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器械准备太足也不是好事。”

    张辽大笑道:“主公此言可真是有得寸进尺之嫌了。难道非得我军伤亡过重,主公才欢喜不成?”

    何白笑道:“也对,也对,这兵还是慢慢练好,不能用以血战来练。传令,今夜城中将士可开小宴,明日全军再开大的庆功宴,庆贺我军初战得胜。并号令将士们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喏。”诸将大喜的拱手应命。

    何白除继续挑出五百匹西凉好马往北海送外,还派出传令兵,令水军派出一部三十艘的蒙冲船,前来左近听令。准备从黄河绕袭汜水关之后。

    再说华雄得王方一军的支援之后,威势复兴,心中大喜,于关上转了几圈后,连忙唤来赵岑、李肃,说道:“李兄,赵兄,何军的主力营寨渐固,却不见其挥兵来攻,想是主要在攻打荥阳城。荥阳兵少,不日可破,惧其借道虎牢关兵犯雒阳。我恐虎牢关兵少,有意率本部兵马与王兄前往支援,汜水关就交由李兄、赵兄镇守如何。”

    王方不悦的说道:“华兄,相国命我前来,可是为击破何白而来。你却叫我守关,何时才能击破关东众鼠辈矣。”

    华雄拱手拜道:“王兄,你有所不知,那何白是关东诸军的先锋,麾下猛将不少,兵马更锐,非一时可破之敌也。我等需先守关隘,杀其士卒,怠其士气,再挥兵一气破之。到时何白既败,则关东鼠辈震怖,破之易也。”

    华雄目前还是汜水、虎牢一线守军的都督,王方一时也不好反对,只得从命。赵岑拱手拜道:“华兄只管前去,汜水关自有我赵岑与李兄守着,必不叫关东鼠辈一人一马飞渡汜水关矣。”

    华雄大喜,连声拜谢,自与王方引大军八千余骑,出汜水关向西南行去,再转道虎牢关去。当听闻虎牢至荥阳一线有何白的兵马当道扎营驻守时,还想着是不是乘夜偷袭一下,好叫何白不能安心攻城。

    可是当听到费尽心机亡命逃归的败兵诉说道,荥阳已破的消息,顿时熄了偷袭之心,老老实实的守起关来。又听说荥阳是在不到半日时间就被攻破的消息,更对守卫汜水、虎牢一线而心怀惴惴起来。

    就在何白攻破荥阳城的第三日,突然接到来自酸枣的飞传战报。战报上说,就在五日前,颖川郡阳翟城外突现许多西凉军探马,似乎有攻城之意。早闻西凉军色变的豫州刺史孔伷大惊失色,不敢直面相对,于是弃城就逃,想退往许县后再说。不料却在颖阳被从新郑绕道而来的西凉军截住,三万豫州兵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颖川郡一线中门大开,除全郡都在西凉军的兵锋之下,更遣分路骑兵劫掠陈留、陈国、汝南、南阳数郡地方。就连远在梁国睢阳驻军,方便就食于徐州的陶谦大军也遇到过西凉军的斥侯。

    可说关东联军对董卓的包围圈已然被撕裂了一个大口子,豫、徐、扬、荆数州之地尽在西凉军的兵锋之下。西凉军更可以从陈留南部,绕袭酸枣盟军之后,又或劫掠兖、青,让整个盟军之势毁于一旦。

    因此,盟主袁绍想烦请自已领兵暂缓攻打汜水、虎牢,而是移师颖州之地,先堵住破口,限制住西凉军的兵锋再说。如果能将西凉军赶回河南尹,甚至是派兵截断西凉援军的轩辕、大谷等关隘也行。战事的发展可由何白抵达颖川后自定。

    何白懊恼的看着手中的书信战报,自已才刚刚击败四千人的西凉军,斩首俘敌不到三千,而南部战线却覆灭了盟军三万大军。加上之前王匡所部的两万军,颖川方向的近万军,联盟才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折损了六万军。这败家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几乎无法置信。

