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均一听是这事,心道:“这可不怨我了,她们能怀上,证明不是我的问题,这怎么能怪我呢?”不过这话他可不能说出来,那样会使曹静伤心的。他嬉笑着说到:“这事好办,咱两个多加班就是了。”

    曹静羞怯地说道:“你就是嘴上会说,这么多姐妹,人家多长时间才和你在一起一回?而且,你又要入关了,等你回来,我都成了老太婆了。怎么能有宝宝,都怪你。”

    诸葛均想想也是,说到:“那怎么办?要不……”他想说这几天加加班,又想到自己要出远门了,每个女人都要照顾到,因此不可能天天在曹静这里。

    曹静趴在他的背上,双手搂住他的脖子,胸前的柔软不停滴摩擦着他的肩部,诸葛均心道:“啊,又来这一套。”想归想,他还是吃这一套。就将她拉过身前,坐到腿上。

    亲热过后,曹静娇滴滴地说道:“老公,静儿想了个办法,你可得同意。”

    诸葛均说到:“你说说看。”

    曹静说到:“你身边总得有个替你保管机要文件什么的人,还能照顾你的生活,处理一些杂事,对吧?”

    诸葛均忽然想起后世的很多高官们,都有个美女机要秘书,曹静现在没有身孕,正好符合这个角色。而且入关后,难免和曹操方面打交道,曹静也是不二的人选。

    想到这里,他说道:“有道理,这样,从今天起,你就担任我的机要秘书,随我出征。”

    曹静大喜,在他脸上连亲几下。

    诸葛均写了个手令,交给曹静,说道:“你拿着这个手令,到政治部办个手续,明天就可以上任了。”

    从此,诸葛均身边多了一个身穿上校制服的女军官。

    孙尚香等人有意见,诸葛均就说要和曹操打交道,她们就无话可说了。

    这天,韩遂派人来了,要求见诸葛均。外交部的人负责接待,他们知道韩遂的使者来干什么,就先将他们安置在驿站里。然后禀报了诸葛均。

    这时,姜晶正在西羌国,替诸葛均作说客。她传来的消息是韩遂的使者也到了西羌国。已经与西羌国达成了互不侵犯条约,条件是每年为西羌国低价提供粮食和食盐。

    要进军关内,还要有个名义。以前对龟兹和乌孙等国可以偷袭,现在就不行了。周边的国家都是关系良好的国家。就是韩遂在上次撤侨的后期,也是给予了大力协助的。你要是再搞突然袭击,没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周边国家都会害怕你对他们也来这一手。从而对你严加防范。

    诸葛均和徐庶想了不少理由,都有点站不住脚,人家韩遂已经派人来了,递交的国书上表示了友好,并给出了较好的条件,诸葛均和徐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因此他们就暂时不见韩遂的使者。因为不知道说什么。

    韩遂的使者等在驿站里,见不到诸葛均,心里感觉不好,可是人家不见你,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干等着。

    马超等了几天,还见不到开战的命令,有些焦急了。就来问诸葛均和徐庶,他一听二人正在为一个开战的理由犯愁,不禁哈哈大笑,说到:“我马超打韩遂还需要理由吗?全天下都知道为什么!”

    徐庶笑道:“对呀,马孟起打韩遂,天经地义。就以马超的名义!”

    诸葛均也恍然大悟,说到:“我也真笨,这么好的理由竟然没有想到?!”

    当天,马超来见韩遂的使者,二话不说,割掉了使者的一只耳朵,将他赶回了西凉。

    在徐庶的授意下,大唐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很快全天下都知道马超从大唐借兵要攻打韩遂了。对于大唐为什么肯借兵给马超,老百姓都理解。马超是诸葛均的结义大哥,诸葛均还是曹操的女婿,这两个理由足够了。

    大唐这次调动的军队有,国防军第一军、第二军全部,第三军第一师,廖洪的独立师(热兵器师),天山雪豹营,军事学院外训系参观团。其他直属部队等,共计64700人。另有地方干部团2550人,准备接收打下的地盘。诸葛均为总指挥,徐庶为总参谋长,吕秉为副总指挥。

    徐庶下令全军三天后出动,各部队做最后的准备。

    天山雪豹营提前出发。

    出发前一天,诸葛均将马岱和凌儿叫到家里吃饭,孙尚香作陪。

    凌儿的儿子已经八个月大了,诸葛均抱着小家伙,对凌儿说到:“马岱这次要去执行任务,是危险了点,不过他是天山雪豹营的最高长官,也不必亲自上阵,关系不大。”

    凌儿接过儿子,说到:“为国征战,咱们家人义不容辞,马岱去就去吧,小心点就是了。”

    诸葛均对马岱说到:“你时刻要记住自己是最高指挥官,你的职责是指挥部队,而不是作为一个士兵冲杀。听说上次你就冲杀在前,今后不允许你这样。再发现你有这样的行为,我就把你安排到地方工作。”

