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怎么可能会去接陈平轩的话,只当什么都没听到,只是平静地看向北方:“早些带你主子回去吧。”
尔后向方何以伸出手:“夫君,咱们也该走了,莫要再误了行程。”
方何以对着陈平轩微微颔首,伸手牵起王秀英的手,就这样两个人十指相扣缓缓而行,回到马车边。
一直到马车再次启动,王秀英都没有再回过头去看陈平轩一眼。
这次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原本就准备上马车陪王秀英,方何以直接打发桔儿和落秋去了后面的马车,让沐风照顾好他的马跟着王秀英上了马车。
“他还挺痴情的!”方何以一上马车就将王秀英搂在怀里低低说道,听在王秀英耳里觉得还有些酸酸的味道。
王秀英没说话,只在方何以怀里蹭了蹭,低低一笑。
若是前世他能如此“痴情”,又何至于有今日?!
前世因今生果,这样的结果是陈平轩该受的,王秀英表示对这样的结果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就算陈平轩心痛至死,与她何干?!
说起来也不能怨王秀英心狠将陈平轩的“痴情”踩在脚底,不能他丝毫的怜悯。
若陈平轩重生以后,能够站在王秀英的视角从点点滴滴打动王秀英,也许还真能重续旧缘。
只可惜陈平轩每次的所作所为只以为对王秀英好,却偏偏次次都会让王秀英受伤。
比如王秀英六岁时的那场仲秋宴,那本彩盏琉璃灯,陈平轩明明可以私下里将灯送给王秀英示好,他偏偏选了个大庭广众之下,而且还当着王秀婷的面。
若他不知道王秀婷对他的心思也就罢了,偏偏他明知王秀婷对他的心思,也明知两府长辈有心让他与王秀婷议亲。
于是无辜的王秀英就成了他献“殷勤”的“炮灰”,王秀英那只胳臂整整养了三个月!
如今只要阴雨日子就会隐隐人作疼。
再到后来陈平轩这了阻止王秀英与皇甫炫之间的联系,暗地里不知破坏了多少次王秀英与皇甫炫之间的生意合作,更令王秀英对他敬而远之。
再加上陈平轩还有个拖他后腿的娘,他使再多力气还不及彭氏在后面拖的力道在。
前世的王秀英可是伤在王秀婷与彭氏手上的!
这辈子的彭氏行事比前世还要令王秀英胆颤心惊,能不让王秀英心寒吗?
等到方何以这张脸出现在王秀英面前,就算后来王秀英明知方何以与那个人没有丝毫的关系,天平却已经倾向于方何以。
只能说陈平轩行事不够有章法,白白比方何以多活了一辈子!
反观方何以,尽管年轻尽管还有些稚嫩,在追妻路上却远比陈平轩更有章法。
宁国公府那边不是没有阻力,方何以舅家的两个表妹的确也让王秀英思量过,只不过那些阻止在方何以和何氏以及两个妹妹对王秀英释放的善意面前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毕竟何琳琳也好何媛媛也好,不过只是表妹而已。
以后真正与王秀英相处的却是何氏和方何敏方何婕这对亲姐妹。
当然宁国公府的家规也给方何以加了许多份量。
让有着现代一妻一夫观念的王秀英,从方何以和陈平轩之间换一个,王秀英闭着眼睛也只会选后院干净的方何以。
此后的路途虽说有些枯燥,不过王秀英却兴致昂然,毕竟来了这个时空活了两世,这还是第一次离开京城,在她的眼里就算沿途只是光秃秃一片,也都是新奇的,更何况越往南走,沿路的景致越有看头。
方何以责任在肩自然不能时时陪着王秀英,不过每日里依然会抽出一两个时辰陪在王秀英身边,给王秀英说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沿线的安排。
行了七八日,很快就要到达何氏的老家凌州。
此时方何以正在马车上陪伴王秀英,听说已经到了凌州地界,王秀英问道:“这么说这已经进了凌州地界,需要去拜访舅舅吗?”
