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幼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幼麟传-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为难得的是,一些重要城池的守备将领和驻军情况都有介绍,甚至在长安至天水一带的水系、地形、居民地等信息都有列举。

    此图乃是这几日间,姜维根据昔日值房后所挂雍凉地形图,并自己了解到的信息,结合后世地图绘制技巧所做。虽然他的绘图知识也就半桶水的水平,但比之当时作画一般的地图,无疑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按:中国古代科学制图之父裴秀还得再过5年才出生。在他之前,中国古代地图大多流于简陋,没有标准。)

第四十二章 幼麟献图() 
眼见丹樨上三人目不转睛盯着地图,姜维朗声道:“此图为雍凉地形图。建安十八年,曹操复禹贡之旧,省凉州诸郡并入雍州。有以司隶所部之弘农、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四郡并寄治冯翊之上郡,益之凡得弘农、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上郡、安定、陇西、汉阳、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张掖、张掖属国、酒泉、敦煌、西海、汉兴、新平、永阳、南安,共计二十三郡。于是三辅到西域皆属于雍州。随即改上郡、永阳曰广魏郡,又增置阴平郡,仍为二十三郡。”

    他自小喜爱地理,上列郡县区划时常用心研究,早已烂熟于胸,此刻朗朗道来,竟如数家珍般,分毫不差。他每说一个地名,刘备、法正、诸葛亮三道钉在图上的目光就随之一转,竟像是被姜维言语牵引了一般,

    三人之中,刘备喜形于色,诸葛亮面容沉静,法正脸上却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他是扶风人士,少时为躲避战乱,早早就离开家乡遁入蜀中。虽然一直不曾回去,但因是家乡的缘故,也自十分关注关中方向的动态。凭借着各方消息,他总算对雍凉两地多少还算有些判断。

    眼下见了此图,却颇有些似是而非的感觉。看了半晌,方察觉出曹魏军力分布与自己之前的判断颇有出入,遂抬头问道:“此图何来?”

    姜维答道:“此图乃是微臣依照旧日公署所挂雍凉地形图所绘。”

    法正又问道:“期间标注可是属实?如何曹魏大军只扎住于长安渭河一线,河西四郡就只设了区区几千郡兵?”

    姜维道:“微臣参知天水军事时,于雍凉一带魏军部署,皆有所耳闻。魏国入主关中不过五六年光景,力有未逮;又兼汉中新败,西军尚需时日修整。故而只能谨守长安渭河一线。莫说偏远的河西四郡,便是连稍近的天水郡、陇西郡等地也都只有郡兵守护。”

    他抬头看了一眼丹樨上的三人,又道:“魏国不在河西四郡设置常驻军队,反倒更利于其统治。”

    法正奇道:“哦?这又是为何?”

    “只因当地豪族失了朝廷管辖,相斗日益激烈,皆以军马财帛换取曹魏支持。曹魏奉行势均之策,因而不费一兵一卒,却可尽得其利。”

    “不过——”姜维话锋一转:“激斗数年,河西豪族已是力疲。此乃曹魏全盘掌控河西的绝佳时机。只因其汉中新败,尚需重新整编军队。然以微臣观之,不出两年,曹魏必定举兵西进,届时,西北局面又将有新变矣。”

    法正闻言,不觉捻须点头。姜维这番话条理清晰,倒是很好得解答了他心中的疑惑,也给众人点明了雍凉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几年内的走向。

    这时,诸葛亮抬头问道:“曹魏益强,那依伯约之见,我大汉又当如何自处呢。”

    姜维又上前一步,抱拳道:“曹魏于关中长安一带防守严密,不可轻下。但凉州陇西一带却是疏于防范。殿下若要行北伐之举,当以此处作为突破。

    陇西若下,则河西四郡唾手可得也。当地豪族百苦曹魏久矣,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河西四郡自古乃是产良马之地,大汉若据之,犹如斩断曹魏一臂,彼消而我涨,则大业可期矣!”

