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从甲板上爬起来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受什么伤,在兵将的保护之下,弃了残船又上了一只好船。
施琅率领他的残兵败将边战边退,以此来掩护他的兵将在岸上布炮,又后退了几里地之后,岸上的炮台便架好了。十几门红衣大炮足可以把这里的江面给封锁,不要说像扬威号这样的巨舰,就是小渔船也休想通过。
此时的施琅已经弃船登岸,带着他的卫队来到了炮台,通过望远镜看到林毅的舰队,威风凛凛的开过来了,约模到了射程范围,施琅命令开炮。
手下军将把火把点燃引线,火药引线发出嗤嗤的轻响冒着白烟,“咚,轰隆。”一发炮弹呼啸而出,正击江中一艘明军的舰船,数名军将被炸飞了。明舰起火,浓烟滚滚。
紧接着十几门红衣大炮,相继怒吼起来,也是地动山摇,江中水柱如山,此起彼落。
透过单筒望远镜,施琅能清楚看到远处的江面上,大明巨舰扬威号侧翼护航的几艘战船,有两艘被红衣大炮击中起火,明军纷纷被震落水中,有的身上起火,不得不跳到江中,剩余的军兵赶紧扑火。
其中一艘被拦腰炸断,顷刻之间船身解体,船上的明军纷纷坠入水中,江面上热闹起来。
扬威号战舰编队两次击溃敌人,突然遭到来自岸上炮火的袭击,林毅立即透过望远镜锁定了目标。
“命令所有船队,集中火力,向这个方向开火!”林毅说着,比了个两点钟方向的手势。
杨威号最顶层的红衣大炮,听到命令之后立即转动方向,左侧的5门红衣大炮,立即对准了林毅所指定的方向,轰隆隆五声巨响,第一轮五发炮弹相继飞出。
然后巨舰转舵,扬威摆动庞大的身躯在江中转了个180度的弯,将右侧的五门重炮,也对准了,又是五发炮弹接连飞向岸边。一吨以上的红衣大炮十发炮弹分两批轰过去了。
与此同时跟扬威号随行护驾的舰船也纷纷向岸上判军的炮台开火……
“打得好,瞄准了明军的巨舰开炮!”施琅一看这几炮打得太过瘾了,如果能击中这艘巨舰,这支舰队就瘫痪了,然后他们的水师就能冲过去全歼灭这支明军,活捉或者阵斩林毅。
可是施琅的话音刚落,一发发炮弹从江中凌空飞来,准确地击中了炮台。
炮台内的一门红衣大炮已经对准了扬威号,一切就绪,有军兵拿着火把要点火的时候,一发炮弹飞来,轰隆一声,将这门负责这门炮的数名军将给炸飞了。接着炮台塌陷,大炮将那名点火的军兵压成了肉饼。
“将军小心……”施琅的卫队赶紧护着他赶紧撤出炮台,找掩体。
炮弹接连飞来,岸上叛军的炮台上纷纷开花,炮台上的判军被炸得尸体横飞,血染炮台,余者四散逃奔。没出几分钟,施琅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十几门红衣大炮,全都成了哑巴。
炮火猛烈,施琅他们趴在沟壑里不敢抬头,等这轮炮击过后,施琅好像从灶坑里钻出来一样,浑身是土,那张脸烟熏火燎的,身后的战袍被炮火也引燃了,他的亲兵卫队,更是被这一轮炮轰炸的狼狈不堪。
“大人快走!”这轮炮击过后,手下兵将催促道。
“噗,”施琅没有逃走,而是将崩到嘴里的土星子吐出来,瞪着包子似的眼睛,又拿起来了望远镜,看到扬威号编队已经开过去了,他吼道:“立即恢复炮台,快!”
说着他亲自动手,把尸体扒拉到一边,重新堆垒炮台,手下兵将明白了他的用意,这是要用马后炮呀!
