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里很是纳闷,尤其是得知购买军粮的钱全部是自己家里出的,更感到惊奇。自己的弟弟自己是十分了解的,平时喜欢些奇赢技巧,怎么自己一离开家,他就表现如此出色。看来自己对他还是了解不够。

    诸葛亮写了回书,在信中对弟弟加以称赞,鼓励他继续努力。又交代了一些家里的事情。交给黄七带回。

    诸葛均带着教导队训练完毕,回到家里,却见到泠儿和黄小婉站在院子里。黄小婉已经来家里多次了,现在也不拘束了,见他回来,微笑着和他打招呼。他也回应道:“婉儿,几时到的,我叔父呐?”

    黄小婉现在的脸色红润,已经没有以前的苍白了,大概是锻炼的结果,听她说过,现在她家里也改为三顿饭了。她说到:“下午我就来了,父亲已经走了。”

    这时黄月英招呼他。他说洗了脸就过去。

    来到黄月英屋里,黄月英说到:“小均,你哥来信了,信里夸奖你了。”

    他见她眼角湿润,显然哭过。大概是信中诸葛亮说了什么话,让她感慨了。于是说道:“嫂子,想二哥就去看看他,这里离新野也不远(大约53公里)。”

    黄月英摇摇头说到:“家里这么忙,我哪里走得开,再说了他也没有让我去,估计也不方便。”

    诸葛均想想也是,目前的状况,诸葛亮是不会希望她去的。就不再劝。

    她拿出账本说到:“今天叔父来了,说让咱们增加一些产量,我考虑了一下,可以先增加两成,人手就不增加了,让工人们加加班,多给一些工钱就是了。”

    他听得想笑,嫂子还真有资本家的潜质,知道如何剥削工人。就说到:“你看着办就行了。”

    黄月英真是个人物。这些天,他观察了一下,她将四个老家人提升为管事,自己只是指挥他们,并不事毕躬亲。整个家里被就她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忽然想到,如果蜀国让黄月英来做丞相会不会更好些?

    黄月英说到:“那行,就这样办了。”她用手抹了额头上几根散落的头发,接着说到:“你找的那些工匠,安排到山坡上去吧,独自建一个院子。这整天叮光乱响也太吵了。”

    他想想也是,就说到:“行,你就安排吧。”

    这时,阿秀进来说到:“二奶奶,三少爷,吃饭了。”

    饭桌上,诸葛军好奇地问黄小婉,:“你怎么说服你家改吃三顿饭的?”

    她放下筷子,轻声说到:“也没去说服他们,我就说你们家吃三顿饭,我父亲就同意了。”停顿一下又骄傲地说到:“我说什么他们都会答应的。”看来在家里是宝贝到极点了。”

    她接着说到:“后来,我父亲说,家里的开支增加了两成。不过他们夸我的脸色比以前好多了。”说完,笑了起来。小模样真是好看。

    泠儿轻哼了一声,说到:“还是你好啦,家里都宠着你,我在家里就没人疼,他们整天忙,没人陪我玩,幸亏你来了,不然,每天烦闷死了。”

    黄月英笑道:“也没见你闲着,整天缠着人,我都烦死了吶。”

    诸葛军十分享受这样平淡而温馨的家庭生活。可是战争的阴云,已经渐渐笼罩在荆襄大地上了,自己得加紧准备了。这样的日子,享受一刻是一刻吧。

    想到这里,他说到:“明天我休息,陪你们玩。”

    回到自己房中,他想着明天就什么也不干,就陪她们玩:“要安排些什么节目哪?”

第十一章 自家的隆中对

    早晨起来,诸葛均和三女来到院子里,跳广场舞。

    今天他换了一首歌:“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即使你不理解我也没关系因为你的心我能够读懂…三女都很喜欢这个曲调,歌词文采斐然,意境纯洁,她们也喜欢,可是直接唱情呀、爱的,还是让她们面红耳赤。好在,诸葛均是在前面领舞,三人又站成一排,谁也看不到别人的表情,还不算尴尬。

    泠儿只是觉得有意思,三哥可真会乱编。

    黄月英对他也是见怪不怪了,他现在经常说一些新词,也接受了。

    黄小婉却觉得害臊,小脸通红,心头如小鹿乱撞。她很喜欢来这里,每次回到家里,不几天就又想来诸葛家。她很喜欢泠儿,可是心里也总有诸葛均的影子。脑海中经常浮现出那张亲切而英俊的面庞。这丫头大概是恋爱了。

    汉朝女子15岁按照法律规定,就可以结婚了,如果女子30岁不结婚还要受到罚款的制裁。黄小婉已经快15岁了,恋爱太正常了。

    诸葛均来自后世,认为女子怎么也得20岁以上才能结婚,心里根本没有什么想法,与黄小婉谈笑,表现自然轻松正常。

    吃过早饭,四人聚集在黄月英的屋子里,玩起了猜灯谜,一人出题三人猜,轮流进行,按照约定,猜不中的,要在脸上贴纸条。三女都是文学高手,自然喜欢这个题目。

    黄小婉首先出题:“小狗身上长满了嘴。打一个子。”