    想来董卓现在也后悔了,关东号称有三、四十万的大军真是乌合之众也,何需迁都以逼其锋,直接正刚硬破就是。

    对于盟军的战力,何白是彻底的表示怀疑了。就连曹操此时,在军事上都是小白一个,他人还能看谁?身处冀州的公孙瓒对于会盟的热情本就不大,更有河内方向需要注意。而陶谦谨慎的躲在梁地不出,酸枣联军几乎无人了。

    何白长叹口气,看来整场讨董大战是真的就看自已一人担大梁了。于是将麾下诸将召来,把袁绍送来的战报交给诸将观看,问道:“袁盟主令我暂停对汜水关的进攻,转道颖川郡补上对董卓军的包围缺口。然而我军进取何方,如何补缺,却需一个明确的目标与方案,还望大伙议一议,给我一个建设。”

    诸将想了想后,黄忠首先拱手说道:“主公,忠久居南阳,倒也略知颖川与河南尹南部的地形。原本豫州孔刺史驻军于颖川阳翟阻截西凉军,其势甚好,只可惜功亏一篑。现如今西凉军分路进攻劫掠,彼军多骑军,而我军多步卒,势必不能与之分兵乱战。需得攻其必救的一点,让他们不得不救,方能使四散的西凉军重新齐聚,一战破之。”

    何白点点头,黄忠所说不错,西凉军分成十数股,每股千骑左右,来去如风,四处劫掠不定。已军只有下军五千人备马,武斗血骑与白马义从已不足七百人了,加上零零散散的骑兵,总数不会超过六千五百骑。

    看着好像不少,但对于颖川左近两万之众的西凉军来说,还是太少,不可能与其进行骑兵追袭战。只能想办法将之聚于一处,设法一战破之。

    “忠以为,颖川郡轮氏城正是西凉军所必救之地。”黄忠用手指在地上画了画后,指着草图继续说道:“轮氏城乃雒阳八关大谷、伊阙两关的必经之地。只要据守轮氏城,威慑阳城,必使西凉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

    张辽疑惑的问道:“黄都尉,阳城也是轩辕关的必经之地,更近荥阳,为何不取阳城,威慑轮氏?”

    黄忠知张辽与何白名为主从,但私底下却是结义兄弟,比自已与何白的关系更近。此时因为年青,思虑不详,但才智能力皆不弱,日后必是主公麾下的第一将也。于是详细的解说道:

    “荥阳之南是京县,京县之南是阳城,此一路多高山峻岭小道,于大军多有不便。如今我军南下,荥阳势必重入西凉军之手,粮道恐有被断之忧。因此,酸枣之粮势必不能得到,需绕道阳武、中牟、苑陵、新郑入颖川,或打通据守此一路的粮道,或与南阳的袁公路取得联系,就食南阳之粮。”

    张辽点点头,的确,大军作战最忌粮道被断,西凉军多骑兵,岂会不懂得截粮战术,因此已军决不能为图方便而抄近道。平素统兵行事还是以慎重为上。

    然而何白听道此处,脑中却轰鸣大作,立即思到孙坚因为缺粮而大败于西凉军一事,初时在酸枣不见袁术的踪影,一时还没想到这事。此时听到已军要南下颖川,更有可能向袁术要粮,顿知孙坚之败的原因了。

    孙坚在历史中应该也是攻汜水关不下,转而救援颖川,驻军于梁东,因为缺粮而军心大乱,被西凉军所击败。如今已军也去救援颖川,岂不是要重蹈孙坚的复辙。

    何白急问道:“梁县在何处?”

    黄忠一怔,指了指轮氏说道:“梁城就在轮氏城之西百里处。”

    中原县城人口较密,因此每县距离不过百里之地,梁城、轮氏与阳城三县则刚好对应伊阙、大谷、轩辕三关必经之县境,轮氏县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黄忠的眼光与孙坚倒是英雄所见略同也。

    只是袁术不支给孙坚军兵粮,会给已军兵粮么?何白思及往时在雒阳城与袁术的交往来,两人虽说不上有多亲密,倒也不差,袁术应该不会不支兵粮吧。

    而且据此世对袁术的观感,袁术绝对不是传说中的“冢中枯骨”。他在雒阳以侠气著称,仗义疏财、乐于助人。为人敢作敢当,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是他认定正确的事情,就敢大胆去做,很有决断的魄力。这点较之多谋寡断的袁绍强上无数倍了。

