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书房里想了片刻,让人将休沐在家的王子鸣拎到书房考查了一番,见王子鸣没有因为没人管束而放松学业,觉得相当满意,当然再满意王义宗也不会在王子鸣面前松口,依然板着脸教训了王子鸣几句,这才背着手漫步进了清幽轩,迎接他的不是沈姨娘如花的笑颜,却是沈姨娘的眼泪。
不但是眼泪,更重要的是怀孕已经快六个月的沈姨娘居然是躺在床上保胎,明明他离京的时候胎相极稳。
一番了解之下,才知有人给沈姨娘下了药,且那药还是下在他出京前特地替沈姨娘寻来的素心腊梅里,这就让他分外恼火。
心里隐约有了那么一丝的猜测,只是有些想不通,那个人到底是如何办到的?
看着沈氏略显苍白的脸,王义宗越想越窝火,赵想越恼怒。
好在他知道事情不是靠恼火就能解决的,因此努力压下火气,细细询问,方才人是抓到了一个,却是府里的那个傻丫头,因此抓到如同没有抓到,至今没能查出指使傻丫头到清幽轩下药的那个幕后黑手是谁。
王义宗也算是个冷静自制的人了,虽然沈姨娘的眼泪让他心疼,被人算计到头上也令他火冒三丈,不过细思之下,他却不认同沈姨娘的话,他并不觉得作为伯府后院的权威,老夫人或者张氏用了这么些时候会一点线索都查不到。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无论手法多老到,做得再隐秘,只要做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只不过这件事处处透着蹊跷,府里那个傻丫头,王义宗倒还真是认识的,今年已经十七八岁了,某些方面的心智尚不如四五岁的稚童小儿。
后院女人偶尔吃个醋争个斗,王义宗可以一笑了之,总归无伤大雅,可是伤及子嗣,就算只是个庶子庶女,也是王义宗不能容忍的。
这事势必要查个清楚,既给自己一个交待也给沈氏一个安慰,不过这事急不得。
王义宗耐下性子好生劝慰沈氏,又许诺过些日子带沈氏与一双儿女去沈家做客,总算哄得沈姨娘露了笑颜。
第二日是腊八,每年腊八各府之间都会迎来送往,宫里也会赏下腊八粥,今年也不例外。
只不过今年长宁伯府迎进门的腊八粥少了一家,同时又多了两家。
多出的两家,一是最近因王秀颖的嫁妆与长宁伯府走得近的皇商皇甫家,一是刚刚回京定居的沈家。
这少的一家自然是宣平侯府。
第一百零一章 直接将宣平侯府夺了爵才最好
宣平侯府还没来得及庆幸宣平侯从篁州得以平安归来,就因宣平侯突然吐血晕倒而乱成一团。
虽然腊八的准备早些日子就已经安排下去,可是主子们一个个心忧宣平伯的病情,奴才们也就群龙无首了,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再往外送什么腊八粥。
一直到快晌午,宣平侯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宣平侯夫人才有心问起腊八粥的事,方知彭氏居然将迎送腊八这么重要的事给丢在了脑后,直将宣平侯夫人气得差点儿也晕了过去,“嘭嘭”地拍着桌子怒骂:“你父亲不过一时急火攻心吐了血晕厥过去罢了,人还好好儿的呢,你们就能像没了头的苍蝇一般。若你父亲真醒不过来,你们是不是就不准备过日子了?
你们一个二个都这样,让我如何放心把这一府的事儿交到你们夫妻手上?”
这是连带着将儿子也给一并儿给骂进去了。
宣平侯世子陈利明脸色铁青,各种过节的事儿,向来都是女人在管,他一个大男人怎么知道这迎来送往的事?
