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掌握着炸药这一利器,也就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间谍和反间谍的战争仍在继续。

    韩遂让出了酒泉郡后,大唐终于在关内站住了脚。

    为了不与韩遂的西凉发生冲突,酒泉郡和敦煌郡就没有让马超驻守,而是派甘易担任了最高军政长官。

    大唐现在已经拥有了7个郡,26个县,人口129万3500人。

    在关内两郡的社会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唐新建了从望柳镇到玉门关的公路。河故城战役俘虏的西凉军,凡是家在酒泉郡和敦煌郡的,全部留下了。共有27800人,他们首先投入公路建设,然后从中挑选出11000名精壮加入唐军,补充到关外各个部队,其余人员有8000人编入了武警部队,剩下的安排进了工矿企业。

    唐军进一步整编,取消了抛石机部队和喷火兵部队,增加了长弓兵的比例,增编了松木炮和飞雷炮部队。手榴弹装备了所有兵种。整编后的每个师达到了9200人,全军共3个军,10个师。总计10万6000人。

    诸葛均安排好军政大事,将精力转向了开发新式武器上面。

    后世的伟人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诸葛均经过长期的工商业实践,对此深深认同。经过了战争实践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口号:“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为了提高大唐的整体科技水平,他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扩大现有的工商和军政学校的招生规模,并新建了一所工业学院,一所商业学院和一所师范学院。

    二,大幅提高科技人员和教职员工的工资水平。

    三,设立了大唐的科技进步奖。

    这几项措施,在大唐掀起了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潮。

    诸葛均现在的生活规律向他在东吴时一样了,上午处理日常公务,下午和晚上都在编写后世的各种科技知识教材。要写的东西太多,他每天都要写到半夜才能睡觉。

    孙尚香安排好孩子,就像在东吴时一样,默默依偎在他的旁边,帮助他沏茶倒水,打扇子。诸葛均劝她先去睡觉。她微笑着摇头,执意依偎在他的旁边,经常坐着就睡着了。这温馨的一幕深深感染着他们身边的侍女们,经过她们传为了大唐夫妻情深的一段佳话。

    小乔与诸葛均接触的时间越长,诸葛均的影子在她的心中渐渐凝重,周瑜的影子也越来越淡漠了,这种感觉有时令她害怕:“难道自己真的爱上了这个男人了吗?”她努力想将他的身影从自己的心中赶走,却发现自己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小乔在心中不由自主的默默比较,发现无论是才能还是性情,诸葛均都更胜周郎一筹。她想起不久前在孙尚香房中,无意见到的诸葛均赤膊的样子,那一身强健的肌肉,不禁面红耳赤,浑身发热。她羞涩地捂住了自己的俏脸,不敢看镜子中的自己。

    诸葛瑾来到焉耆后,一开始水土不服,渐渐地开始适应了。他在这里生活了快一年了,在军事学院的学习的军官们也毕业了,他也该回去了。

    这一年的生活,给诸葛瑾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感到大唐的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与东吴相比较,他感到大唐发展的潜力要远远大于东吴。他开始考虑出路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他个人的前途在这里发展比在东吴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可是吴王对他有恩,他是个忠义之人,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想,还是征求一下弟弟的意见,于是他就来找诸葛均。

    诸葛均听他说明来意,说到:“……”

第二百零九章 诸葛瑾的选择

    诸葛均听到大哥说想留在大唐,不由大喜,说到:“大哥,我等你这句话,等的头发都快白了。欢迎啊。”说着伸手握住了大哥的手。

    诸葛瑾见弟弟如此真诚的态度,心里也十分高兴,眼角微微湿润。笑道:“什么头发都白了。老哥我都没有白头发呢。说真的,如果大哥我来了,能干点什么呢?”

    诸葛均说到:“一切都听大哥你的,你想怎样都行。其实我早就想过,希望你在副总参谋长或者军事学院院长之间挑一个。军事学院的院长一直是我兼任的,如果你来了,我就不再兼任了。军事学院是唐军的核心部门,咱们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诸葛瑾见弟弟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更坚定了自己到大唐发展的主意。他说道:“要是这样,我马上动身,将东吴的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带回去,并向吴王辞行,然后把二娘和你大嫂他们接来。”

    诸葛均说到:“今天晚饭咱们到香儿那里去吃,看看她有什么要你带给吴王和国太的。”他吩咐随从去请徐庶。

    徐庶来后,诸葛均将大哥诸葛瑾要来大唐的事情告诉了他。徐庶也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大唐发展良好,能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是因为诸葛瑾为人忠厚沉稳,和徐庶的性格相近。他由衷地说道:“太好了,我希望你来后能和我一起主持总参谋部。”

    诸葛瑾见到徐庶这个样子,更是高兴,心里已经期待着来到大唐后的生活。

    诸葛均问徐庶,说到:“徐大哥,你知道我找你来干什么吗?”

    徐庶略一寻思,笑道:“如果我猜的没错,是考虑答应吴王的条件吧?”

