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一,思想上轻敌,总以为大唐科技领先,武器先进,对于倭寇的突击能力和必死的决心,估计不足。完全没有想到倭寇会发动这么大规模的突袭。

    其二,军队配置不当,明明知道倭寇会重点突袭造船厂,结果造船厂的兵力却十分空虚。厂内地武警不应该集中驻扎,而应该分散到各个关键的部位。特意加强的海军陆战队,不应该驻扎在厂外,事发时来不及支援。

    其三,岗哨被摸,造成一段范围内的防御空档。原因是碉堡的门没有从里面拴住。以后查铺查哨时,可以喊上面的哨兵来开门,或者在里面也设置一个哨兵。

    诸葛瑾感到庆幸的是,倭寇不会使用枪支,否则,被他们缴获的机枪和其它枪支将造成更大的破坏。

    诸葛均十分恼火,对诸葛瑾和李罗发了脾气。这是他极少发火的次数之一。

第三百零七章 诸葛均发火

    这是诸葛均极少次的发火之一。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知道倭寇那位天皇是自己和大唐的梦魇,也只有自己可以制服他。由于倭寇远隔大海,要想彻底清除他们的威胁,只有依靠海军。而大唐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上海的造船厂,自己特地派李罗前往上海,就是要加强上海造船厂的防务,结果他们仍然轻敌,给了倭寇可乘之机,使造船厂遭受了严重损失。

    诸葛均下令对诸葛瑾给予全军通报批评,罚奉一年的处分,并责令他写出深刻地检讨,印发给全军所有团以上单位。他在给诸葛瑾的信上,不仅批评了他的轻敌思想,还说了一句很重的话:你们到底能不能保护好造船厂,不行的话,我自己去到造船厂站岗。

    徐庶将诸葛均的指示暂时扣押,他认为这件事情内部处理就完了,一来不打击唐军的士气,二来要维护诸葛瑾作为海军司令的威信。他和诸葛亮、黄月英一起来到了诸葛均的办公室,想和他谈谈。

    当他们讲完了他们的理由的以后,诸葛均平静地说道:“你们说的防止打击唐军的士气,你们好好想想,唐军有什么士气?自从唐军建立以来,几乎是百战百胜,自然士气高涨,从而全军上下都是一副打遍天下无敌手、趾高气扬的样子。

    可是你们也不想想,咱们的胜利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几乎全部是依赖武器的优势,真正与敌人恶战过的,只有最早的与北匈奴的战斗,和甘易的突围战斗。整个唐军就不是一支经过铁血打磨的军队,一旦遇上倭寇这样的强敌,在对等的武器条件下,唐军根本就不是对手。这是极其危险的。

    还有这次海军造船厂遭受的重大损失,主要原因是诸葛瑾轻敌,思想麻痹而导致的。他应该为此承担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大哥就可以逃避责任,唐军更需要围护的是铁的纪律。”

    黄月英说到:“我觉得陛下说到对,上次马超斗将,还是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都给与了严厉的处分,这次大哥的确有严重的过失,不进行处罚会令人心不服的。”

    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由唐军政治部下发了相关的文件。在唐军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诸葛瑾作为国王陛下的大哥犯错都不能免责,其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整个事件对于全军上下增强责任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李罗回到了成都,战战兢兢地来见国王陛下,他跪在诸葛均面前,诚恳地承认了错误。诸葛均照着他的屁股狠狠地踢了几脚才算出了气。李罗被踢得眼泪直流,心里却十分高兴,这说明国王陛下没把他当做外人,已经原谅了他。

    诸葛瑾挨批之后,下了狠心,下令马铁抽调了4个营的海军陆战队,由副旅长率领,进驻了造船厂,使得该厂内的驻军达到了5个营3600人,在每个仓库、宿舍区、厂房、船坞、码头都修建了炮楼。最后在防波堤上也修建了一个瞭望塔。

    同时,为了防止倭寇渗透,任何不属于造船厂正常业务范围的人,想要进入造船厂,都必须由他亲自批准,才能进入造船厂。诸葛瑾心道:“我就不信了,倭寇还能来搞破坏。”

    由于佘山岛位置重要,而东吴上次的守军被屠杀后,就放弃了再派人去驻守。诸葛瑾干脆先斩后奏,派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加强排,携带两门山炮,并加强了一个机枪班上了岛。在岛上新建了一个瞭望塔,配备了大口径望远镜,随时观察海上的情况。

    东吴自然提出抗议,诸葛瑾就给了东吴一笔租赁费,将它算进了上海租界。

    这天,诸葛均由孙尚香陪着,来到诸葛瑾家中来见大嫂和二娘,送来了相当于诸葛瑾被罚的年薪的2倍的银行支票,对他们说了这次处罚大哥的原因。二娘很高兴,大嫂也没有说什么,诸葛均这些年对于家里的照顾,那是没得说的。自从诸葛均第一次到东吴看望他们,大嫂的财富已经增加了不止几百倍,这点钱财就是九牛一毛。