陈惠低垂着头,偷眼瞄了眼彭氏,嘴儿微微撇了撇,她这个娘啊,聪明的时候是真聪明,可惜聪明总被聪明误,且还听不得旁人的提点,实际上就是个蠢人一个。
今日一大清早陈惠就提醒过彭氏,偏偏彭氏借口宣平侯昏迷不醒,没有心思过节,硬是没有安排人往各府送腊八粥,府里倒是收了不少别府的腊八粥。
这个腊八节,本就处于风头浪尖的宣平侯府因一碗小小的腊八粥成了京都的笑话。
此时宣平侯的病床前,宣平侯正拉着陈平轩的手老泪纵横:“怪祖父没听轩哥儿的劝一意孤行,倒累得我的轩哥儿被人讥笑。”
“祖父且莫伤心,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谁能保证一辈子没个起起落落?轩儿只求祖父快快好起来,只要根基尚存,咱们府必定会有起复的那一日。”陈平轩敛去眸底的情绪,回握宣平侯的手,认真地说道。
对于宣平侯犯下的错,陈平轩心里不是没有怨,可是事已至此,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倒不如展望未来。
虽然圣上的圣旨还没下,可是任谁都明白宣平侯府降爵已成定局,这个与前世截然不同的结局,让陈平轩想了很多,最终将这事儿完全归结到他自个儿重生并拒绝与王秀婷订亲这件事儿上。
前世的这个时候,两府已经将他与王秀婷的亲事谈得七七八八,虽然篁州灾害依旧,却没有宣平侯领兵前往篁州这一茬,到底是他对王秀英的执念害的宣平侯府改变了轨迹。
说到底错还在他!
可是就算因为他的执念令宣平侯府降了爵,陈平轩依然无悔,前世他已经对不起王秀英,这辈子一定要给王秀英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
降爵也好,这样他与王秀英之间的差距又小了一些。
这个时候,陈平轩的心里甚至有一种希望圣上直接将宣平侯府夺了爵才最好的想法。
若宣平侯府没了爵位,王秀英与他之间的差距就会更小。
只陈平轩却是忘记了,就算宣平侯府没了爵位,他一个陈府的嫡长子嫡长孙,肩负陈府兴旺的重任,真正到那个时候,别说是彭氏,就连被他说得有些松动的宣平侯夫人也不会任由他娶个庶女为正妻。
不过这个时候陈平轩脑子里乱得很,这与前世大相径庭的境况,让他的确有些失措。
当然陈平轩到底也是个心气儿高的,无论前世还是这辈子都被身边的同窗和先生誉为神童,也被宣平侯作为宣平侯府未来的希望着重培养,对于即将失去的侯爵,陈平轩心里还是有他自个儿的打算的。
他在宣平侯面前发誓,他会凭着自个的努力洗刷宣平侯府降爵的耻辱,总有一天会让宣平侯府重新屹立在世人面前。
陈平轩的誓言,既让宣平侯深感欣慰,也颇让宣平侯觉得无地自容。
当宣平侯得知府里因他昏倒连腊八的例粥都没有发送,脸色也是颇为难看,不过却没有如夫人那般大发雷霆,只沉沉地叹了口气。
宣平侯夫人坐在床前拭泪,叹息当年心疼儿子顺了儿子的心意娶了个没多少见识还有些自以为是的媳妇,到如今连个平常的迎来送往都做不好。
“你年龄也大了,还能活多少年。儿孙自有儿孙福,且让他们去折腾吧。等我身子好些,就给圣上递个折子,把担子给利庭,你也把中馈全给利庭媳妇,趁着还能走动,咱也到处走走看看去。”宣平侯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夫人的手劝道。
宣平侯夫人既惊且喜。
真得能说放手就放手吗?儿子媳妇能撑得起这个府第吗?
