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探索。而且,教育方法也非常的落后。士兵对武器的保养维护,远远不及那些拿着冷兵器的士兵。那些士兵还知道经常打磨一下他们的武器。而拿着火枪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保养。

    与之相比的还有燕国新军。他们大量的换装秦国的火枪。火炮。他们按照秦军的典范全盘接受学习。

    从饮食到步兵操练,无一不学习秦军的。秦军士官们也图省事。便把秦国第一本步兵作战手册拿来当教材。这是秦军第一本较为规范的步兵作战手册。之前天军出版过一本。但是那本主要是普及一下航空知识,具体的内容并没有多少。陆军看到天军的手册之后。也开始自己编纂。

    手册之所以能够普及,那是因为军队普及文字的教育工作的展开,加上报纸在军队中传阅。使得军人们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他们经常拿着报纸读,以此来加深自己的学习能力。手册的编纂都是根据秦军实际战争中总结得出的,实战意义非常的大。

    比如一些细节问题。枪支的维护保养。其中就规定了持有燧发枪的士兵三天之内必须经常更换燧石。而且,给枪管上润滑油。战斗前检查自己的枪支等等。这些,赵军恐怕都没有。

    燕军在秦军的帮助下。三个混编师,共十万人,战斗力已经超越了赵军。举一个例子。秦军的排枪战术。需要士兵鼓起很大的勇气走到敌人五十步内。因为这个距离才能很大规模的射杀敌人。所以,这就要求士兵心理素质非常的过硬。

    为此,担任燕军总教官的屠睢很严酷的使用了爆炸效果强烈的黑火药作为炸点。让燕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进行爆炸。爆炸的效果让燕军士兵一下子暴露出心理素质差的缺点来。为此。这样的训练经常进行。并且,对那些第一个逃跑的士兵进行残酷的体罚。通常是一个连队来进行。每人必须狠狠的拿着棍棒责罚该士兵。或者是减少其军饷。但没有减少他们的用餐。这是不道德。

    军纪的严厉,让这些士兵开始严格遵守军纪。他们即便是遇到炸点爆炸也不再后退。也不再逃跑。而是依然严肃的保持自己的队形。

    燕军的军官,也专门成立军官短期培训班。凡是不合格的,全部打回去当士兵。只有那些勇敢保持战斗的人才能当军官。

    在这样的训练之下。燕军整体水平大幅度的调高。战斗力提升还来源于秦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比如他们的炮兵。一门火炮可以丝毫不顾及炮弹的多少疯狂的发射。炮兵的素质也在秦军士官的教导下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北方的演习当中。主力军不是秦军的骑兵。而是燕军。三个师的燕军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

    火炮射击节奏非常的快捷。发射速度非常的快。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火炮装备了各种炮弹。特别是榴弹,由于要测算距离。使得火炮技术要求较高。秦军对此也毫无保留的教授。

    步兵方阵按照营为单位一排一排的前进。一直走到敌人五十步前,他们才会喊着长官的命令开枪。

    “准备。”

    “举枪。”

    “射击。”一系列动作整齐的被执行。

    排枪射击的效果非常的好。犹如一排闪电,雷鸣。将那些靶子打烂在地。

    相比于秦军和燕军的演习。赵军的演习有些寒酸之极。

    他们的火炮每门只能打五发。而且数量非常的少。具体到战阵上,只有几门。打完之后。骑兵就要冲锋。后面的步兵就像放羊一样的乱跑。这样做,仅仅是为了避免对方火炮的猛轰。

    最重要的是,骑兵是在火炮发射完毕之后进攻。配合得非常的差。这是因为,炮管质量的急速下降。导致一些有经验的炮兵被炸死。而这些炮兵来不及教育下一批炮兵就死去了。炮兵往往是步兵临时补充。补充的速度非常的快。炮兵低劣的射击水平导致了配合之间只能采取这种做法。

    步兵中的火枪兵和炮兵一样。他们打仗的时候,只能发射一次。因为他们总共才配弹五发。火枪的价格不菲。这五发子弹也是赠送才有的。不像以前。火枪兵数量非常少。子弹管够。但是火枪兵急速的扩充,导致了子弹非常缺乏。赵国的资金非常的有限。在对外贸易中他们非常的吃亏。他们使用的是真金白银买火枪。却无法用其他商品让这些真金白银流回自己的国家。

    贸易上的吃亏,导致她们的军备不可能像秦国,燕国那样大规模的换装。说到底。这样寒酸之极的军演。是赵国自己造成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综合国力不济。