    三人各自在纸上写答案。

    答案是“器”。这个谜题诸葛均能猜中,他为了活跃气氛,就故意写错了。就在自己脸上贴了一张长长的纸条,然后做了个滑稽的鬼脸,惹得三女一齐嬉笑。

    黄月英出第二个谜题:“一人拉弓卧草中。打一个字。”

    答案是“夷”。这个答案他就真的不会了,泠儿也没猜中,各自贴了一张纸条。

    一轮轮下来,诸葛均满脸都是纸条,三女娇美的脸蛋上也被贴得乱七八糟,几人相互看着,一齐大笑。

    接下来,三人又玩成语接龙。

    ……

    最后,几人谈论起来诗词。三女诗词做得极好,诸葛均随着二哥学过诗词,也能欣赏一番。

    黄月英从二女那里看到了他剽窃的诗词,觉得真是太好了,就提议他再做一首诗词,三女一起期待地望着他。

    他忽然灵机一动,说到:“诗词吟诵固然好听,唱起来也不错,我给你们唱一个。”他清了清嗓子,唱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中国诗词的巅峰之作之一,意境之优美,寓意之深远,难以用语言形容。

    诸葛均用一种她们从未听过的曲调,将这首词的优美情调,婉转缠绵地演绎了出来。

    诸葛均已经唱完了许久,屋中仍然鸦雀无声。只有一种激荡的情怀萦绕在三女心中。

    阳光从窗子透射进来,温柔地抚摸着三张梨花带雨的脸庞。诸葛军忽然感到有些惭愧。

    下午,诸葛军找到黄月英,郑重其事的说到:“嫂子,我有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与你商量。”

    黄月英从未见他这样严肃过,放下手中的账本,望着他说到:“你说吧。”

    他说到:“咱们要走了,必须离开这里了。”

    黄月英十分惊诧,诸葛家在此已经十一年了,她更是从小在此长大。(黄承彦家住古隆中座山北面的莲花峰黄家山根,又叫黄家隐房,这地名在过去地图上是可以查到的)为什么要搬走呢?

    三国演义是本小说,不是历史。既然叫演义,就有许多故事是虚构的,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去生活,会害死人的。但是,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却是存在的,如历史上有赤壁大战,存在三国魏、蜀、吴,是不容怀疑的。

    建安13年(208年)农历7月,曹操发动了荆襄战役,从地理上看,首当其冲的就是新野。有人考证说不存在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是罗贯中的虚构。但是诸葛亮曾在新野给予曹军重创,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以曹操对付徐庶、刘聪母子的手段,农历8—9月间,为了报复诸葛亮而派人到隆中追杀他的家人,也是可信的。

    就算曹操没有害诸葛亮家人的心思,诸葛均可不敢冒这个险。因此必须搬离此地。

    他给黄月英详细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她的才智也深以为然。她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肯定,曹操今年会来攻打荆州,但是现在她对诸葛均十分信任,只是可惜了这份家业。

    她是个不甘平庸的女子,现在管理着家业,日子过得很充实。于是问道:“那咱们的家业怎么办?”

    他能体会她的感受,笑着说到:“嫂子,别担心,到了新的地方,会有更大的产业等着你去做。”

    他站起身来,给她续了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坐下后继续说道:“我考虑了很久了,有个计划,想征求你的意见。”

    黄月英望着他,静听他说。

    他说到:“现在是5中旬月,还有三个月时间。咱们必须提前布局。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搬迁的准备。第一,立刻选址建造新家,待新家建完就走,最晚在7月中旬要搬迁完毕。

    第二,这里的香皂工厂,连同生产技术交给叔父,咱们只占其中五成股份,我想了为了省事,干脆就让叔父先给咱们1000两黄金技术转让费,然后每月给咱们500两黄金,他一定愿意。茶叶也这样办,就交给两位姐姐,你算一下,该收多少。家里的生产目前照样进行,这事你慢慢和他们谈。你也不用可惜这两项技术,到时候我还有新的技术,保证咱们财源滚滚。

    第三做好骨干人员的摸底排查,看哪些可靠的人愿意跟咱们走。明天我就去找二哥,告诉他咱们的想法。回来后就去选址。”

    黄月英点点头,同意他的安排。随即问道:“你打算把新家安在那里?”

第十二章 兄弟谈心

    第二天,诸葛均带上20名家丁,护卫着500石粮食,前往新野,同行的还有黄月英、泠儿和黄小婉。

    昨天,晚饭时,诸葛均说要去看二哥,问泠儿有什么话要带给他,泠儿好久没见到二哥了,就吵着要一起来。诸葛均说婉儿在家里,你就陪婉儿吧,哪想到,黄小婉也说想出去走走。他想左右没事,也乐得路上有人陪着,就答应了。

    黄月英想了一个晚上,实在是想诸葛亮了,也要一起来,他当然没有意见。全家就出动了。

    此时的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治安状况还是很好的,第二天,他们就顺利的到达了新野。

    听说家里来人了,诸葛亮忙迎了出来,见到弟弟,高兴地说到:“小均,你来了,家里都好吗?”

