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理解她的心情,作为妻子帮助丈夫天经地义。他本来想在拍卖会后推出蒸馏酒的计划,现在黄月英这样要求,他就想说把技术交给刘备他们算了。可是这样一个利润巨大的产业,将给自己打来多大的帮助,对于自己的计划又是多么的重要。

    他十分矛盾,现在不给刘备,过几天自己又生产,黄月英怎么看?诸葛亮怎么看?刘备怎么看诸葛亮?

    黄月英见他不说话,有些不高兴了。因为她曾经听他说过他还有其它的技术,而且她也相信他能发明其它的技术。现在自己家里钱多的是,再增加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给二哥也不影响什么。于是说道:“小均,你二哥现在为难,刘皇叔仁义,他们好了,能救助许多百姓,你就帮帮他们不行吗?”

    在他的计划里,黄月英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他目前唯一信任的人。他不能让她产生离心离德的情况。他下了决心,要把自己的梦想对她合盘托出。

    他说到:“嫂子,你等一下。”站起身来,走到门外,对走廊上听差的丫环和下人吩咐到:“今天,我和二奶奶有事情商量,不许任何人打扰。谁来了也不见。也不准任何人走近二奶奶的房间。违者一定严办。”

    下人们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严厉的说话,知道一定是事关重大,立即唯唯称诺。

    他走回来,关上房间的门。黄月英听到他对下人的吩咐,惊讶地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了,这么小心?”

    他给她和自己泡上一杯茶,坐下来对她说到:“嫂子,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你说,再说这件事情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刘备这个人怎么样?”

    身为女人,对于刘备这样轻视女子的人,没有什么好感。但是黄月英是个识大体的人,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来评价一个政治人物。刘备善于收买人心,在许多人眼里是个仁义之人,她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说道:“刘皇叔是个仁义之人,能够善待百姓。不然你二哥怎么会辅佐他哪?”

    他耐心地把他对新野百姓跟随刘备,前往江夏的情况详细的进行了分析。听得黄月英嘴张得老大,心道:“这刘备也太狠毒了,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拿十几万百姓作为赌注,赌曹操不敢对百姓大开杀戒。他也太阴险了。”

    诸葛均说到:“自董卓把持朝政以来,袁氏兄弟、吕布、张绣、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这些军阀相互征战,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哪一场征战死伤的不是普通士兵,悲惨的不是普通百姓?他们哪一个能给百姓带来幸福的生活?”

    看到黄月英正在消化他的话,就喝着茶慢慢等待着她。

    黄月英想了半天,郁闷地说到:“既然刘备也是这等不堪的人,你二哥怎么办?”

    他将后世人人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制度给她进行了描述。听得黄月英无比向往。

    他接着说到:“要实现这种社会制度,前提就是要实现和平,和平的前提就是全国的统一。刘备起兵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一无所成,就算加上二哥的辅佐,你认为他能消灭曹操、孙权、刘璋和马腾等人,统一全国吗?”

    黄月英无语,心中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看着黄月英望向自己的目光,对她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黄月英看着小叔子,并没有多么吃惊,而是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这一年时间,她眼看着他一步步成长,不仅拥有了逐渐庞大的财富,而且拥有了自己训练的班底,更拥有了孙尚香、马超这样强大的外援。按照他的计划,加上诸葛亮的智慧,未必不能创造一番宏伟的事业。

    她望着他,坚定的说到:“小均,就这样干吧,我支持你。无论最后什么结局,我都不会后悔的。”

第四十章 谁家美女如画

    司马懿来到吴郡三天了,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没有住客栈,而是通过在吴郡的关系租用了一户民宅。这几天,他足不出户,只是派出细作四处打听相关消息。

    曹静在来东吴的路上,被江南优美的景色所吸引,在宅院里憋了几天,实在难受,提出要去逛街。司马懿不好阻拦,见吴郡街头经常有巡逻的士兵,治安良好,就不再劝阻,派了十几名卫士化装成各色人等暗中保护。

    吴郡府城一直未遭受过战乱,因此相当繁华,堪比许昌。对于这些街景,她并不十分感兴趣,她的目标是到邀月山庄。但是司马懿说还没有安排好,她也只能在城里转悠。

    在一个她不知名的湖边,一座别致的院落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座院落并不十分豪华,风格却与周围的建筑明显不同,带着她从未见过的异域风情。

    低矮的围墙是镂空的,看得见里面的花草树木。没有大门,只是围墙上一个宽阔的豁口,许多青年男女进进出出。豁口边上站着几个武士,并不阻止人们的进出。

    她有些好奇,就走了进去。只见里面是一座两层的楼房,二楼的飞檐下有个匾额,上书“泠儿诗社”。

    这座诗社正是当初诸葛均营救诸葛亮回来后,为了泠儿专门设立的,由二娘牵头,孙尚香、大嫂和泠儿些办起来的。

    诗社成立后,由孙尚香出面邀请了大乔、小乔等名门闺秀和许多官宦、富家子弟,前来捧场,连孙权的夫人步氏也出席过诗社的活动。诗社名声大振,一时间成了吴郡颇负盛名的青年社交场所。

    这天,泠儿邀请马岱去参观自己的诗社,两人走到楼门口,见诸葛均从外面进来。泠儿说到:“三哥,我们要去诗社,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他笑着打趣道:“你们两个去吧,我才不做电灯泡呐。”

    泠儿好奇地问到:“什么是电灯泡?”

