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拉着娘亲的胳膊,好一通的撒娇,脸贴在肩膀上,轻声道:“娘,我知道我有不对的地方,可这也是芳姐姐的命,上天注定的事情,咱们也没办阻止啊。”
“与其这样患得患失,还不如添妆时给点实在的东西呢。”
蓝大夫人闻言眼前一亮,“对啊,这样说,咱们送什么东西才是最实在?”
大刘妈妈顺势就接了句,“还能有什么,银子呗。”
可添妆从来没有说是送银子的呀,大家送的都是首饰钗环,直接砸银子,看起来也忒市侩了些。
蓝佳音眼睛滴溜溜一转,又给娘亲出主意,“哎,娘亲,我大定的时候,黄家那位大夫人送了一对赤金八宝金镯,哎呦,每个足有半斤重,这东西平日里虽然不能带,可到了关键时候,融了就是金子,宝石还能单卖,多实用?”
黄夫人是因为自家小姑子,被宣平侯府扔到南山别苑,表面上说是照顾沐家大爷,可其实呢,平日里面都见不上,想写封书信都不能够,跟囚禁有什么区别?
黄家凭着这个给沐逸山做贵妾的姑娘,没少搂实惠,如今财路被断,岂能对沐凌炫有善意?
于是,在蓝佳音大定那天,黄夫人就送了这么对看着璀璨夺目,却压根不可能带出来的金镯子。
岂料,蓝佳音和别的千金小姐都不一样,这位前世连奶娘的银耳坠都当过,深知这些金银首饰,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银钱,她反而觉得黄家人送的东西实在,比那些样子货实用的多。
蓝大夫人一听就笑了,拍手道:“成,这个东西好弄,咱们呀不但送一对金的,再还送一套够分量的银头面。”
“再怎么说,此事也是因你而起,咱们一定要尽心弥补一二才是。”
说完,她轻点蓝佳音的额头,嗔道:“这只是我和你父亲的心意,你也别想跑了,快回去开了你的小库房,给你芳姐姐挑点好东西吧。”
蓝佳音点头只是笑,她自打知道宋巧芳的结局,心里的愧疚就没断过,刚才劝的娘亲多送金银,其实她自己也早有准备。
面上送的,是一套成色极佳的羊脂玉头面,零零碎碎的合计三十六件,这东西,就是戴到皇宫里,觐见皇后陛下都不寒酸,暗地里,她还想给宋巧芳塞上一张银票。
蓝佳音如今身家可观,她也在老石岗大发了一笔呢,而同样出了力的宋巧芳也有一份,虽然比蓝佳音的少了太多,但也不容小觑了。
想来,有了这么份丰厚的嫁妆傍身,以宋巧芳的为人,在京城也会过得不错的。
第三十六章 成婚()
正庆二年,是正庆帝登基为帝的第二年,虽比起第一年,这一年是要显得平静许多,但也有两桩大事,份量重的让人不得不去关注。
头一桩大事,发生在正庆帝这大周朝的九五之尊身上,这位即位后半年,就遇到了他帝王路上的第一次秋狩,除了受宠的心腹大臣,后宫妃子,鲁王,诚王两位兄长也不能落下。
谁知道正庆帝踌躇满志的去了,竟险些遭遇灭顶之灾,在狩猎之时,他居然遇到两只猛虎袭击,身边的侍卫首领机敏强悍,当下就先拔剑对上了一只,而另外一只好死不死的,却是直冲着正庆帝而去!
