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至圣-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上只是套话。

    苏白衣真正的疑问是:“阮将军,本使有件事很是奇怪。我观这北面郑氏的水军,和你们阮氏的水军相比之下,似乎弱了不少?还有这防御城墙那么多的火炮,都是你们自己造出来的么?”

    “那是……”任谁听到别人的赞誉心里都是高兴的,阮福玉自然也不例外,他一时间忘了苏白衣的船为何会跑的这么快,伸开手夸夸而谈道:“天使大人请看,这城墙从山到海共计有二十五里,各种轻炮重炮加起来有两千门之多,下面的库房里火药堆积如山,那郑氏一心想要吞了我们阮氏,可实际上,他们这五年从来没有越过灵江一次。

    今年年初的时候,郑人无奈之下便想了个法子,开船在海上绕到灵江后面攻击,他们哪里知道我们阮氏的水军一样强大,不瞒天使大人说,就刚刚小人率领的那种战舰,整个海面上共有一百多艘,那次郑氏吃了大亏,哈哈哈哈!”

    “这些大炮都是你们自己造的么?”苏白衣皱着眉头又问。如果真是阮氏造的炮,那他们的技术似乎也太过先进了一些。

    整个城墙就有两千多门大炮,这是什么概念,简直比整个大明的火炮还要多。

    而且随着苏白衣乘船往灵江里走的深入,城墙上的炮楼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阮福玉并没有虚言。

    这防守比山海关还要强大无数倍。

    “不是!”阮福玉道:“这都是我们买的。”

    “买的?”苏白衣更奇怪了,问道:“从哪儿买的?”

    “佛郎机!”阮福玉笑了笑回答道。

    “哦……”苏白衣懂了,原来是欧罗巴弄过来的,怪不得看上去挺先进的。

    土豪啊,有钱啊!

    苏白衣看着安南阮氏,脑海中闪现出了两个最直观的词语。

    这家伙能采购两千多们大炮,而且每条船上还有六门,统共一千多条船,这足足有三千门大炮了,阮氏只不过偏安一隅,哪里弄这么多银子去购买呢?

    苏白衣抓破头皮也想不出来。

    船继续行驶,不顾眼前的水面越来越窄,眼看迎面便要入山了。苏白衣慌忙道:“回头吧,咱们返回去。”

    瞭望员对着下面操作舱用大喇叭喊道:“减速,停止!”

    下面的操作员逐渐将大船的速度减下来。

    过了一会,瞭望员又喊道:“左转,掉头。”

    大船再次一震,原地在河中央掉了个头,然后全力开动蒸汽机,往来的地方顺流而下。

    阮福玉看着那大烟囱中冒出来的浓烟,震惊不已。

    等大船转过了头,苏白衣看前面宽阔的河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多了许多福船,好像还是对面郑氏阵营中的战船,他心中也差不多明白,应当是郑氏看到了这莫名其妙又奇怪的大船后不放心跟了过来。

    “坏了!”苏白衣一拍脑袋道:“这些都是郑氏的战船,他们不会攻击咱们吧?”

    阮福玉笑着摇摇头道:“天使大人放心,若是别的时候,早就打起来,可是这几日不会?”

    “那是为何?”苏白衣问道。

    “休战了!”阮福玉笑着道:“这郑氏连年南下却讨不到好处,便派人去了富春,以黎皇帝的名义给我们家国公加封呢,据说还要合兵一处,共同出兵去对付北面的高平莫氏。”

    “什么?”苏白衣一听,道:“那阮主的意思是?”

    “呵呵!”阮福玉道:“属下只是个水师统领,这结果还没出来,下人就不知道了。”

    “嗯!”苏白衣装作平静的点点头,心里却是暗道不妙。

    若是阮主真的接受了黎朝皇帝的册封,那问题就大了。

    接受黎皇册封,那置大明皇帝的册封于何地?

    两家握手言和,老子还怎么渔翁得利?

