折成四折,四周边缘很脏,仿佛曾在衣服里层的口袋里放过。菲尔比在收到电报两天之后签上“HARP”(菲尔比姓名的首字母)。显然,他在那两天之内取走这份电报,并把它给他在伦敦的俄国上司看了。档案中所有涉及古曾科案件的电报都不曾用这种方法处理过。显然,就是这份电报在“维诺纳”通讯活动接近尾声时引起了俄国人的担忧。
我要求皇家加拿大骑警队对克格勃从伦敦发往莫斯科的全部通讯进行一次搜查。我们看不懂这些通讯内容。我们仅有的“维诺纳”吻合是从莫斯科到伦敦的克格勃。萨德伯里告诉我,通讯总部发现了一件值得注意的情况,那就是在九月十九日至二十日发出的一份电报。他们可以肯定这是一份特急电报,因为同一线路上往来的电报都已为它让路。意义很明显——菲尔比在收到军情六处关于古曾科对“军情之五”中的间谍埃里的描述的电报的第二天,发出了这份特急电报。
我们了解到伦敦曾经给莫斯科发过一封特急电报以后,就去寻找这份特急电报的回电。从莫斯科到伦敦这条线路上只有一份特急电报。我们一直无法确切地看懂这份电报。它的日期是在“维诺纳”通讯活动周的最后一天,由于它是以特急发出的,因而比其他的电报到达伦敦的时间要稍早些。一九六五年底,萨德伯里和我顽强地把这份电报攻下来了。我们猜测这份电报是对菲尔比那份电报的答复。我们把这种猜测作为一种破译的辅助手段。破译出来的电文内容是这样的:“领导已同意与邻居们商讨斯坦利关于他们在加拿大事务的材料。斯坦利的数据是正确的。”
我还记得我们当时坐在萨德伯里的办公室里对着译文发愣。它完全没有意义。起初我怀疑是不是我们弄错了,可萨德伯里把译文与“维诺纳”的另一面进行了核对,往返的电讯都完全能看懂,没有什么毛病。这份电报发出的时候,菲尔比正是克格勃的高级间谍,并在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担任着军情六处的反间谍领导人。莫斯科方面仿佛对菲尔比的情报产生怀疑,要不然他们有什么必要对它进行核实?斯坦利使克格勃陷入这种混乱的数据是什么?
只有一种解释才能说清这些疑点。克格勃一定不知道格鲁乌指挥的那个在“军情之五”中的间谍,当菲尔比转告了有关这个间谍的消息以及古曾科对他所造成的威胁时,克格勃只得取得“领导”,即政治局的同意,与“邻居们”格鲁乌进行商量,询问他们是否有这么一个宝贵的人在伦敦。当他们得知格鲁乌确实有这么一个间谍时,他们才意识到伦敦可能要进行激烈的追查,所以他们发回证实了斯坦利数据的电文,接着发出了加强安全的紧急指令。
可埃里是谁?他在哪里工作?他显然不是菲尔比或布伦特,我们知道这两个人从来就不受格鲁乌指挥。我问过在西方的每一个俄国叛逃者,“军情之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所有的人都肯定地说它是指军情五处,而不是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的五处或别的什么组织机构。不管埃里是谁,他肯定是能够接触俄国人的档案的,那么就能肯定他是在处理这种材料的F 处,而当时在F 处的高级官员是罗杰·霍利斯,因此同样的疑点被沃尔科夫的“代理领导人”的指控所解开了。
“流畅”花了好几年时间试图解开三条有联系的线索的谜,它们是:沃尔科夫的‘代理领导人”,古曾科的“埃里”和“维诺纳”的八个匿名者。三条线索都出现在一九四五年九月的那一周中,是米切尔还是霍利斯?都是,还是都不是?三条线索之间的相似之处十分神秘。“代理领导人”和埃里都是指向两个相同的人,但第一项指控是对克格勃的,第二项指控是对格鲁乌的。“维诺纳”有八个间谍;沃尔科夫的清单里提到有七个在伦敦,两个在外交部,五个在英国情报部门。麦克莱恩已在华盛顿呆了一年,因此他不可能是外交部那两名间谍之一。伯吉斯大概是其中之一,因为他当时正在外交部的新闻司工作。在其他人当中,最大的可能仿佛是克里维茨基说的“伊顿和牛津”外交部间谍。一九五一年麦克莱恩濒临落网时,菲尔比曾利用外交部这名间谍来转移军情五处对麦克莱恩的注意力。
