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自然难不倒宁国公夫人,何氏亲自扶着老夫人,于是两人就成了并肩而行。
这倒是便宜了紧跟在老夫人身边的王秀英,让她终于有机会与方何敏并肩而行。
方何敏甚至还趁机伸出手来握了握王秀英的手,方何敏的贴心令王秀英的心里不由暖和和的很是感动。
王秀英心安定了,进了殿内虽说依然不敢抬头去望,五官的感觉却灵敏了许多。
碎步紧跟在老夫人身后,见老夫人弯下膝盖,王秀英知道该是她下跪的时候了。
老夫人那里还没有跪下去,上首就传来了妇人温和的声音:“长宁伯老夫人免礼,快扶老夫人坐下。”
这出声的应该就是太后娘娘了。
随即就有宫女过来扶了老夫人去一旁坐下,宁国公夫人则没有这样的待遇,王秀英和方何敏就更不用说了,跪下并恭敬地叩头请安:“臣妾(臣女)给太后娘娘请安,祝娘娘万福金安。”
王秀英只跟着宁国公夫人照做,直到那温和的声音让她们起来。
王秀英感觉到殿内有不少人,等跟着何氏一圈礼行下来,方知这殿内除了太后、太妃,还有皇后、贵妃,几乎宫里最尊贵的几个女人都集中在了慈安宫里。
“给宁国公夫人看坐。”温和的声音再次响起。
何氏一声“谢太后娘娘赐座”,证实了王秀英心里的猜测,说话的果然是太后。
“让哀家猜猜看,这两位小姑娘都是谁?嗯,右边穿着喜庆些的,看着身量尚未长开,想必就是太妃娘家的侄女了,快一起过来让哀家看看,让哀家沾沾喜气。”太后的声音再次响起,显然这一次是对着两位姑娘开的口。
王秀英微微侧目,正对上方何敏微侧的目光,两个相视一笑,莲步轻移一起上前来到太后面前,准备再次跪拜下去,却被太后阻止,只受了两人的福礼。
太后一手拉着一个,好一番赞叹,妃嫔们自然应声附和。
王秀英微低着头,略显出些许娇羞的模样,小脸则早就已经红扑扑了。
“好了,哀家可不敢再霸着你了,快与你姑母亲香亲香。”太后见敏太妃的眼睛直往王秀英身上瞧,轻轻推了王秀英一把,将她往敏太妃身边推了推打趣道:“哀家若再不放你,你这姑母只怕要扑过来抢人了!”
“太后说得极是,这还是妾身第一次见这侄女儿,太后若再不放,妾身真要扑上来抢人了!”
敏太妃边说边伸手将王秀英拉到自个儿的身边。
敏太妃的声音听着极为爽利,给王秀英一种亲切感,微微抬眼望去,只见一位看着只得三十出头的美妇人正对着她微笑。
这就是敏太妃?
果然自个儿和王秀颖与这位姑母长得都有几份相似!
敏太妃保养得宜,应该已经快四十岁的人,看着三十都不到,若是与经常在外奔波的贤王殿下站在一起,更像是姐弟。
“哟,太妃与五小姐可真像,比贤王妃更像些,你们看是不是?”
“可不是嘛,若往前推个十年二十年,那可就更像了。”
“……”
在慈安宫待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等来了下了早朝的圣上,又是一番跪拜叩头,因圣上的赐婚而必须的谢恩总算告一段落。
圣上今日也是第一次见到王秀英,没想到是这样小小的一个姑娘,眼前闪过赐婚那日王义宗的欲言又止,心里不由地呵呵直乐。
乐过之后,又觉得有些对不起这小姑娘,这小姑娘离及笄应该还有好几年吧,要不,追个圣旨于她,等小姑娘及笄之后再择日成亲?