    看着大船越来越快,前面郑氏的战舰越来越近,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在苏白衣的脑海中勾画了出来,他眼光微微一冷,借口上厕所将侯方域拉到舱门底,开始部署。

    “加速……全速前进!”

    随着瞭望员的一声号令,大船再次一动,在灵江中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速行驶起来。

    对面郑氏的船队见状,仓促之下赶紧朝两边避开。

    大船在河中央的水道里飞速行驶。

    瞭望员突然大喝一声:“开炮!”

    旗舰两侧的六门大炮同时点燃。

    “砰、砰、砰!”

    六声炮响,两旁密集的船队中突然有桅杆折断,那炮弹射入船阵中二次爆裂,两边船队一片哗然。

    阮福玉的脸当时就绿了,对着苏白衣道:“大人,这是为何?”

    苏白衣淡淡的道:“这郑氏上次于海上袭击我大明商队,我大明和其乃是死敌,今日见面若不让他吃些苦头,他还以为我们大明好欺负。”

    说话间,旗舰在河面上破开一条水路,早就穿过了郑氏的船队,朝大海行驶而去。

第332章 议和() 
“哎呀呀,天使大人,天使大人,这下可是闯了大祸了!”阮福玉一脸灰白,本想朝苏白衣发火的,可是看到苏白衣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还有那高高飘扬起来的大明团龙旗,他的怒气只得很不争气的压了下去。

    大明朝现在是弱了很多。

    可是跟当年留在安南人民心中的恐惧相比,他们很容易选择妥协。

    他们骨子里有种大明天军不可战胜的意识。

    “放心吧,我的阮将军,不会有问题的!”苏白衣呵呵笑:“若是郑氏责问,你们阮主可以将问题推到我们大明身上来,就说我苏白衣动的手,看他郑氏又能如何?”

    阮福玉拱手道:“不敢,不敢!”

    “别敢不敢的!”苏白衣一挥袖子:“我和郑氏有过节,你只管直言便是了。”说话间又微微一笑:“此去富春,还有劳阮将军差人给本使带个路。”

    “这是应当的!”阮福玉苦笑。

    苏白衣却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道:“你这个朋友,我苏白衣交下来了,来人呢,将本督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有两个小厮抬着一辆黄色的自行车从舱底上了甲板。

    苏白衣朝阮福玉伸伸手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阮将军切勿推辞!”

    “此乃何物?”阮福玉从未见过自行车,看着这东西百思不得其解。

    苏白衣抬起腿跨到上面,脚下稍一用力,那自行车便在甲板上“飞速”的跑了起来,左转右转在行人中灵活穿梭,最后潇洒的停在了阮福玉的面前,道:“此乃自行车,将军可以来试试看。”

    阮福玉在苏白衣骑上自行车的时候就已经惊呆了,现在苏白衣邀请,他便迫不及待的骑了上去,两只脚踏在脚蹬子上一用力,在苏白衣的指点下便晃晃悠悠的行驶了起来。

    “还不错!”苏白衣啧啧有声:“阮将军的平衡性不错,第一次骑自行车虽略有生疏,可几天之后,将军就会体会到其中乐趣。”

    阮福玉骑了一圈下来,脸色竟然涌起了兴奋的潮红,朝苏白衣微微一礼道:“这太贵重了,小人不知如何报答。”

    “不用报答!”苏白衣道:“都是不值钱的小礼物,只要将军喜欢即可。”

    “多谢大人,多谢天使大人!”阮福玉摸着自行车爱不释手。

    苏白衣却微微笑。

    他真的没说假话,这真是个微不足道的小礼物,不就是小黄车么,花几百文在系统里购买的而已。

    阮福玉接受了苏白衣的礼物,然后安排了一个叫做施程的校尉带着苏白衣一路南下,去往百里之外的富春,至于刚刚苏白衣开炮袭击郑氏水师的事情,已经被他忘在了脑子外。

    郑氏水师被苏白衣轰了六炮之后,损失一般般,他们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倾巢而出的跑过去和阮福玉打一架。

