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邀月山庄在金鸡湖畔开发的房地产,“邀月山庄度假村”早在春节过后就开始建设了,现在主体已经完工了,只差内装修了。样板房已经盖好了,只等人们前来参观了。

    诸葛均和黄月英商量后,发售前的宣传工作展开了。

    在吴郡城里,在四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出现了一样的彩棚,里面出售的商品与众不同,吸引了许多人的围观。

第七十八章 房地产开发

    彩棚里面,是一幅金鸡湖度假村的立体模型,共分两个区域,贵族一区,贵族二区。贵族一区共36幢别墅,都是独立院落,只对军政要员发售。贵族二区与一区比邻,共108幢别墅,同样是对立院落,面向社会公开发售的。

    别墅设计极其新颖,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既美观又实用。

    彩棚两侧悬着两个条幅,左边上书:“恭贺吴王落户金鸡湖度假村”右边上书:“入住度假村由吴王颁发证书”极其醒目。

    为了这个条幅,诸葛均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先是免费赠送给孙权夫人,一幢最豪华的的别墅。又答应给孙权销售收入一成半的好处费,孙权才答应的。(本来他要两成,孙尚香求情才免了半成。)度假村的新颖设计,金鸡湖优美的风光,都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吴王作邻居,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军政大员们争相抢购,不到两天就销售一空,没有买到的,都深恨自己得到消息晚了,训斥下人们,让他们以后耳朵要灵一些。

    相对于军政官员的购买**,普通商人们更是趋之若鹜。商人们有钱,但是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能够与吴王为邻居,当然荣耀,但是更吸引他们的是,吴王亲自题写的:“支援国家建设荣誉公民”的证书,这才是身份的象征。因为他们为国家贡献了税收。

    为此,他们宁肯多掏钱也要买到别墅,哪怕只是为了那个证书。

    别墅发售的第三天,金鸡湖度假就已经发售完毕。在没有买到的人们的强烈要求下,诸葛均答应开发下一期度假村。因为怕再买不到,许多人提前付了房款。为了公平,诸葛均每户收了五成的预付款。答应再开发256套别墅。

    看着堆积如山的黄金,马超和刘循目瞪口呆,心道:“三弟也太能整了,真是财源滚滚。不行,今后一定要跟他好好学习。不!要拉上他一起干。”

    相对于孙权派来的收税官的笑脸,黄月英看着一箱箱黄金被抬走,俏脸发黄,一个劲的心疼。诸葛亮见状也忍不住好笑。

    诸葛亮现在对于弟弟的商业才能,大为叹服。对于黄月英到长沙后发展商业,带动刘备集团的经济发展充满期待。

    诸葛均向孙权提出了,在吴郡城里开发超市,农贸市场等一系列计划。

    孙权虽然认为是好事,但是好处让他独占了,有些眼红。于是说要好好研究一下计划书,暂时搁置了下来。

    他召集大臣们研究城市开发的问题,打算自己搞个商业机构,钱不能让他一个人赚去了。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这超市、农贸市场以及房地产究竟怎么个搞法?因此没人吭气。

    张昭心里的确放下了与诸葛均的包袱,又提出了让诸葛均担任工商大臣的建议。众人也齐声附和。

    孙权心道:“你们的建议,说了也白说,我那妹夫肯定不干。”于是说道:“诸葛均的性子懒散,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大臣们见他这样说,也就不吭气了。会开到这里,没有什么头绪。张昭又提议,说到:“咱们也成立个工商协会,请驸马作指导,或者派人跟他学习。我听说他办了个商业培训班,咱们也办一个,让他派教员讲授商业知识。”

    孙权觉得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散朝后,派人找来诸葛均。

    诸葛均来了,孙尚香也跟了过来。孙权原来想与诸葛均单独谈话。又一想,无论说什么,人家夫妻两个还不是都知道,就不撵妹妹走了。

    诸葛均以为他申请的事情通过了,不料孙权说到:“小均,你现在身为东吴的驸马,应该为国家做事,你现在的财富已经很多了,再增添下去有什么用?你是个有大才的人,就做个商人也太屈才了。还是出来做事吧。”

    诸葛均还未回话,孙尚香就不乐意了。说到:“二哥,这又是谁出的主意,我均哥的性子就不适合当官,你就不要难为他了。”

    孙权说到:“小妹,不是二哥难为他,你看看咱们东吴久经战乱,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金钱。今天早晨,我收到报告,兴余县发生水灾,灾民多达三万余人,可怜呢。如果小均能出来做事,振兴咱们东吴的经济,改善民生,功莫大焉。比只做一个商人的意义大多了。”

    他这一番话很有煽动性,孙尚香的心思就动了,心想:“均哥能当个大臣也不错。还能为国分忧。”于是就不再反对了。

    诸葛均心里十分矛盾。帮助东吴发展经济,以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然可以有很大作为。可是这与自己的理想是矛盾的。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善民生,也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心里拿不定主意,想着回去与哥哥们商量一下。