众人七手八脚,把鲜血淋漓的尸体抬到一边去,把炸坏的炮台复原,把炸翻的红衣大炮,还有几门能用的又扶上了炮台,然后调整照门和准星,负责装弹上药的也各就位忙碌上了。
这几发炮弹如果全送到扬威号上,也够姓林的受了!
做好这一切,施琅累得浑身是汗,再看脸上更花里胡哨的,跟唱戏的花旦差不多了,但是他全然不顾,大吼:“瞄准了那艘巨舰,给我开炮!”
可是他的话音未落,有人跑过来了,此人浑身是血,狼狈不堪,军靴都跑没了,“将军大事不好了……老将军施福兵败遭擒,明军追过来了……”
“什么?”施琅过来一把就把他的甲衣领子给揪住了。
施琅之所在这里苦苦支撑,就是为了等他叔叔的消息,没想到是噩耗,不但兵败了,而且落到了明军手里,那后果肯定不堪高想,虽然这是他的族叔而非亲叔,但却是他的膀臂,岸上兵败,对他们水师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因此,施琅根本接受不了,认为自己听错了,叔叔一向骁勇善战,长于用兵,这一年多来,打得镇江的明军不敢出战,今天败如何败如此之惨?难道他们叔侄二人大限,同病相怜不成?
这名报事的军将上气不接下气,把详细经过说了一遍,刚说到一半,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第446章 施福遭擒()
施琅和他叔叔施福,两路大军水陆并进,准备一举攻取镇江。
在施琅的3万水师跟林毅率领的扬威号战斗编队在长江中激战的时候,施福带着5万大军向镇江城扑来。
施福这次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他这次必须得牵制住镇江城的明军一部分兵力,好为施琅的水师赢得时机,如果城中的明军还是坚持不战,他就要全力攻城。
因为这一年多来,镇江的明军跟他们打的基本上都是防守战。镇江守将阎应元在江面以下建造有拦江防护网,有很多柱子立在江面以下,柱与柱之间有连锁链相连,他们的水师舰船根本无法通过。
而岸上的镇江城,防守得固若金汤,他们攻了数次也攻不下来,他们叔侄有8万大军,却被阻在这里,长达一年之久,毫无进展,因为明军用这种方式跟他们打持久战。
现在明军的援兵来了,大明监国林毅亲征,而且命令将水下的拦江防护网拆除了,这摆明了要与他们展开决战。但是即便如此施福也不得不做好攻取坚城镇江的准备。
因此他带着5万大军带着云梯和攻城车,红衣大炮等等攻城利器出了连营往镇江城而来。
可是他们的队伍离城还有数里的时候,便遇到了在城外列队的明军。看样子明军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有种迫不及待的意味儿。
施福一看规模这支明军不多,充其量也只有2万人马左右。但军容严整,装备的全都是火枪。以骑兵为多,兼有兵卒。其实施福不知道,这不是镇江闫应元的部队,而是林毅带过来的2万人马。分别是标营,无敌营,卫队营等。
南军(大南帝王的军队)水陆并进,林毅跟他们想一块儿了,也是水陆并进。陆上进兵的主力就林毅的2万兵马,配合镇江的守军,攻击岸上的南军,消除威胁,为江中扬威号水师编队扫除障碍。否则长江江面狭长,扬威号战斗编队实力再强大,也难免会受到江岸上炮火的攻击,因此必须水陆并进,才能够相得益彰,克敌制胜。
林毅带来的这两万兵马连卫队营算是一共是六个营,这都是林毅一手栽培起来的部队,或者称为他的嫡系,与旧明军的不同。
这六个营在王建、东胜、张华等将领的指挥下,与阎应元镇江城的守军配合,他们就在城外驻扎,打算消灭江岸上的南军,哪知还没等他们出发,南军便送上门来了。
因此六个营才城外列阵,阎应元则仍然坚守城池,并伺机出击。
明军和南军在镇江城外摆开战场,2万对5万。
不知道深浅的施福,当然也没把眼前这2万明军摆在眼里。因为现在他们兵锋很盛,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长江流域,他们这几万大军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就是到了江阴县出了个江阴三公,双方才互有胜负,但总体上,明军还是败多胜少,退守镇江。
