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它又会发出提醒,是时候去机场,同样,提醒你的同时,它已经搜索了地图和航班信息,以及从公司到机场的路况……,”
冯一平的策略非常正确,哪还有问题?对面的那两个人,成功的被他带入到对未来的畅想中去,原来,搜索居然可以有这么多方向?
冯一平所描述的这些未来,虽然以目前的手段来看,有些难以实现,但也绝不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至少,比佩奇一直想要做的登陆火星,要容易实现。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未来,或者说,是我所认为的完美搜索,”冯一平为自己的这一番演讲,划下了句点,并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我提出的云计算,正是保障这样的场景,能够得以实现的一项基础技术,”
但是,他没有得到一点相应,那两位,这会跟他之前一样,望着虚空,好像要望进未来一样,当然,是冯一平所描述的那种未来。
“嘿,两位,”冯一平在他们眼前挥了挥手。
清醒过来的佩奇,马上紧紧握住冯一平的手,这一次,他没有看向其它地方,激动的盯着冯一平说,“加入我们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首席战略顾问()
相信好多人经常会想,经常会问自己,“我的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的?”
对个人来说,这还是一个带点浪漫色彩的问题。
但对一个公司的领导人来讲,未来是怎样?这却是一个压根跟浪漫不沾边,而且非常严肃的问题。
自己的公司,未来将如何发展,能顺顺利利的,跻身本行业一流,还是尚在努力的过程中,就会被新的商业模式所取代?
对佩奇这样的狂人来说,自从他在梦中想到了那个算法,并把它设计成一款全新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之后,他已经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让自己的公司,得到绝大部分网络上的广告收入。
和他崇拜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不一样,现在的他,已经有了一家很成功,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越来越成功的公司,钱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利用科技和自己的一些创造,更好的为大多数人服务。
所以,他所追求的方向,希望是能普遍运用的,但是,目前除了搜索业务,他还没找到另一个明确的的目标。
未来,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以我们自身为出发点,通往未来的路,有无数条,而且其中有好多,看上去很美。
只是,以现有的条件来判断,谁也说不准,在从出发点到终点,这些满是迷雾和未知的路上,就没有叫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蹚不过去的河流沟堑,翻不过去的高山峭壁。
而这样的挫折,是一家公司和个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佩奇一点都不想成为自己的偶像特斯拉那样的烈士。
而冯一平的这番畅想,不啻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虽然以现有的条件看,他说的场景,还有些科幻。但是,认真的想一想,那样的场景,又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至少,把它作为一个奋斗的方向,非常不错。
关于未来,佩奇也有很多想法。
在学生时期,他就有很多梦想改变世界的计划。
在密歇根大学期间。他就提出,可以用一种个人快速通勤系统,取代学校的公共交通,那其实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单轨交通系统。
在斯坦福期间,他的一些想法则更遥远,其中的一个是,打造一条从地表直通太空的环形轨道,使得物体进入太空更加便捷。
还有一个,制造能从太空中吸收能量的太阳能风筝。
两相对比,他的那些想法。要么不够系统,要么真的太过遥远,还是冯一平的这些想法更值得期待和投入。
对一家有理想的公司来说,只要确定了未来的方向,那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从未来倒推,自己现在及以后所要开发的产品,也就有了相对明确的指向。
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途中,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完善。都能提高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这正是他追求的。
“冯,和我们一起吧,我和布林,很愿意把你所描述的未来作为目标去努力。”佩奇又重复了一遍。
他这样的举动,连布林都很诧异,要知道,自己的这个同志加兄弟,对工程师之外的人,相当不待见。而冯一平,压根就跟工程师不沾边。
看着他毫不作伪的真诚,冯一平很欣慰,总算不枉我准备这么长时间。
“我很荣幸,但是,我对自己的路,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规划,”
“什么事,能比投身于这样创造性的事件中,更有吸引力和必要?是钱吗?我相信,在实现你描述的这种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能收获巨量的财富。”
现在和冯一平说话,佩奇的目光不再闪躲,都能跟他对视,也就是,他很认同冯一平。
“这样的事,有你们这些天才去完成,而有些事,只能由我来做,”冯一平说。
布林拍了拍比较激动的拍档,“能具体说说吗?”