    而且他在雒阳经营关系网是一把好手,有软硬兼施的政治手腕,能够笼络众多的势力和人物为其所用。无论是什么人,他都心无芥蒂,虚怀若谷的予以接纳。在雒阳的时候,曾提携了不少人,即使有的人天性与他不和,他也能宽容以待,不予为难,可以说是折节下士。

    袁术敞开大门,广纳四方英才,很多人在不得志时都选择投奔袁术。自已也曾得到他的不少帮助。自已之所以在雒阳得不到什么知名的人才,正是因为有袁术的吸纳之故。

    袁绍擅长吸纳有德行有能力的高端人才,袁术擅长吸纳三教九流各种地位低下的人才。从吸纳人才这点上来看,他比自已与曹操都要厉害无数倍。只是二人都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性子相类,身为贵胄子弟,高高在上,不能体察人情。虽能得人却不懂用人,更不懂御人,因此才最终败亡。

    这点一直是何白在暗中警戒自已的,所以何白虽然疑虑,但还是决定相信袁术。

第168章 步步为营() 
何白令人烧毁所有的攻城器械,不留给他人仿制的机会。又将荥阳城内所得的粮草全部装车起运,这才率领大军缓缓而退。华雄听闻之后,立即派出军队重新占领荥阳城。

    何白至卷县时转道向南,经阳武至中牟。时有斥侯哨探回报说,中牟城门大闭,似有官吏治事。何白闻言大奇,已军经过原武、卷县时,官吏早已逃散一空,百姓都跑到荒野之中或他郡去了,荥阳更是空空如野。不料这中牟县却有官吏治事,这县令的胆量倒也不错。

    何白记得在三国演义中,中牟县的县令是陈宫,也不知陈宫走后,这中牟县令是谁。于是在安营之后,派出使者至中牟城下相邀县令,前来军中一谈。

    不多时,中牟县令就领着两名属吏前来,何白拜道:“不知中牟令该如何称呼?汝在东西两军对峙的战线之前,凌然无畏,坚持坐镇中牟城,安抚一县之民,这份爱民之心,倒也十分难得。”

    中牟县令颤悠悠的大礼反拜,说道:“多谢昭德将军之赞,下官名唤杨原,乃兖州泰山人氏。董卓首起暴乱,天下无人敢于正视他。初时下官也欲弃官逃亡,但幸有属吏任峻、张奋劝阻,请我暂为河南尹,集中调遣关东的十县之兵,以抗董卓。”

    “只是下官德行仁义之望不足,除苑陵、开封、苑陵三县响应互保之外,其他县早已逃散。如今下官只聚拢了两千人马守护中牟,只为保境安民罢了。”

    何白没有听说杨原之名,倒是听说过任峻之名,这可是曹操麾下的屯田大牛。是保证曹操常年征战,大军粮草无缺的真正治政高手。他相对于曹操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五大谋臣与五子良将,没想到他却在这里出现。

    做为一个势力的主公来说,运筹帷幄的谋士重要,冲锋陷阵的将领重要,但是抚慰百姓、供应军需、给予粮饷的能吏也同样重要,而任峻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才。没遇见便就算了,遇见了就不能轻易的让给曹操。

    何白喜问道:“杨君能够在乱世之中奋起保境安民,他日天下安定之时,必是杨君高升之日。日后还望杨君多多提点在下才是。对了,不知贵属任峻与张奋是否随同一起来了?”

