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没有办法,只好到丹阳郡去招兵买马,孙策到了丹阳郡发现吴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热情,对他不阴不阳,孙策就跟手下吕范商量,说:“咱们还得回到袁术那里去,必须借到兵马才能回来。”
吕范一看通过这几天的努力才征集了三百多个士兵,不禁有些心灰意冷,可是他觉得这样回去见袁术有点丢人,于是就说:“我们就这样回去,袁术一定瞧不起咱们,不如咱们去攻打豫章,把豫章郡攻打下来,最起码也打一场打胜仗再回去,也好对袁术有个交代。”
孙策自以为勇猛无敌,于是就听了吕范的话带兵去攻打豫章,没想到豫章都尉祖郎也是个猛人,居然带兵迎战,祖郎手下数千人,孙策只有几百,这仗不用打就知道胜负了,孙策被打的打败,带伤回到鲁阳,向袁术借兵。
袁术刚刚把淮南丢给了袁绍,心里正在别扭,听了这话不由得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对孙策说:“我可以把孙坚原先的一千人马给你,但是你必须去打袁绍,把袁绍从淮南赶走,怎么样?”
孙策心想:一千人马就像去打袁绍,简直就是让我送死,但他没有拒绝,点头答应了。袁术又说:“听说当年你父亲攻打洛阳的时候,捡到了传国玉玺,能不能把它送给我。”孙策犹豫了一下,心想:留着那块破石头也没什么用不如就送给袁术,让他拿着玩去吧,于是孙策就把玉玺送给了袁术,换了一千人马。这一千人马里面有孙坚的四员猛将,程普、黄盖、韩当、周泰。
孙策带着一千人马先攻打寿春,孙策从鲁阳出兵十天之后从颖水直达寿春,扬州刺史刘繇是个文官,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派大将张英屯兵渡口,想要给孙策来个迎头痛击。没想到反而被孙策击败,张英一下子损兵折将超过三万,而孙策却只有一千人马,气的刘繇一刀把张英给砍了。
经过这一场大战,双方的实力瞬间扭转,孙策一路上招兵买马士兵突增到了两万余人,而刘繇城内也只剩下两万人不到,而且大部分人已经被孙策给打怕了,向袁绍求援又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刘繇非常的发愁。
正当刘繇发愁的时候,太史慈出现了,表示愿意和孙策对阵,刘繇一看太史慈是个小孩就有点瞧不起他,但是手下无人可用,还是派太史慈出战,结果,太史慈和孙策打了两天两夜没有分出胜负,最后刘繇逃跑到豫章郡投奔刘表去了,太史慈投降了孙策,半个扬州随即被孙策占领。孙策当时还很弱小,所以必须要有外援,为了寻找强硬的外援,所以他把扬州半壁江山让给了袁术。
孙策还是不死心,又相继占领了吴郡、豫章、庐陵、庐江、会稽、丹阳,总共有了六郡八十一州县,在江动立业。这些事儿牛辅都是从报告上知道的,可是他顾不上,因为离得太远了,中间隔着好几路军阀,想打也打不到。
让牛辅感觉到吃惊的人是袁术,公元一百九十六年,牛辅为汉献帝改元为建安元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年初,牛辅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袁术居然在寿春开始称帝,还振振有词的宣传:代汉者当涂高。
他觉得‘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指的正是他自己,又因为袁氏的祖先姓陈,而陈姓是舜帝姚重华的后代,所以,这个皇帝非自己莫属,加上淮南这几年连续大丰收,可谓是兵精粮足,弄得他自我膨胀到了极限,一心以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所以不顾一切的开始称帝。
消息传到长安,满朝文武大为震惊,谏议大夫马日?刚刚升任太尉,上表弹劾袁术,说他:胆大妄为,反叛中央,应该立即派兵征讨。