自从嫁给宣平侯,除了各府之间的宴席,宣平侯夫人几乎连自家储里的京郊的别院都许久不曾去过了,更别说自由自在地外出走走。
“他们真能行?我们真能出去走走?”宣平侯夫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总要交给他们的,迟早的事,又何必非要拖到死?”看来经过篁州一事,宣平侯的心气倒是平和了许多。
“行,我听侯爷的。”宣平侯夫人盯着宣平侯看了半晌,良久才俯身低下头去将自个儿的额头靠在躺在床上的宣平侯的额头上,与宣平侯保持一致。
刚过腊八朝廷就开始有了新的动作,对于篁州赈灾之事,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时辰刚到巳时,长宁伯府从大门一路往前院、后院传着响亮的报喜声,圣上的圣旨和赏赐已经到了长宁伯府门前。
很快长宁伯府中门大开,香案摆好,长宁伯王义诚率全府男女老少在香案前跪下,三拜九叩,一片喜气洋洋。
同一时间在宣平侯府则是另一番景象,虽然同样是中门大开,宣平侯府却迎来了降爵的圣旨。
虽说早就有了预感,当传旨太监字正腔圆地宣读圣旨的时候,宣平侯府男女老少个个愁云惨雾,如丧考妣。
第一百零二章 受了刺激又钻进了牛角尖
当门头上那块“宣平侯府”的牌匾换成“宣平伯府”的时候,由儿孙扶持着匍匐在地的宣平侯,不对,现在应该是宣平伯了,喉头一阵腥甜,虽然极力隐忍,嘴角的血水却如何都止不住。
就算他已经努力说服自个儿看淡这事,可是亲眼看着这一幕,还是无法克制心情的翻涌。
陈平轩眼含泪水,祖父嘴角的鲜血尤其刺目,想要伸手替祖父擦拭却不敢有丝毫的动作,只能紧了紧扶着宣平伯的手希望能给他一丝安慰。
好不容易送走传旨太监,宣平伯在儿孙的搀扶下起来,仰面看到的就是新的门头牌匾,再也忍不住喉头的腥痒,“扑”的一口鲜血喷出老远,眼前一黑再次昏死过去。
顿时宣平伯府又是好一番慌乱,大夫如流水一般地请进府,又一个个摇着头出来,宣平伯不堪降爵打击,一病不起生命垂危的消息在京都传扬开来。
这次长宁伯府老夫人再也坐不住了,当天就赶到宣平伯府探望。
再怎么生这个兄长的气,总归还是骨肉兄妹。
事实上,宣平伯的情况并不似外面传扬的那么严重,只不过受了刺激又钻进了牛角尖,不肯就医罢了。
看着病在床上,面色蜡黄,了无生气的宣平伯,老夫人又是伤心又是生气。
同来的王秀颖扶老夫人在宣平伯床前坐下,就退了出去。
老夫人看了宣平伯夫人一眼,宣平伯夫人知道老夫人这是要单独与宣平侯说话,于是带着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
这屋里顿时只剩下了宣平伯和长宁伯老夫人兄妹二人。
老夫人抹了把泪,有些混浊的眼睛盯着宣宁伯恨声道:“大哥你这样子做给谁看?是做给妻子儿女看,还是做给圣上看?”
老夫人这话不可谓不犀利,可是床上的宣平伯连眼珠子都不转一转,兀自沉浸在自个的思绪中。
从圣旨下到宣平伯府以后,他的状态就是如此,任谁与他说话,都没有反应,唯有面对大夫才做出剧烈的反抗动作。
老夫人盯着宣平侯半晌才继续说道:“今日果前日因,但凡当日大哥能听进去别人的一言半语,又何至于有今日的恶果。这真要怨也只得怨你自个儿!”
老夫人此言一出,宣平伯脸上总算有了些许的波动,只不过也只是脸上的肉抽了抽罢了。
一直盯着宣平伯的老夫人自然不会错过宣平伯脸上的抽动。
这人既然有了反应,那么就好办了。
老夫人的声音开始变得凌厉起来:“你这个样子传到圣上耳边,圣上又会如何想你想这宣平伯府?!难不成大哥还要将宣平伯府带到沟渠里带到泥淖中去不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大哥虽然书读得不多,这句话应该读过的吧!
你这样折腾自个儿的身子,真到了地下如何向爹娘交待。
至于爵位,起起落落本就是常事,难道大哥忘记当年祖上差点儿被夺爵最后被降成二等伯的事儿了?