    想到这里,他对孙权说到:“我就是个乡下农民,现在是有了点钱,也就是个土财主。担任工商大臣的事,我感到压力太大。我得好好想想,回去与哥哥们商量一下。

    孙权知道他一定会去问诸葛亮的,就说让他回去商量。为了安抚他和孙尚香,就说他们在吴郡的开发计划,他批准了。又说让他们先拿出一部分钱财,算做征地的预付款,他拿去赈济灾民。

    诸葛均见大舅哥主动示好,就表示自愿捐献一万两黄金,用于赈济灾民。

    回到邀月山庄,由于要等诸葛瑾下班后,兄弟三人一起商量。他就先来见马超和刘循,把孙权的意思说了。这兄弟两个老大不愿意,因为他们要与他联合搞工商业,三弟做了官,无法抽身,还搞个屁。于是坚决反对。

    诸葛均心里也期盼着,与二人开发益州和西凉,就说到:“两位哥哥,我心里的想法与你们一样。不过,我得征求那两位兄长的意见,我尽量推辞就是了。

    晚饭后,诸葛瑾来了,三兄弟一起商量这件事。

    诸葛瑾听弟弟说了孙权的意思,十分高兴,他现在也想让弟弟出来做事,兄弟两个在东吴互相呼应总是好的。就极力主张他答应。

    诸葛亮却沉吟着没有说话。

第七十九章 陶瓷洁具

    诸葛亮对于弟弟的工商业的才能,现在十分认可。如果他出任东吴的工商大臣,以他的才能,加上孙权的支持。势必会给东吴的经济,带来全面提升。东吴的实力本身就远在刘备集团之上,如果全面提升,会给刘备集团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他心里极其不愿意弟弟出任此职务,但是弟弟担任官职,对于大哥诸葛瑾是有好处的,他不便反对。因此不说话。

    诸葛均看到从两位哥哥这里,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就来找黄月英。

    黄月英说到:“你既然有了自己的目标,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要坚定地去实现它,而不应该为任何事情而改变。你自己拿主意,无论怎样我都坚决支持你。”

    他心里有了主意,就坦然了。笑着对她说到:“嫂子,我觉得你比二哥还厉害。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你来决断。”

    诸葛均叫孙尚香回绝了孙权的提议。但是答应他帮助他培训商业人才。他和马超、刘循商讨联合工商计划。马超提议干脆组织一个统一的联合机构,由诸葛均担任总管,他们从旁协助。刘循拍手赞成。

    为了房地产的开发,诸葛均推出了陶瓷洁具。

    汉朝人方便,用的是马桶,极其不卫生。每天早晨城市里都冲斥着粪便的异味。叫人极不舒服。

    诸葛均开发的别墅区,全部采用后世的排污系统。抽水马桶等卫生洁具被开发了出来。由于没有自来水系统,如厕前要在马桶上方的盒子里储水,但是也比以前的方法实用的多,尤其是富人,反正储水的工作由下人来做。因此深受欢迎。

    黄月英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她研究了各种卫生洁具的用途之后,提出来建立水塔的方法,在后边用风力水车向水塔供水,使整个别墅区有了自来水。令诸葛均大为佩服。心道:“这要是在后世,她一定能拿诺贝尔奖。”

    孙权使用过别墅里的卫生洁具后,大为赞赏,下令对王府进行改造,并将工程承包给了诸葛均。

    诸葛均极其不情愿地承接了这个工程,心道:“这回又是肉包子打那啥,钱还得自己垫上。反正孙权总有借口赖了这笔账。哪次与这大舅哥打交道,自己沾过便宜?”

    不过,邀月山庄的陶瓷制品大受欢迎,成了热销产品。

    诸葛亮说要在长沙也建一个工厂,专门生产这些卫生洁具,因为他有较重的洁癖。

    曹操的丞相府,也采用了邀月山庄生产的卫生洁具,感觉比以前舒服多了。他想到女儿曹静,很心疼她的处境。自诸葛均大婚后,她情绪低落了有一段时间了。

    曹操心道:“诸葛均这个混蛋,就没有个安生的时候,三天两头地闹出动静,这不是刺激我的乖女儿么?真该死。”

    接下来的日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马超和刘循,跟着诸葛均学习工商知识。闲下来接着斗地主,马超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的开始翻本了。

    黄月英终于要启程了,带走了一半的工匠和大量的黄金,要到长沙去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这天晚上,诸葛均单独邀请了赵云,到他房间说话。赵云不知道这位公子哥要找他谈什么,但还是如约来了。

    诸葛均为赵云泡上茶,赵云虽然言语不多,却是个直性子,就问道:“诸葛驸马,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诸葛均也不绕弯子了,直接问他刘备撤出新野,为何携带灾民的事情。

    赵云面现痛苦的表情,半晌说到:“我不太清楚是什么回事。大概是百姓们拥戴皇叔,自愿跟随的吧。”

    诸葛均心里明白了。这件事赵云心里肯定有了答案。只是无法说出来而已。两人的谈话进行不下去了。又随便聊了几句,赵云就告辞了。

    黄月英终于走了,诸葛均一直送他们到了江边。看着她们上了船,扬帆远去。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长久以来,他一直和黄月英在一起,今天分别了,心里十分难受。