    诸葛均心道:“又走嘴了。”也没法解释,就含混的说到:“就是我不掺和你们的事,你们自己玩去吧。我还有事。”

    泠儿虽然与马岱已经熟悉了,但是单独一起外出,还是有些害羞,觉得有个亲人在一起更自然一些。于是央求道:“三哥,你一点都不关心我,诗社成立了这么久了,你一次都没有去过呐。这次就陪我去吧。”

    诸葛均今天事情不多,心想自己还真是没有去过,去看看也好。就问泠儿:“你确定要三哥陪你们去?”

    泠儿听他刻意的提到“你们”,有些羞怯的说到:“三哥,你就陪我去嘛。”

    诸葛均答应了她,几人骑马来到了城里。

    泠儿在前面带路,几人进了商社院中。刚一进院子,他的目光就被一个少女的背影吸引住了。只见那少女身材窈窕,亭亭玉立,正在看公告栏上宣示的优秀诗词作品。

    诸葛均突然想起一个笑话,是周星驰喜剧《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画面:桥头一个背影窈窕的美女,一回头,却是满脸络腮胡子。也不知道她的面貌如何?

    曹静正在欣赏诗词作品,忽然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她转过头来。两人都不禁眼前一亮,呆在那里。

    展现在诸葛均面前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眉目如画。肌肤洁净,在阳光下微微反光。一张小嘴,秀美红润,嘴角微微上翘,不笑而笑,令人感到亲切。

    他以为她在对自己微笑,就也冲她笑了起来。

    曹静看到看着自己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高大挺拔,一张棱角分明的俊脸上剑眉星目,一双眸子清澈而深邃。正在对着自己微笑。她心道:“好一个英俊的男子。”不由得心如撞鹿,脸上发烧,脸色微红,低下头去。

    诸葛均被她的美貌深深震惊,心里拿她与自己身边的美女进行比较。相比黄月英的成熟干练、孙尚香的高傲英气,黄晓婉的温柔乖巧、泠儿的活泼可爱,此女给人的感觉是大方、优雅、亲切。

    曹静勇敢地抬起头来,也微笑地看着诸葛均。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织、碰撞,仿佛闪出耀眼的火花。

    他心头一喜,感到此美女对自己有好感,正要上前打招呼。忽然,院子里响起一片声音:“参见郡主。”

    诸葛均心里郁闷:“你来的可真是时候?!”

    孙尚香可不管那么多,对众人一点头,来到他面前,亲热地说到:“均哥,你来诗社也不叫我一声,害得人家跑这么远来找你。”

    他笑着说到:“还不是为你好,你的性子耐不住的,对诗词不感兴趣,来了也不喜欢。”

    孙尚香一半玩笑,一半真心的说到:“哪里呀,你喜欢,我就喜欢。站在这里干什么,到我的房间去看看。”说着拉起他,就向诗社专门留给她的房间里走。

    诸葛均抽空回头看了一眼,见那个美女正望向自己,他却被孙尚香拉进了楼里。

    曹静听说过孙尚香与诸葛均的传言。知道他就是诸葛均。

    在见到他之前,她在心里刻画了许多种他的样子,此刻见到真人,感觉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英俊,那目光火辣辣的,灼烧着她的脸庞,也灼烧着她少女的心。

    见到孙尚香与他亲密的样子,曹静心里一阵酸楚。

第四十一章 司马懿出招

    司马懿接到曹静亲随的报告,知道曹静与诸葛均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他想起荀彧的嘱托,要尽力安排曹静与诸葛均见面,于是找来手下问他们联系的怎么样了,手下报告说已经和诸葛瑾家的人接上头了。正在等待回信。

    司马懿的路子和马超走的一样,也是通过别人介绍与诸葛瑾的夫人接触,由她引见给诸葛均。

    诸葛均对大嫂说过,只要有人让她介绍,就应承下来,该收礼一定要收。她不知道小叔子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有礼可收,又是举手之劳,她也乐得去办。

    他这么做是为了下一步的布局。自己不方便出面,嫂子引荐就比较正常了。

    司马懿向曹静禀告了此事,叫她耐心等待几日。她对于他竟然能了解自己的心事,虽然有些羞怯,但是对司马懿产生了些好感。就静心等候他的消息。

    司马懿的任务快完成一半了,心里也是高兴。就加紧安排下一步谋取玻璃配方的任务。

    他寻思,既然不能从诸葛均处得到配方,就从玻璃工厂里掌握配方的工人下手。他的计划是,首先设法接近与工厂有关的人员,试探是否能够收买他们,拿到配方。其次派人了解工厂的布局,防守等情况,必要时强袭工厂,劫持工人。