    马岱嘿嘿笑着,答应了。

    孙尚香说到:“你和均哥外出征战,家里的事情你不必担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凌儿母子的。”

    送走了凌儿一家,诸葛均留宿在孙尚香这里,除了告别孙尚香以外,他还想见见小乔,但是一晚上她也没有露面。

    第二天早饭后,诸葛均离开孙尚香的住处,准备出发了。他留意看看,还是没有看见小乔,他心中失望,上马走了。走出不远,他不甘心地回头望望,忽然,他眼前一亮……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兵发玉门关

    诸葛均忽然看见,在孙尚香的身后,小乔穿着一身淡青碎花的旗袍,亭亭玉立。在那里,她默默地望着自己。诸葛均心里一阵感动:原来神仙姐姐也是在意自己的。他挥手向她们致意。

    忽然,小乔姐姐笑了。她的笑容就像鲜花忽然绽放,也像阳光照亮了了他的心房。他忽然觉得世界是这么美好,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韩遂见到自己使者的模样,知道与大唐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他召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研究如何应对。

    候选说到:“咱们两面作战,肯定不行。唐军虽然厉害,但是毕竟人少,咱们应该对曹军采取守势,集中力量首先击破唐军,然后再回头对付曹贼。”

    杨秋说到:“我赞成候将军的意见,建议派人与曹操谈判,就说西凉仍然归附大汉,只是希望自治,每年向大汉缴纳税负。曹贼现在正与刘备和孙权对峙,能够投入的兵力也不足。有可能按兵不动。”

    程银说到:“以曹贼的性格,他一定会坐山观虎斗,如果咱们胜了。他们不会出兵,只要咱们集中兵力,击破唐军,就没有什么风险。”

    大家的意见基本上一致。

    韩遂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韩遂下令,兵分两线。南线由杨秋负责,统领本部和李堪、张横两部人马共计75000人马,对抗曹军。韩遂亲率侯选、程银、梁兴、成宜、马玩五部主力共计186000人马前往玉门关,迎击唐军。

    誓师大会后,唐军终于出动了。

    甘易曾驻守玉门关多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先锋的任务他是当仁不让。

    通往玉门关的公路早在一年前就修好了,这条沙漠公路现在两旁已经建成了宽约一里的绿化带,基本上解决了风沙对公路的侵扰。在公路两旁,每隔两公里就有一个居民点,每隔居民点都有一户人家。他们隶属于交通部公路局的公路养护大队。

    所有养路员工都是从移民中征集的自愿人员,他们的收入是内地员工的一倍半。每三年可以申请轮换。给养由养护大队每三天输送一次。每个居民点负责两公里的公路养护,确保了公路的畅通。

    甘易坐在四轮马车上,望着沙漠通途的奇迹,无比感叹。他听人说过,这一切的方案设计,养护方法都是国王提供的。他就想不明白,今年也只有21岁的国王怎么什么都会呢?

    和大唐的大部分国民一样,诸葛均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像神一样。一切都令人敬仰。尤其是国王的品格,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就像个邻家的大男孩。他从不仗势欺人,对待国民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而他的婚姻生活也是一部传奇故事,令人津津乐道。

    孙尚香、曹静和杜雪莲等人都是极其优秀的女性,她们的行事风格都和诸葛均基本一致,在百姓中好评如潮。

    甘易也和大部分大唐国民一样,心甘情愿的为大唐服务。

    甘易统领着第二军的第五师作为前锋,这日来到了望柳镇,在这里扎营过夜。

    自从两年前,诸葛均占据了望柳镇,这里的建设就没有停止过,不仅修建了可容纳300多人的大型客栈,后来又在此修建了一个中型的粮食转运站,后来扩大为物资转运站。为保证安全,去年底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武警大队,现在的望柳镇已经发展为一个人口近2000的城镇。

    过了望柳镇,就没有公路了,有的还是千百年来旅人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古道。

    探马不停滴来往玉门关。

    玉门关的西凉守军,是的成宜副将统领的5000人马。自从马超公开宣战后,从敦煌等地又增援来了11000人马,由于韩遂的主力远在金城前线,成宜快马赶回指挥坚守玉门关。

    马岱的天山雪豹营作为全军的先头部队早已来到了玉门关附近。

    玉门关位于东经93度87分,北纬40度35分左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玉门关南边是沼泽地,北边是哈拉湖,再往北是汉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玉门关是一座四方形城堡,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沼泽遍布四周,蜿蜒逶迤的汉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望无际,每隔5里10里,就筑有一座方型烽火台。

    玉门关说起来只是一个人工城堡,本身并无地理上的险峻可言,因此攻打玉门关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因为它的周边都是沼泽地带,通行不便,因此才显出了它的重要地位。

    天山雪豹营的任务是清除玉门关外零散的西凉军的据点。他们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肃清了玉门关外所有的敌人,歼敌350余人,阻断了玉门关内西凉军的情报来源。

