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了一下,摇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于是带着人马离开了。他心想没听说要带百姓离开呀,那个人是谁,为什么这样说?

    他回到营房,手下军士报告,许多百姓向他们打听移民的事情,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就来问诸葛亮。

    诸葛亮也听到了报告,说乡下有许多百姓向县城集中,见到赵云这样说,感到事情有些严重。

    火烧新野后,诸葛亮见许多百姓的房子被烧毁了,就安排给他们发放了粮食和补偿款,让他们重建家园。却发现很多人要跟着刘备到江夏去,他亲自问过几个百姓,他们说担心曹操来了会报复他们。并问诸葛亮会不会这样。

    和赵云一样,诸葛亮也无法会答这个问题。

    这天,新野县城附近来了大群的百姓,而且越来越多,诸葛亮派人有去打听了情况,百姓们都说传说曹操会屠杀百姓,他们看着别人都走了,自己也不敢留下,就跟着来了。

    诸葛亮急忙来找刘备,刘备也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诸葛亮说到:“主公,事情不妙,要赶快平息谣言,安定民心。”刘备说到:“是啊,带着百姓,咱们不好撤退呀?”

    这时,小校报告:“启禀主公,县城外灾民已经超过了十万,他们要求见主公一面。”刘备说到:“走,去见见灾民们。”

第二十二章 长坂坡无战事

    来到城外,只见灾民们人山人海,见到刘备等人,哭诉着,请求刘备搭救他们。

    刘备对灾民们说到:“父老乡亲们,大家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能够为你们解决的,我刘备一定帮助你们解决。”

    他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人喊道:“刘皇叔英明仁义,我们就跟着你走,你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他说完,马上就有几个人应和着喊道:“对,刘皇叔是不会抛弃我们的,就跟着刘皇叔。”

    人群被煽动起来了,成千上万的百姓都跪了下去,哭喊着要跟着刘皇叔走。刘备被百姓们的信任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到:“感谢乡亲们的信任,我刘备绝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绝不会抛弃你们。”

    诸葛亮心里纳闷,主公怎么会如此冲动,这么不理智。劝道:“主公,带上百姓会拖累军队的行动,百姓也会有危险的。刘备大声说道:”谁也不要劝我,宁肯百姓放弃我,我也绝不会放弃百姓的!”这下百姓们感动得哭声一片,手下将士们也深受感动。

    刚才人群中率先站起喊叫的人,赵云觉得面熟,他忽然想起那天在那个村子见到的人,心中一惊,叫过手下心腹耳语几句,心腹叫上几人去了。

    刘备终于带领百姓们走了。赵云负责殿后,随时监视曹军的动向。这时心腹走了过来,对他耳语了一番。赵云大吃一惊,面如死灰。沉默了好久,问到:“那个人怎么样了?”心腹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赵云点了点头,说到:“烂在肚子里。”心腹点头答应。

    刘备携带百姓们到了襄阳,刘备请刘棕接纳百姓,刘棕见这么多百姓,襄阳如何接纳得了,就闭门不纳。刘备继续苦求,蔡瑁和张允来到敌楼上,命令士兵乱箭射下,百姓死伤无数。

    荆州军将领军魏延看不下去了,带人夺了城门,想放刘备进城。文聘率军杀来,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又有许多百姓死于混战。

    诸葛亮建议到:“江陵地势险要,占据江陵就有办法对付曹军。”刘备同意了。

    他们绕过襄阳继续向荆门前进。

    赵云已经与曹军接战了数次,按照诸葛亮的计策,不断骚扰曹军,尽量迟滞他们的进军速度。但是曹军人数太多,赵云抵挡不住,只好撤走。曹军前锋急进,终于在宜城追上了百姓大队。

    曹军被大群百姓阻挡住了,襄荆古道道路狭窄,两侧都是山崖峭壁,百姓人数太多,大军无法通过。

    曹军吓唬百姓,让他们让开道路,百姓们慢慢向两边散去,眼看让开了通道。忽然人群中有人高喊:“曹军杀人了!”接着从人群中飞出木棍和石块,其中还夹杂着弩箭,几名士兵当即被击下马去。士兵们受到攻击,急忙还击,现场一片混乱,曹军将领见势不妙,立即下令撤退。

    曹军军纪很严,不敢随便杀伤百姓。曹军将领面对这种局面,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一面派人向曹操禀报,一面缓缓跟随着百姓移动。

    曹操接到报告,也很头疼,问手下怎么办。刘晔说到:“无法,除非丞相下令将百姓全部杀死,否则无法从襄荆古道追上刘备,丞相仁义必然不肯这样做。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兵渡过汉江,绕道钟祥,走冷水直插长坂坡。可是距离太远,能否截住刘备就不好说了。”

    曹操恨恨地说到:“也只能这样了,刘备这个假仁假义的奸贼,比我更狠。”

    当曹军终于赶到了长坂坡时,刘备的人马已经在刘琦的接应下,上船撤走了。仅有少数的百姓随刘备到了江夏,其余的都被曹操送回新野安置。

    没有了长坂坡惨烈的激战,百姓也返回了家园。可是经过这番折腾,仍然有数千名百姓死在途中,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结果是好的,至少比罗贯中描写的要好得多了。

    站在船上,望着不断远去的长坂坡,诸葛亮想起弟弟反复强调的不要携带百姓的忠告,心想:“他怎么会有这样的预见?从自己离家后,他的变化也太大了。主公的表现也有些奇怪,竟然如此冲动。百姓的情况也不正常,他们是如何集中到新野县城的?”