可英国情报部门的五个间谍呢?一个是菲尔比,另一个是布伦特,第三个是凯恩克罗斯,朗在理论上可能是沃尔科夫所说的第四个间谍,可他当时不在伦敦。既然一九四五年九月他在德国,那么他不可能是“维诺斯”八名匿名者之一。剩下的一个沃尔科夫的间谍——“代理领导人”尚未解决,还有四个“维诺纳”匿名者,其中一个被假定是“代理领导人”,另一个是沃尔科夫所说的第二名外交部间谍。
“流畅”的第三项指控是斯克里普金案件。这是苏联驻东京大使馆的二等秘书尤里·拉斯特沃罗夫告诉我们的,实际上,他是克格勃的中校。英国海军情报部门在一九五三年秋与拉斯特沃罗夫取得联系,并开始同他商讨他的叛逃问题。拉斯特沃罗夫最终同意过来,但条件是要直接去英国的殖民地,如去澳大利亚,而不回英国。他说他不愿回英国,是因为他知道英国情报部门被渗透,但他没有进一步地详谈。海军情报处安排了一架英国皇家空军运输司令部的飞机,把这位克格勃的官员从东京送到新加坡,打算在那里把他移交给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联合机构(远东安全情报处)。拉斯特沃罗夫并不知道这些计划。不幸的是,当飞机滑行到跑道的尽头时,一场暴风雪袭击了东京,飞机不能起飞了。在等待暴风雪稍小的时候,他从机组人员的闲谈中得知飞机是去新加坡而不是去澳大利亚。他吃了一惊,便逃离了飞机,跑到美国大使馆,叛逃到他们那边去了。
以后中央情报局报告说,拉斯特沃罗夫进一步详细提供了他认为的英国情报机构被渗透的理由,他说他的朋友斯克里普金中尉曾在一九四六年在远东与英国人有所接触,并提出要叛逃。斯克里普金打算先回莫斯科,带上他的妻子,然后在下一次出国时叛逃。但是,斯克里普金回到莫斯科后,克格勃对他有所察觉,两名假装在军情六处的官员来同他接头,于是他暴露了自己,结果在审判后被处决。
我们在档案室里查找斯克里普金的材料时,发现这里确实有他的一份档案,里面还有远东海军情报处关于斯克里普金叛逃的两份报告的复制件,一份时间是一九四六年五月,另一份是一九四六年七月。两份报告订在一起,在八月上旬由远东安全情报处送到军情五处。文件是由当时的F 处的副处长霍利斯和一名低级官员处理的。霍利斯指示那个低级官员把这个文件归档,并存放在档案室。在拉斯特沃罗夫一九五四年讲出斯克里普金的事之前,这份档案一直搁在档案室里。档案被重新找出来以后,军情五处自然认为斯克里普金的被察觉是菲尔比干的。
“流畅”重新检查此案时,发现了几个新情况。首先,当戈利金在一九六一年叛逃时,他问我们对斯克里普金案件知道些什么。他说他在一九四六年经手过这个案件,当时他是一名在克格勃第一总局反间谍处工作的低级官员。他记得报告是从伦敦来的,绝对不是从远东来的,时间是在一九四六年底,当时莫斯科大地正覆盖着白雪。戈利金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讲到了两个装成军情六处官员的克格勃人员是如何欺骗斯克里普金的,我们还让戈利金描述一下他见过的两份文件,戈利金讲得很准确,令人吃惊。他说,第一个文件是关于对斯克里普金所进行的试探以及对他的价值的评估材料;第二个文件是关于他今后计划的简述,包括同他进行联系的在莫斯科的地址。戈利金还说他敢肯定文件在被间谍翻拍复制时就订在一起了。
“流畅”发现的第二个新事实是,尼古拉·埃利奥特在贝鲁特审讯菲尔比时,曾问他是否出卖过斯克里普金,他完全否认这样做过,给他提供了许多细节后,他还是不知道这个案子。这是最令人感到奇怪的,因为我们推测,菲尔比会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声称在这起案子上是讲信用的,也许这次菲尔比讲的是实话。