小皇帝当然拿不了什么主意,就问牛辅,牛辅在朝堂上说:“本太师先想想,明天给你们答复。”说是想想,其实是回来和众位谋士商量。牛辅回到家里之后紧急召见郭嘉、贾诩、荀?、荀攸和程昱前来议事。
当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来之后,几个谋士几乎异口同声的反对立即发兵,他们的意见是先把袁术搞臭,看看天下诸侯的意图然后在发兵也不迟。于是,第二天牛辅上朝,让小皇帝下诏书,谴责袁术,把诏书送给全天下有实力的诸侯每人一份。诸侯们立即便有了反应,立即上书表示忠心,把袁术一顿臭骂。其中骂的最厉害的就是孙策。孙策以前是袁术的部将,为了表示自己和袁术已经划清了界限,在奏折中指天起誓表示和袁术势不两立,而且请求率先带领人马征讨袁术。其实孙策本来就和袁术有仇,以前是为了争取外援才巴结袁术,现在他已经在江东六郡站稳了脚跟,袁术随即成为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即处之而后快,正好,这是个冠冕堂皇的好机会,孙策决定不能放过。
牛辅当然猜到了孙策的心思,但是孙策去打袁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好是两虎皆伤,他来个渔翁得利才好,所以,立即就答应下来。还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封孙策为‘讨虏将军’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他带领所有兵马攻打袁术,立功之后,准许他继承父亲孙坚乌程侯的爵位。孙策大喜过望。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张昭计谋
孙策接到圣旨,立即调兵遣将,这时候,周瑜和鲁肃从袁术那边跑了过来投奔他。周瑜和孙策同岁,两人是一起长大的,鲁肃也是他们的好朋友,见面之后非常高兴,决定一起去讨伐袁术。
袁术听说孙策来讨伐他,非常生气,但是他还没有愚蠢到要和天下为敌的境界,于是就写信给孙策,用以前的交情来说服孙策,让他罢兵,袁术在书信中是这样写的:“孙将军,我们两家本来是世交,我和你的父亲孙坚是好朋友,你父亲死的时候,是我收留了你,后来你在我的帐下,我又一直照顾你,后来你打算为父报仇,我还借给你一千兵马,你怎么能来讨伐我呢?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还是请收兵回去吧。”
孙策把信拿给周瑜和鲁肃看,周瑜和鲁肃大笑不止。周瑜道:“袁术真是个笨蛋,这个时候还写信来,我敢断定,他要是不取消帝号,一定会成为天下公敌,用不了两年就要穷困而死,你们信不信?”
鲁肃道:“袁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和袁绍都不能和睦相处何况是天下诸侯,他的败亡是早晚的事儿,而长安城里的牛辅想要咱们和袁绍鹬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如意算盘可谓打的不错,但是咱们有咱们的打算,袁术是一块肥肉,与其让比人吃了不如咱们吃了。”
孙策鼓掌道:“说得好,说得好,我早就看袁术那个老小子不顺眼了,这次一定要把他收拾个底朝天,你么看着吧。”
周瑜摸了摸鼻子说:“咱们应该给袁术回一封信,有来无往非礼也。”孙策说:“没错,应该回一封信。”周瑜道:“子敬的文笔最好了,就让子敬写一封信给袁术送过去吧,应该称呼他什么呢,是皇帝还是前将军。”鲁肃笑道:“前将军他是做不成了,皇帝更加没戏,我看就称呼他袁公路可以了。”
鲁肃于是拿起笔来写了一封信封好了派人给袁术送过江去,袁术拿到了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都是忠君爱国的大道理:什么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尊重纣王,什么周公如何尽心尽力的辅佐幼主,名垂千古啦。什么像赵高和王莽这样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啦,一系列的话,把袁术气的大声叫骂:“姓孙的小子太猖狂了,早晚我要把他宰了。”