只是这样做既显得掩耳盗铃,又有些让圣上觉得自个儿打脸,总归有些放不下身段。
看那宁国公夫人乐呵呵的笑容,圣上觉得还是别再多此一举,反正宁国公府的男丁年过十八方才破身,到方何以可以破身的时候,这姑娘想必也该到及笄的年龄了。
嗯,像他们这样,既算不得盲婚哑嫁,更多了三、四年朝夕相处的时间。
这样也很不错嘛,给他们培养感情的大好机会,也算是无量功德。
圣上如此想着,内心深处到底还是觉得让这么小的姑娘成亲,还是有些违和,就想着该给王秀英一点补偿。
金银布匹自然不能少,再赏她个乡君也不算过。
于是等王秀英出宫以后,圣上的赏赐就到了长宁伯府,赏赐极为丰厚,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南秀乡君”这个封号,随着这个封号而来的是特制的冠服:珠翠三翟冠,丹矾红大衫,深青丝金绣孔雀褙子、金绣练鹊文霞帔。
王秀英木然地从宣公公手上接过圣旨,觉得自个儿都不会笑了。
紧接着太后、太妃、皇后和贵妃的赏赐也接二连三送到了府里。
一向低调做人的王秀英,因为这门亲事被高调了一次,京城如今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凌空出世的“南秀乡君”。
因为赐婚,婚期不可能拖到三年以后,又因方何以九月底必须抵达南疆,于是方何以与王秀英的婚期也提到明面上。
宁国公夫人与沈夫人袁氏相携亲临长宁伯府,经过一番商讨,定下了大致的日期。
虽说具体日子还需要钦天监卜算,婚期定在八月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八月啊,比大哥还要早些!”王秀珊坐在清幽轩,支着下巴看着王秀英。
王秀英刚将听了她要成亲极不开心的几个弟弟送回琉璃苑,这会子只想耳根清静一会,偏偏王秀珊却饶不过她,坐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
“后日就是女学报名的日子了,四姐姐可准备好了?”王秀英睨了王秀珊一眼问道。
一提起女学,王秀珊心里的怨气就更大了:“说好一直读到高级班毕业的,如今呢?!”
见王秀英抿着嘴不说话,王秀珊不由气恼地拍了一下桌子:“都怪那个方何以!什么都不懂,求什么圣旨嘛!”
“四姐姐,莫别乱说,小心祖母听到了又要说你了!”正巧王秀琴带着王秀珠进了进来,捂着嘴指着王秀珊着。
第二百七十章 姐妹
“你们怎么也过来了?”王秀珊习惯性地伸头往外看了看,见除了王秀琴姐妹以外,并没有其他的人,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问道。
“就是想来问问五姐姐后日还去不去女学了。”王秀琴说罢将期待的目光投向王秀英。
王秀英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她其实很想很想去女学上学,过几年轻轻松松的学生生活,偏偏事与愿违,如今只怕连女学的门都不得进了。
“这还用问?!她的婚期就在八月,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嫁衣、枕套、荷包,她需要绣的东西多着呢,哪里还有时间去学堂?!”王秀珊嗔了王秀琴一眼,数着手指抢着替王秀英说道。
“唉”
“唉”
随着两声叹息,王秀琴和王秀珠相似的小脸上都是幽怨。
王秀英只得好生劝慰,又将自个儿早就准备好的箱笼打开来让几人看看,告诉她们千万要记得带些什么。
若不是有那张圣旨,今日王秀英就该去几位姐妹屋里看看她们的准备情况。
如今却因为忙了一日,她也就没那么多的心情去一个个查看,只得让她们看看她早就备好的箱笼,以便姐妹们自查。
于是清幽轩里时不时传来类似这样的对话。
“五妹妹,你这箱笼里准备的衣裳也太素净了些!”这个自然是爱美的王秀珊。
“去女学是读书,又不是与人争奇斗艳。你劝你也莫要带那些个太过艳丽的衣裳和珠花。”王秀英知道王秀珊最爱带新鲜的珠花,穿艳丽的衣裳,于是毫不留情地说道。
“五姐姐,你前几日送给我的珠花也不能带吗?”这是最小的王秀珠。
王秀珠所说的珠花都是南方的手艺,是宁国公府从南疆回京的路上,方何敏姐妹看着好看顺手就多买了一些,前几日特地送过来给王秀英,让她或分送给府里的几个姐妹或赏给丫环。
王秀英挑了些精致的给了府里的姐姐妹妹们,因为是南方那边的手艺,比起京城的珠花更精致,因此王秀珠得了以后就像是宝贝一样。
“七妹妹年龄小,带这些珠花真正好。”王秀英先是一愣,摸了一把王秀珠的脑袋笑了起来。
这下子王秀珊就有些不高兴了,难道她很大吗?她还没到十三岁好不好?!