幸好跟在他身边的鲁王父子十分英勇,没有临阵脱逃,反而是齐齐护住正庆帝,父子俩强行扛上这只发疯般的猛虎。
鲁王父子俩等于是用自己的身体做代价,为禁军侍卫绞杀猛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说时话长,其实这事儿从发生到结束,也就是盏茶时间不到的功夫。
等那两只猛虎被绞杀在血泊中,一动不动后,那些伴驾的文官才算是醒过了神,有哪些胆小的,当场就被吓得晕了过去。
待诸人惊魂稍定,这才发现,鲁王的肩膀被那猛虎咬了一口,那血流个不住,把半边衣裳都染红了。
正庆帝为之动容,抱着自家兄长热泪滚滚,连声宣御医快来,令御医全力施救,定要让鲁王转危为安,为此,还遣人回京,在私库里取了三百年份的老参,可见一心要保鲁王性命。
还好鲁王争气,昏迷了三天,终是幽幽醒转,正庆帝收到通禀连忙亲至,兄弟俩执手哽咽,独处一室,足足半个时辰。
俗话说‘救命之恩,自当涌泉相报。’寻常人家尚且如此,何况帝王家呼?
于是,被正庆帝防备数年的鲁王府,一夜间,就又重新得宠了,御医一天三次的上门不说,皇宫里头的赏赐,也跟不要钱似得送了来。
鲁王原本门可罗雀的大门口,从新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像是鲁王府从没落入低谷似得,那些大臣们又挂着笑脸,带着厚礼,接踵而至。
京城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鲁王爷从虎口下救了当今圣上的命,用自己的性命为自己家换来了最需要的帝宠,人家这才是真正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一时间,鲁王府的风光在京城无二,就连先前被圣上礼敬有加的诚王府,也要暂且让一让风头,先靠后站了。
第二桩大事,就是西地平京城宣平侯府的世子爷,在正庆二年,十月二十八那日风光大婚了!
听人说,那一日,平京城是锣鼓喧天,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百姓们都自动自发的上街,前去给自家世子爷凑兴,那热闹的架势,跟京城十五的灯会也差不了个什么了。
而人家宣平侯世子此番迎娶的世子夫人,娘家端的是豪气,很是给侯府长了脸面。
蓝家给自家的千金,足足备了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里头光是铺子门面,就有六处,两处在平京的西大街和曲江池畔,三处在京城,还有一处在南湖城,每一处店铺都处于城里最繁华的地界,家家门面都称得上是值钱的风水宝地。
陪嫁的庄子也有四个,两个是上千亩的大田庄,两个是五百亩的中等田庄,都在平京附近,六个铺子门面和四个田庄,恰好凑了个十全十美。
其中最让引人注意的,乃是一处在石绒县靠山的中等田庄。
京城的人也许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陪嫁的庄子自然有大有小,这蓝家给自家掌珠陪了两个上等的,两个中等的,很合适啊,没什么稀奇的。
可平京城里的人却都是门清,石绒县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穷得不能再穷的一个小县城!
而且这个田庄的位置,更是在石绒县都属偏僻的山沟沟,真不知道这位世子夫人的娘家,是不是为了面子上好看,这才随意购买了一块山地,来滥竽充数的?
其实啊,这还真不关蓝大夫人夫妻俩的事儿,当初给蓝佳音置田产的时候,蓝大夫人份外的开明,直接给了数目字,地方让蓝佳音自己个儿去看的,只要孩子喜欢,那就买!
前三处田庄都选的很顺利,蓝佳音也聪明,让自家大总管亲自往造渠监走了一圈,将周水渠的图纸镌抄了一份带回来,她亲自一看就知道,那里的田地敢买,往后不至于缺水,那里的土地不能买,以后离周水渠太远,不利于浇灌。
这样买下的田庄,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实惠!
