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乡人家-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初低头回道:“不是。皇上忘了,小人曾经卖身给皇上。是皇上宽容,把卖身契还给了小人,但皇上的恩情小人不敢忘。皇上但有差遣,小人随时愿意为皇上分忧。”

    顺昌帝听得一怔,和林世子对视了一眼。

    仿佛刚想起往事,他笑道:“这事你还记着啊。”

    方初回道:“小人怎能忘记呢。”

    顺昌帝挥手道:“起来吧。”

    方初这才起身,站在下面。

    顺昌帝心情莫名地好起来,从御案后走下来,随便在一张椅子上坐了,又示意方初和林世子也坐,又让太监把那赈灾计划拿来,一项一项地问方初,和林世子仔细讨论、商榷。

    不知不觉就到晌午,顺昌帝和林世子商量道:“咱们今儿不在宫里吃,咱们出去吃。叫方初请客。就去如意楼。他才得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咱们一定要去吃他一顿,朕心里才能好过些。”

    林世子忍笑道:“微臣愿陪皇上。”

    方初有些尴尬道:“能请到皇上,那是小人的荣幸。”

    一句话提醒了顺昌帝,他急忙改口道:“朕想起来了,不去如意楼了,去幽篁馆,要郭织女亲自下厨做给咱们吃。”

    方初一呆,跟着就道:“小人……领命!”

    顺昌帝笑吟吟摆手道:“领命?不,今日咱们不论君臣,只论其他。方初,你意外得了这么一笔银子,朕又曾帮过你和郭织女,你说,朕就算不用身份命令你,你们夫妇该不该请朕去家里吃一顿?”

    他说得理直气壮,却不是用身份威压。

    方初心一震,急忙道:“确实应该。”

    顺昌帝高兴极了,轻拍茶几道:“走!”

    君臣遂换了便服,跟着方初来到幽篁馆。

    清哑听说了皇帝的要求,一点没有抵触,不冲皇帝在妖孽案中对她的帮助,就冲他事后将卖身契还给方初,清哑就感激他。

    她亲自下厨,连丫鬟也没用,要巧儿帮着打下手,姑侄两个用心做了一顿家常饭菜请顺昌帝和林世子。

    顺昌帝感受到清哑是诚心实意请他,而不是恭敬的款待,心情很好。这区分很微妙,他身为帝王,人人对他恭敬;可是这种打心底的感激却是他很少能感受到。

    他猜到清哑大概知道了他将卖身契还给方初的事。

    他不禁得意:强权压人容易,得人心难,当年他决定是对的。

    次日九月二十,太后寿辰。

    早朝时,顺昌帝在乾元殿宣布了方初的赈灾计划。

    计划分两大部分:一是筹款赈灾,二是商业援助。

    先说筹款赈灾:郭织女将举办一个集纺织、服饰和绘画于一堂的展示,演绎纺织服装的历史变迁。到时,太皇太后代表皇家慈善机构出面,和郭织女一起向来客筹款,呼吁各方支援奉州受灾百姓。

    所有捐款都会登记造册,刻界碑立于奉州边界。

    ********

    每次用两个字取章节名,我都犯愁,还是随心所欲命名比较容易。(未完待续。)

第939章 使绊子

    第二部分商业支援,细分十项:

    第一项:由织锦世家牵头,从西北各州府购买棉花运入奉州,预支给当地百姓;再抽调纺织能手,由郭织女带领,亲自去奉州教导当地女子织混纺布。所织的混纺布归织锦世家,工钱就以米粮支付。所需米粮,由织锦世家从江南等地收集,赶在冬雪前运一批入奉州;开春后再运一批,包括种粮一并解决。

    运粮的车船人手一律由织锦世家自行准备。

    织锦世家常年走货,车船齐备,有这个能力。

    第二项是紧跟第一项来的:将西北军工织造局建立在奉州。

    首先,经过一冬的锻炼后,朝廷无需再派人训练纺织女工,只要从奉州挑选混纺布织的好的女工就可以了,省却了朝廷的人力物力。

    其次,奉州是京城西北方第一大州,军工织造局建在那里,军服军鞋等物资可同时运往西北边疆、北疆、西疆三处地方,又便于朝廷就近掌控管辖,免得出了问题鞭长莫及。

    第三项,奉州出产一种藤条,耐旱,柔韧性极好,可召集商家去奉州收藤编制品,为百姓增添一条生计。

    ……

    第十项:西北地形适合种棉,又不能耽误粮食种植,可以选择在棉花地里套种土豆等作物,增加收益。

    赈灾计划宣读完毕,乾元殿上一片寂静。

    便是不太懂经济的官员,也都听出计划完善。

    最最重要的是,没用国库一分银子!