“你不愿意去,咱们就不进凌州城,直接从城外过去就是。”方何以以为王秀英不愿意去见他的舅舅,自然不会勉强她。
“什么愿意不愿意的?是需要不需要好吧!”王秀英轻轻掐了一把方何以,得到的却是方何以轻轻一笑。
方何以身上肉紧实,王秀英用再大的力也掐不疼他,刚才那一下不过是给他挠痒痒罢了。
“外祖母和娘倒是带了些东西给舅舅,若不进凌州变让沐风送去即可。”方何以与两位舅舅并不亲,故而也是可见可不见。
只是碍于徐氏和何氏,才将东西捎了来,若王秀英不愿意去见舅舅,他也无所谓,借口有的是,都不用他交待沐风,沐风自会将事儿圆过去。
“若不赶得急的话,还是去拜访一下吧。娘不是让咱们给两位舅舅带了东西嘛,九十九步都做了,又何以少这临门一脚?倒让舅舅们觉得咱们不懂规矩。”王秀英略作考虑,还是觉得应该去见一见,再怎么说那也是长辈。
“行,都听娘子的!”方何以紧了紧搂着王秀英的手。
这一路来只要方何以上了马车,王秀英就没法自个儿坐着了,必定是被方何以抱着搂着。
为了拜访两位舅舅,方何以带着王秀英在沐风沐雨的护卫下,王秀英身边伺候的人也只带了桔儿和落秋。
他们这一行两匹马两辆马车进了凌州城,而大部队则按照既定方案继续往南疆去。
方何以并没打算在何府多停留,带着王秀英给两位舅舅请了安,留下从京城带来的东西,在何府用了顿午饭,以任务在身不能离队太久为由,就告别了两位舅舅追赶大部队去了。
虽然他们离开大部队在凌州耽搁了差不多有两个多时辰,不过由于几人简车便行,当晚就赶到了大部队的宿营地。
当初宁国公府回京的时候,虽然也带着一众女眷,不过作为武将世家的宁国公府,就算是女眷也个个身健体壮,远不是王秀英以及一众婢仆能够比拟的,因此方何以已经尽量考虑王秀英等人的体力问题,整个部队走得并不快。
第三百一十七章 路途(二)
出了凌州又行了两日,就到了长宁伯府的老家随州。
随州既是长宁伯府的老家,也是贤王殿下的封地。
此地物产丰富,风光宜人,虽说停下来游山玩水并不太可能,不过方何以还是下令在随州留了两日。
经过将十日的长途跋涉,别说是第一次出门的王秀英等人,就算惯于行军的军士也有些疲乏,加上也要在随州进行必要的补给,故而方何以下令大部队在随州城外搭营调整。
当然也是为了方便王秀英和王子尧回王氏族中处理一些私事。
八月十七王子尧的幼妹洗三日,老夫人将王秀英和方何以叫到面前,希望他们能够在随州空出些日间,让王子尧回族里祭拜一番,顺便去老伯爷墓前拜拜。
王子尧这次能够跟着方何以到南疆历练,也算是正式走上武将之路,让王子尧到老伯爷墓前祭拜,也算是告慰老伯爷,他的三子一脉也算有了些许的希望。
想当初老伯爷过世以前最不放心的就是三子王子浩,毕竟他只是几个儿子中最不被老伯爷看好的一个。
王义宗倒没交待王秀英什么,不过沈氏却托了王秀英,让她有时间一定要去王氏族里探望一下孙姨娘。
沈氏给孙姨娘准备了许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药材几乎应有尽有,差不多占了一马车,当然其中不乏有给王秀景以其孩子带的东西。
沈氏还希望王秀英能够做做孙氏的工作,让孙氏回京城。
当然王秀英还希望能够亲自会会王秀景,看她到底是不是如王子鸣所言,安于相夫教子。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不过方何以到底是她的夫君,因此对于孙氏和王秀景为何一个在族里清修一个远嫁随州,王秀英也没瞒着方何以。