而最后一处田庄么,却是蓝佳音在一夜梦后,突然做下的决定,为这个前世今生混合在一起的怪梦,她还在三年里,第一次往石绒县转了一圈。
按理来说,这里应该都是她痛苦的回忆,还有心酸的泪水,和不堪的过去。
但也许是现如今的蓝佳音,自打重生后,她的父母兄弟都健在,每一个都活的健康喜乐,对她爱护有加,呵护备至,让蓝佳音被亲情重重包围,身心都温软无比。
因此这次真的故地重游了,在她脑海里浮现的,更多是当初初来乍到,为生存挣扎生活,靠本事吃饭的画面。
第一次在山上采到无毒的蘑菇,熬汤喝,美味不亚于京城百味居的珍宝菌汤。
第一次在山上套到肥美的兔子,烧了吃,那肉嫩的,简直让人差点把舌头都一齐吞下肚里去。
她亲手在山溪里抓到的第一条鱼,
她爬上桃树上打下来的第一只果子。。。。。。
这么多的回忆都很美好,让蓝佳音突然明白,‘原来,自己的回忆里,也有不少的闪光点啊。’
当下就决定,把那座曾经有她无数足迹,保着她和兄长,弟弟活命的山给买下来!
将来会有那么一天,阳光明媚,花香叶翠,蓝佳音会带着自己的男人,领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到这山里玩耍散心。
她可以在绿莹莹的草丛里下一个套,教孩子抓野物。
也会让沐凌炫教孩子们爬树,摘酸甜爽口的果子吃。
亦或是大家一起到那冰凉沁人的小溪中,玩水捉鱼都不错。
想必到了那时,整座山里留下的,都只会是她们一家人幸福的笑声,而不是让人伤心断肠的往事。
也许,对于外人来说,宣平侯世子成婚,只是一桩茶余饭后八卦消遣的闲谈之事,但对于蓝佳音自己来说,却是彻底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的崭新开始!
所以,她不会在意自家父母给她陪嫁了多少金银,也不会在意外祖家给她拉来了多少箱笼,她在意的,就是重活一生,到了此时此刻,她的人生终于看到了圆满的希望!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的结被打开,蓝佳音买下石绒县的山后,很奇异的,再也没有梦过前世的事情。
放下过去,没了恨和遗憾,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蓝佳音嫁给了前世缘,今生爱的沐凌炫。
从今而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宣平侯世子夫人,在宣平侯府西侧,有属于她和沐凌炫两人的温馨小家。
时至今日,这株艳丽的玫瑰花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这株玫瑰定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拜过天地后,一对宛如仙人似的新人被双双送进新房,沐凌炫接过喜娘递来的纯金秤杆,稳稳的掀开了蓝佳音那绣着和合二仙的大红金沙盖头。
当小夫妻俩四目相对,在彼此的眼底,只看到自己身影的时候,那股子甜蜜满足,由不得要让人叹息一句:‘天上仙境,人间眷侣,亦不过如此!’
。。。。。。。。。。。。。。。。。。。。。。。。。。。。。。。。
因着自家掌珠的婚事,蓝明东这个当父亲的自也是操不尽的心,他为了让自家夫人和出嫁的女儿双双心安,甚至亲自给当今圣上上了道密折。
直言自己甘愿再在平京多留两年,直到周水渠有所小成,西地干旱的境况有所改善,再回京述职不迟。
然而正庆帝这边,却着实是有些头疼不已,主要是现在朝堂上的走向十分的让人不喜。
在百官中领衔的左右二相相,一位是出了名的不倒翁,风吹顺势倒,从来是谁都不得罪。
另一位呢,是天生的脾气温和,老好人一位,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最是彰显个性,‘万事以和为贵,有话好好说,好好说。’
有这样两位和气的相爷带头,朝堂上的确是一派祥和,但同时也充满了暮气阴沉和不思进取,不但没有让人看到一点朝气蓬勃和蒸蒸日上,甚至还让有进取心的圣上看的心寒。
试想想,正庆帝可是心怀天下,势要将南方彻底归于朝廷管制的,你觉得,就带着这么一群和稀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臣子,能犀利的和南边一决胜负吗?
正庆帝失望之下,不由得就有有点后悔,“左相之位尤为重要,当初就算蓝爱卿不能回来,也应该另选贤能才对,万不该为了表面一时的祥和,便选了平庸之人,如今被这俩老儿带头,弄得朝堂风气如此之差,着实看的朕好不揪心!”