    杨原欢喜的拜道:“能得将军认同,下官心中甚慰。将军乃是天下知名之士,下官怎敢在将军面前居傲。任伯达与张仲雄也下官同来,此时正在帐外侍侯。”

    何白忙令人将二人召入,二人中一个作青衫文士状,满面和曦的笑颜,年纪在三十岁左右,应该是任峻了。一名作武将状,也是三十左右,面相倒也勇武,这当是张奋了。

    不等二人行礼,何白起身拜道:“如今司隶、豫州之地战乱四起,中牟、苑陵、开封、苑陵四县十万百姓能得保全,听杨君言说,多亏任、张二君之助也。二君大义,请受我何白一拜。”

    说完,何白向二人深深的拜了一拜,二人大惊忙回礼道:“将军言重了。我等皆是中牟本地人氏,保境安民不正是我等份内之事么,怎敢由将军拜谢。”

    何白说道:“我虽是外郡太守,非这河南之主,但这份爱民之心却是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今闻二君大义,保全了四县十万百姓,我身为朝庭所授的太守,理当对大义之人礼敬之。”

    二人这才诚惶诚恐的拜谢何白的礼敬,何白邀二人一起入座,然后笑问道:“我远从北海而来,奉大义为国讨董,如今将要南下颖川、梁县一带与贼交战。只是对这河南与颖川的情况不甚清楚,欲聘请二位义士随军,为我参赞军事,不知二位尊意如何?”说完又对杨原陪笑道:“杨君,颖川军情紧急,想必你也是有所耳闻吧,还望杨君莫怪,莫怪。”

    任峻与张奋都是杨原的属吏,听到何白的聘言,一时也不好同意与拒绝,只得把眼望向杨原。杨原迟疑的说道:“将军,非是下官不愿,只是守卫四县之地,离不得任伯达与张仲雄二位啊。”

    何白笑道:“只要我领军南下,这四县之地当稳如泰山也。我又不取中牟一兵一卒,只是取两人参赞军事,我想相对安定的中牟倒也不需要二位一定留下吧。若是杨君仍然担心,就请任君随我好了,留下张君保境可否?”

    杨原这才免为其难的应道:“也罢,希望任伯达在将军麾下能出上一力气罢。”

    何白大喜,下令设宴召待三人。宴毕,任峻拜谢何白,说要回城安置家事,与杨原一起走了。于路,任峻见杨原对自已依依不舍,不由笑道:“县君,不知你观这昭德将军,北海相何君是何等样人?”

    杨原一怔,想了想后说道:“虽是初见,何君不以权势凌下,平易近人,对百姓仁爱,又遵循正义讨伐董卓,当是世间少见的仁人君子也。”

    任峻笑道:“正是如此。此前,吾尝闻雒阳客商言说,西园下军校尉何君仁善好义,有君子之相。轻财敬贤,有孟尝之风。而且文武兼备,当有三公九卿之才,他日必得高位。如今因为讨伐董卓,而至使天下大乱,我河南百姓无所归依。县君又一直言说自已才疏学浅,恐难担大任。如今何君遵奉大义讨伐董卓而来,不正是投靠何君,投奔仁义之时么。”

    杨原一怔,又转问张奋道:“仲雄,不知你如何看待何君,伯达之言善否?”

    张奋大笑道:“酸枣联军虽言遵奉大义,然而偶见联军他郡的兵马,皆骄横无比。讨董无功,但残民之事却时有耳闻。何君麾下有三万之众,在联军中也是上上之人,然而一路行来,与民秋毫无犯,治军可见一斑。最近北面更不见西凉贼骑之影,可见其兵威如何。因而伯达之言深和吾心,但请县君早作决断,可使我四县十数万百姓不受西凉贼的侵害也。”

    杨原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好,烦请伯达回转何君,就说我中牟县愿尊奉何君为主,我也会尽力劝说其他三县一同归顺何君麾下,直至朝庭所派的新河南尹到任之时。”

    任峻拱手拜道:“如此大事,还请县君亲往何君营中商讨……”

    何白无意中得到中牟、开封、阳武、苑陵四县之地归顺,可真是意外之喜啊。能在距离北海千里之遥的地方有上一块暂时的根据地,还有不少的民力物力支持,比大胜西凉军一场都来得痛快。

    经过统计后,四县之地有百姓十三万余口,壮丁有四万五千人。其中有兵卒一千人,义勇军七千人,可以支援四千人的义勇军队,大约还可以支援何白军十万石的粮草。

    对于四县的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