    十项均采用商业手段,充分利用奉州当地物产民情,外援和自救相结合,朝廷只要命官府加强管理,防止奸商欺压灾民,或者刁民趁机闹事等,一切米粮转运都无需官府耗费人力物力。

    这计划执行后,可以预见:奉州不但会顺利度过此次大灾,将来还会成为西北的棉纺织中心,经济活跃不亚于江南。

    顺昌帝见群臣脸色,满意极了,从御座上站起来,意气风发道:“方初知经济,善理财,真乃我大靖布衣尚书!”

    此言一出,冯尚书面如死灰。

    方初是布衣尚书,他算什么?

    众臣也都心思各异,却都齐声恭贺皇帝。

    顺昌帝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冯阁老身上,笑道:“冯尚书胸怀百姓,向朕推荐了方初,他才有此次机会……”

    他高度肯定了冯尚书为国为民的襟怀。

    冯尚书想要辞官告老,却不敢说。

    他在官场打滚多年,并非一根筋什么事都敢做,眼下他既不能对方初有任何诋毁,不然会被认为不体恤百姓;又不能赌气辞官,那会被认为妒贤嫉能,他只能夹着尾巴认了。

    今天,皇帝很高兴,他不敢扫兴。

    ……

    散朝后,皇帝带着一班重臣移驾御花园,太皇太后正带着太后、皇后和各宫嫔妃,以及众诰命夫人在御花园热闹呢。

    御花园内彩绣招展,红毯铺地,一派富贵气象。

    皇帝进入紫月轩,领众臣向皇祖母拜寿。

    拜罢上前,告诉太皇太后赈灾一事。

    太皇太后心系百姓,闻言大悦,道:“这是哀家收到最好的寿礼。”又转向清哑道:“到那日,哀家必去。”又极口夸赞方初有才干。

    清哑见皇上这样盛赞方初,与有荣焉。

    她起身谢道:“太皇太后仁心,是老百姓的福分。”

    太皇太后要听她和方初联手弹琴,道:“哀家难得见你一次,听一回少一回。你既来了,就用这个为哀家贺寿,哀家喜欢听。”

    老人家上了年纪,喜欢看小儿女相亲相爱的画面。

    清哑扫一眼她满头灰白头发,心里微酸,领命下去。

    这里,太皇太后对慧怡郡主和王瑛道:“你们都学了琴,趁着这机会好好听郭织女和她夫君弹一曲。那才是天籁呢,可助你们有所领悟。上次郭织女来京,你们年纪小,没得机缘见上一见,这次可不能错过了。真真是旷古未闻的!”

    慧怡郡主和王瑛一齐应声。

    清哑和方初弹的就是《鸾凤和鸣》。

    这是太皇太后先祖的作品,她特别喜欢听。

    清哑和方初今日心情好,很适合弹这曲子。

    两人相视而笑,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合弹成功了,浓浓的****、和睦相亲的气氛、家族繁荣昌盛的气象轻松流泻。

    王瑛听得十分入神。

    一曲毕,众人赞不绝口,清哑方初各自归座。

    太皇太后见王瑛还在出神,不禁留意。王源她是见过的,王源入仕后,一直在地方任官,所以,太皇太后这是第一次见王瑛,觉得王瑛聪慧不下慧怡郡主,且更多一层端庄大气。

    她便笑道:“瑛丫头,你也去弹一支,请郭织女指点。”