当初咱们老祖宗若是也像你这般,又何来之前的侯府?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算爵位在大哥手上起复无望,不还有利庭,还有平轩呢!
你这样做岂不更是贻笑大方?!”
说到后面,老夫人的声音渐渐和缓了起来,因为她看到宣平伯的眼里渐渐氤氲起了雾,这说明至少自个的话对宣平伯是有所触动的。
“大哥,你也别怪我这个出嫁多年的妹妹回来多嘴,你如今都是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了,也是时候与大嫂过过含饴弄孙的清闲日子,要不然等到哪天不能动了,再想到处走走却只有后悔的份了。
你身上这爵位啊,该让利庭就让给利庭,趁着你还能动,扶着利庭担起重任。
养好身体在利庭身后指点引导,总比你两眼一闭,利庭两眼一抹黑手慌脚乱的好吧,大哥你说是不是?”老夫人这番话,却是有着切身之痛的。
当年老长宁伯患病去世得非常突然,爵位还在老长宁伯身上,王义诚压根没想过爵位就这样突然落到自个身上。
虽然王义诚早已经是世子之身,却总以为老长宁伯不过才五十五、六岁,平日里身子骨又硬朗,还有得活呢。
却没想到一场风寒就要了他的命,因此王义诚接下爵位之初,长宁伯府还真的乱了一阵。
好在老夫人还算压得住阵脚,帮着王义诚一步步将长宁伯府引上正轨。
以前老夫人私下也曾经与宣平伯提过类似的话,每次都被宣平伯给瞪了回去。
他倒也不是不知道自个儿的妹子说得有理,可是只要看到自个儿的长子陈利庭那有些黏糊的个性,就极不放心。
可宣平伯府偏偏子嗣不丰,只得陈利庭一个嫡子,他总想着再多带陈利庭几年,说不定就能让他改改性子,可是这一年又一年,早就定了性子又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所幸还有个让他满意的孙子陈平轩,宣平伯私心里就想自个儿多活几年,等陈平轩年满十六,就跳过陈利庭直接将爵位传给陈平轩。
这事儿私下里也与陈利庭透露过一二,陈利庭似乎十分赞同,于是已经六十多的宣平伯始终把持着爵位不放手。
只是人到底算不过天,现在他身上的这个爵位也只能先传给儿子了。
在宣平伯眼里陈平轩是宣平伯府重新掘起的唯一希望,只可惜天不假时,老天就算不收他,也不会给他这六年时间。
再说圣上能不能同意跳位承继爵位还是两说呢。
老夫人的这一番劝,与此前宣平伯及其夫人的打算也算是不谋而合,宣平伯的死鱼眼渐渐有了神采:“是我错得太离谱,当日若听了你的劝,就算没有大功,也能有苦劳,保住侯爵应该不是问题,偏偏我想左了,心太大,结果却……”
宣平侯终于肯开口,老夫人长长地吁了口气,这是总算又有了心劲儿了:“那你现在又是什么打算?”
“自是将爵位让给利庭,我答应你大嫂,等骨子骨好些了,带你大嫂四处走走。”说出这句话,宣平伯的心是彻底平静下来了。
第一百零三章 都被上了紧箍咒
从宣平伯府回来,老夫人先将自己关在屋里独自思考,等几个儿子都回了府,就将儿子们全都叫去了明心堂。
母子五人关起门来说了好一阵子的话,随后就开始加紧了对府里哥儿们的管束。
如果说以前是放养的话,现在就接近为圈养了。
府里最大的哥儿是大房的王子轩,转过年就十四了,然后就是二房比王子轩小一岁的王子鸣。
这两个在学堂的成绩都不错,很得先生的喜欢。
老夫人的想法是,等来年乡试就让这哥儿俩一起下场试试身手。
能中自然最好,不能中就算是让小兄弟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也感受感受科举的氛围。
对此王子轩和王子鸣全无异议,这两人本就有意要下场试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