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章完)

第59章 世界上最穷酸的皇帝(续)() 
大宋汴梁皇宫。

    坐在大殿龙椅上的宋仁宗十分的高兴,对于西夏国主李谅祚的求和态度十分的满意,原本宋仁宗还打算为难委哥宁令一番呢!此时也早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

    宋仁宗将国书放在龙案上,坐在龙椅上俯视着委哥宁令笑着说道:“爱卿一路风尘辛苦了,李国主这份国书朕看了,之前西夏本来就是我大宋的藩属,如今西夏有难,朕身为皇帝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对于李国主在国书内所奏请之事,朕同意了;

    朕立刻下旨恢复两国的朝贡贸易和边境榷场,恢复庆历和约的岁币制度;另外赏赐夏国主李谅祚白银十万两、绸缎五万匹、绢两万匹、茶叶三万斤……”

    站在下面的委哥宁令被宋仁宗的一番话当场给打蒙了,委哥宁令没有想到宋仁宗不但同意了讲和,而且还给西夏这么多的财物,委哥宁令当场跪在地上说道:“外臣,带我主叩谢大宋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在宋仁宗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小意思,此时大宋的财政收入为7072万贯,换算成白银达到三千多万两,在宋仁宗看来给只要你不来骚扰我,给你点小钱也无所谓;毕竟如果两国交战的话,花的钱可就不止这一点了。

    其实宋朝的岁币制度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屈辱求和的表现,无论北方的辽国,还是西北的西夏,都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分,三国之间的矛盾其实跟三国时期差不多;而宋朝仅仅花费一丁点钱财就能够换来边境的和平可以说是十分划算的,这点钱对于大宋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就在宋仁宗接待委哥宁令的时候,李谅祚正在召见周文泰,周文泰被李谅祚任命为财务司司长,掌管西夏的财政税收,说白了就是李谅祚的大管家钱袋子;现在李谅祚要组建新军、兴办教育、改革政体,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钱财,由此可见李谅祚对周文泰的重视和信任。

    “周爱卿,现在国库中有多少钱粮?”李谅祚向周文泰问道。

    周文泰张嘴就答道:“禀陛下,先在国库中有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共计两千一百三十七万六千三百二十一两,另有各地储粮七十万石。”

    李谅祚皱了皱眉头说道:“朕的国库中就这么点钱?”

    周文泰苦笑道:“陛下,这其中大部分的一部分钱粮,还是您在大同抢来的,还有就是从哪些叛臣家中搜来的,之前国库能有几百万两银子就不错了。”

    “这点钱恐怕是不够啊!看来要先想办法弄些钱粮了。”李谅祚愁容满面的说道。

    “陛下,秋收之后会有税赋充入国库。”周文泰向李谅祚说道。

    “有多少钱?”李谅祚问道。

    周文泰立刻回答道:“按照陛下新颁布税法,此次税收比以往要少的多,大概有一千多万贯,也就是五百多万了。”

    李谅祚摇了摇头说道:“还是不够啊!”

    周文泰这下忍不住了,皇帝这是要干嘛呀!将近三千多万两银子,皇帝还说不够用,这些钱无论放在大宋那也是一笔巨款啊!周文泰现在甚至有些怀疑李谅祚的脑子是不是烧坏了。

    李谅祚看着周文泰的表情说道:“先生,你不要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朕,朕的脑子还没有被烧坏,这点钱确实不够用,不信你看看这个。”

    周文泰从李谅祚的手中接过一份账簿,这份账簿记载者李谅祚编练新军所需要的所有花费,当周文泰看到一项项的花销是,脸色一下子绿了,对李谅祚说道:“陛下,照您这样的花法,就是大宋的财政也负担不起啊!这新军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就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到时候练出来的大军华而不实啊!”

    “那倒不会,这支新军会有朕亲自操练。”李谅祚笑了笑说道;“等新军练完你就知道。”

    周文泰跟随李谅祚这么长时间了,也知道李谅祚的脾气,李谅祚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既然李谅祚这样说了,那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这笔巨的费用是节省不下来了。

    “微臣只能竭力为陛下筹措钱粮了。”周文泰苦着个脸说道。

    李谅祚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从国库中给朕抽调两千万两白银,剩下的钱朕自己想办法。”

    “陛下,按照陛下为新军所配备的装备,这十万大军全套下来要三千九百五十万两,这还差将近两千万两呢!”周文泰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苦笑着说道:“这个朕知道,新军的装备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打造出来的,有这两千万两先期费用应该差不多了,其余的朕在想办法;

    现在整个大夏国百废待兴,朕知道你这个财务司长不好做,各个部门都伸手找你要钱;朕只告诉你一句话,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多花,明白吗?”

    “微臣明白,请陛下放心。”周文泰答道。

    李谅祚拍了拍周文泰的肩膀说道:“财务司就是朕的钱袋子,朕将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因为朕信任你,你可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信任啊!”

    “陛下对臣有救命之恩,臣万死难报……”周文泰跪在地上说道。

    “起来吧!”李谅祚对周文泰说道;“朕听说高智耀请你批复的教育经费你没有批有这回事吗?”