    可是诸葛均这样的做法,却使得他们心里无比温暖。到底是一家人。

    二娘和大嫂无比骄傲,自家的人是大唐至高无上的国王,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迟早的事情,他们都是皇亲国戚。二娘尤其感慨,当年诸葛氏一家无比凄惨,被战乱逼得四分五裂,被迫投亲靠友寻求生计。哪里会想到能有今天的无比风光。这一切都是这个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带来的。

    大嫂说到:“小均,你大哥他平时工作都是兢兢业业的,这次实在是那些倭寇太狡猾了。你大哥一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不会让你失望的。”

    二娘也说道:“瑾儿平时是个踏实的人,你相信他,一定会把海军的工作做好的。”

    诸葛均说到:“对于我大哥,我是十分有信心的。我可以肯定,今后上海造船厂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

    孙尚香说到:“小均常在家里念叨,说大哥是最踏实的人了。因此才把大唐最关系重大的海军交给他的。二娘,大嫂,这么长时间了,你们也去看看大哥吧。现在的交通方便,铁路、汽车,都可以直达荆州,船运更是可以直达上海,方便的很呢!”

    诸葛均说到:“你们应该去看看,上海建设的比成都要好,很值得一看。”

    二娘现在担任着一个中学的校长,每天工作很充实,实在是走不开。大嫂的生意遍及大唐和中亚,那也是跨国集团的总裁,更是日理万机。她们约定,等二娘的学校放假时,就去上海看望诸葛瑾。

    马铁作为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兼上海警备区司令,这次事件他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国王陛下只批评了诸葛瑾这个最高长官一人,但是他脸上也十分臊的慌,他也主动给唐军总参谋部和国王陛下写了检讨。

    诸葛均亲自给他写了回信,勉励他吸取教训就行了,表示信任他,相信他能把上海的事情搞好。马铁十分感动,把国王陛下的信,用镜框挂在了家里的墙上。

    马铁经常突击检查部队尤其是造船厂的防务,官兵们的责任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这天,天皇接到了海军部的报告,说神风特攻队出色地完成破坏上海造船厂的了任务。

第三百零八章 邪恶的计划

    佐藤幸一回到新京向海军部报告,说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运送神风特攻队到达上海的任务,海军部大臣今村正雄询问了神风特攻队的战果,佐藤幸一如实地向他做了汇报。

    今村正雄问道:“你打算如何向天皇汇报?”

    佐藤幸一说到:“如实汇报啊。”

    今村正雄问道:“你怎么如实汇报,就说你们把神风特攻队送到了岸边,就回来了,什么也不知道,也没有组织营救,就走了,这样行吗?”

    佐藤幸一也感到有问题。这不是等于海军不管神风特攻队的死活,只顾着自己逃命了吗?于是问道:“那该怎么汇报呢?”

    今村正雄说到:“帝国海军冒着遭遇大唐铁甲舰队的危险,巧妙地利用夜暗,一直将他们送到岸边。田中信雄的神风特攻队英勇无比,誓死如归。他们说绝不回头,决心为天皇陛下尽忠。这时,海军所处的位置在敌人的海岸炮台的攻击范围内,十分危险,但是仍然坚持在此等候,准备迎接勇士们凯旋归来。

    陛下亲自训练的神风特攻队英勇无比,成功地突袭大唐的造船厂,你们亲耳听到了爆炸声,亲眼看到,四处火起。大唐的造船厂一定是遭到了严重破坏。

    你们坚持等在原地,直到听见了唐军铁甲船的轰鸣声,才利用夜暗的掩护,胜利返航。你看,这样行吗?”

    佐藤幸一钦佩地说道:“今村大人果然高明,事情的确如此。”

    果然,天皇听了十分高兴,赞扬了海军的机智和忠诚。

    他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宣扬神风特攻队的辉煌战果和勇敢精神,称赞他们是武士道精神的杰出代表,掀起了学习神风特攻队精神的lang潮。

    他亲自祭奠了神风特攻队的英灵,并授予田中信雄贵族称号,并为此设立了靖国神社,存放了所有参加突袭行动的神风特攻队队员的牌位,表示今后所有的为国捐躯的勇士,都将在这里拥有牌位。

    此举极大地推进了日出帝国的武士道精神,引发了全国对武士道精神的狂热追捧。可以说,这次神风特攻队的突袭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天皇对于大唐心里有着深深的恐惧感,他已经听说了大唐的科技发展水平,人家连机枪、大炮和装甲车都有了,日出帝国却加工不了一支合格的枪管。如此巨大的差距,再伟大的武士道精神在强大的钢铁面前,都没有胜利的可能。

    他清楚地知道,大唐海军成军的那天,就是日出帝国的末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发展科技,并且力求摧毁大唐的海军造船厂,阻止或者拖延大唐海军的建设步伐。