    诸葛亮轻摇羽扇,他面上虽然波澜不惊,实则胸中已经掀起惊天巨浪。

    堂中这位少年能绘制精妙地图也就罢了,但他提出的这断臂之策,竟全然与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须知朝中因法正主抓军略方向,他这般主张只存于胸中,从来不曾对外人提及。如今竟然被这少年一语道出。

    当下不由叹道:“伯约真乃凉州上士也!”

    只是诸葛亮却不知道,这断臂之策正是由他原创,姜维上一世深以为之进而奉为正理的。

    刘备目视姜维,沉声道:“好一个彼消我涨,大业可期!”

    刘备这一生颠沛流离、转战南北,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人物。从贩夫小卒到一方诸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理念,随着时光境遇之变化,有些人能恪守本分,有些人却会随波逐流。他细细得观察,时间久了,就练就一项看人颇准的本领。

    他对姜维的第一印象,便是聪慧。年少聪慧,本为十分难得之像,然而此时蜀中人才济济,这样的人才并非绝无仅有,马谡就是另一个年少而聪慧者。

    但他并不喜欢马谡这样的人,只因少年得志便未免会有些狂纵,整日夸夸其谈,自以为高人一等。听说曹操麾下的主簿杨修也是这一类人,最后还不是不得善终?

    但眼前这个姜维,既有少年人的聪颖锐气,还有与实际年纪不相匹配的沉稳与见识,这倒是平生仅见,让他一时有看不清之感。

    不过那又如何?来日放长,自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观察调教。

    更何况,等到两年后军装齐备、兵精粮足之时,自己必将提兵北上与曹操一决胜负。姜维熟谙西事,无疑就是北伐最好的向导。

    此前,他与法正、诸葛亮三人私下讨论完毕,不论姜维本身才具如何,一律封候赐宅,也算存了千金买骨之意。

    只是眼下看来,此人文韬武略,在年轻一辈中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了。

    刘备念及此处,当下敕道:“姜维将门之后,屡世忠良,能弃一州从事之身,举家来投,其心不可谓不诚;又念其献图有功,孤今日特加其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赏黄金白银各百斤,钱二百万,锦二百匹,赐锦里宅邸一座!”

    他话音刚落,群臣中顿时响起一阵喧哗,一时议论纷纷,人人都朝姜维望去。

    姜维乍闻这般厚赏,也是吓了一跳,忙大礼参拜而下,口道:“微臣寸功未立,难当殿下如此厚赏,请恕微臣愧不敢受!”

    他举家来投,汉中王以封侯之理对待,这已经不是厚赏,而是破格之赏了!时至今日,蜀汉之中只有关羽、张飞、马超等寥寥数人因军功封了侯,便是诸葛亮、法正、赵云、黄忠等大佬都尚未受封,遑论吴懿、陈到等其余名将重臣。

    他今日若是受了封侯之礼,传扬出去,不知会引来多少嫉妒和不满,又岂能再容于这满朝臣工?这当真是把他架在炉子上烤了。

    他是来做大事的,并非贪图这个封侯之功。故而,无论刘备如何劝说,姜维只是拒辞不受。

    如是连辞三回,诸葛亮笑着在刘备耳边轻语几句。

    刘备缓缓颔首,道:“伯约既然不愿受这封候之礼,孤暂且替你保管之。等到他日立下新功,再行赏赐便是。只是这奉义将军、钱帛屋舍,可切莫再推脱了。不然这庄重肃穆的朝堂岂不是成了讨价还价的市井之地了吗?”

    听他这么说,姜维情知再推无可推,当下大礼参拜谢领。

    这时,文臣之首的王傅许靖出列道:“诚哉天理昭彰,可见人心思汉!大王仁德!”

    有他领衔,群臣齐声道:“大王仁德!”