    王瑛从容起身,恭声领命。

    才听了一段,太皇太后就眼露赞赏。

    王瑛是她娘家王氏族中人,后辈出息,她当然高兴,王氏一族昌盛不衰可不是凭的外戚身份,而是绝对的实力。

    慧怡郡主见了目光一闪,瞟了坐在清哑身边的巧儿一眼,心下暗自思量。那天她回家后被长辈狠狠责罚了,若不是今日太皇太后寿辰她还不能出来呢。太皇太后一向喜欢她,她不进宫必定会怀疑的。

    她将这笔账都算在了巧儿头上。

    趁着王瑛弹完、清哑夸赞之际,她笑道:“太皇太后,我听说郭姑娘琴艺得郭织女亲自传授,也很不凡呢。也让她弹一支吧。”

    太皇太后眼睛一亮,忙道:“真的吗?那可要听一听。”

    清哑道:“她琴艺还生疏,平日练得少了。”

    又对巧儿道:“你去弹一支,请太皇太后指点。”

    巧儿起身,垂眸应道:“是。”也下场去了。

    她心知慧怡郡主没安好心,给她使绊子呢。

    若只是清哑方初先弹了还罢,反正他们是前辈名人,小辈们就算比他们弹的差,也不算丢脸;但王瑛刚弹过,琴艺十分出色,巧儿若是表现太平庸了,众人即便面上不说,也会心里嘲笑,觉得郭家到底是庄户人家,没根基,出一个郭织女那是祖坟冒青烟。

    眼下情形就像当年清哑在夏流萤办的七夕会上初次展露琴艺,因有谢吟月珠玉在前,她除非压过谢吟月,否则终会落人耻笑。

    今日,轮到巧儿为郭家争脸!

    ********

    周末愉快朋友们!是不是还没起床啊?我应该也没起来,这是昨晚预传的(*^__^*)。谢谢大家各种支持,还有人呼吁打赏,其实正版订阅就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打赏太破费了,我会内疚的),聚少成多,你们不能想象你们点滴支持汇聚的结果有多惊人,我在后台看得到,最近订阅增长迅速。谢谢你们的每一分支持!(未完待续。)

第940章 又一个郭织女

    清哑也看明白了形势,心下掂量。

    这紫月轩建在御花园紫月湖的湖心岛上,有三面临水,四面墙都未封闭,安装大排窗棂,窗扇全部推开,外面秋阳高照,湖上碧波荡漾,荷叶莲莲,荷花点点——当然是假的——恍若春夏景色。

    之前众人表演都在大堂正中,对着上方皇帝太后。

    当巧儿快走到中间时,清哑起身对太皇太后和皇帝道:“民妇有个请求,请太皇太后让巧儿到窗边,面对湖水弹奏。”

    太皇太后一怔,随即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就让她去窗边。”

    顺昌帝笑问清哑:“这有什么玄机吗?”

    清哑解释道:“民妇怕她紧张。”

    顺昌帝呵呵笑了起来,他就喜欢清哑真实,想郭家小门小户的,郭巧儿没进过皇宫,郭织女怕她紧张也在情理之中。

    慧怡郡主则眼含冷笑,似乎得逞。

    王瑛不悦地扫了她一眼,又迅速收回目光。

    当下,几个太监宫女上前,将琴案挪到东窗边,放在窗下,巧儿先转身,朝上拜了一拜,才坐下,两手放在琴上。

    琴声起,众人侧耳倾听,渐渐被带入一片藕荷丛中。

    似乎是寂静的夜晚,清冷的月光下,黛青色的荷叶连绵看不到边际,点点荷花点缀其中,仿若李白的诗“山花如绣颊”。一只小船停在藕荷丛中,一个少女坐在船头,素手轻轻拨弄,袅袅的琴音便飘散在月下的荷叶间,和花叶间丝丝缕缕的雾气交互缠绕,朦胧、梦幻。

    仔细听,可听见水下鱼儿唼喋声。

    轻轻嗅,可闻见四周荷花清香气。

    夜,深了!

    梦,也深了!