    诸葛均由衷地赞道:“徐大哥就是徐大哥,真是神人啊!吴王,我这个大舅哥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一定会借机敲诈一番,你看看咱们让我大哥带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回去,他才肯痛快放人?”

    诸葛瑾看到人家为自己考虑的如此周详,心里更是感动。

    晚饭时,诸葛均宴请诸葛瑾,孙尚香和小乔作陪。

    提起母亲和二哥,孙尚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把对吴国太和孙权要说的话,唠叨了一堆,弄得诸葛瑾不知道如何是好。

    小乔笑道:“尚香,你这些话让诸葛大哥如何带到?你还是写家书让他带回去吧。”

    孙尚香不好意思地说道:“让大家见笑了。我真是有点想母亲和二哥了。今晚我就写信,请大哥带回去。”

    诸葛瑾问小乔,说到:“你离家也这么久了,有什么需要我带信的?”

    小乔说到:“我也想父亲和姐姐,我也会写信给他们的,也请大哥带给他们。”

    在小乔说话的时候,诸葛均特别留意她说些什么。当听他说给乔国老和大乔带信,却没有提到给周瑜家带信时,他心里暗暗高兴起来,觉得有门了。看起来小乔再也不愿意回到周瑜那个家里了。

    哪里想到,小乔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周家也请大哥带个口信,就说我一切都好,暂时就不会去了。给他们带些礼物回去吧。”

    诸葛均起初听她提起周家时,心里一紧,怕她说出返回东吴的话,当听她把话说完,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几人絮絮叨叨地又说了半天,诸葛瑾告辞了,说三天后启程。让他们抓紧准备要带回去的东西。

    在军事学院外训系,经过一年学习的学员们毕业了,各个来自不同集团的学员们在共同的学习、竞争,游戏甚至打架的工程中,尤其是经历了西凉撤侨和进军西凉的战役,许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天,各个学员队都忙着迎来送往,临别留念。

    自从西凉撤侨行动后,曹军学员队和东吴学员队,这两个来自敌对阵营的学员队,就已经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一直往来密切。

    这天,许褚宴请甘宁和陆逊等人,赵云以朋友的身份作陪。

    众人畅谈一年来彼此相处、共同生活的种种趣事,开怀畅饮。赵云看着这些现在情意深厚,将来却要在战场上各为其主,而成为对手的悍将们,不由得深深叹息。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来自各地的学员们都陆续走了。

    诸葛瑾也终于启程了,他带着孙尚香、小乔、韩强和王奔等人捎给他们在东吴的亲人的礼物,足足装满了十几辆马车,踏上了返回东吴的路途。

    诸葛瑾走了。前来送行的黄月英,望着走远了的诸葛瑾,久久伫立在那里,呆呆地想着心事。

    诸葛均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出声。孙尚香见黄月英还在那里发呆,刚要招呼她回去,被诸葛均拉住。大家都默默地陪着她站在那里。

    片刻之后,黄月英发现大家都在等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和大家一起回城。

    诸葛均与她并行。黄月英说到:“大哥就要来大唐了,我真为你们兄弟团聚高兴,可是你二哥,唉……”

    诸葛均说到:“嫂子,二哥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只要夺下益州,为了二哥,我不惜与曹操开战。”

    黄月英是深明大义的人,她也知道目前营救诸葛亮的时机还不成熟,大唐刚刚进关,军事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强大的曹操。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大唐的国力。但是,她毕竟是个女人,情绪波动太正常不过了。

    回到城里,诸葛均和孙尚香这天就陪着黄月英说话,又一起共进了晚餐。

    诸葛瑾终于回到了东吴,他去见了孙权,把孙尚香的信和礼物交给了他,报了个到,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他对二娘和夫人讲了他在大唐的见闻,全家都为诸葛均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他提出要到大唐发展的想法也得到了支持。

    鲁肃对于诸葛瑾亦师亦友,诸葛瑾要离开东吴,自然要告诉鲁肃一声。回到东吴的第二天,他就来见鲁肃。

    鲁肃听说诸葛瑾要离开东吴,不禁大吃一惊!

第二百一十章 鲁肃支招

    鲁肃望着诸葛瑾,对于他忽然要离开东吴,感到十分吃惊,要知道诸葛瑾在东吴奋斗了这么多年,现在总算是已经进入了东吴的军事高层,这一切来之不易。虽然他知道诸葛均是一国之主,但是毕竟只是一个西域小国。

    吴国是个大国,目前拥有八郡172个县以及交州的全境。人口218万。而且地处江南富庶之地,是除了曹操以外的最大的军政集团。诸葛瑾目前很受孙权的器重,又有鲁肃在上面提携,正是前途远大的时候。

    因为西域与东吴地理上相隔太远,鲁肃对于大唐的关注很少,尽管听说了一些大唐的传言,但是在他的心目中仍然认为,大唐只不过是一个极其贫弱的域外地方势力。因此对于诸葛瑾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感到吃惊。