    刘备看着拜谢的姜维,顿时生出物有所值之感,又听闻群臣恭维,当下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只是群臣之中也并非全然和谐,那名“来卿”躲在群臣之间,死死盯住前方的姜维。倘若仔细望去,那目光幽冷,令人不寒而栗。

    而在大殿暗处当值的张苞也兀自不服气,心道:“俺老爹戎马半辈子,这才封了个新亭候。姜维这厮何德何能,居然也能受这封侯之礼!哼,若有机会,俺定当送他个下马威尝尝!”

    (p:今日在书评区看到有位一直为本书投票的朋友催更。于是我就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匆匆码了这一章,借此表达对各位不离不弃的朋友们的感谢。)

第四十三章 花厅宴席() 
朝会在一片皆大欢喜中结束后,刘备又在花厅设宴款待马岱、姜维,陪同的还有他的几位心腹重臣。

    刘备拉着姜维之手,一一介绍。姜维得以与上一世心中的偶像人物攀谈几句,心情好生激动。介绍到法正、诸葛亮时,因为方才在殿上已经对话过缘故,他还能把持的住。等到被引至一员威严的武将身前时,姜维顿时双目发光。

    只见眼前的武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国字脸,神情刚毅,给人十分沉着可靠之感。

    姜维按捺下心头激动,抱拳问道:“可是翊军将军尊前吗?”

    那武将颔首道:“不错,正是赵云。”

    边上的刘备笑道:“子龙的大名已经传到北地了吗?”

    姜维呼了口气,道:“当阳之役,赵将军义贯金石,忠以卫上,莫能争锋。微臣仰慕久矣。而主公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主公与赵将军君臣相宜的佳话,天下又有谁人不知?”

    法正闻言,心道:“这番话当面虽然夸得是赵云忠勇,暗地里又夸主公用人不疑,这小子倒是长了一副好口舌。”

    果见刘备露出一丝笑意,抚须道:“子龙乃是当世枪术名家,一身是胆,辅佐孤节制城内外诸军。他遵奉法度,执事有班,外地朝见的兵将莫不心服口服。有他坐镇,蜀中才有磐石之安。”

    赵云躬身抱拳道:“分内之事罢了,不敢当主公如此赞誉。”

    众人寒暄后,依次入座。又因张苞年纪和姜维相仿,也被邀了入席作陪。

    刘备自是面东而坐,法正、诸葛亮、赵云三人面南而坐,马岱、姜维依次面北坐下,张苞则在西首侍坐。众人身后各有一名侍女舀酒服侍。

    私宴的气氛自然比大朝会轻松许多,姜维跟着马岱先行敬过刘备,谢过主公的恩典,又依次向法正、诸葛亮、赵云、张苞四人敬酒。他心中对三人十分仰慕,不由执了晚辈之礼,言辞间亦多有恭敬。

    及至敬到张苞之时,则换了平辈论交。又因他只在史书中只留了寥寥数笔,姜维不甚熟悉之下,言语中只有恭敬,少了些亲近。张苞以为他看不起自己,心中怒气更盛。

    一轮推杯换盏下来,席见气氛更见轻松。

    这时,刘备问姜维道:“孤观伯约出口成章,平时可念过哪些书?”

    姜维答道:“末将幼时好郑玄公之学,曾跟随郑学传人学过几年。”

    刘备闻言眼睛一亮。郑氏之学乃是当世的显学,儒家正宗。他满以为姜维武家出身,只是粗通文墨而已,不想居然连这等高深的学问也有涉猎。

    他心中微有怀疑,有心一试,遂问道:“郑玄公学惯古今,乃当世大儒。不知伯约可有所得?”