    李牧能把演习搞成这样已经算是发挥最大的才能了。但是报纸的报道,却把赵军叫成了一支“乞讨大军。”

426兴趣,勇气。() 
秦国记者的报道明显有倾向于秦国的那一面。但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客观事实上巨大的落差。秦国每次演习展示的火炮数量往往都在一百门以上。而相比之下。火炮数量较少的赵军成为了一种陪衬。这也难怪秦国记者会写出这样的报道。

    这篇文章还没有正式刊登。但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六国的议论还比较少。毕竟他们很少有人能够看见秦军展示火力的可怕之处。但是秦国国内就不同。人们在参与军队的后勤运输任务当中就已经解除到了秦军的火力。所以,很多人借此炫耀。这是谈话的资本。

    民间有议论。但是报纸上面却没有相关的报道。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但很快这种遗憾很快就消失了。记者的走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刊登民众最喜欢,最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赖以生存之道。秦国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报社,竞争压力十分紧张。如果没有很好的新闻素材。报纸很容易被淘汰掉的。特别是在咸阳这座大城市。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几国的接受能力。

    记者开始注意到民众的谈资。他们便把目光转向军事领域,邀请一些军官作为专家进行演习点评。或者是说一些军事武器,或者战术方面的专业谈话。这样的报道很快就吸引人们的注意。

    请专业人士谈专业问题。这具有很高的权威。加上民众的持续关注。《闪电报》这份第一个请军官解释军事问题的报纸一下子大火。这是第一个采用这样的报道。这样的采访方式很快就成为新闻教学的典范。

    秦国的教育就是如此的脚踏实地。他们的学生教材很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变化的实际教材。他们没有统一的理论。但是分析讨论。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他们自己的所得。

    民间教育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兴趣这个教育关键性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民众的学习兴趣非常的高。人们渴望知识,渴望学到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所有知识。可是随着秦国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人们越来越发现。人的精力十分有限。人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在机械化大生产当中,人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流水线作业,习惯了那种相互之间的配合。分工成为了教育学科分科的实际原因。

    这是高等教育,但是在一些基础教育,比如,五岁到七岁之间的儿童问题上。尚文依然秉持了那种教育自由的风格。他需要让教师培养他们的兴趣。而不是过早的教授他们知识。尚文如此长远的想。但家长们不买账。

    公立学校的这样自由化的教育,在这些家长开来显得十分散漫,而且孩子所学知识非常的有限。短时间内难以看到结果。于是,他们便自发聚集起来。找尚文干涉教育问题。尚文原本想一个一个的解释,但是看到人群之多。便找来记者,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

    “我非常理解给位的心情。也非常理解给位为孩子的将来担忧。但是,我非常抱歉。我不能改变什么。”尚文语气缓和的说道。

    孩子们的家长一片唏嘘声。他们不能理解。孩子没有学到知识。丞相竟然说不能改变什么。他们不能接受。

    情况有些混乱。尚文挥手维持一下。

    “我需要解释。希望大家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一个解释的机会。好吗?“尚文大声的说道。民众只好点头不语。他们想听听这位丞相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说那,我一时也找不到很好的话题来说明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秦国正在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知识,需要教育,我们更需要创新。我们周边有很多新事物在出现。玻璃,镜子。四轮马车,公路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发展到这里就够了吗?”尚文问道。

    “显然不够。我们很多东西都在变。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是靠我们的智慧。是靠我们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发展教育,开发我们的大脑。”

    “大脑是需要自由的。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所以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知这个世界。他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兴趣。兴趣驱动他们去这么做。只要他们感兴趣,他们就会不停的去探索。”尚文说道。

    “兴趣的力量是惊人的。我们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兴趣的力量下坚持不懈的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获得最后的成功,不仅仅是科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我们的教师,他们不厌其烦的启导我们的孩子的兴趣。”

    “兴趣,就是孩子们的那份童真,那份好奇。如果,我们现在就教授他们知识,他们不明白其中的道路。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而我们只能解释,不。拒绝。一个很生硬的拒绝。”

    “拒绝的同时,我们在封死自己孩子们的童真,他们的兴趣。他们探索周围事物的勇气与执着。他们被告知,不。不能这么做。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勇气。他们循规蹈矩。难以前进一步。那么我们的未来。大家可以想象看。是多么的可怕。我们的后辈无法超越我们的前辈,原因仅仅是我们在他们孩童时代就抹杀掉他们的童真,兴趣。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个时候,不接受系统知识,是在启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做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他们将来朝着自己所喜欢的道路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我们应该支持,而不是指示。”尚文说道。

