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河谷城战役的影响是深远的,直接引起了一场间谍大战。

第二百零六章 谍报战争(一)

    无论在任何时代,一项新武器的出现,都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他们都想了解其中隐藏的秘密,并想将它据为己有。随之必然产生相应的间谍活动。

    许褚、陆逊等人作为军事参观团的成员,目睹了这一奇迹般的战役全过程。对于唐军拥有的能够爆炸的武器,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他们无法抱怨军事学院不将这种武器的秘密,教给他们这些外籍的学员,毕竟自己是其他军事集团的成员。而且他们感到,自己就是学会了也没有用,自己所在的军政集团也没有这种武器。为了他们的安全,他们所在的各个集团都给过他们明确的命令,不准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但是他们向自己的所属集团汇报他们的见闻不在禁止之列。

    很快各个军事集团都接到了关于河谷城战役的详细报告。

    曹操看完了许褚发来的关于河谷城战役的详细报告,心中大惊。他立即召集重要的谋士和将领们讨论此事。

    程昱念完了许褚的报告,会场一片沉寂。

    与会人员都是军事专家,对于这样的武器也都感到恐惧。试想一下,飞雷炮一颗炸弹,可以将方圆几十米内的人员全部消灭,对于依靠密集队形作战的军阵,将是一种多大的伤害?

    一向以稳健著称的曹仁说到:“这仗还怎么打啊?”他实在是想不出如何对付这样恐怖的武器。

    与曹仁风格一致的贾诩也说道:“我看了关于唐军作战和训练的报告,完全颠覆了我生平所学的战争理论。面对这样的军队,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说句不该说的话,幸亏唐军人少,否则……”他摇摇头,不再说下去了。

    夏侯渊说到:“咱们打仗全靠官兵的勇敢,将领的勇武更是军队的重要因素,战场斗将是提高士气的主要手段之一。唐军可好,战场斗将成了军中的违纪行为。这唐军真是不可思议。”

    荀攸说到:“还是丞相英明,派出了许褚带人到唐军的军事学院学习,使咱们能够及时掌握唐军发展的最新情况。不过,好像这样还是不够。对于他们装备新式的武器,还是无法掌握。”

    程昱说到:“我也感觉咱们的军队落后了。但是这差距好像很难弥补,这时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差距,例如装备上的差距。唐军一个基层的军官,比如管理百人的连长。他装备着望远镜、指北针、打火机、口罩、急救包、压缩干粮、多用途匕首、手弩等等,就这些咱们就没有办法解决。至于其他的大型装备咱们更式望尘莫及。由装备水平带来的作战理念的差距也是咱们难以赶上的。

    咱们仅仅跟着学习还是不够的,他们会不断生产出新的东西,与咱们的差距呢也会越来越大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在国策上有所改变,比如重视工商以提高财力,重视工匠来研究新式武器。”

    曹操说到:“我认为仲德(程昱)所言极是,就以仲德为首,你们大家提供帮助,研究一个新的国策出来。不过全面改进不是一日之功,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情报工作,尽快掌握唐军的新式武器。”

    会后,曹操将贾诩留了下来,并派人叫来了司马懿。

    曹操决定成立一个类似大唐情报部的机构,起名叫探报司。由贾诩牵头,具体由司马懿负责。

    与曹操的想法一样,孙权成立了谍报局,刘备成立了飞骑卫,都是同一性质的组织。他们的第一目标都是唐军的新式武器,一场谍报大战拉开了帷幕。

    要说最有情报意识的还是司马懿,早在大唐开始移民时他就已经开始了布局。当初他就在移民中安插了50名间谍。准备长期潜伏,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

    令司马懿十分郁闷的是,间谍活动在大唐开展很困难。(原因前文已经说过)还有一个更直接而且可笑的原因——头发问题!

    除了大唐以外,外来的人都是长发,一看就很引人注目,活动容易被人监视。如果剪了头发,是不容易引人注目,可是你没有大唐的身份证。冒充大唐人,只要发现,立即就会被逮捕。危险程度极高。

    你可以伪造身份证,但是大唐的身份证伪造十分困难,上面加盖的特制钢印,以其他地方的技术,就无法做到。

    大唐的身份证检查极其严格,行人被检查身份证是很平常的事情。由于现在是战争年代,伪造身份证在大唐是重罪,会被认为是间谍处于死刑。

    鉴于间谍在大唐活动困难,外地人从事间谍活动的空间太小,司马懿将工作重点放在收买大唐本国人士上。大唐公民觉悟很高,但是,在高额的回报的情况下,仍然有人被收买,替司马懿服务。

    司马懿还发现了一个间谍活动的途径——女人。

    大唐的妇女地位较高,活动空间大。而且不会因为头发这么明显的标志引人注目。因此司马懿对于针对大唐的间谍人员的培养,偏重于女性。

    司马懿从妓女和犯官家眷中挑选了许多妇女,以为她们赎身或者为其家人脱罪为条件,组织训练了一只多达120人的女子谍报队。许多人已经派往了大唐。这次更是加派了30名女子谍报队员,前往大唐。