    “有。”周文泰说道;“陛下,不是微臣不愿意批,可是高大人要的也太多了,张口就是五百万贯(宋时一两白银等于两贯),这也太多了。”

    “五百万贯确实不少,但是朕就算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你回去就批复了吧!告诉那些学子,好好读书,现在整个大夏国到处都需要人才。”李谅祚对周文泰说道。

    “是,微臣领命。”周文泰回答道。

    现在周文泰这个财务司长的位置确实不好做,同化初年整个西夏的财政收入也就三千万贯,按照李谅祚同化改革中的条文;同化初年的花费大致为:教育经费五百万贯,农田水利的修筑维护四百万贯,边军军费需要八百万贯,官员的俸禄需要两百万贯,皇宫内府花费一百万贯,救灾资金两百万贯,这还没有算其他的杂费。

    现在的西夏财政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另外新军的军费还没有加入其中,要不是有先前有对辽战争中得到的红利,再加上从叛臣家中抄到财务,现在西夏国已经由于赤字过大破产了。

    同化改革初期,李谅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穷酸的皇帝,为了节省费用,李谅祚不得不决定裁减自己皇宫中所需要的费用。

    (本章完)

第60章 新军编制与装备情况(上)() 
李谅祚在御书房处理完政务之后,就回到了后宫就派人将皇后没藏飞雪、贵妃苏巧儿和梁妃梁洛瑶找了过来,平常皇后和梁妃很少见面,毕竟二人之前是嫂妹关系,现在二人同侍一夫见面不免有一些尴尬,所以二人基本上不见面。

    在三人都来到李谅祚的寝宫之后,李谅祚对三人说道:“你们三个都是朕最心爱的女人,朕有些事情要跟你们商议。”

    “陛下,您又什么事情就说吧!”没藏飞雪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笑着对没藏飞雪说道:“现在朕在国内推行改革,而且又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花费巨大,而朝廷的财政又不能短时间内有所好转,所以朕打算裁减后宫的用度。”

    没藏飞雪立刻表示支持说道:“陛下改革,后宫减少用度是应该的,臣妾支持陛下。”

    “臣妾也同意。”苏巧儿和梁洛瑶一同说道。

    李谅祚看到这三人这么通情达理笑着说道:“好,有三位爱妃的支持,朕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朕原本以为你们三人还会对朕大哭大闹呢!”

    “陛下,臣妾有那么不堪吗?”没藏飞雪撅着小嘴说道。

    李谅祚笑着继续对三人说道:“原本后宫用度为每年一百万贯,朕决定只留十分之一,也就是十万贯;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了,以后这钱就交给皇后保管,你们每月例钱就找皇后要,你们两个有意见吗?”李谅祚说完向苏巧儿和梁洛瑶问道。

    “臣妾没有意见。”二人一同说道。

    随后梁洛瑶对李谅祚说道:“陛下,臣妾有一个建议。”

    “爱妃有何建议说就是了,这里又没有外人。”李谅祚说道。

    梁洛瑶随后对李谅祚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宫中也可以开源节流,臣妾可以将后宫的宫女组织起来织布,然后在布匹上绣上花色,在拿到宫外去买,如此还能够挣钱呢!”

    没藏飞雪刚想反对,话还没有说出口就看见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爱妃这个建议不错,朕准了,这件事就有皇后负责,巧儿和瑶儿你们两个协助皇后。”

    “是,臣妾遵命。”三人一同领命道。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同化元年九月份,委哥宁令早就从大宋返回了,此次出使委哥宁令不但顺利的与大宋讲和了,而且还带回来了大量宋仁宗的赏赐,同时两国边境上的榷场也重新开启,大量的西夏特产开始流入宋境,同时西夏急需的商品也从大宋运了进来。

    宋、夏已经讲和,边境榷场也已经重新开设,李谅祚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开始从边境撤军,同时李谅祚下令裁军,西夏原本三十多万大军直接裁撤二十多万,全国只留十万兵马。

    其中都城兴庆府驻扎三万御林军,其余的七万大军全部改编成边军,在夏宋边境数千里的漫长国界线上驻军一万,西平府驻军一万,河西走廊驻军一万防备吐蕃,黑水城驻军一万防备上京道辽军,东北四州(天德州、云内州、东胜州和丰州)驻军三万防备大同方向的辽军。

    军队裁减,军费也自然就要削减,原本八百万贯的军费,被李谅祚砍到了三百万贯,这些费用全部被用于边军和御林军的军费,由于夏军后撤,宋军在边境的兵马也大大减少。

    于是李谅祚果断下令放弃了一些边境上不重要的堡垒,这样所有的军费几乎都用到了边军和御林军的心上,因此这些边军将士对李谅祚的改革不但没有抵触,而且还一致拥护。

    在改革一切都步入正轨之后,李谅祚开始投身到新军的编练中,这十万新军是李谅祚以后一统天下的重要力量,在李谅祚大量军费大的打砸下,新军注定是一支天下最精锐的军队,无论从人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的。