    “我今天说的这些,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给予我们的后代勇气。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未来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他们是我们的希望。希望。”尚文发自肺腑的说完自己心中的话。

    家长们开始思考。他们正在思考尚文这番话的意义。

427引导资本() 
家长们长久的不语。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作法是否正确。尚文的一番话,很长远。但也客观现实的指出了这一点。在教育问题上,尚文坚持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充分的保持教学风格的自由化。如果采用一种强迫,高压式的教育,效果和动力远远不是兴趣所能比的。

    家长们开始鼓掌。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认同。他们认为这位年轻的丞相说的正确。孩子学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让家长们去干涉。这是不合理的。也是抹杀孩子天性的不道德行为。他们认同了尚文的做法。

    尚文也非常感激家长们的理解。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但尚文确信。只要孩子们充满希望。那么未来是值得期待的。我们只有用自己的岁月看着孩子们尽情的发挥在他们的时代舞台之上。

    尚文的一番讲话被全篇记录下来。发表在各大新闻报纸上。这是非常具有启迪价值的。秦国民众开始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采用何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从尚文的讲话当中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鼓起勇气,去感知,去探索。兴趣。或许就是兴趣这个意思。才能让孩子们自由发挥。

    尚文不知道自己的讲话作用如何。但是一些家长开始主动探索,培养孩子们的自主独立性。这是秦国教育的一大里程碑。日后秦国快速发展的科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

    相比于教育。尚文考虑的不是这些问题。甚至是演习问题也不是他考虑的事情。演会结束的。但是,面对庞大的军费开支,这才是头疼的。尚文要在政府开支结构上做出很大的调整。也就是说。军费开支将削减到整体经济水平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军费开支已经严重的把一些公共基础建设开支压缩掉。甚至是被迫取消。比如,教育费用。现在教育费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间资本。甚至是政府靠募捐才把公立学校建立起来。

    庞大的军费开支,已经严重的影响到秦国的下一步经济发展。比如,在道路问题上。秦国目前几条主要公路,高速,全部是在战争条件下,政府修建的。在乡间公路,这些公路的支干上。全部依靠民间资本自发的修建。而且修建的规格,大小都不统一。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政府最先解决的就是军费问题。军费虽然压缩过。但是庞大的演习让军费开支再次膨胀起来。秦国的经济不能让军费来拉动。得重新换一个方式。这是尚文的感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尚文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经济节奏。面对军费。尚文决定再次进行压缩。比如,军队的师将重新编排。师团之间将编制旅。一个州,秦国将驻扎一个旅。军备力量方面。将由正规军,预备役。也就是那些经过一定训练的军事力量。他们是保安公司,贸易公司的武装力量。接着就是民兵。民兵的组成很复杂。但是这是解决陆军开支的一大重要举措。

    因为,军费开支只要在平时保持一个旅的战备就可以了。在战争爆发后,可以随时的大量征召预备役,民兵力量。政府只要开出一部分军费就可以。这中间,将省去一大笔的费用。比如,士兵的军饷,基地的维护费用,以及大量的后勤给养。相比这些。政府把兵自发的养在民间。

    师这个番号依然保留。但是仅仅保持几个常备师。而且还相互轮换。压缩的同时,军队就可以大规模的裁军。这一下子。军费压缩幅度就很大了。秦国现在还没有裁军就是因为后面建立的州没有跟上。新建立的州,比如西部的蒙州,距离秦军最前线,依然有很大的距离。移民措施必须跟上。这样才能把那些军队撤回来。

    如何加快移民,尚文实在是没有办法。目前的办法已经是很快的了。只要二十万人就能建立一个州。而且还给了大片的土地。但这依然还够不上秦军推进的步伐。

    尚文认为应该在道路问题上下下功夫,特别是目前随着秦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依靠几条公路来为此。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善一下。这些公路都是秦国战争产物,现在要让民间发展公路为将来战争做铺垫。

    公路网络尚文认为应该大范围的引进民间资本参与进来。而政府,只能以参股,买断,或者是补贴等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其作用就是最大的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公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收费。如何收费。公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先期投资非常的大。那些民间资本为了收回成本资金,往往会在修成之后,采取多设置收费关卡。或者是高额的通行费等手段。这是交通顽疾。对经济发展非常的不利。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