现在阍应元死守镇江,不敢出战了。因此这施福对明军的战斗力,也是不屑一顾的。
这样他一开始就错了,错就错在他只知己不知彼,把对面的2万军队也当成旧明军了。如果他要知道这是林毅带过来的2万随行护驾的精锐之师,曾经数次干翻过鞑子的八旗精锐,这一战他至少要泛些思量。
结果双方这一开战,明军的标营和无敌营近万人马率先发起了猛攻。马队在前,步卒垫后。万马奔腾,比鞑子的八旗那种来去如风攻势更猛。
先是火枪,接着是弓箭,结果双方根本没有接触到一起,也没有进行近身白刃混战。施福这5万人马就顶不住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余者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这一场战斗再次证明了这样一句话,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这两支军队,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论装备明军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枪,不用点燃火绳再瞄准,瞄准之后直接抠动扳机,大大提高了射击的速度和准确率,论战斗力这2万人马更是堪称世界一流,这是明末三大军的升级版,就连满清八旗精锐也得退避三舍。
但是施福率领的这支军队就不同了,这是郑芝龙的海盗军,掺杂了一些投降过来的旧明军,这是一种混合物。
这样的5万军队在这样一支精锐之师面前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施福惊愕万状,做梦没想到,对面的明军如此强大,以2对5却令他们还不过手来,这么快就败了,这哪行啊,最起码他得坚持一阵子给施琅的水师打掩护。否则,施琅就算在江中取胜,至多也是虽胜犹败。
但是部下已经吆喝不住了,狼奔豕突,于是他只好带着卫队亲自冲锋陷阵,打算扭转局面。
今年50岁的施福宝刀不老,跨马抡刀,依然是勇冠三军。要说他是郑芝龙集团的元老级人物了,当年郑芝龙闯天下的时候到南洋到东洋先经商,后从事军火商成了亦商亦盗亦军的从面人物,他就是郑芝龙的追随者之一。
十八芝辉煌的时候,从东洋打到南洋,大鱼吃小鱼,消灭了鱼龙混杂各种海霸势力,包括与郑芝龙决裂的刘香团伙,从那以后郑芝龙自立门户,成为这一带真正的海上霸王。施福忠心耿耿,跟着郑家大仗小仗,中国的外国的敌手,他没少打。这也是个大海盗,水陆两栖的本事他都有,骁勇过人,有将帅之才,是郑家军的虎将之一。
现在虽然到了知天命之年,老头还是非常牛逼的,一路大败明军。
现在他亲自冲锋还真有作用,竟然突破了明军的火枪和弓箭,带着卫队跟明军冲杀在一块,并接连砍伤了数名明军将士。
混战之中正好遇上了东胜,这名无敌营指挥使,现在东胜已经不是懵懂少年了,也成长为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近身搏斗善使一杆长矛,两个人大战数合张华带着卫队营的兵将冲过来了。
张华的小窄脸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是论武艺也不含糊,曾经是大明的边军,身手是能杀鞑子的,后来这些年跟着林毅苦练本领,身经百战,武艺有了重大突破,一直是林毅卫队营的指挥使。
因此这两个人打一个,施福就招架不住了,手忙脚乱,几合之后被张华咔嚓一刀,差点把膀子给他卸下来。
左肩头被砍开一个大口子,血肉翻卷,多亏有甲衣护身,否则,他这条胳膊就没了。
鲜血崩溅,施福疼的拨马就跑,他这一跑就是兵败如山倒了,手下兵将都跟着主将逃命了,都恨爹娘少生几条腿。
明军将士在后面紧追不舍,施福带着残兵败将逃命,没跑出多远一声炮响一支明军截住了他们的归路,正是镇江主将阎应元。
