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很是吃力的坐起身来,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调整了一下表情,“进来吧。”
“有一人要见公子。”齐飞抱拳道,很是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打扰曹爽。毕竟曹爽年纪还小,经过这几日的奔波,早已超出极限。可是这事离了曹爽还不行,不得以只能来找曹爽。
“让他进来吧。”曹爽摆摆手,直觉浑身无力,眼睛发酸发涩。
齐飞面露难色,不知怎么开口。
“怎么了?”曹爽看见齐飞的脸色,追问道。
“此人受伤极重,说只见公子您。”齐飞这才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曹爽。
“好了,我去见他就是了。”曹爽起身将衣服穿好,便跟随齐飞去了。
来到一间房外,远远就闻见血腥味。曹爽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来到房门口,只见一名黑衣人躺在榻上。几名大夫围着黑衣人,又是拔箭,又是包扎,忙得不亦乐乎。
曹爽走到黑衣人面前,低声问道,“你要见我?”
黑衣人用尽浑身力气,用满是鲜血的手抓住曹爽,“徐庶突然转向,并没有北上。看样子,徐庶在利用我们传递假消息。”黑衣人每说一句话偶十分的费力,脖子上的伤口汩汩地流血。
曹爽拍了拍黑衣人的手,安慰道,“好好养伤,徐庶的事交给我。”
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黑衣人身中数十箭,还奔波千里来报信。这是怎样的恩义,怎样的忠心。
“去牟平!”曹爽走出房间,只说了一句话。
齐飞现在很担心曹爽的身体状况,“公子,太远了吧?”
“不,那里离海近。”曹爽头也没回,就回房间去收拾东西去了。
曹爽一行人前脚刚离开临淄,天子车队就进入了临淄境内。此时的天子车队,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多马车了,只剩下五辆马车。一路上不停的化整为零,马车的数量不停减少。
遇上大雨,天子车队只能滞留在临淄境内一个山洞里,徐庶的手下传回消息,黄河沿岸的搜查越来越严。而曹爽一行人冒着大雨不停的前进,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时间就是生命。
一到达牟平县,曹爽就赶到了牟平县衙。在这里,曹爽听了牟平县令的汇报。几日前,东莱接到临淄命令,严查沿海船只、渔民,全都登记在册。牟平距离大海最近,这项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牟平县令黄达在接到命令之后,更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几日下来,就将牟平所有的渔船和渔民登记在册了。
曹爽和齐飞一行人翻看牟平的登记册,黄达只能站在一旁等候着。这些人都是许昌来的大人物,他可得罪不起,只能小心伺候着。
看了一个时辰,曹爽时不时的搓眼睛,摇头来给自己提神。齐飞看见小声说道,“公子,还是先休息会吧。”
曹爽摇摇头,将手中的登记册放到桌子上,不停的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黄县令,有件事情想要请教?”
“上官只管问就是。”站在一旁的黄达,连忙恭敬的回话道。
“这里可有能够出海的船只?”曹爽端起桌子上的登记册问道。
黄达觉得很是好笑,不能出海,怎么打渔,“这册上的船只都可出海,渔民出海打渔都是靠这些船只。”
“我说的出海,不是在近海打渔。而是出海航行,去很远的地方,就像徐福当年那样。”曹爽现在没有时间和黄达计较,继续问道。
“没,没有。海上风浪大,危险重重,这些船只在近海打渔,有时都不安全,更别说去远海。”黄达结结巴巴的说道,在官场多年,黄达察觉到这次的事情不会太小。
曹爽听完,不停的摸着下巴思考。齐飞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查看登记册。就在这时,有名衙役冲了进来,“县令,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衙役看着眼前身穿锦衣的不良人,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黄达很是尴尬的看着衙役,小声的问道,“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
“东源村那些失踪的木匠家人,把县衙给围了。”衙役也是很小声的说道,看黄达紧张的模样,和坐在房内的不良人,衙役感觉大事不妙。
黄达别提有多上火了,曹爽和齐飞是从许昌来的,让他们知道在自己的管辖内出现围堵县衙的事情发生,他的前程也就止于牟平县令了。
“怎么了?”曹爽抬头问道。
“小事,小事。”黄达赔笑道,“下官先去看看,几位上官忙着。”
黄达边走边问,“徐捕头呢?”
“徐捕头刚刚带着兄弟们出去查案去了。”衙役小心翼翼的说道,他知道这位县令脾气不是很好。
“这个时候,不是给我找事吗?于县尉呢?”黄达脸阴沉沉的问道。
衙役有些气喘,“已经带人去了府衙门口。”
看着黄达远去的背影,曹爽朝着齐飞吹了下口哨,“你觉得呢?”