凭什么王秀珠可以带珠花,她却不行?
看着嘟起嘴的王秀珊,王秀英抚额叹息:“四姐姐,我没说你不能带珠花,只是劝你莫带太过艳丽的。那些太过艳丽的你带去了,只怕先生们也不会让你戴上头!既然不能戴上头,又何必带去学堂?”
“好嘛,好嘛,都听你的!可是若先生不管这事儿,下次回来你得送我更好看的!”王秀珊鼓了鼓嘴,她知道王秀英这次得了宫里赏,其中就有好些个漂亮的珠花,她眼热着呢!
王秀英一眼就看穿了王秀珊心里所想,她这个四姐姐有的时候,真是颇让她觉得无奈。
笑着戳了戳王秀珊的脑门,王秀英无奈地摇了摇头,让杨妈妈从柜子里找出今日宫里赏下来的珠花。
也许因为她的年龄不大,因此宫里这次赏下来的珠花,颜色都是暖色系的,连上面的珠子都是红色、粉色、紫色为主基调。
王秀英打开盒子往姐妹们面前一放:“你们各自再挑两朵吧。”
“哇,好漂亮!我要粉红色的和桃红色的。”王秀珊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跳起来就扑向珠花,将她自个儿看中的珠花抢在手里。
王秀英看了眼王秀珊手中的珠花,再看了眼最小的王秀珠,心里觉得那粉色的给王秀珠最合适,只不过刚才王秀珊已经有些不高兴,她想了想还是没有出声。
王秀珠眼巴巴地看着王秀珊手上的粉色珠花,王秀琴知道自家妹妹喜欢的是那朵粉红的,可是珠花已经在王秀珊手上,总不好再抢过来。
生怕王秀珠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惹王秀珊不高兴,王秀琴连忙拉了一把王秀珠,从盒子里挑出一朵带着两颗红色珠子的珠花花:“七妹妹快看,这上面的珠子是不是很漂亮?”
几个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王秀琴手上拿着的珠花,只见那珠花不但造型极为漂亮,而且那两颗珠子红得极致。
“哇,真的好漂亮,也不知这珠子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红色太正了!”王秀珊不由惊呼起来。
王秀英拿过那朵珠花认真地看了起来,半晌才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这珠子肯定不是珍珠,也不像是宝石,看着倒有些像是用海里的珊瑚慢功磨出来的,圆润光滑应该极费功夫。”
说罢顺手就将珠花戴在王秀珠的头上,稍稍往后退了退看了又看笑道:“七妹妹戴上果然更漂亮了!”