当时若是不顾及别人眼光,力排众议,在心腹里选才高之人为相,纵然少不得被质疑,被抵触,但就算是新老两派相争,也比现在的局面看着舒心。
所以说,这世上的事情,真没有十全十美的,往往是顾了这边,就顾不上那边。
别看正庆帝这会心里想的是这样,可要是真扶植了跟脚不深的心腹,这会在朝堂上天天被人攻击,打嘴仗,他依旧还是会头疼的。
正庆帝最为担心的一点,是自己要再在这种温和的环境下多呆些时间,会不会就把心中的那点雄心壮志,全都给磨完了?
正犹疑间,又出了鲁王救驾这档子事情,正庆帝因着对兄长的感激,一时间什么都顾不上了,只一心关注着皇兄的身体安康。
他这边头脑发热,心里满是亲情手足,对鲁王的恩宠甚隆,导致鲁王府的风头鼎盛,一时再无人能比。
这样的情形下,有人盲目跟风,顺着皇帝的心意去捧鲁王的脚,可也有人冷静旁观,从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九月秋狩受伤,一直到十一月寒冬,鲁王的身影才又出现在上朝的队伍前端,本以为随着鲁王身体康复,圣上那股子热乎劲儿也应该会淡了,谁承想,当今圣上反而对鲁王更加看重了,甚至处理政事上,都会问过鲁王的意思。
到了这个地步,大多数人都为了保住己身安危,缄口不言,但梁云旗对鲁王的兴起,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不光因为他觉得鲁王依旧是狼子野心,所图甚大,还因为鲁王妃和皇后陈氏开始亲近,甚至暗中支持生下三皇子的瑜嫔,处处和梁巧倩母子作对,这下可就触及了梁云旗的底线,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这位圣上心中最有份量的臣子出击了。
梁云旗是圣上的伴读,两人一起长大,要说谁最熟知帝心,非此人莫属。
这位借着踏雪寻梅的机会,引着正庆帝亲眼目睹自己的三皇子如何欺负他的六皇子,而正庆帝只要让人据此往下查,便不难发现鲁王府的手笔。
梁云旗先让正庆帝看清楚鲁王的心思不纯,再对其直言朝堂上的不良风气,顺势,便借着感叹,将蓝明东这位立身中正,最具君子之风的前左相推出来。
‘若是蓝大人尚在,何至于此?’
这句话,端的说到了正庆帝的心坎里,对于他来说,改变现状势在必行!
看着正庆帝若有所思的面容,梁云旗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以他现在的品阶,想要和鲁王府直接对上,还不够格。
但是,蓝明东就不一样了,这位回京后再次担任左相,重新握住了原先所拥有的实权,以这位公正无私的态度,鲁王那边但凡有尾巴没藏好露了出来,就必会被人揪出。
到那时,梁云旗再从旁协助,帮着蓝明东往深了查看,还愁不能把鲁王披的假面具给揭穿吗?
只要鲁王那边的形式吃了紧,还能再有闲情逸致把手伸进后宫,挑唆着妃子相斗,皇子相残么?
第三十七章 送别()
正庆帝原本就是位极有才能的皇子,登基后,沉稳之外还多了身为皇帝的杀伐决断,和以前的行事相比,可要雷厉风行的多了。
此刻在梁云旗的引导下,他已然有了决定,那里还会再拖延下去?
当下就宣人前来,下旨任命光禄寺卿于帆任平京府尹,即日上任,待于帆到平京交接后,即令原平京府尹蓝明东进京述职。
于帆本就是正庆帝的心腹,年纪四十许,科考出身的贫家子,为人正直严格,难免就显得有些死板,但正庆帝现在需要的就是,能严格执行蓝明东方针的后继之人,是以于帆的缺点恰好就反转成了他的优点。
再加上于帆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在齐王府里任职,算是潜邸旧人之一,对圣上的旨意绝对会认真执行,从而也杜绝了会和宣平侯府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