    诸葛瑾理解鲁肃的想法,他因为要向孙权递交这一年的大唐考察报告,早在离开大唐之前,就已经写好了报告,他就将考察报告先交给了鲁肃。然后离开鲁肃的家,去了乔国老的家。

    乔国老看了女儿的信,老泪横流,大乔也是如此,因为小乔离他们太远了,思念之情令他们心绪难平。当他们得知小乔过得很开心的时候,又为她感到高兴。听说小乔比以前胖了,想起小乔在东吴时憔悴的样子,乔国老连声说到:“好,好,看来她去那里是对了。”只是女儿离得太远了,见一面也太难了。不禁又有些难过。

    诸葛瑾说自己过不了多久还要去大唐,乔国老就说自己也想去看看。大乔也想去看妹妹,可是她的身份不允许她长期离开东吴。父亲要去,她倒是愿意,只是担心如此长途跋涉,父亲的身体会受不了的。就劝阻了他。只是说等诸葛瑾临行前,来自己家里一趟,他们有信和东西要带给小乔。

    鲁肃用了整整一天看完了诸葛瑾的考察报告,又找来了甘宁和陆逊等人,详细询问了他们所了解的细节。就派人来找诸葛瑾。

    鲁肃和诸葛瑾又谈论了整整一天。

    鲁肃十分感慨,说到:“当初小均在吴郡的时候,虽然在商业上表现出了一些才能,没有想到他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竟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诸葛瑾也说道:“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说实在的,我觉得我以前掌握的知识已经有些落后了,不抓紧学习就跟不上了。”

    鲁肃怅然地说道:“既然是这种情况,我就无话可说了,可是我真是舍不得你走啊。”

    诸葛瑾也说道:“您对我亦师亦友,我有在东吴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您提携的,我也是舍不得离开您的。可是我兄弟需要我,我……”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鲁肃也有些动情,说到:“子瑜,这以后万水千山的,再见一面就难了。老哥我……”

    待两人平静后,鲁肃说道:“兄弟既然有大好的前程,做哥哥的不好阻拦,只是吴王会不会同意你离开,你还要想好说辞啊。”

    诸葛瑾拿出了诸葛均给孙权的礼单,鲁肃一看,好大的手笔。他沉吟片刻,说道:“你不要将礼单一下子都拿出来,那样他还会提出其他的要求。你先拿出一部分,他会说考虑考虑,你过几天再去找他,就说为了感谢吴王的栽培,你又向你兄弟要了剩下的部分。他就不好意思再提其他要求了。

    另外,吴王问起你唐国的事情,你尽量说一些它的不足之处。总之是你兄弟需要你的帮助。”

    诸葛瑾感激地说道:“多谢大都督的提醒。”

    鲁肃又说道:“这还不够,你求见一下吴国太,你就这样说……”

    这天,诸葛瑾求见孙权。

    孙权说道:“子瑜(诸葛瑾),你写的报告我看了,我的个妹夫可真是了不起。短短两年发展到如此地步,你说说,他那个唐军真有那么厉害,只付出了几百人的代价就歼灭了西凉的八万大军?”

    诸葛瑾想起鲁肃的提醒,说到:“这一仗,他们胜得也有些侥幸,主要是韩遂太轻敌了,结果中了唐军的圈套。”

    孙权心里有些平衡了。说到:“我感觉也是,这仗打得也太邪乎了。”

    诸葛瑾拿出诸葛均给他的礼单,递给了孙权,特意强调到:“这是尚香郡主夫妻送给您的礼物。”

    孙权接过礼单一看,不禁眼前一亮:望远镜100架,指北针500个,手弩1000副,配箭5万只,多功能匕首2000把,战场急救手册一本,急救包10万个。

    看到孙权看完了礼单,诸葛瑾又将诸葛均给孙权的信递给了他。

    孙权对于前面的那些寒暄的话,一扫而过,看到了末尾关键的话——诸葛均在大唐的地位不稳,可用的心腹不多,希望大哥诸葛瑾前来帮忙。

    孙权心里暗道:“妹夫需要自己人支持,请诸葛瑾帮忙,这可以理解,但是诸葛瑾好歹是东吴的重要军事将领。就这么点东西就叫我放人,没那么便宜。”他打定主意要再敲一下诸葛均的竹杠。

    孙权说道:“妹夫的要求,可以理解,也应该支持,可是你毕竟是我东吴的大将,这件事我得和大臣们商量一下。”

    诸葛瑾心道:“这件事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用的着和别人商量吗?纯粹是扯淡!”他知道孙权还有下文,就静听他往下说。

    果然,孙权说道:“现在,东吴百废待兴,急需大唐的鼎力相助,子瑜啊,你跟小均联系一下,再支援东吴一下。”

    诸葛瑾暗暗佩服鲁肃,心道:“还是子敬(鲁肃)了解吴王啊。”

    诸葛瑾说到:“吴王说得对,小均能有今天,吴王是给了他大力帮助的,他理应支持东吴一下。我回去就找他联系。”

    东吴到大唐万水千山,通信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就是飞鸽通信,也不是一只鸽子可以办到的,那得进行接力才行。

    诸葛瑾就一方面耐心等待,一方面叫家人处理商业财产,做好搬家的准备。

    过了些天,他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求见吴国太,说有孙尚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