    在此期间,西凉军发现关外有唐军活动,曾经出动了一队500人的骑兵,前去清缴,结果中了天山雪豹营的埋伏,竟无一人生还。关内守军不清楚外面的情况,不敢再派兵外出,只是加修工事,决心死守玉门关城池。

    这天早上,玉门关城头守卫发现关外远处烟尘滚滚,唐军大队终于来了。

    成宜和副将登上城楼向城外观望。

第二百章 新武器实战

    唐军大队开到后,立即分出两队前往西门和北门,各自在距离城门五百步左右列阵,然后缓缓推进到了弓箭射程之内。

    由于城外的西凉军被清理干净,成宜没有第一手情报,摸不清唐军的虚实,虽然看见唐军也就一万人左右,自己的兵力是唐军的两倍。但是不知道唐军的援军距离多远,不敢贸然出战。

    成宜与副将商议,决心死守城池,依托城池消耗唐军,等待韩遂的大军到来。

    对于守城,成宜还是有信心的,他唯一担心的是唐军的抛石机,这种武器的威力较大,对城墙的破坏作用较强。好在玉门关城墙高11米,上宽3米,下宽5米,抛石机的准头差,不能连续打击一个点,城墙可以抗击得住。

    他观察了很久,没有发现唐军的抛石机部队,他认为唐军大概是嫌弃抛石机太过笨重,因此没有带来。这下他就更有信心了。

    成宜是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对于唐军的主要优势:长弓部队和汽油弹早早做了防范。他组织官兵们在城墙上用门板搭建了掩体,防备长弓的抛射杀伤。拆除了城墙附近的民居,防止唐军的火攻。在城门里面修建了瓮城。同时,在南面新开了一个城门,便于部队的进出。总之,准备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充分的。

    唐军的确没有携带抛石机,因为火药的出现,唐军取消了抛石机部队的编制。

    唐军准备攻城了。成宜又发现了唐军的一个问题,他们居然没有带云梯!

    云梯登城是诸葛均十分反对的,他从影视剧中看到,攻城的士兵携带云梯爬向高高的城墙,被守军轻易地屠杀,那种惨象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他深深为那些爬梯的官兵不值。

    他的想法就是利用火药的威力,要么打开城门,要么炸塌城墙。总之不能让士兵们进行这种低级的攻击。

    诸葛均对大唐的将领们灌输了一种新的战术理念,就是要处分运用谋略,发挥武器的长处,尽可能的保全士兵的生命。

    成宜望着城下有序的唐军,心里忽然生出了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好像有什么未知的危险在等着他们。

    随着一阵号角声,唐军开始了进攻。

    满天的箭雨扑面而来。西凉军官兵尽管早有准备,仍然有不少的伤亡。在不停歇的箭雨掩护下,身穿重甲的床弩兵,将床弩推进了几十米,进入了床弩的射程范围。

    按说床弩的射程比弓箭远,为什么还要向前推进呢?原来床弩的箭杆上绑了陶罐汽油弹。这时西凉军也发现了他们,许多士兵冒着箭雨向他们射箭。

    床弩兵们在厚重的铠甲保护下,开始向城头发射,许多弩箭落在了城墙上的西凉军的掩体上,大火熊熊燃烧,西凉军官兵四处逃窜,被漫天的箭雨射杀。

    成宜眼见这一切,毫无办法,真是欲哭无泪。他咬着牙,等待着唐军攻城,准备在唐军攻破城门后,在瓮城大量杀伤唐军。

    唐军很是奇怪,他们并不攻击城门,而是将目标选在了城墙上。9辆马车驶向城墙,到了距离城墙120步左右,停下了。从马车上卸下了东西之后,马车转向,横在那里,唐军在马车的后面活动,具体干什么,城墙上的西凉军看不见。

    西凉军就向马车放箭。马车上安装着厚厚的挡板,马匹全身都是双层的铠甲,将射来的箭都挡住了。丝毫不影响后面的唐军活动。

    大约两刻时间,马车终于被拉走了。西凉军看到9个黑乎乎的东西朝向城墙。忽然,一阵闷响传来,接着9个锅盖大小的东西飞上了城头。

    “轰,轰”一阵震天的巨响从城头响起,火光过后,城头上的守军和东西都飞上了天。近百米的地段已经没有活人了。

    飞雷炮的威力让所有见到的人都目瞪口呆!唐军如此,西凉军更是魂飞魄散。成宜也惊呆了,半晌呆坐在地上。

    这时,一辆马车飞奔到了城墙下,几个工兵简单滴在墙根挖了个浅洞,将十几个炸药包放进去,点燃。

    “轰”,一身巨响过后,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十几米宽的口子。早已准备好的铁浮屠冲了上去,大军随后跟进。

    城墙附近早已没了西凉军,唐军顺利地进了城,天山雪豹营的官兵和铁浮屠一起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