“如果说是钱的话,几年前,我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早就不用为钱的事担忧,我现在做的事,首要考量的,并不是钱。”
“你们知道吗?我的家乡,位于中国一个内陆省份偏避的山区,连通上电,都不到15年的时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勤劳的父辈们,只能靠种田来维持生计,虽然温饱无忧,但很少有现金收入,所以,那时任何需要花钱的事情,都是奢侈的事情,”
“比如我们今天的这顿饭,平均每人50美元,加起来折合成人民币近1000块,这是当时大多数家庭,一年都积余不下来的一笔钱,”
连国家现在都不避讳这些问题,冯一平也就没有隐瞒,以老家的客观条件来说,贫穷,并不是一种原罪。
佩奇和布林,又一次被吸引住,他们俩的家庭,在美国都算是中产,冯一平所描述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真不可想象。
“所以,当我在学校里,以及从其它媒体上,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之后,我觉得,对家乡,自己有一种责任,应该要让她变得富裕和现代,呵呵,这就是我的理想,远没有你们的那么远大,”
“不不,这样的行为,同样很值得我们钦佩,”布林说。
“从我有了第一笔收入起,我就在想方设法的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近十年过去,客观的说,已经有很不错的成效。
如果按美国这边的观点,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为中产阶级,那我的家乡,已经有了一批这样的人,同时,在各项基础建设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
但是,这离我的最终目标差得还很远,还需要我持续的努力,而且,这项工程,目前来看,我是最合适的人选。”
“把你的家乡,建设得跟这里一样现代吗?”布林问。
“至少,要让她跟上时代的步伐吧,”冯一平说。
如果说,之前冯一平的学识和对未来的展望,吸引了佩奇和布林,那么,现在冯一平的梦想,则是深深的打动了他们。
他们俩,现在也算热血青年,赚钱的同时,也都渴望造福社会。
“再小的梦想,也可以改变世界,”佩奇说,“我尊重和钦佩你的选择,只是,我觉得,这和我提出的邀请,并不矛盾,你觉得这样如何,我们邀请你加入谷歌的董事会,担任首席战略顾问,”他想了想,造出一个职位来。
“这个职位,并不要求你全职工作,只是,希望在一些问题上,你极具前瞻性的眼光,能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牛皮果然不是吹的,成功真没有侥幸,佩奇非常敏锐的看到了冯一平最大的价值。
“真诚的希望你能认真考虑,”在对外时,布林总是跟佩奇同一阵线。
接受这一邀请,不管是名和利,以后都会不错,那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吃惊的三人组()
“伙计,你今天有些冲动,”开车的布林对佩奇说。
后者此时正把笔记本放在大腿上,全神贯注的写新计划,刚才和冯一平的谈话,给了他太多的启发,得抓紧记下来。
“啊,你说什么?”跟着的话表明,他刚刚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今天的谈话,我想这两天就写一份公司的发展战略,到时请冯帮着修改和完善,”
“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早?他可还没有同意呢,”
“他会同意的,”佩奇又表现出精明的一面,“你想想,冯收购和投资的那些公司里,和电子地图有关的就有两家,他已经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他们决定跟冯一平会面,自然不会不做一些准备工作。
“而在搜索领域,谁又能比我们更优秀?”
这倒也不是自夸,谷歌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比如i,但是,自从在2000年,谷歌从前者的碗里,抢下来雅虎这个大客户之后,这个搜索界的前辈,已经被他们迅速的甩在身后,其它的一些同类型的公司,更不是谷歌的对手。
“另外,如果他对合作没兴趣,怎么会向我们说起他的构想?”
在熟识的人面前,佩奇虽然依旧比较自我,有些专横,但却完全不是外人心目中的那个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腼腆,呆板的工程师形象,他反应敏捷,而且很睿智。
“这些我都知道,”布林有些无奈的说,“只是,你确定这事我们不需要先跟施密特商量?”