    帆影消失在天际了。诸葛均仍然呆呆地望着。孙尚香轻声对他说到:“均哥,咱们走吧。”

    诸葛均这才闷闷地上了马车,踏上了回吴郡的路。

    回到吴郡,他叫来了福伯和李四,现在他们二人分别负责,邀月山庄和上方山的基地。黄月英走了,他就更要倚重这两个老家人了。

    他和孙尚香亲自陪着他们吃了午饭,两人受宠若惊。诸葛均对他们交代了东吴的所有事物,说自己要前往西北,让他们管好家里的事情。自己不在期间,要两人遇事互相商量,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诸葛瑾。二人表示一定会尽心搞好家里的事情。

    安排好一切,诸葛均终于踏上了前往西凉的路途。

    随行的有马超和刘循,马岱和泠儿自然要回西凉。

    临行前,孙尚香吵着要随他前去,他考虑到西凉地处荒凉,路途遥远,担心她受罪,坚决阻止了她。吴国太也舍不得她离开自己,也劝了她。总算是让她留下了。

    韩强与他们熟悉,自然也被派来保护。他很喜欢和诸葛均在一起,不仅是出差自由,而且诸葛均出手极其大方,韩强手下的士兵们也都愿意跟来。王奔没有捞到这次机会,心里别扭了好一阵,十分羡慕韩强。

    白衣三少嫌在马车里憋闷,就骑马并攢而行,一路说笑着,到也快活。眼看快到吴郡边境了。忽然,背后烟尘飞扬,一队骑兵飞驰而来。

第八十章 前往西凉(一)

    吴国太惊慌地亲自来找孙权,说孙尚香走了。

    孙权一听就知道妹妹去找诸葛均了。于是安慰她道:“小妹和小均夫妻情深,她愿意随他去,就让她去吧。路上有小均、马超和韩强等高手,还有那么多护卫,不会有事的。”

    他心里也有些担心,可是知道妹妹的脾气,劝是劝不回来的。于是吩咐王奔再带一队骑兵护送,再带上两名御医,随时伺候,以防万一。

    见他安排妥当,吴国太也略略放下了心。

    王奔接令大喜,忙按照吴王的布置准备去了。

    诸葛均看到来的骑兵中,有红衣女兵,就知道是孙尚香来了,心道:“还是没有劝住她。”就在路边等候着。

    孙尚香来了,不仅她自己来了,还像大搬家那样,带来了大量的日常用品,什么衣服,香皂,梳妆镜子,雨具、零食等等,足足装满了好几辆马车,加上随行女兵们的东西,一共带来九辆马车。就这,还不算自己乘坐的马车。

    诸葛均体谅她的心情,就不再劝她了,只是问了她如何与吴国太说的。她说没事。诸葛均就感激地说到:“香儿跟我最亲了。不过,前往西凉的路途遥远,恐怕你要受罪。就是到了西凉,西北极其干燥,我也担心你会不适应。”

    孙尚香却一脸阳光地冲着他微笑,甜甜的说到:“均哥,不用担心我,我愿意。”

    大队人马又出发了。走了没多久,后面又是一阵烟尘,一队骑兵赶了上来。

    诸葛均等人纳闷,心道:“今天是怎么了?”

    来的是王奔,他带来了50名骑兵,后面还有两辆马车,拉着两个御医和一车药品、器具。

    众人继续赶路。几天后来到了与荆州交接的地方。

    诸葛均此次的队伍,除了自己和孙尚香的随从,马超、刘循的随从,马岱也带着一群人,加上韩强和王奔的护卫等,共有340人之多。荆州边防军校尉,虽然得到了诸葛均大姐夫蒯祺事先的疏通。但是见到这么大的队伍,就不敢擅自做主了。

    蒯祺此时已经亲自赶来迎接,与校尉协商,可是他还是要却请示上司。

    校尉派出去的人还没走到门口,一个传令官送来命令,叫他们放行。蒯祺心里纳闷:“这是谁有这么大的面子呢?”

    让人惊叹的还在后面,曹军边防军不仅对他们放行,还派来了一个将军,率领1000名骑兵护送。

    诸葛均也很纳闷,就对那个将军说到:“在下就是个商人,怎敢劳动将军大驾,护送就不要了吧。”

    那个将军却对他十分恭敬,说到:“大人不必客气,能为大人效力,是小将的福气。”坚持要护送他们,并带来了大量的给养。

    蒯祺与诸葛均并骑,问他:“小均,你在朝廷里(曹操占有大汉朝的名义)认识哪个大人物,为何对你如此关照?”

    诸葛均在曹操地盘上,也就认识几个商人,他想不出这事怎么回事。于是摇头说到:“我不认识什么大人物,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一路上有曹军将领开路,各地官府迎送,平安地到达了益州地界。

    到了刘循的地头,早有人接报派来了大批的骑兵,护送他们到了成都。

    对于诸葛均,张昭现在已经彻底的放下了包袱,他本身是个公正的贤者,前一阶段发生的事情,他现在想起来都些后怕,为自己的不理智感到惭愧。甚至开始对诸葛均抱着歉疚的心理。

    这天,张承来找父亲,想对他说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