满身甲胄,手提大刀,这个红脸大将仿佛是关羽重生,威风凛凛。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受伤的施福根本不是阎应元的对手,被闫应元走马活擒。
其余的兵将,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扔枪投降,因为林毅有令,降者免死,这些兵将捡了一条命。
但是仍有一些死眼皮的兵将,不识时务逃之夭夭。几万明军兵合一处,继续追歼残敌,他们沿着江岸如排山倒海一般向南军杀来……
施琅得知这些详细,感觉压力山大,叔叔兵败遭擒,无疑断去他一条膀臂,现在江中的明军和岸上的明军都在追杀他们,可谓是四面楚歌。
但是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这一仗败局已定,无论是水师还是路上的人马都难挽败局了,但是绝不能全军覆没。
因此,他也顾不得炮轰杨威号巨舰的事了,不过就这么一耽误的功夫,即便是现在开炮,也不成了。因为扬威号战斗群已经驶出了他们红衣大炮的射程范围。
必须得保存实力日后再战,眼前再苦撑下去自己比叔叔的下场更惨,不管是岸上的军队还是水师就全军覆没,因此在卫队的保护下,施琅立即撤退,这次也不等有人劝他了。
数万明军在后面追杀,从长江到岸上明军一路高歌猛进,施琅收拾残兵败将,一路败退,这一下就败出200多里到江阴一带才收住兵马。
清点人数,通过这一战八万人马折损过半,眼前连水师带岸上的军队合在一块不足四万人,大小战船只剩下一百多艘,水师不到2万人,叔叔施福还在林毅手里,估计已经没命吧,损失太惨重了。
但他劝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吃一回败仗算什么,从来就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这么一想,施琅又精神抖擞了,他视察了这里的地形,发现这里江面狭窄,他立即命令军队学着阎应元的办法修建水下拦江防护网,必须得先把林毅的水师阻在这里,岸上他派出大将郑彩接替施福,带领两万多军兵修筑防御工事,在岸上设立数座炮台,封锁江面。
第447章 血战江阴()
一方面施琅紧锣密鼓的修筑江上和岸上的防御工事,准备与林毅在这里再决胜负。另一方面他感到兵马不足,镇江一战损失惨重,不足4万人马与明军对抗有些力不从心。
在这之前他和他的叔叔都犯下了轻敌冒进的错误,才有了镇江一战的惨败,现在他认识到了明军实力的雄厚,尤其是扬威号巨舰编队难以对付,而且据他的探马来报,由于大明监国林毅从西南胜利班师,然后马不停蹄亲征江南,大明朝全国各地的兵马都在往这方面集结。
他觉得不能成匹夫之勇,尤其是现在叔叔施福兵败被擒,生死不明。明军水师和岸上的兵马大兵压境,他更觉得有些人单势孤,捉襟见肘,难于应对,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
因此他立即向郑王告急求援,哪知他的告急文书刚刚发出去,圣旨到了,要求他赶紧出营迎接天使官。
施琅就是一愣,哪来的圣旨?
对于郑芝龙在福建称帝这事,久在军营的施琅现在还不清楚,等他见到传旨后问明原委,这才知道怎么回事儿。
郑芝龙在福建自立为王,其实早已经暴露出称帝的野心。崇祯皇帝加封他为宁南伯,他嫌小了,现在他膨胀了。拥有这么大的地盘和实力,有这么多国际支持,浅池难容大蛤蟆,庙小了自然也装不下大神仙。施琅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而且这施琅来说也大好事。他们的王爷称帝了,水涨船高,他这个前敌带兵将军肯定也是大南帝国的开国功臣。还有他的亲兄弟施显,也可以升官加爵了。
太不容易了,真是老天有眼……
施琅想起自己的兄弟和他们的家境,他有些酸酸的感觉。
他的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