    姜维心知主公有意考较,遂朗声答道:“郑玄公曾云: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此其意也。常人只见郑公囊括大典,综合百家,遍注群经,古今贤人所注经学乃得融合。然而以微臣观之,郑公一生折节向学,日夜寻究,毫无怠倦,终成一代大家。须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微臣向来以郑玄公为榜样自勉,每日砥砺学问武艺,或不敢忘,此微臣之所得也。”

    他这番话借郑玄之名剖志,又借用了后世韩愈的劝学名言,立意新颖,众人听得均是点头不止。

    刘备赞道:“好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左右,且将此句记下,来日呈于王太子。”他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眼下王太子刘禅渐渐长大,刘备已是将对子嗣的教育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边上侍从忙取了笔墨记下这句劝学名言。

    刘备离开汉中已有两个月左右,期间问起马岱汉中情况。马岱性子敦实,自是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诸葛亮也是侧耳倾听,待他听到马岱说起汉中“地广人稀”、“青壮皆为曹魏掳”时,心中飞快运转。益州一带经过几年治理,人口、产出已经初显成效,接下来朝廷对汉中的治理已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刘备、诸葛亮、马岱说着汉中之事,法正寻了个空隙,忽问道:“听闻还有一位扶风的义士与伯约一道前来蜀中?”

    姜维答道:“不错,此人名唤马钧,字德衡,学问见识均是一流,更为难得得是,此人于机关器械一道造诣颇深,实乃事功之贤才。”

    马岱也时也应和道:“不错,末将与马钧一路同行,此人确有才具,当如伯约所言。”

    刘备遂笑道:“还是孝直的老乡呢。过几日伯约可将这名义士领到孝直府上。”他顿了一顿,又转向法正道:“孝直量材施为,为这位义士安排个官职罢。马义士毕竟远道而来,我等且不可怠慢。”

    法正躬身应道:“臣领命。”

    姜维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马钧此番应当会授得一官半职。不过他听刘备口口声声称呼马钧为“义士”,想来只是看在法正与自己的面子而授官,其实并未了解其才具。不过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好生做事,日后自有飞黄腾达之时。

    当下也是躬身道:“微臣代马钧谢过主公恩德!”

    酒过三巡,席间气氛已是热络。刘备轻拍手掌,一队长袖曲裾、面带笑意的舞女鱼贯而入,随着花厅暗处的乐队吹奏声起,舞女开始翩然起舞。这些舞女跳的是长袖舞,舞将起来体如游龙,袖如素虞,十分有韵律。

    姜维这是第一次看古代正式的宫廷舞蹈,颇觉有趣,含笑观看。

    等到一曲终了,舞女们朝着刘备盈盈施了个礼,飘然离场。

    边上一直闷不作声的张苞忽然起身道:“这般软绵绵的舞蹈,有甚好看。俺请为主公舞剑助兴!”

    刘备视他如子侄,待他十分亲厚,也不怪他失礼,反而笑道:“难得你今日有此雅兴。”

    张苞大步上前,双目如电般扫向姜维,沉声问道:“一人舞剑,终是寂寥。方才听说你也是将门之后,可敢与俺一同舞剑?”

第四十四章 亮银龙胆枪() 
张苞这般行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邀战。姜维与马岱不禁愕然呆在原地。

    此前正襟危坐、沉默不语的赵云忽然喝道:“放肆!”

    张苞闻到喝声便是一颤。

    说起来,主公刘备是名义上的中军统帅,但他实际不处理军队庶务,城内外军队大小事务均由翊军将军赵云负责。“翊”字本身就是辅佐、护卫之意。张苞是虎贲中郎将,赵云正是他的顶头上司。

    纵然张苞从小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在家中面对老爹时敢硬气——无非换得一顿胖揍而已;在宫中仗着刘备宠爱,也敢胡闹撒泼。

    但他所惧者,唯赵云一人而已。只因赵云武艺高强,又铁面无私,他一向敬服,向来不敢在这位既是上司、又是长辈的将军面前造次。

    他恶狠狠地盯着姜维,作势欲回。

    刘备回过神来,呵呵笑道:“伯约勿虑,这厮看到武艺高强之人就要比试一二,此时只怕手又痒了。”想就此打哈哈和过去。

    姜维心中却开始疾转。

    张苞是蜀汉朝廷的元从后裔,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名实打实的官二代。通常富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