得知王秀英意欲考察王秀景,方何以一笑道:“既然你二哥将你那二姐夫妇说得如此上道,倒不如咱们分开来考察,你负责你二姐,我负责你那二姐夫。也看看你二哥的眼力。”
原本王秀英并不愿方何以插手此事,不过就算王秀昨的夫君是她的姐夫,虽多也只能见个面,实在不太方便多接触、
方何以与王秀景的夫君乃连襟,只要方何以陪着王秀英一同前往,王秀英与王秀景姐妹相聚之时,方何以自然就有了与王秀景夫君相处的机会。
“行,那就看夫君的了!”王秀英心里一乐,极干脆地应了下来。
在随州的第一日,王子尧和王秀英兄妹二人去王氏族中,得到了王氏族里的盛情相待。
王秀英成亲那日族长就带着族里几个适龄的姐儿进了京,因九月初王子轩还要成亲,因此族里进京的人并未回随州,当然王子尧要回族里祭祖并去老伯爷墓前祭拜的消息早就已经快信送回了族里,因此虽说族长不在,一应准备工作还是在王子尧和王秀英到达之前准备妥当。
王子尧和王秀英到达王氏家族以后,先由代行族长权利的族长长子带着王子尧进祖祠祭拜祖先,然后又由代理族长和族里的长老们带着王子尧和王秀英去祖坟祭拜老长宁伯。
“你们都有了出息,你们祖父总算可以瞑目。”大长老叹道。
大长老是老长宁伯的长兄,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不过身子骨却相当健朗。
在族里用过午食以后,王子尧被几位长老留在身边说话,王秀英则由大长老的孙媳妇熊氏陪同去见孙氏。
如今孙氏就住在长宁伯的祖屋里,说是祖屋不过是一个统共只有五间房的小小院子。
“五姐儿越长越漂亮了,若不是与你大姐儿长得像,卑妾都不敢认了。”王秀英到的时候,孙氏正好做完午课,见到王秀英连忙给王秀英行礼,虽说孙姨娘的这个礼王秀英完全受得,不过她还是只接了半礼。
“虽说五六年没见,孙姨娘也还是如秀英幼时所见并无甚差别。”也许是整年茹素,孙氏的脸色看着有些清瘦,不过精神却比在长宁伯府的时候要好上几许,大约是头上没有人压着的缘故吧。
孙姨娘请王秀英在上首坐下,往外看了看除了随行的几个丫环并没看到其他人,不由问道:“姑爷没陪你一同来族里?”
“嗯,他有军务在身,今日有些忙,就不陪我来族里。不过明日会陪着我去探望二姐姐。”王秀英笑得灿烂。
若孙姨娘真想见方何以,明日可以去王秀景家等着,自然就能见一上面。
王秀英让桔儿带着人将沈氏带来的东西,送到孙姨娘的屋里来,不用王秀英开口,孙氏就明白这是沈氏带来给她的。
“我娘让我给姨娘带句话,姨娘到底是爹爹的妾室,又替爹爹生了二姐,总在族里待着也不是个事,眼看二房的哥哥弟弟们都大了,也该接了姨娘回府里享享福。若姨娘想通了,就给京城传个话,爹爹自然会安排人来接姨娘,让姨娘风风光光地回府。”王秀英原封不动地将沈氏的话转达给孙姨娘。
孙姨娘的目光微闪不过很快就归于平静:“随州这里的生活如闲云野鹤,说真的在这里生活惯了,只怕再不能适应京城的生活。”
王秀英只是微微笑了笑,反正她只负责传话,孙姨娘愿不愿回去,王秀英表示并不关心。
屋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冷,王秀英想到沈氏的嘱咐,想了想还是劝上几句。
说心里话王秀英个人并不十分理解沈氏希望孙氏回京城的目的,不过既然沈氏有托,作为女儿王秀英还是尽力完成托付。
当然要王秀英直接劝说孙姨娘回京城,王秀英觉得不如旁敲侧击,也许不用她多说,孙姨娘自个儿就改了主意也未必没有可能。
于是笑着说起了王子鸣在家书中所说的事:“听二哥传回家书,二姐夫是个能读书的,与二姐姐成亲的时候,就已经考取了秀才,不知今年可参加了秋闱,考得如何?”