齐飞冷笑道,“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此事小不了。”
“去凑个热闹吧。”曹爽活动着脖子,饶有趣味的说道。
“正好休息休息。”齐飞也将手中的册子放下,起身随曹爽出去。
一群人堵在县衙门口,扯着嗓子喊着,“请县令帮我们找回家人,让我们一家团聚吧!”街上过往的路人,驻足观看,很快县衙门口的人越聚越多。人群中一个精壮的汉子看到这些,嘴角微微上撇,露出淡淡的笑容,将手伸进了怀中。
这群人身穿麻布粗衣,衣服上打着各式的补丁。脸呈菜色,皮肤黝黑粗糙,一看就是饱受风吹日晒。
“各位乡亲,一定冷静下来。先回家去等消息,案子正在查,我们需要时间。”精壮的汉子便是牟平的县尉王宏,此刻王宏的脸上布满了汗珠,他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头绪()
“我们已经等了三个多月了,每次都是这样说。”一个年轻的后生挤到人群的前方高声喊道。年轻后人的话引起了在场百姓的共鸣,纷纷高声附和道。
这时,黄达从府衙走出,高声呵斥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安分守己的渔民听见造反二字,往后退了退,声音小了许多。黄达脸色铁青,语气中带着一丝杀气,“王县尉,胆敢有人再往一步,格杀勿论!”
王宏很是为难的看着黄达,想要说些什么,但话没说出口,就被黄达给堵了回去。王宏也只有硬着下令,令县衙的衙役和捕快,外加一些戍卒,与渔民对峙着。
人群中的那名精壮汉子,看到刚才群情激昂的渔民,就这样被黄达给镇住了,心里十分的气愤。正要说些什么,来挽救场面的时候,曹爽和齐飞从县衙内走了出来。
“各位乡亲父老,不要激动。冲击县衙形同造反,请各位站在原地,好好盯着周围的人,谁在这种时候,乱动乱说,那一定是凶手。”曹爽的个子不高,但是嗓子不小。在场的渔民听了此话,都小心的看着自己周围的人,谁也不敢乱动了。
精壮汉子放在怀里的人抽了出来,站在原地不在说话,脸色十分的难看,谋划多日的计划,就因为曹爽的一句话,便泡汤了。他现在要是敢动,不用官府的人动手,光是周围的渔民就能把他撕烂了。
在场的渔民虽不知曹爽的身份,但是看他们的县令黄达对曹爽恭敬的样子,他们就知道眼前这几人的身份不简单,看来今天来县衙,是来对了。
曹爽走到黄达身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听见的声音说道,“黄县令好大的官威呀。”
声音虽小,但是在黄达听来却如炸雷一般,木讷的站在原地,心里别提有多苦了。
“各位乡亲,你们选一个代表进县衙来,将此事说予我听。”曹爽转过身来,对身后的渔民说道。说完,曹爽便带着齐飞走进县衙大堂之上,毫不客气的做到了主位之上。
没一会儿,一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大堂里来。只见老者朝着曹爽拱手抱拳,就跪了下去,“这位上官,我们乃是东源村的渔民,一辈子都以出海打鱼为生。一直本本分分,不曾有过造反之想,今日此事纯属事出有因,还请上官见谅。”
曹爽点点头,表示理解,“究竟是什么事,让你们不顾律法,冲击县衙?”
老者跪在原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的说给曹爽听。
原来,东源村三个月前,来了一伙人招工。这伙人出手极为大方,只要有人报名,就先给三百钱的工钱。但是他们只招会做木工的人,由于东源村大多数人家以打鱼为生,修补渔船都是家常便饭,会做木工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报名的人很多。后来,这群人只招了三十五人,这伙人带着新招的三十五人便离开了村子,就再也没有信息了。东源村的渔民来牟平报官,可是三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的进展。每次来县衙问,黄达都让他们回去等。村子里的人气不过,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听完了老者的讲述,曹爽看着站在一旁的黄达,“黄县令,老者所讲之事,可否属实?”
黄达很是尴尬的说道,“属实,可是下官也有下官的难处。”
“难处?”曹爽点点头,脸色突变,厉声喝问道,“你拿朝廷俸禄的时候,怎么没说有难处呢?让你办个案子,就有难处了。”
“下官失职,可是下官真的尽力了。”黄达连忙跪在地上,额头布满了细汗,不知不觉贴身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本县捕头徐青多次到东源村调查,可都是一无所获,这群人仿佛在人间消失了一般。”
“那这就有意思了。”曹爽双手扶着桌子,食指不停的敲打着桌面,“捕头徐青何在?”
“去了东源村调查此案了。”黄达小心翼翼的说道。
曹爽起身来到大堂中央,将老者扶起,“老先生,您先将外面的乡亲带回去,我一定会将此案调查清楚。”
老者看着曹爽真挚的表情,点了点头,“我信你,那么老者先去了。”
“我们去东源村。”曹爽头也不回的,走出大堂。曹爽总觉得此事,可能与徐庶有关,即使无关,他也要管一管。
齐飞带着不良人众校官跟了上去,黄达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也连忙跟了上去。
东源村地处牟平县东北,靠近大海。微微的海风,拍打在脸上十分的舒适,看着远方海天相连,曹爽瞬间觉得豁然开朗。走在沙滩上,鞋子踩着沙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徐青参见县令,参见几位上官。”一剑眉高耸,英气十足的捕头半跪在曹爽面前。
“快快免礼。”曹爽上前一步,将徐青扶了起来,“徐捕头,可有什么发现?”