    赵云平时话就不多,现在话就更少了,真正的是沉默寡言了。

    因为没有什么损失,随着刘备到达江夏的军队有7000多人,加上刘琦的15000多人马,蔡瑁等人投敌、刘棕母子被杀后,又有4000多荆州兵投奔了刘琦。刘备总算有了与东吴联合的本钱。

    随着曹军进入荆州,东吴的形式也紧张起来。

    邀月山庄却没什么两样,生产照样进行,饭照吃、舞照跳。

    诸葛均看到了金鸡湖房地产的前途,又将临湖的许多空地买了下来,准备赤壁大战后开发度假别墅区。

    黄月英本来担心战争会影响生意,见他悠闲的样子,也放下了心,一门心思抓好内部管理。

    诸葛均见生产平稳进行,就又推出了两项产品。其中一项叫黄月英和孙尚香又喜又羞。

第二十三章 玻璃和乳罩

    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硅砂(砂岩)、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芒硝。工艺过程:1、原料破碎:将上述原料破碎成粉;2、称量:按计划配料单称取一定量的各种粉料;3、混合:将称好的粉料混合、搅拌成配合料(有色玻璃同时加入着色剂);4、熔化:将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窑,在1700度下熔化成玻璃液;5、成型:将玻璃液用相应的成型装置制成平板玻璃、瓶罐、器皿、灯泡、玻璃管、荧光屏……6、退火:将成型的各种玻璃制品送入退火窑进行退火,平衡应力,防止自破自裂。

    从上述生产工艺来看,这项技术并不复杂,原材料苏州地区都有,现在苏州就有许多玻璃生产厂家。

    虽然诸葛均是化工大学的毕业生,家里也是搞化工的,可是毕竟没有自己生产过玻璃。他从已有的工匠中,挑选了几个作为工头,又招募了一些工匠,组成了研究队伍。考虑到原料和污染的问题,他将生产场地选定在了在了上方山。

    苏州上方山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国家级太湖风景区石湖景区内,距苏州市中心4公里,是以吴越遗迹和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取胜的天然公园。公园面积500公顷,林木覆盖率95%以上,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密,被誉为“吴中胜境”,是太湖风景名胜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孙尚香现在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邀月山庄,和诸葛均十分熟悉了。这天晨练过后,诸葛均说到:“尚香,你能不能帮我办一件事?”

    孙尚香说到:“你说吧,什么事?”

    他说到:“我看上了上方山那一带的山地,想在那里建一个工业基地。可是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有主了,我想高价买过来,但是又怕人家不同意,谈崩了没有退路。所以没有去谈,我想请你出面解决这个事情。钱可以多出一些,不会让你为难的。”

    孙尚香一听就这点事情,拍着高耸的酥胸说到:“包在我身上了。”

    郡主出马果然厉害。那片山林的主人是一个县里的小官吏,见到郡主开口,又是为中司马大人的胞弟办事,自己的山林用处也不大,哪有不允之理。当下表示无偿奉送。

    诸葛均可不能留下强占别人土地的恶名,按照市价高出一成的价格买下了山林,签订契约后,小官吏主动要求帮助办理官府方面的手续,他笑着领情了。

    返回邀月山庄的路上,诸葛均问到:“尚香,我新建的这个厂子,将来会赚大钱的,有没有兴趣加入一股?”

    孙尚香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但也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她经常打赏女兵和下人们,还得跟家里要,如果自己有就更方便一些。于是问道:“能赚很多钱吗?我要拿多少钱入股?”她常和黄月英相处,对于工业、生产、股份之类的东西也知道一些。

    诸葛均说到:“赚的钱比你想象的要多,怎么着也得天天拿马车来拉吧。不多股金可不少。”

    孙尚香说到:“你说要多少?”

    他说到:“如果用黄金入股的话,怎么着也得10万两吧,不过呢……”他停下不说了。

    她听说要10万两,觉得有点多,就问道:“不过什么?”