    诸葛均笑着说到:“二哥,你看谁来了?”

    诸葛亮一看,只见黄月英从一辆宽大的马车上走下来。

    诸葛亮心头一热,说到:“月英,你来了。”

    黄月英眼里满是泪水,如果不是旁边有人,早放声哭出来了。

    诸葛亮和泠儿、黄小婉打过招呼,领着他们进了府邸。

    诸葛亮叫书童王浩先招呼他们,说有事要问黄月英。

    诸葛均知道他们夫妻情深,有话要说,就和二女参观二哥的房子。

    他看到二哥的房子还不错,也想知道刘备是不是真的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对诸葛亮倍加信赖。就问到:“小浩,刘皇叔对你们好吗?”

    王浩说到:“三公子,刘皇叔对先生非常敬重,凡事都与先生商量,生活上也很照顾。”

    诸葛均心想,这刘备还行。

    过了好半晌,诸葛亮夫妇两眼红红的走了出来,要带他们去见刘备。这是必要的礼数,一方面诸葛亮身份在此,另一方面他们还带来了粮饷。

    诸葛亮住处,离刘备住处很近,片刻功夫就到了。

    刘备早已经知道诸葛亮家来人了,见他们来访,就在家中接见了他们。

    刘备先说了一些礼节性的话,对他们赞助粮食的义举表示赞赏。还叫出来两位夫人与他们见面。

    刘备此时的夫人,大的称甘夫人,相貌颇为秀丽,虽然已是中年人了,仍然容光逼人,气度雍容,有大家风范,她是阿斗的生母,后为蜀国皇后。年少的那位叫糜夫人,长相一般,中等之姿。相对与孙尚香的政治联姻,她是刘备与糜氏家族经济联姻的结果。

    刘备有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见他对女人的态度。他娶甘夫人前家里就有过妻子。三国中未提及,想来下场不妙。历史上他遇到危险时多次抛弃妻子,独自逃命。可见做他的女人有多悲惨。

    黄月英对这位冷酷的皇叔心里是不感冒的。可是为了诸葛亮她也不便说什么。

    诸葛均想起糜夫人和后来孙夫人的死,有些为她们不值。试想一下,为了自己的前途,随时可以牺牲自己家人的人,能有多少仁义可言。

    回到住处,又唠了一些家常,兄弟两个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单独谈话。

    从黄月英的家书和刚才的絮叨中,诸葛亮已经了解了家里的情况,现在对自己的弟弟很是欣赏。他说到:“小均,你现在的表现真是令人出乎意料。你那些赢巧(技术)是从哪里学来的,诗词也如此高妙,又是从哪里抄来的?”

    诸葛亮还真是了解自己的弟弟,一下子就问到了根子上。

    诸葛均不禁汗颜,就把对黄月英说的来历又说了一遍,说诗词也是那个道士写的。

    诸葛亮也不再追问。只接说到正题:“听你嫂子说,你要搬家,为什么?”

    他问诸葛亮:“二哥,你说曹操会不会来攻打荆州,何时会来?”

    诸葛亮说到:“必来。具体何时不知道,也只在今明两年。”

    他又问:“曹军来时,你能不能将他们打败?”

    诸葛亮自信的说到:“应该可以。”

    他接着问到:“如果曹军来20万人,新野能否保住?”

    诸葛亮说到:“不能。”

    他说到:“你战胜了曹军,必然名声大振,曹操会不会来迫害你的家人?”

    因为还没有发生战争,诸葛亮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他知道弟弟说得是对的。沉默片刻,就问到:“你打算搬到哪里?”

    诸葛均问诸葛亮:“如果曹军来攻打,荆州战事会持续多久?”

    诸葛亮说到:“不知道,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

    他说到:“我对你有信心,跟着你也没有问题。可是我想经商,必须有个安定的环境。因此,我想先到东吴,去见大哥,在那里建立一份产业。”

    诸葛亮想想也是,自己现在处境很尴尬,先将家人安顿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对于他们去投奔大哥,又有些面子上下不来。沉吟着没说话。”

    诸葛均理解他的想法,说到:“二哥,我去那里不是投奔他的,也不用他照顾。我是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产业。不会给你丢人的。如果你不同意,我就去汉中。你看哪?”

    诸葛亮想到,在曹操的地盘上不行,汉中也不好,自己将来是要夺取那里的,他们会受到牵连。目前,去东吴是最好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他说到:“好吧,就这样,等我这里明朗了再接你们回来。”

    诸葛均忽然想起糜夫人的惨死,说到:“既然已经料定要放弃新野,不如你们也早做准备,请刘皇叔早作安排,省得到时候被家眷拖累。”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不禁脸色大变。

第十三章 有争议的问题

    刘备放弃新野时,为什么要带着大约18万百姓前往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