“该死的。”佩奇合上笔记本,狠狠的在车窗上砸了一拳。
去年8月份,埃里克施密特。正式取代佩奇,出任谷歌公司的eo。这一决定,是控制狂和偏执狂的佩奇无奈接受的。
因为这是他们在接受红杉公司和kpb投资时,必须要同意的附加条件。
在99年,因为飞速增长的用户规模,谷歌需要大笔资金来购买更多的设备,招聘更多的员工,但当时,他们甚至还没有赚到一分钱。
而且。在寻找投资商的时候,佩奇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苛的要求,他和布林要保持对谷歌的绝对控制权,也就是要保留公司的大多数投票权。
这样的条件,让很多投资公司望而却步,最后,红杉和kpb同意了这个先决条件,共同给他们投资2500万美元,占股9。7%。
但他们同样也有一个附件条件,要对他们实行成人监护。具体说,就是佩奇的eo一职,应当由一位富有经验的人来担任。
这其实是硅谷的那些知名的风投公司。为了保护自己投资的安全,以及未来的收益,惯用的手法好像后来的k是一个例外。
不少年轻人,是富有创造力,但是,经验的欠缺,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硬伤。
在刚成立公司的时候,他们也许能把公司管理得紧紧有条,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此时的管理,对这些天才的工程师。也是一个挑战。
况且,佩奇时年仅26岁。年轻,就难免会有些热血,有些冲动,有时会考虑得不够周全,他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到擅长的产品开发上,把管理工作,交给专业人士来担当。
当时迫切需要那笔钱的佩奇,同意了这一条件,但是,后来还有反复,在那笔投资,全都变成新增的设备和员工,不可回收以后,他适时向投资商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和布林,能够把公司管理得很好。”
其实就是很没有契约精神的反悔了。
但是投资商并不这样认为,总之吧,就这样反复了不短的时间,中间,投资商安排佩奇和硅谷其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eo见面交流,总算让他勉强接受了可以聘请一位eo的意见。
顺便说一下,佩奇当时的意见是,如果必须请一位eo,那乔布斯是最合适的人选。
呵呵,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此时的苹果,并不是后来那么牛的苹果,但此时的谷歌,同样不是后来那么牛的谷歌,就是和此时处在最低点的苹果相比,当时的谷歌,从各方面看,都还是个小孩子,请不来乔布斯那尊大神。
到去年3月,终于定下来接替他eo一职的人选,诺勒公司的eo埃里克施密特。
佩奇之所以能勉强接受,因为这个施密特,曾经也是一个工程师,参与过java的开发。
总之,去年8月,施密特正式上任,所以,布林的顾虑,也是对的,这个层级的人事安排,应该要取得施密特的同意。
“不过,这应该也不是问题,相信如果和冯谈过之后,施密特也会赞成你的决定,”布林安慰道。
…………
和佩奇他们俩不一样,埃里克施密特总是穿着考究的西装,头发也打理得一丝不苟,很符合大众心目中大公司高管的形象。
他比谷歌的两位73年出生的创始人年长18岁,80年代初毕业于伯克利,从业经历丰富,在这两个小伙子面前,始终表现得很自信而又温和。
“这位冯先生,我知道一些,我看过他的那本蓝海战略,也知道他不久前提出的云计算概念,应该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听了佩奇的要求,他说道,“只是,据我所知,他好像才20刚出头?聘请一位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做我们的首席战略顾问,是不是妥当?另外,如果我没记错,他好像就读于商学院,并不是一位工程师?”
“想法比年龄重要,”佩奇反驳道。
但对施密特的后一个疑问,他却不好回答,公司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对那些非工程师之外的人,有多不待见。
就是哈佛斯坦福来应聘公司管理和销售的职位,他也不会同意,就是这些并不需要编程能力的岗位,他也倾向于由那些对商业感兴趣的,和他一样是计算机学科毕业的人来担任。
布林适时插话,“或许,只要一场会面,你就会认同我们的看法,”
“呵呵,我相信你们的眼光,对佩奇如此看重的一位商学院背景的人,我也很好奇,那么我们商量个时间,邀请他来公司一趟,不是说他也在考虑是否接受你们的提议吗?也有必要让他来公司感受一下。”施密特笑着说。
近20年的工作经验,让施密特很圆融,去年到现在,近半年的接触,他也摸准了这两位的脾气,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
“公司这边随时都可以,那我马上跟他打电话,邀请他,后天吧,后天来公司,”佩奇说,“我希望能尽快跟他合作,完善公司中长期的战略构想,”
只不一会,他就面带异色的挂了电话,“怎么了?他明确拒绝了吗?”施密特双手握拳,在办公桌上一敲一敲的。
“有什么问题?”布林清楚自己的老搭档,他的这种表情,是惊讶,而不是失望。
“他说,后天不行,他要陪女朋友去医院做例行产检,他女朋友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佩奇喃喃道,“他今年应该是22岁,我没记错吧?”他问布林。
布林显然同样有些惊到,那边施密特听了这话,握着拳的双手,也在桌上狠狠的敲了一下,痛得他不动痕迹的咧了咧嘴,“你们等一下,”他马上在搜索栏里键入冯一平,对着结果念道,“一饼,冯,出生于1980年3月,”
握着鼠标,他也有些困惑,“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难道还是这么年轻就结婚生孩子?”
…………
冯一平并不知道这个小插曲,如果知道,免不了会抱怨下这些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