我安排了对斯克里普金这两份文件的整个分发情况做一次全面的调查,看看是否还能发现与此案有关的新东西,结果很有启发。五月那份报告就被发到海军情报处(香港),新加坡的远东安全情报处和伦敦的海军情报处。他们把报告放进海军公文摘要,并在海军情报处内部分发,还例行送一份到英国秘密情报局R 处的海军科去,海军科又把它转给五科去归档。对军情六处进行的大量的记录调查表明,菲尔比从未出现在这个文件的散发对象名单上。
七月的文件以同样的渠道分发,除了新加坡的远东安全情报处之外。他们决定把两份报告订在一起,并按惯例送给军情五处,送达时间为八月八日。这时军情五处才第一次知道这件事,而且只有在那里这两份报告才是订在一起的,这正好与戈利金的回忆完全符合。出卖斯克里普金的人肯定在军情五处而不在军情六处。菲尔比的可能性被排除了,而布伦特早在一年前离开了军情五处,这样矛头就再次指向了处理当时斯克里普金档案的F 处副处长的罗杰·霍利斯。
“流畅”指控的大概范围清楚以后,我开始了我所从事过的最危险的工作。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我开始对霍利斯的背景进行“自由”调查。我得小心翼翼,我深知哪怕只是最细小的泄漏,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我被解雇。我访问了牛津的波德里安图书馆。我从那里的大学记录中发现,霍利斯从未得过学位,尽管他是在二十年代进学校的。他念了五个学期以后就原因不明地离校了。对于一个如此安分守己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到霍利斯原来学习过的沃尔斯特学院,在那里查阅了记录,以便找出谁曾同他住在一层楼上。霍利斯在第四学期时搬进了惠灵顿广场的宿舍,我查阅了所有的牛津一览表,上面列有牛津住读生的地址,为了找出与他同住一幢楼的那些学生,我甚至还查阅了大学高尔夫球协会的记录,希望从中能找出一根能表现霍利斯个性的线索。
我没有霍利斯的工作履历,只得抓瞎。我从霍利斯的谈话中知道他曾去过中国,因此我又去了护照办公室查找他到达和离开英国的日期。我去了霍利斯到中国之前工作过的标准特许银行,并在那里做了细致的调查,但除了一个转寄北京一家银行的地址之外,什么记录也没有。
我想找到一些有关一种秘密生活,或一个不拘小节的朋友,或一种公开政治活动的迹象的证据。每一个人的处世为人如何,都可以由他周围的朋友来评论。于是我把在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这段关键时期与霍利斯很接近的人列在一张名单上面。在牛津有两个人特别引起我的兴趣——克劳德·科伯恩和莫里斯·理查森,这两个人都是左翼分子。当我检查科伯恩的档案时,我注意到了霍利斯在整个大战期间一直保存着这份档案,并且从来没有按照情报机构的习惯要求,在这份档案上填写他与科伯恩的友谊关系,我怀疑他有某种要掩盖这种友谊关系的原因。科伯恩与共产国际有着广泛的接触。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模式。中国在三十年代是个政治活动的温床,是共产国际进行招募的活动场所。温特博恩告诉我,他在日本认识一个退休了的老上校,此人在中国时认识了霍利斯,曾在一幢房子里同住了一年时间。休约我去拜访他,他叫托尼·斯特布尔斯,一个鲁莽的是式军官,他清楚地记得霍利斯。他说他从不知道霍利斯的政治观点,但总推测他的观点是左倾的,因为他与一个左翼新闻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经常来往,此人是共产国际的得力招募者;另外还有一个人叫阿瑟·尤尔特的男人,斯特布尔斯把他描绘成一个国际社会主义者。
另一个被访问的人(是阿瑟·马丁访问的)叫简·西斯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