说起女婿,孙姨娘的脸上笑开了花:“考了考了,虽说不是解元,却也不差。景姐儿的夫婿是个会读书又肯用功的!”
王秀英脸上笑意更深:“那可真是要恭喜二姐姐,恭喜孙姨娘了。如此说来,二姐夫必定要进京参加明年的春闱,孙姨娘何不跟着二姐姐和二姐夫一同进京,也好有些照顾。”
第三百一十八章 路途(三)
孙姨娘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可是这几年京城不只一次来信让她回京,她皆以留在老家替府里的老夫人、老爷夫人以及哥儿姐儿祈福为由婉拒,目的其实人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不过就是为了离王秀景近些。
只是没想到出身商贾世家的王秀景夫君如此争气,乡试一考即中。
前些日子王秀景夫家办庆贺宴的时候,王秀景自然与孙姨娘提过,让孙姨娘跟着他们夫妇一起去京城,只是孙姨娘有些进退两难。
王秀英的到来,给了孙姨娘一场及时雨,不过在王秀英面前孙姨娘并没有改口,只不过眼中闪过的那丝喜悦的光芒到底也没能逃过王秀英的眼睛。
方何以安排好采购补给的事情,带着沐风、沐雨亲自到王氏家族来接王秀英,并婉拒了王氏家族的留宿。
王秀英上马车之前,特地让人给王秀景传了话,言明次日巳时初会上门拜访。
“我二姐夫给你感觉如何?”方何以与王秀英从王秀景家出来,双双上了马车,王秀英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还行!你二哥的眼力也还不算。”方何以给了王秀英一个肯定的回答。
能得方何以一句还行,说明王秀景的夫君还算靠得住,而王子鸣也很有几分眼力,这很让王秀英松了口气。
王子鸣是二房的长子,若不能支撑起二房,那么作为沈氏亲生长子的王子玮肩上的担子只怕就要重了。
王秀英的心里自然希望王子玮是个有出息的,同时她并不希望并非长子的王子玮却要肩负支撑二房的重任。
王子鸣能够立得起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被方何以搂在怀里的王秀英那么一松气,立马就方何以感觉到了,不由微微笑了笑,伸手理了理王秀英被风吹得有些散乱的鬓发问道:“你那二姐姐如何?”
“变了许多,能干了也知性了。”不过也更能忍了,王秀英咽下这最后的一句话,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王秀景的改变不能说不好,可若是让她住进长宁伯府,只怕沈氏的日子就没那么轻松了。
感觉到王秀英的心情似乎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好,方何以紧了紧搂着王秀英的手:“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防着就能防得住的,再说今日不过一个时辰的相处,又如何能够真正看得透一个人?且待来日吧!
你娘有沈府靠着,大嫂那个姑母可不是个好惹的!”
方何以知道王秀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沈氏,他也是有些想不通,明明应该是沈氏担心王秀英才对,偏偏到了这对母女身上却颠了个倒,作为女儿的王秀英似乎有操不完的心!
“嗯,我不担心我娘!”王秀英嘴里漫声应着,却依然有些心不在焉:“也不知我二哥哥游学去了哪里?”
王秀英昨日就问过族里,王子鸣在半个月前离开随州往南方去了。
“不是说去了南方吗,也许这一路去,咱们还能遇上也未可知!”方何以默了默道。
王秀英点了点头,坐正的身子,仰起脸看着方何以,眼中闪着晶亮的光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