    布置完了任务,他也开始四处溜达,熟悉吴郡的环境。

    他从跟随曹静的手下得到一个讯息,诸葛均的亲随中有个外貌独特的人,以他敏锐的嗅觉,首先就想到了西域诸国,也想起了马腾。他认为要加以重视。他亲自来到了诗社,要亲自看看此人的形象,设法与其接触,摸摸他的底细。

    到了诗社外面,他看到来往的都是很年轻的人,自己进去不方便,他寻思片刻,计上心来。对手下吩咐一番,他们会意各自去了。

    泠儿每天在诗社忙碌,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现在有了马岱,二人说说笑笑,更是很开心。马岱非常喜欢泠儿,他虽然不太懂诗词,但是能跟在泠儿身边就求之不得,就帮助她做些杂事。

    泠儿正在审查一个诗词爱好者的诗作,忽然一个清秀的青年求见,说门外有个专门算姻缘的算命先生,偶然见过她,愿意为她免费算算姻缘。托他来传个信儿。

    泠儿很少出门,虽然听说过算命的事情,却没有真正接触过,有些好奇。现在她正是刚刚开始恋爱,说到婚姻的事情,很是在意,就想去看看。凡是泠儿愿意的情,马岱都愿意去做。就带着几个护卫,陪着她来到院外。

    不远处,摆了个挂摊,司马懿装扮成一个中年文士,他面貌清秀,颌下一綹长髯,颇有些仙风道骨。泠儿见他的模样,先自对他产生了好感。问到:“先生会算姻缘,就给我们算算。”说着害羞地看了一眼马岱。

    司马懿暗笑:“这丫头真是单纯,就这一个举动,傻子都能看出两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还用算吗?”

    司马懿是个细致的人,来东吴之前,就派人到襄阳和隆中,对诸葛均一家尽可能做了详细的了解。骗骗这个小丫头应该没有问题。

    他打量了一下泠儿,捻着胡须,搬起手指掐算了一会儿,说出了她的生辰八字,极其准确。

    泠儿吃惊的小嘴微张,佩服地说到:“先生算得真准,正是我的生辰日子。”

    司马懿接着说到:“小姐命里就是个贵人,婚姻自然是十分美满的。在你的眉宇之间就可以看出,你以前从未遇到过心仪的男子,但是不久以前你命中的贵人已经来到了吴郡。你很快就会与他成就美满的姻缘。”

    这话说得不仅泠儿高兴,连马岱也是大喜,心道:“自己是泠儿喜欢的第一个男人,真是令人兴奋。”

    泠儿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夫婿是否就是马岱,有些紧张的问到:“那他是什么样的人哪?”听到这里,马岱也有些紧张,生怕他说出与自己不一样的话。眼睛直盯着他。

    司马懿暗笑,面上却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掐指算到:“你未来的夫婿,是个高大,英俊的青年,皮肤白皙,来自西北方向,是个大家族的公子。”说着停了下来,眯着眼继续掐算,暗自观察他们的表情。

    泠儿和马岱见他这样说,眼中都露出兴奋之色。

    司马懿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话,他不是姓牛就是姓马,反正与动物有关。”他不动声色的往马腾身上引,即使猜错了也无所谓,证实不是马腾家的人,也是个收获。

    泠儿大喜,心里已定。又不想让马岱太得意,嘴上却说道:“先生说的真对,他真是姓牛。”

    司马懿心里已经明白了,此人一定与马腾有关。试想,诸葛泠是什么身份:诸葛瑾、诸葛亮是一时豪杰,诸葛均也将成为东吴的驸马,一般人家是不可能与她结亲的,西北马氏只有马腾一家有这个资格。

    他故意说到:“山人诚心诚意地对待你们,不收卦金,给你们免费看相,你们却欺骗与我。罢了,算我看走了眼。”说着收拾卦摊要走。

    马岱急忙说到:“先生慢走,我就是姓马,谢谢先生的吉言。”说着,幸福地看了泠儿一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足有五两,给了司马懿。跟着泠儿心满意足的走了。

    旁边扮作路人的司马懿的手下,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四十二章 曹静来访

    看在诸葛亮的面子,糜竺等人就住在邀月山庄,在没有想好之前,诸葛均答应给他们想办法。糜竺就忙着联络自己以前的商业渠道。并等着孙权的接见。

    司马懿终于等来了诸葛瑾家的消息。

    手下报告,诸葛瑾夫人收下了重礼,将亲自领着他们去见诸葛均。司马懿想和曹静一起去,但是他已经扮过算命先生了,不能去了。就想安排自己的亲信随她前去。

    曹静不愿意,军政上的事情她不愿意掺和,司马懿的人如果去了,以后万一诸葛均知道了,怕是会有想法。她看着外表柔弱,骨子里却有主意,坚决拒绝了司马懿的请求。

    曹静只带了贴身的婢女,在十几名护卫的保护下,乘坐一辆马车来到了邀月山庄。接到大嫂通知的诸葛均亲自到拱门外迎接,同来的是黄月英,谈商业合作的事情都是她来处理的。孙尚香对于商业上的事情不感兴趣,就没有来。

    诸葛均一看是那天的那个美眉,心中欣喜,暗道:“看来与她有缘,可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