    一时之间,各路谍报人员云集,博格达揿成为了间谍之城。

    这天,在一家长安人开设的名叫六福楼的古董首饰店,新来了一队母女。首饰店老板说是自己的妻女,在公安局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的人,可以在大唐逗留3个月。

    李罗手下的谍报人员,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外地来博格达揿的人,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的人明显增多了。

    诸葛均在李罗每天送来的内参上,看到了这件事,他敏感地察觉出了问题。

    诸葛均早就知道,一旦火药问世,必然会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夺取火药配方以及与之相关的武器技术自然会成为间谍活动的重中之重。

    他找来李罗和公安部负责人,向他们布置了反间谍活动的任务。

    李行是唐军总部供给部副部长李銑的小儿子,今年21岁,在商业部内贸司上班,他家住博格达揿北大街,每天上班都要经过这家六福楼珠宝店。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路过这里,忽然他听到一阵悦耳的笑声,接着从珠宝店里走出一位青年女子。

    他见到这位女子,一时呆立在那里……

第二百零七章 谍报战争(二)

    李行看见一个穿着汉朝服饰的女子,长相不是特别的出众,但是举手投足之间却是风情万种,韵味十足。李行性格有些懦弱,不善交际,类似后世的宅男。他父亲为了锻炼他,给他在内贸部机关,安排了一个文员的工作。

    说来奇怪,原来大家都穿汉朝服装时,看见有人穿着新式服装,都感到新奇好看。现在人人身穿新式服装,偶尔看到一个女子身穿传统汉朝服饰,也感到了新奇。这大概还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

    李行的性格封闭,长于想象,这种类型的女子正是他意淫的类型。他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那女子正与母亲说笑,似乎无意间看见了李行,赶忙羞涩地地下了头。

    李行感到无趣,眼睛在那女子身上又挖了几下,然后怅然走了。走出了十几步,他忍不住回头去看,却发现那女子正在看自己,见他回头,那女子向他微微点头一笑,随即与母亲走了。

    第二天,李行从六福楼珠宝店经过,放慢了脚步,十分留意门前的情况。大概是要采购什么东西,那女子与母亲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出门,正好又遇到了她们。李行大着胆子对她一笑,那女子也对他展开了笑颜。

    从此,每天早起上班,就成了李行最期待的事情。上班后,科长发现这个有些呆懒的下属,近来变得勤快了。不禁暗暗称奇。回家后,李銑夫妻也发现儿子变得开朗了不少。暗暗为他高兴。

    一来二去,李行与那女子变得熟悉起来。

    这天,李行大着胆子,约请那女子喝茶,那女子犹豫片刻,就在李行感到绝望的时候,那女子答应了他的请求。李行很快陷入了恋爱之中。

    这原本是一段佳话,可是事情的发展却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大唐公民的爱国意识可是很强的。在六福楼珠宝店的斜对面,也有一家名叫万福楼的珠宝店,店主人赵齐是本地人。他经营的生意比不上六福楼珠宝店,他心里一直很郁闷:“你才叫六福,我堂堂的万福,怎么就会不如你六福呢?!”

    六福楼珠宝店的动向一直是他所关注的。最近他发现六福楼珠宝店店主的女儿,与在内贸部工作的李行打得火热,他心里暗暗妒忌,心道:“难怪他们的生意比我好呢,原来是有后门,他们一定是通过李行搞到了便宜的货物,否则怎么卖得比自己便宜呢。”

    反间防特向来是大唐公民教育的经常性内容,赵齐认为六福楼珠宝店店主的女儿,作为一个外籍女子,主动和政府官员往来,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于是,赵齐出于“爱国”之心,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了这一事件。

    李罗自从接到国王的指示,在每个公安部门派驻了情报部的代表。接到举报后,公安部门将这个案件,交给了情报部的代表乔伟。因为这个案件的当事人李行的身份特殊,立即引起了乔伟的注意。他向上级汇报了此事,同样引起了重视。

    情报部对于此事展开了秘密调查。

    情报部监视了他们近一个月的时间,一无所获。但是鉴于李行父亲的身份,监视一直没有停止。

    李行与六福楼珠宝店店主的女儿孟芸芸的关系发展迅速。很快,李行就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了,整个人变得热情开朗。李銑夫妻对于儿子的变化十分高兴,目前大唐与大汉的关系良好,孟芸芸的外籍身份不是问题。

    李銑夫妻夫妻邀请孟芸芸到自己府上做客,孟芸芸礼数周全,谈吐优雅大方。他们对于她秀外慧中的形象很是满意。已经开始了谈婚论嫁了。

    李行经常带孟芸芸回家做客,孟芸芸也就经常出现在李府。她家境殷实,出手大方,李府的上上下下都对她有好感,都为李行感到高兴。

    这一切看上去很平常,也很合理。但是恰恰不太合理。孟芸芸的性格热情开朗,在恋爱期间,男女之间都愿意有自己的空间,李府有什么好玩的?见到长辈是不是有点拘束呢?孟芸芸出现在这里的次数有点多了。博格达揿可以去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干嘛总来李府呢?