    诸葛均说到:“不过,要是拿你入股,肯嫁给我的话,就一文不收。”说完,打马就跑。

    孙尚香见他拿自己打趣,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上,作势举鞭要打他,却见他早已经跑开了。她娇斥到:“你给我站住,你这个坏蛋。”打马追了上去。

    接下来的日子,诸葛均每天上午都在上方山,与工匠们研究玻璃的制造。下午编写商业和军事教材,准备扩大培养自己的骨干队伍。这天,他从窗子里看到黄月英和孙尚香谈话,见两人身材高挑,亭亭玉立,他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找来一个工匠和一个裁缝,将一张图纸交给他们,并详细给他们讲解了一通。两人表示明白,就去照做了。

    晚饭前,他请孙尚香来到黄月英房中,见到泠儿也在,就叫她先出去,说有事情要商量,泠儿不情愿的嘟着小嘴走了。

    关上房门,诸葛均拿出两件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两个圆形的布罩,中间有布带连着。两边留着长长的细带。

    二女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奇怪地望着他。他拿起一件,在自己胸部比划着如何使用。

    二女立刻脸色通红。黄月英呸到:“小均,你怎么弄这么不堪的东西。”

    诸葛均笑道:“这可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增添女性的魅力,还可以促进胸部的发育。你们先试用一下,感觉好了。咱们就生产它。”说完,走了出去。

    诸葛均在楼下和二娘、大嫂她们闲聊着,俩个孩子在旁边玩耍,缠着他要玩具。

    他随手掏出一张纸,折了个纸飞机,向空中一抛,纸飞机高飘地在空中飞翔,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到一边玩去了。

    二娘很享受现在的生活,说到:“一家人在一起真好,什么时候你二哥也来了就好了。”

    他说到:“过不了多久,二哥就会来看咱们的。”

    晚饭时,黄月英和孙尚香脸色已经和平常一样了,只是胸脯比以前高耸了一些。见到诸葛均看向自己,孙尚香的脸还是红了起来。她用筷子指着他,示意他扭过头去别再看她。

    黄月英脸色羞红的说道:“咱们这里有不少的工人家属,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工厂,既可以为咱们增加财富,也可以提高工人们的收入,便于加强工人的管理。”

    诸葛均正色的说到:“你就看着安排吧,这个东西不便于公开广告,你多做一些样品,叫香儿给官员们的家眷送去,很快就可以打开销路。”

    孙尚香不情愿的说到:“我怎么去说,张不开嘴。我不去。”

    他哄着她说到:“香儿,这里就你认识人多。我教你一个法子。你手下这么多女兵,你先教会她们,然后派她们给你熟悉的人送去,让她们示范不就行了。”

    孙尚香红着脸点点头。嘴上却说到:“你这人真是的,讨厌死了。”

    这时,大嫂插嘴说到:“你们说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忙吗?”

    黄月英红着脸说到:“大嫂,先吃饭,回头给你说。”

    第二天下午,诸葛均正在编写教材,忽然家丁来报,上方山出事了。

第二十四章 孙尚香遇刺

    上方山施工工地上,一个工人一不小心从房梁上掉下来,砸在一块木板上,木板弹起又打在另一个人的头上,结果一死一伤。

    诸葛均赶到现场,工人们都等在那里,看家主如何处理此事。

    汉朝时,工匠们的地位很低,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家都是草草埋了,心眼好的,给死者家属一点抚恤,差的根本不管,反正人有的是。

    诸葛均亲自查看了伤者的伤势,见他伤了右臂,看来这只手臂是残废了。

    他吩咐福伯给死者买棺材安葬,给其家属按其现在的工钱发放30年的,保证其家属的生活。伤者安排治疗,医药费报销。另外发给两年的生活补贴。在家具厂安排个工头的位置。

    工匠们看到家主如此宽仁,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跪下发誓效忠家主。家丁们也是如此。

    诸葛均吩咐负责的工头,要注意施工的安全。事情就过去了。

    经过近两个月的研究,和反复实践,玻璃终于研制成功了。考虑到赤壁大战迫在眉睫,他与黄月英商量过些时间再销售产品,只将一些样品送给军政要人们。

    玻璃器皿一问世,就以它纯净透明,光滑细腻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追捧。诸葛均只送样品,产品不上市的做法,更是凸显了玻璃的名贵。

    诸葛瑾将弟弟生产的马灯样品拿给孙权和周瑜看了,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个马灯防风防雨,照明距离远,使用时间长,操作方便。周瑜立即说要给军中订购一批。可是担心太贵,就说少量订购一些给高级官员使用。

    诸葛瑾说自己的兄弟愿意为国分忧,准备以二两黄金一盏的价格的价格卖给军队。

    孙权和周瑜都很感动。要知道汉朝铁的产量不高,马灯仅用铁就价值不低,和况还用的是名贵的玻璃。一下子就订购了5000盏。

    诸葛瑾担心弟弟赔得太多,就问弟弟马灯的成本,诸葛均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诸葛瑾听到一盏马灯的成本,只有6钱黄金时,眼睛睁得老大,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心道:“小均也太有本事了。”

    他劝弟弟,这玻璃干脆交给官府专营,技术保密,省得别人打主意。诸葛均笑着说到:“大哥不必担心,这里面有郡主孙尚香的股份,没人敢打她的主意。”

    诸葛瑾赞赏他的眼光,同时心里也是纳闷:“自己的弟弟何时与郡主搞到一起了。”

    在邀月山庄,孙尚香看着整箱的黄金,好看的杏眼也露出了财迷的神色,说到:“这是我的那一份,这么多呀。”

    诸葛均说到:“这才是刚刚开始,以后你都可以用金砖盖房子。”

    孙尚香吩咐女兵拿了200两,其余的又交给了黄月英,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