可是没等他发兵呢,孙策的大军就已经到了,孙策这几年势力发展的比较快,从原来的一千几百人马发展到现在的雄兵十万,光是骑兵就有两三万,重装步兵两三万,还有一万水军,这还不算,由于孙策非常彪悍,南方的壮士对他都非常的服气,都来投奔他,所以他也收了不少的名将,像太史慈、陈武、潘璋、陈横、蒋钦、虞翻、凌操、凌统、董袭都是一等一的大将,有的人甚至还是文武双全,可谓是谋士如狼,将帅如虎,这一次发兵,他以程普为先锋,周瑜为大都督,太史慈为左军校尉,凌操为右军校尉,孙贲为中军校尉,浩浩荡荡,十万人马杀奔寿春。
袁术虽然狂妄,但是他既然敢称帝自然就有一定得家底,听说孙策真的听了牛辅的话带人来讨伐他,立即发动三军迎战,袁术以乐就为大将军,以纪灵为副将,雷薄陈兰为统军校尉,张勋、陈纪、金尚、李丰、梁刚为副将,自己居中接应,从寿春出兵之濡须口迎战孙策。
孙策的大军果然从濡须口登陆,先进攻巢县,巢县是个小县城,没有多少兵马,被孙策不用一顿饭的功夫就拿下来了,这个时候袁术的大军已经抵达了合肥,合肥城是举世闻名的坚城,也是大汉朝著名的大都市,其实比起寿春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袁术并不担心合肥的安危,所以,毅然向前挺进来到巢县以北舒城附近屯兵,把二十万兵马屯扎在夹石口和挂车岭一带,这里到处都是名山大川,易守难攻,而且是孙策进军的必经之路。
说实话这一招的确是大大的出乎了孙策的意料之外,根据以前袁术的作战习惯,都是被动防守,从没有一次这样大张旗鼓的迎战过,如果,袁术没有扼守夹石口和挂车岭一线,孙策有把握在半个月之内拿下合肥和寿春城,把袁术赶到淮河以北去。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孙策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连周瑜和鲁肃都皱紧了眉头,因为挂车岭一线,是有名的道路难行,最难走的地段号称一线天,壁立万仞的两山夹持着一条羊肠般的小路,勉强可以供骑兵通过,非常的费力,倘若敌军在此处埋伏,就算有一百万兵马也休想通过。
周瑜和鲁肃都无计可施。孙策前往前线考察了两天,发现袁术把二十万兵马隐藏在附近的几个峡谷中,形成掎角之势,互为依靠,实在不是好玩的。如果强行进攻很可能损兵折将还占不到一点便宜。
“地形太复杂了,咱们不能轻易的出兵,还要观察一下。”孙策对周瑜和鲁肃说。
周瑜灵机一动说:“军中有个叫张昭的是个人才,主公何不把他找来问问。”孙策一下子想起来了,张昭和张?是他从南方请来的高参,一直以来还没怎么派上用场,今天正好找来问问,连忙派人去把张昭和张?喊来。
张昭在路上听鲁肃陈述了一下事情的牵引后归,就开始沉思,进了帅帐之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孙策见张昭和张?进来,很客气的出门相迎:“两位先生,我这里正有意见为难的事情想要请教两位先生,求两位先生不吝赐教。”
张昭想在孙策面前露一手,拱手道:“主公别说了,我已经有主意了。”孙策惊喜地说:“子布先生,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
张昭缕着花白的胡须说:“其实办法很简单,我的意思是咱们放弃攻打袁术的主力军团,从侧面迂回,进入洪泽湖,直接攻打盱台,攻入盱台之后,在沿着洪泽水路拿下寿春,断了袁术的后路,一面派人坚守濡须口,这样一来,袁术就会被咱们控制在合肥和皖城之间,无论如何也动弹不得了。用不了多长时间等到他粮草不济,咱们大军包围合肥,不出三个月,袁术的二十万大军不攻自破,咱们就可以生擒袁术了。”
鲁肃沉吟道:“子布的釜底抽薪计策虽然不错,但是却并不容易做到,首先咱们没有办法向袁术保密,如果袁术得到了消息派人挥军寿春,那可怎么办?”