    情报部怀疑孟芸芸接近李行的目的。加紧了对她和六福楼珠宝店的监视。通过对六福楼珠宝店的监视,情报部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顾客中,有不少军政高级官员的眷属,这些眷属之所以喜欢来这里,主要是因为店家给他们的价格十分优惠。比其他店铺的价格要便宜得多。而且,他们这种优惠只限于军政高级官员的眷属,对于其他人则没有这种待遇。动机让人怀疑。

    这事要是发生在其他地方也算正常,因为商家结交权贵就是为了能够平安经商。可是大唐不同,商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不存在受到盘剥的现象。商家这样不计成本的做法,就有些不正常了。

    情报部人员经过长期的监视,发现这里的疑点越来越多。已经初步确定这里是一个间谍窝点。至于这些人是属于哪个势力集团,目前还搞不清楚。

    李罗接到报告后,责成情报部反特分局,派人与博格达揿公安局城北分局组成专案组,负责这个间谍案。

    专案组不仅在六福楼珠宝店附近安排了秘密监视点,对于出入这里的可疑人员进行调查,还在李銑的家中布置了眼线。

    李行和孟芸芸继续交往,感情也进一步升温,终于孟芸芸与李行举行了婚礼。孟芸芸堂而皇之地住进了李府。

    婚后,李行和孟芸芸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小日子过得甜美如蜜。

    孟芸芸每日甜言蜜语,娇嫩的肌肤,惹火的身材,加上据她所说传自母亲的超强的房中术,令李行品尝到了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满足。他幸福极了。

    然而,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天孟芸芸要回娘家,李行亲自将她送了回去,说明天早上来接她。李行这些天,第一次独守空房,度日如年。

    第二天一早,李行急忙来到六福楼珠宝店,要接孟芸芸回去,却从她父亲嘴里得到一个消息——孟芸芸失踪了。

第二百零八章 谍报战争(三)

    孟芸芸失踪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将李行击倒在地。孟芸芸的父亲急忙将他扶住,坐在椅子上。李行清醒过来后,问明了情况。

    孟芸芸是被人绑架了,同时被绑架的还有她的母亲,绑匪留下了话。不准报警。在焦急地等待了两天之后,孟芸芸回来了,她母亲却没有回来。孟芸芸哭泣着说了她的遭遇,说绑匪要她提供一些大唐的情报给他们。

    孟芸芸请李行一定要救她母亲。看着爱妻梨花带雨的模样,李行一阵心痛。

    李行看看绑匪要的并不是什么机密文件,只是一些高官能接触到的内参而已,这些文件,有时李行在家里也能看到。他回到家里找来了一些,交给了随同孟芸芸前来的绑匪。接着绑匪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李行提供他们单位的的内部文件。李行也照办了。

    李行提供的这些文件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机密,但是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大唐的法律。

    就这样,李行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

    原来,孟芸芸就是司马懿派来的女间谍,她原来是一个县官的女儿,因为父亲犯罪,全家被发配,她13岁就成为了官妓。司马懿以为她全家脱罪的名义,使她加入了探报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被派往大唐执行任务。

    孟芸芸这里的父母都是假的,他们是一个行动组的。李行是他们长期观察选定的一个目标,孟芸芸的任务就是将他发展为谍报人员。孟芸芸良好出身养成的气质,加上后来在风尘中打滚磨练出的本领,对付李行那时轻而易举。

    一开始,孟芸芸的任务是盗取李銑的机密文件,这就是她逗留于李府的原因,但是李銑的书房把守严密,她多次尝试,却无法接近。于是动了发展李行的念头,干脆嫁给了他,最终成功地将其发展为谍报人员。

    专案组对他们紧盯不放,终于在一次李行盗取李銑的文件后,在他们交接时,将他们一举抓获,人赃并获。

    李行和孟芸芸都被公开处以死刑。

    因为李銑的身份,这个案件轰动一时。

    诸葛均听取了李罗的汇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大唐破获的间谍案,共计41起,抓获间谍258人,涉及几乎所有军政集团。可以说博格达揿是间谍最密集的城市了,这可以称之为间谍之城。

    在发明火药之前,诸葛均就考虑到保密的问题,不仅在人员挑选上严格把关,在安保上采取了措施。关键是在炸药的生产流程上采取了措施,每一部分都有人专门负责,他们也只掌握这一部分的技术。如果不是将他们全部集中在一起,知道了部分机密也没有用。

    炸药不同于普通的黑火药,它的生产流程极其复杂,掌握全部机密的只有诸葛均一人。因此所有间谍的努力全都是白费。大唐牢牢地掌握着炸药这一利器,也就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间谍和反间谍的战争仍在继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