    关键在海上,也打不过人家啊。

    所以,苏白衣可以说是优哉游哉的驾驶着大船一路南行。

    施程就在他旁边,一口汉语说的虽然有些生疏,可却不妨碍交流。而且从这施程的口中得知,他祖父就是福建人,嘉靖年间避倭寇之乱的时候跑到了安南,就地生活了下来。

    此时,富春通政殿中。

    阮福源高坐在上首,有些费力的抬起头,看着窗外的阳光,浮肿的双眼中一阵恍惚,有些力不从心的问道:“北面来的使者,都安顿好了么?”

    他已经老了。

    很老了。

    今年已经是七十一岁高龄了。

    从他祖父阮淦在广南站稳脚跟,到现在已经九十年光景。

    其祖父统治广南十八年,其父亲阮潢雄才大略,在内外交困中寻得一条出路,变不可能为可能,苦苦支撑之下终于将广南变成了他们阮家的私有财产,他父亲阮潢活了八十九岁,经营广南五十五载,将整个广南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等他阮福源袭位的时候,年龄已经五十岁了,如今七十岁,在位时间已经超越了他的祖父,可还没达到他父亲的一半。

    广南虽然被阮氏三代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防御北面的郑氏有了一些凭仗,可总的来说,他们阮氏和北面的郑氏差距依旧是天渊之别。

    首先,郑氏占据天时地利,控制着黎朝皇帝而号令天下诸侯,其土地广阔耕地面积是广南的两倍有余,人口稠密,军队数量更是广南的五倍以上。

    阮氏和郑氏争雄,总是有些力不从心。

    加上阮福源年龄大了,雄心消磨,这不郑氏一旦带来了求和的消息之后,还以朝廷的名义封他为“节制顺化二处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傅国公”,他便真的动了心思。

    这个封号对他来说意义太重要了。

    以前他虽然也成仁国公,可那是自称。

    现在是黎朝皇帝的钦封,这可是不一样的。

    “回父亲,都安排好了!”二子阮福沧朝阮福源拱手,恭恭敬敬的回答。

    “嗯!”阮福源道:“咱们和郑氏打了五年,虽然能防止他们的进攻,可百姓却不堪疲惫,不能再打了,此次议和也好,正好发展国力。咱们这边的将领对北人颇为仇视,你要加派人手,务必保证使者的安全。”

    “是,父亲!”阮福沧恭敬的拱手回答。

    可长子阮福澜却不干了,他扭动着略显肥胖的身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朝父亲行礼,然后谏言道:“父亲,万万不可,那郑庄意在一统安南,若是真的答应他的条件出兵高平,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且咱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次郑庄以黎朝皇帝的名义提出来封阮福源为国公,可同时也提了个条件,那就是让阮氏配合朝廷出兵,平定盘踞在高平的莫氏。

    “这事,几个家臣都也在本主面前争论过。”阮福源的目光一转,看着自己年龄仅有二十来岁的二儿子阮福沧问道:“沧,你怎么看?”

    阮氏从阮福源的祖父阮淦开始盘踞广南,人称阮氏,可后来不知道阮福源脑子里哪根筋出了问题,愣是将姓氏从阮氏改为阮福氏。

    阮福沧的名字,就是沧!

    “沧不敢多言,全凭父亲做主。”阮福沧恭恭敬敬的朝阮福源行礼,顿了顿又道:“父亲既然打算接受议和,那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黎朝乃国之正统,我们阮家世代是黎朝的臣子,平定高平也是本分。”

    “呵呵”阮福源微笑着点点头,虽然儿子说的并不正确,可他却非常满意。因为这个儿子很听话,从小到大都深的他的欢心。

    “父亲,万万不可!”长子阮福澜道:“黎朝虽是皇室,可如今郑氏当权,咱们若是去了高平,不是去替朝廷平定叛乱,而是去给郑氏去了麻烦,等咱们和高平莫氏两败俱伤之时,他郑氏正好从中渔利。再说了!”阮福澜咬咬牙道:“咱们安南过的皇朝,从丁朝到前黎朝、又到李朝、陈朝、胡朝、乃至如今之黎朝,中间又有莫朝,现在黎朝势微,正是诸侯乘机取而代之的好时机,咱们阮氏卧甲藏兵,来日未必不能一统安南?”