张昭道:“咱们的优势就是战船比较多,打水战比袁术厉害,所以,沿着洪泽湖水路进攻用不了三天时间就能到达,咱们在这三天里拼命地向挂车岭一线进攻,豁出去两万兵马,袁术一定会上当。”
孙策一听要豁出去两万兵马,心里有些舍不得。
张昭道:“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就必定会死人,主公的心一定要硬一点,不然很难成事。”
孙策拍了一下大腿,站起来说:“好,就按你说的办。”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临阵脱逃
孙策命太史慈和陈武潘璋带领三万人马猛攻挂车岭,又命令周瑜程普黄盖率领五万水军沿着水路直扑袁术的老巢寿春。士兵们坐在战船中化装成客商秘密行动,袁术竟然真的被蒙在鼓里。
周瑜是智勇双全的将领,当然不会蛮干,一路上他小心谨慎,丝毫没有露出破绽,五天之后大军横穿洪泽湖来到了寿春城下。
袁术发动二十万大军进入挂车岭,寿春城内早已空虚,驻防寿春的是陈兰的老弟陈芬,陈芬也是一员猛将,但是手中却只有三千不到的人马,袁术根本就没有想到孙策能有这一手,他以为寿春是高枕无忧的。
周瑜召集众将在洪泽湖内开会,商量作战计划。程普黄盖都是老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一直主张发动突袭,给陈芬来个措手不及。周瑜却不这么认为。
程普道:“我军兵力五万,远远胜过彼军,应该趁他们措手不及的时候,给他们突然袭击,攻入城池。这是孙子兵法中讲的攻其不备。”
周瑜笑道:“普通情况下当然应该那么办,但是今天的情况有些特殊,我军数倍于敌,而陈芬只是个熊罴之将,根本不懂得什么谋略,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的向他战士威风,我预计一天之内他就会弃城逃跑,去合肥投奔袁术。”
黄盖道:“将军三思假如被袁术听到了消息,我们的计划不久泡汤了吗?”周瑜笑道:“老将军多虑了等到袁术得到了消息我们早就攻破了城池,她回来了不是正好吗?那样的话连合肥也是咱们的了,哈哈。”
程普黄盖一想也是,都暗暗佩服周瑜的智谋,按照周瑜的计划行事。
周瑜命五万士兵在洪泽华岸边列队结阵,战鼓隆隆,号角齐鸣,并且派人送信给陈芬让他开城投降。
陈芬从城头上探出头来想要看看究竟,一看之下吓得目瞪口呆。只见洪泽湖岸边,矛戟如林,阵型入海,凛冽飘扬的旗帜十里之内连成一线,仿佛一片黑色的云彩。那情形当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陈芬大将失色,立即派人给袁术送信,可是从陆路到合肥最起码也要三天的路程,自己能守住城池三天吗?他心里没底。这会儿工夫,城头下忽然有人呼唤他的名字。陈芬一看只见是个东吴的小兵。
陈芬命人把小兵带进来,他怒视着小兵问道:“你来干什么?”小兵道:“我是来送信的这是我家将军给你的信。”陈芬命人把信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是周瑜写的,上面只有几句话:“周瑜拜上陈芬将军,今日周瑜帅兵二十万前来寿春城下打猎,请将军出来助助兴,将军千万不要推辞。”
陈芬看完之后立即头大如斗,他万万没有想到周瑜居然带来了二十万兵马自己去取两千多人怎么能够抵挡。陈芬问小兵:“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进攻?”小兵道:“两个时辰之后,等我们饱餐战饭,立即挥军攻城,将军在下告辞了。”
俗话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陈芬也懒的为难小兵,让人把他放出城池。等小兵走了之后,陈芬越想越别扭,自言自语道:“不行,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他把那封信拿给手下的各路将领来看,将领们看完之后人人咂舌,脸上都露出了青灰的眼色。好像看到死神一般,陈芬知道他们全都害怕了。
“周瑜势大,我们根本就不能抵挡,不如暂时避其锋芒。”也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陈芬立即喜上眉梢,这话可正好对了他的心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