    少女独自和青莲、荷花相伴,与清风明月同处。她恍若月下精灵,欣喜而新奇,乘着琴音御风而行,越过层层莲叶,在水上遨游,“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曲终,大堂上还寂静无声,仿佛梦还未醒。

    清哑眼中洋溢着欣喜的光芒,心中自豪极了。

    那感觉总结就一句话“吾家有女初长成”!

    郭勤、巧儿和郭俭几个是她看着长大的,又曾亲自教导,感情非同一般,似母似姐,看到他们长成,她比自己有成就还开心。

    郭孝郭义等人就差了许多,只因她出嫁了。

    巧儿无声起立,飘然回到堂前,蹲身叩拜。

    太皇太后招招手,示意她上前来,拉了她的手,笑道:“你姑姑说的没错,你琴技略欠缺些火候,但灵气逼人,表达的情境浑然天成,将来成就不会低于你姑姑。”一面上下打量她,十分赞赏。

    顺昌帝笑道:“皇祖母,她这点年纪,能有这样体悟已经惊人。”

    太皇太后点头道:“确实难得。”

    因转向旁边王瑛道:“你琴技虽圆熟,但领悟不够,你当自勉。郭姑娘假以时日,必定会趋于大成。”

    王瑛忙道:“太皇太后指点,臣女谨记在心。”

    巧儿忙也道:“太皇太后过奖了。”

    太皇太后笑道:“没有过奖,你当得起。你这也是随了你姑姑,有天赋。你日常都是如何练习操琴的?”

    巧儿道:“白天没空,要织布,都是晚上弹。”

    太皇太后听了更喜欢,她就爱勤劳的女孩子。

    因对清哑道:“我说她琴技不算顶出色,怎么弹得这样感人,原来她天赋好,但练习少了。可怜见的,白天要学纺织,自然是没空了。也对,琴棋书画本是陶冶情操的,咱们女子,针黹女红万不能丢。便是嫁入豪门世家,也要当家理事,光寄情才艺是不行的。”

    众宫妃诰命忙都附和。

    顺昌帝笑道:“看来郭家后继有人了,又出一个郭织女。”

    金口玉言,语惊四座!

    巧儿心一跳,欣喜得腮颊通红。

    慧怡郡主目的落空,嫉妒的心口疼。

    靖安大长公主、玄武王妃等人都仔细打量巧儿。

    靖安大长公主叫了巧儿过去,拉着她手问几岁了等语,又对清哑道:“这孩子比织女活泼些,是个机灵的,一看就聪明讨喜。”

    清哑“谦虚”道:“巧儿从小就乖巧。”

    玄武王妃见她眼露母性光辉,笑道:“织女很疼爱这侄女呢。”

    清哑道:“是。她从小就跟着我。”

    从她在这异世醒来开始,巧儿就一直陪伴着她,晚上睡觉也陪着,她每晚都把那软乎乎的小身子当抱枕用,一直到出嫁才分开。

    玄武王妃听了心一动,又把巧儿仔细看了一番。

    太皇太后十分开心,命赏巧儿,也一并赏了王瑛。

    王瑛看着微笑的清哑,若有所思。

    她觉得刚才清哑要巧儿坐在窗下、对着湖水弹琴,绝不是怕巧儿紧张,而是另有深意的,只怕和平日对巧儿的训练有关。

    不得不说,她聪慧过人,抓住了关键。

    巧儿比不得世家贵女,白日有许多事要忙,就算她聪明,也难以静下心来练习,清哑针对这情形,另辟蹊径。

    巧儿大多在早晚练琴,习武沐浴后。

    巧儿很小时,春夏夜晚,清哑带他们兄妹坐在船上,就着倾泻的白月光,对着连绵的新荷,闻着清新的荷花和栀子花香,听草中蛙鸣,水中鱼儿翻跳声,静静体验大自然的气息。

    姑侄几个悄悄耳语,怕打破了夜的美好。

    清哑在这样的氛围中弹琴,也教他们感悟。

    后来,巧儿学了琴,郭勤选了洞箫。

    春日清晨,巧儿在绿湾村郭家大院树林中,对着满园桃李枣花弹;夏夜,她在水上对着满目的荷叶荷花弹;秋天,她坐在桂树下弹;冬天,她对着皑皑白雪和凌寒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