    首先兵员是李谅祚下令从西夏境内招募的贫苦百姓,年龄在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青年男子;新军的来源于边军不同,边军主要是义务兵,而新军是募兵制,新军的这些小伙子可都是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

    新军的编制是李谅祚根据结合现在的情况,借鉴后世的编制建立的:每五人为一伍设一伍长,每二十人为一什设正副什长各一名,每百人为一队设正副队长各一名,每五百人为一都设正副都统各一名,每千人为一团设正副校尉,每三千人为一镇设正副偏将,每万人为一营设正副参将、监军、督粮官各一名,每三万人为一师设主将一名、监军一名、副将三名、主簿一名、军司马一名。

    李谅祚将练兵的地方选择在了摊粮城的旧址上,十几年前辽军攻破了摊粮城将此城焚毁,就此此城就被废弃,而如今李谅祚将这里作为新军训练的大本营。摊粮城位于贺兰山西面,腾格里沙漠西北,这里人极罕见而且有大量的草场,是一个绝佳的练兵之地,而且此处位于西夏腹地不易被大宋和辽国的探子发现。

    随着李谅祚到达摊粮城的,除了十万新军还有大批的工匠,作为后世的冶金业大学生,李谅祚记得在这附近有这大量的煤炭和少部分铁矿资源,这些资源在后世看来可能很小,但是在这个时代也足够李谅祚消耗了。

    在到达摊粮城之后李谅祚一边修缮城池,一边派人前往各处寻找矿产,主要找的就是煤矿和铁矿,前世的李谅祚虽然不是什么好学生,但是对于冶金还是十分了解的,再加上西夏这些顶级的工匠,李谅祚有信心练出高品质的钢材来。

    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国是不会炼钢的,所谓的百炼精钢最多只能算是精铁而已,所以古代中国的武器一般会以比较重的大砍刀为主;而这个时期的西夏人已经掌握了一种比较先进的炼铁的方法,那就是冷锻法,西夏精锐的铁鹞子重甲骑兵的盔甲,就是这个时期最为先进的冷锻甲。

    西夏的铁匠也注定是这个时期最为高级的冶金人才,有了这些工匠的经验再加上李谅祚的知识储备,炼出好的钢铁是早晚的事情,而要做到这些的首要条件就是找到煤矿和铁矿,以及一些稀有金属的矿产。

    谢谢大家的推荐票,有条件的可以打赏天宇月票,条件丰富的可以直接打赏,谢谢大家对天宇一直以来的支持。

    (本章完)

第61章 新军编制与装备情况(下)() 
为了打造这十万新军精锐,李谅祚在装备上也不惜痛下血本,作为西夏的尖刀部队机动能力是第一位的,由于西夏裁兵之后,只留下的十万兵马,一旦发生外敌入侵的事情,就需要有一支战斗力强、机动能力好的军队迅速支援;而新军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除了负责西夏国土的支援防御之外,新军还是以后李谅祚开疆拓土的先遣军,所以新军还要具备远离国土作战的能力,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运输能力有限,农耕文明军队出征塞外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援,一旦失去后勤补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西夏是农耕与游牧并存的社会,随着西夏的稳定发展,原本党项人游牧的本性已经开始渐渐丧失了,李谅祚训练的这支新军其作战方式完全属于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也就是无后方作战,军队除了带少量的补给外,其余的都需要从敌国或者狩猎中获得,这对战士的素质、忍耐性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极大考验。

    李谅祚将这十万新军分为三个师又一个营,三个师分别为一个重甲骑兵师、一个轻装骑兵师、一个骑马步兵师,剩下的一个营为李谅祚的亲卫营,能够进入亲卫营的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重甲骑兵师的装备是这其中最好的,人员要求的也最为严格;一个重甲骑士的装备如下:一套锁子甲、一套鱼鳞甲、一套马铠甲、一杆马槊、一柄蒙古弯刀、一张短弓(骑弓)、一壶箭(重箭二十支、轻箭十支)、马靴两双、马鞍两套、一匹改良战马、一匹行马、一匹驮马。

    这一套重型装备下来花费大概为一千贯只多不少,当然花了这么多钱也是有回报的,重甲骑兵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破阵,他是两军交战的尖刀部队,这个时代的重甲骑兵就如同后世的重装坦克,在野战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其次是轻骑兵师,相对于重甲骑兵师来说,轻骑兵师的装备要差一些,毕竟双方的任务不一样,但是相比于现在这个时代的轻骑兵要好的多。

    一名轻骑兵的装备如下:一套锁子甲、一套皮甲、两柄蒙古弯刀、一张短弓、两壶箭(重箭四十支、轻箭二十支)、马靴两双、马鞍两套、两匹优良的河西战马、一匹驮马。

    轻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长途奔袭追杀敌军,在重甲骑兵师将敌军阵型攻破之后,轻骑兵师就会从缺口冲进去,将敌军分割包围以优势兵力将敌军一口口吃掉,当然具体如何作战还要根据战场的形式而定。

    剩下的最后一个就是轻装步兵师,轻装步兵从李德明和李元昊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