    “哈哈哈!”阮福源放浪大笑。

    长子阮福澜如今已经将近五十岁,思虑深远,政治手腕成熟,考虑事情不像小儿子那般循规蹈矩,颇具枭雄之姿,正是他心中理想的接班人。

    只是长子阮福澜有一点为他所不喜:此子太过好战。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阮福源道:“可你二人都没有领会到为父的苦心。澜你想的不错,咱们绝对不能为他人作嫁衣裳,郑氏想要借我之手剪除莫氏那是痴心妄想。不过呢,如今他假借皇帝的名义下诏书,咱们是不能明面上抗拒的,再说了,他郑庄敢僭越称王,朝廷封老夫一个国公又有何不可。

    所以这议和,本主必须接下来,但高平,我也不去,就推脱一下,能缓则缓。咱们眼下当务之急不是和郑氏争地盘,而是要放眼南方,这占婆、真腊皆是膏腴之地,若能一举取下,便是日后争锋天下的资本。”

    “可是,父亲!”阮福澜忧心忡忡的道:“前几个月有明使到来,父亲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若是现在接受了郑氏的议和,会不会惹怒明使?”

    “这并不矛盾!”阮福源一摆手打断儿子的话:“上次那个明使,说要购买咱们的稻米,这没问题,只要他出得价格公道,无论收购稻米还是租地种植橡胶树,都没有什么。郑庄的手没有那么长,管不了我们跟什么人交往。再说了,明人的要求我们满足了,他们也不会在意我们和郑庄的关系如何!”

    “可”阮福澜皱着眉头道:“上次父亲说要明朝皇帝降旨封个名分,若是明皇帝真的有旨意,那爹爹到底是接受明皇的旨意,还是接受黎皇的旨意?”

    听到这句话,阮福源确实皱了皱眉头,不过旋即一笑道:“当初只是为父的玩笑之言,为的是增加谈判的底气。这中华之地最重道统,如今安南国名义上是黎皇做主,咱们都是黎皇的臣子,明皇不会也不可能同意本主的要求”

    可阮主话音还未落,外面就响起了匆忙的脚步声,只听有人道:“主上,大明天使到了。”

第333章 世子() 
“什么?”

    阮福源“蹭”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肥胖的身躯微微颤抖。

    “父亲,这……”闻言,阮福沧也略显震惊。

    只有阮福澜表情正常的皱了皱眉头,道:“恐怕是明皇的诏书到了,父亲,这该如何是好啊?”

    阮福源急的团团转,口中喃喃道:“大明是不能得罪的,可郑氏那边,咱们也不能打了,再打这广南的百姓就承受不住了啊。”

    阮福澜朝外面道:“进来。”

    一名下人便弓着身子跑了过来。

    阮福澜仔细问了一下情况,得知明朝来的竟然是个二品大员,而且还是御封的平东伯之后,心里一突,将那下人赶走,然后对阮福源道:“父亲,明皇竟然派了这么大一个官员过来,恐怕真的是要给父亲加封了。”

    “不会的,一定不会!”阮福源有些紧张的道:“应该是粮食和橡胶树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太过重要,这才派人跟咱们谈生意呢,这样,澜,你先去应付一下,探探他们的口风,本主稍后再做决断。”

    “是,父亲!”阮福澜躬身,就要退出去。

    阮福源却又道:“等等,你见了那明使之后,若真有加封圣旨,就说本主的年龄大了,近日有染了恶疾故而不能接旨,要等本主病好之后,再沐浴焚香三日方可。以此为推脱,另外,万万不可让他知道黎皇派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