“还没有,我们询问了东源村的所有人,没有任何的不妥。”徐青起身说道,眉头紧皱,满脸愁云。
曹爽点点头,继续向前走着,“这些人去哪?怎么走的?就没人知道吗?”
“我们各处查探,没有他们的踪影。正在排查牟平其他渔村,暂时还没有结果。”徐青跟在曹爽身后,如实汇报。
“那就奇了怪,难道这些人是造船出海去了。”走在后面的县尉王宏喃喃自语道。
曹爽听了此话,仿佛想到了什么,听了下来看着齐飞。这时,齐飞也想到什么,看着曹爽,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徐庶,造船。”
跟在曹爽身后的黄达等人,都不知道曹爽和齐飞两人在打什么哑谜。徐庶劫持天子,天下皆知,逃跑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在这里造船呢。
“徐捕头,你马上查一查,近来出海的渔民,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事情。”齐飞对着徐青说道,表情十分的亢奋。
徐青看了看一眼黄达,毕竟黄达才是他的上司。只见黄达微微点了点头,徐青这才领命前去。
这一切,曹爽都看在眼里,眯着眼睛微微一笑。
第一百一十三章 拖枪()
站在海岸上,听着海浪拍打着沙滩,几只海鸟缓缓落在沙滩上。曹爽站在不远处看着海景,一扫几日来心底的阴霾,心情瞬间好了许多。来牟平,只不过是曹爽猜的。在牟平遇见这件人口失踪案,和徐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爽已经有些头绪了。
曹爽一行人便住在了东源村,牟平不良人、牟平县衙全都聚集在了小小东源村,原本寂静的小渔村,一夜之间便得热闹起来。
“妙才,路上小心。”曹操看着站在堂下的夏侯渊亲切的说道,毕竟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这些日子,曹操感觉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夏侯渊笑了笑,朝着曹操抱拳,“丞相,放心就是了,末将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哈哈哈!”曹操哈哈大笑着,看着眼前的夏侯渊,心里竟然有些不是滋味。想当年夏侯惇和夏侯渊来投奔曹操的时候,意气风发,那时候夏侯两兄弟都称呼曹操为孟德,曹操以大哥自居,十分的亲近。随着曹操不断的升迁,夏侯兄弟对曹操也越来越恭敬,越来越谨慎,称呼也由原来的孟德变成了主公、司空、丞相。不知不觉,曹操觉得和夏侯兄弟有些疏远了,他觉得有的时候很是孤独。
看着夏侯渊远去的背影,几缕惆怅竟占据了曹操的心房。
入夜,长安东城城门打开,有一千名曹军悄悄出城,直奔许昌方向。“将军,你说他们会来吗?”夏侯善取出嘴里的木棍问道。
夏侯渊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怎么害怕了?”
“我什么害怕过,怕就怕他马超小儿不敢来。”夏侯善轻轻拍了拍胸脯,低声说道。
“吩咐下去,谨慎一些,前面是一片密林。”夏侯渊说着,朝着自己的马屁股上狠抽了两鞭子。
进入了一片树林里,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夏侯善握住长枪的手都浸出了汗,因为直觉告诉他,这里不太平。突然队伍最前面的几名曹军士卒翻落下马,胸口插着的羽箭,是夺去他们生命的元凶。
顷刻间,就像热油倒进了冰桶里发生激烈的反应。曹军士卒勒住战马,取出兵器,和挂在马上的皮盾将夏侯渊挡在中间,缓缓的前进。很显然,他们遭到了敌军的偷袭。
嗖嗖——无数羽箭从四周射来,曹军士卒不停有人倒下。夏侯渊抽出腰间宝剑,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本将冲出去!”这个时候,一味地躲闪反而会束缚了手脚,最后成为别人的猎物,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见夏侯渊挥舞着手中的宝剑,格挡着来自不同方向的羽箭。曹军士卒在夏侯渊的带领下,竟然掏出了密林,直奔官道而去。
“关西庞德在此,尔等还往哪里逃?”一彪形大汉手持大刀,跨骑在战马之上,来人正是庞德。
夏侯渊抽打着马屁股,回头高声喊道,“原来是庞将军,失敬,失敬,不过今日,本将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夏侯将军,你我有缘相见,何不留下一物,也让我有所念想呢。”庞德也带着西凉士卒追了上去。
“不知是何物呀?”夏侯渊高声喊道,但是手里一点不敢放松,用力抽打着胯下的战马。
“就是夏侯将军的项上人头呀。”庞德嘴上说话想要让夏侯渊分心,也是狠狠的抽打胯下的战马。
夏侯渊一点不敢放松,但还是云淡风轻的喊道,“我看不必了,留着这个脑袋多吃几日饭也好。”
曹军在前面跑,西凉军在后面追。夏侯渊甩不掉庞德,庞德也追不上夏侯渊。
夏侯善朝着夏侯渊喊道,“将军,他们也不过千人耳,和他们一战未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