王秀珠抿着唇笑弯了眉,小脸红扑扑得煞是好看,让王秀英不由地伸出手去轻轻掐了一把。
王秀珊看了眼王秀珠头上的珠花,再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珠花,终究没说出要与王秀珠换一朵珠花的话来。
只是王秀珠头上的珠花实在太漂亮,王秀珊忍不住多瞄了两眼,得了王秀英一记娇嗔的目光,方才收回那恋恋不舍的目光。
这当然只是个小插曲,接下来王秀英又提醒了几位姐妹记得要带上两件厚实些的衣裳。
王秀珊看了眼屋角放着的冰盆很有些不以为然,王秀英伸手在她的脑门上轻轻敲了她一记:“四姐姐莫不是忘记了?往年这个时候在屋里都该加上一件外衫了。
虽说这几日天气依然炎热,不过早晚温差已经很大,再热也不过午时前后那么两个时辰。
你们切莫要大意了,既要带上厚实的衣裳,还要备上件薄披风,最好再带上件稍厚些的看见,以防突然降温。”
王秀英的话,令王秀珊无从反驳,而王秀琴和王秀珠由连连点头,她们的娘就是这般吩咐的。
若换算成现代的公历,此时该进入八月底九月初了,这几日依旧炎热,说起来还是秋老虎在作怪,一阵北风吹过,说不定就得换上秋天的衣裳。
“女学就在京城,若是突然变了天,府里还能不给大家送衣裳?”王秀珊最后嘀咕道。
前几日收拾箱笼,她身边的大丫环和嬷嬷也如王秀英这般劝她多带些厚实些的衣裳,偏她不嫌弃那些个厚实的衣裳不够鲜艳,总希望将那些轻薄漂亮的衣裳再多穿些时日。
第二百七十一章 玲珑心
当然王秀珊的话也不算有错。
大域京城的格局呈北富东贵之势,女学就设立在京城的东北,介于内外城之间,离长宁伯府并不算远,马车不过一个时辰就可到达。
若真的变了天,府里必定会给学里的姐儿送御寒衣物,怕只怕夜里起了寒风,等府里送了御寒衣物过去了,人也已经冻得不轻。
王秀英能做的也只是提醒一二,至于姐妹们听不听全都在个人。
偏偏王秀珊并没将话听进去,结果进了女学的第五日半夜里就刮起了大风,这一阵北风吹过,京城就从夏日直接入了秋。
挨了冻的王秀珊不待府里给她送衣裳,就被韩先生亲自送回来了。
原因很简单,爱俏的王秀珊得了风寒!
原本无需韩先生亲自送王秀珊回长宁伯府,只不过韩先生早就想来看看王秀英。
王秀英是韩先生教过最有天分的学生,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甚至女红和厨艺,就算学得不是十分出色,总让韩先生有一种一点即通的感觉。
本以为两人至少还有个三、五年的师生情分,没想到一纸圣旨让小小年纪的王秀英不得不放弃读书忙于备嫁,着实令韩先生深感遗憾。
“先生快进来坐,这老天变脸变得可真快。”王秀英听说韩先生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绣活迎出门。
“可不是嘛,昨日还是艳阳高照,今日就让人恨不得穿上夹袄。”韩先生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跟着进屋,看到榻上的绣品不由微微摇了摇头:“没想到,你就这样准备嫁了。”
王秀英觉得小脸微微有些发烫,有些羞窘地低下头去。
韩先生一见王秀英这样子,知道这孩子多半是害羞小半应该也是心里忐忑不安了吧。
想想也是,王秀英十二岁都还没到的,还是个孩子呢,这就要嫁作他人妇。
虽说宁国公府的男子向来有年过十八岁才破身的家规祖训,可王秀英这么小的年纪就得离开父母去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就算她向来稳重,想必也有许多忐忑和不安。
“好了,先生也只是发发感叹,来,让先生看看你这绣的是什么?”韩先生拍了拍王秀英的小手,自个儿先振作起来,将话题引到王秀英正在绣的绣品上。
“这是给雨霏姐肚子里的宝宝绣的小肚兜。”王秀英将放在榻上的绣品拿了起来。
小肚兜?
那可得好生看看,别因为年龄小,考虑不周最后伤了婴儿娇嫩的皮肤。
不过当韩先生接过来看了,心头顿时大大地松了口气。
这肚兜其实已经绣好了花样,正在收尾。
只见肚兜上绣了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肚兜里面加了一层极细软的棉布,显然王秀英考虑到了婴儿娇嫩的肌肤受不得针线的磋磨,才在肚兜里面加了这层棉。
再看肚兜的锁边,所有的针脚都在外面,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王秀英的细心。
韩先生又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