    不仅如此,他还要考虑自己的出路,万一日出帝国保护不了自己的安全,也一定要留下自己的退路。

    这天,他找来外交大臣伊藤佳明询问出使罗马帝国的情况,伊藤佳明说还没有音信。

    三国时期的罗马帝国在诸葛均来到汉末的前后情况是:皇帝塞维鲁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除了结束内战外,还于197年打败了阿尔沙克王朝,再次吞并美索不达米亚。国土面积达到516万平方公里。塞维鲁将皇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他的法学家称“他是不受一切法律约束的,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国是他的财产”。

    208年,塞维鲁出兵不列颠,没有取得多大进展。211年,病死于约克。临终时对两个儿子的遗言是:“愿你们兄弟和睦相处,让士兵们都发财,不要管其他人。”

    塞维鲁死后,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盖塔同时即位,次年,卡拉卡拉杀盖塔。卡拉卡拉又是一位暴君,杀了弟弟及其同党,妻子、岳父和许多有名望的人也被杀。卡拉卡拉继续施行塞维鲁优待军队的政策,为了增加收入、扩大税源,卡拉卡拉于212年颁布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

    今年是214年,正是卡拉卡拉执政,而罗马帝国强盛的时候。由于地域的关系,此时的大唐和罗马还没有交集,仅仅是商业上有些往来。天皇的意图是结交罗马帝国,为自己留下一个栖身的退路。

    为了加快日出帝国的科技发展,一方面他将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尽可能地推广,高若依是学医的,也被他动员出来成立了帝国的医学院。高若依也愿意出来做事,打发孤寂的生活。因为生活原因,她被动地学习了日语。

    另一方面,他深感人才的缺乏,于是策划了一个大规模的绑架计划,计划的内容是:在东吴和曹汉,利用在商家中安插的情报人员,提供著名的学者和能工巧匠的名单,实施绑架,来填补日出帝国的人才匮乏。

    他发布了一道命令:凡是抓到学者和能工巧匠,帝国将以高出普通奴隶一到十倍的价钱收购。如果能抓到大唐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价钱可以出到20到100倍。具体的价钱要看“货物”的价值来定。

    这是一个极其恶毒的计划,它不仅仅激起帝**民的狂热,就连东吴和曹汉境内也因为巨大的利益,出现了大量的汉奸。

    刘铭是“东遝县”(今大连)县令的次子,是辽东有名的才子,琴棋书画、格物数术无一不精,今年20岁。因为明天就要与本县大户家的小姐完婚,今天就和两个要好的伙伴喝酒庆贺,三人喝到掌灯时分,半醉着出了酒馆,互相搀扶着走在街上,此时,天已经黑了,街上没有什么行人。

    忽然,街边的巷子里冲出七八个地痞打扮的人,上来就用木棍将三人打昏,装进布袋里抬走了。到了一个河叉,将他们抬上了小船,划到了海边,经过讨价还价,将三人卖给了一艘海船上的人。

    第二天,县令发现自己的儿子不见了,平时他也有夜不归宿的时候,可是今天是他大婚的日子,这个时候还不在家就有些不正常了。这时另外两家的家长也来询问,他们的儿子是不是在他家这里。

    县令联想起这几天连续有人报案,说有人口失踪,不禁大惊失色!

第三百零九章 邪恶的计划(二)

    东遝县令最近接到了几起人口失踪的报告,因为失踪的大部分是男性,不是通常的妇女儿童失踪案。他认为也许是他们与家里斗气,或者其它原因临时出走,也没有引起注意。

    今天,轮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才真正地重视了起来。他一面向郡守府报告,一面组织本县的力量展开调查。郡守府最近接到了下辖的十几个县的报告,都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篮坛男神姚明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词,说得太对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天皇实行的是国际拐卖人口,市场巨大。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大批倭寇出现在大陆沿海地区,从奴隶主贵族、军队到平民,还有海盗,最离谱的是不少刚刚获得解放的奴隶,只要有条件的都加入了人口买卖。

    对于大陆的事情,倭寇毕竟不熟悉,他们就收买当地的地痞流氓,和帮派势力。利用他们熟悉当地的情况,就从他们手中收购“货物”,当起了二道贩子。

    帮派势力、地痞流氓们看到人口买卖的巨大利润,行动很积极。还有平时有私人恩怨的,也抓住这个机会报复。反正出了事情,就往倭寇身上推,更有甚者,就连部分官府和军队都加入了绑架的行列。他们四处绑架学者名士、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绑错了也不要紧,就按照普通奴隶的价格卖掉。

    一时之间社会风气急剧恶化。

    不仅仅是辽东地区,几乎所有沿海地区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曹操和孙权都接到了报告,各自想着对策。

    诸葛均接到报告后,气愤极了,忍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我草拟倭寇鬼子八辈祖宗,这么缺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

    在场的人们都吓了一大跳,包括小乔在内,他们平时见到的国王陛下都是温文尔雅的,极少发火,爆粗口更是第一次。他们都小心翼翼地在一边伺候,大气都不敢出。诸葛均下令,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所有重臣不管现在在做什么,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王府的会议室。

    徐庶和黄月英、诸葛亮等部长以上的大臣们听到国王紧急召见,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军国大事,都急忙赶来。当他们听说是人口拐卖案件,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

    诸葛均给他们分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