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使用!
许远达的建议,让朱明忠联想到了其它,就像他之前对鸟铳的部署一样,他甚至曾考虑过将鸟铳与长枪混编,从而编成“西班牙方阵”,尽管对于“西班牙方阵”并不算了解,但并不妨碍他作出这一构想,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这是一条歪路。
为什么一定要模仿“西班牙方阵”?
为什么不能将鸟铳也集中使用?
“远达所言甚是,若是披甲兵分散于各营,势必会造成兵力分散,就像这拳头一样,十指合成拳方才力大,分散了反而容易被各个击破,劲必须要往一处使!”
一句话定下了盔甲不再分散各营的决定后,朱明忠又继续说道。
“既然这盔甲集中组成披甲营,那么我看这鸟铳、长枪也可以集中为鸟铳营、长枪营还有炮营,与清虏作战时以披甲营为前锋,以鸟铳和炮营对敌阵实以攻击,掩护披甲营进攻,待到披甲营破阵时,再以长枪营扫荡战场……”
在说出这个基本战术时,朱明忠并不知道这个战术是否有效,但他却明白一点,至少对于使用刺刀战术的长枪营来说,或许,他们更擅长扫荡战场……
第50章 红线(第二更,求月票)()
一条红线!
这是一条红色的线阵,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空旷的田野上,只不过与普通的战线不同,这个红色的线阵是由一队队鸟铳兵组成的。
在过去的几天之中,这些忠义军的兵卒上缴了他们的长枪,换上了刚刚运至清河的鸟铳。然后开始与这片因为居民被屠杀而荒废的田野上,开始了进行队列训练,这种队列的训练与过去的训练截然不同。
就像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的训练,就是最基本的线阵时代的队列训练,尽管对于线阵时代的作战方式并不怎么了解,但是凭着过去看过的一些拿破仑时代的资料,朱明忠还是稍微了解一些线阵时代的基本作战规则。
这个时代的科技只能大批量生产的步枪只有精度差,射速慢的滑膛枪,低击发率、低命中率使得单独一支滑膛枪的火力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排列成密集横队,才能取得较好的杀伤效果;而且良好紧凑的队形可以应付骑兵的冲击。
线式战术看起来简单,实践上是很难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队形,长达数公里的几列横队,不能走得太快,也不能走得太慢,得听着鼓点,按照固定步幅齐步走,这需要长时间反复的训练才能做到。一旦放羊就只有被屠杀的命运了,可以说队形就是战斗力。
也正因如此,进行队列训练,就是训练火枪兵的重中之重,而现在这支由3500余名兵卒组成分成五个营在这片空地上,所进行的训练正是四分距纵队,这一个半世纪后,英军最常用的机动队形之一,阵型为各个连依次排好,。
置身于用木料搭出的高台上,手中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队列训练的朱明忠,不时的会对着身边的书吏,下达一些命令。
“你记下来:全营的各级指挥官和副官们要一直骑着马,目的是当做队形变换的枢纽,维持队形,纠正错误,执行命令——最重要的是在队伍停下来变换为纵队时能维持秩序。军官若是不骑马很难做到这些,也无法发现错误,履行自己的职责。”
尽管过去看过一些书籍提到过线阵时代的步兵战术,但是将那些纸面上的东西,应用于实际,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朱明忠现在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训练,及时纠正训练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将这些凌乱的军事知识,整理成册,最终编写出一本步兵战术手册,无论这个手册是否科学,但至少可以做到在训练时有据可依。
“……营官通常骑马走在队列的右前方,副营官则要跟在他后面,副官在最后方。每个队的队官则走在他的连队的前方中央位置,独自一人不列队……”
尽管手中的这只单筒望远镜倍数顶多只4倍,但仍然使得朱明忠可以观察到整个训练场上的几个营队的训练情况,并不时的通过传令兵,下达新的命令。
这支望远镜是郑成功命人给他送来的礼物,是作为他克复淮安府等江北要地的贺礼,即便是在望远镜发明的五十年后,在亚洲,望远镜也是价值千两的稀罕之物,当然,这也隐隐的表明他的另一方面的意思——希望将过去一切都划上一个句号。
其实对于郑成功,朱明忠并没有丝毫的恶感,甚至一直以来,他都会在心里为郑成功之前对自己的打压排斥寻找借口。
他是受人蛊惑!
耿直之人最易受人蛊惑!
如果没有他人的蛊惑,郑成功断不会那般对待自己!
是谁在蛊惑他?
是钱谦益?还是其它人?
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对于现在已经掌控了几乎整个江北地区,对于朱明忠来说,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寄人篱下处处看人眼色的忠义营总兵。而是控制着淮安府、扬州府以及江南常州的江北安抚使。
或许其麾下只有不到三万人马,但是对于南京来说,现在朱明忠和他的忠义军,就是江南的第一道屏障,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有人再像过去那般待他,即便是南京的诸人自信水师足以抵挡清军的进攻,但是又有谁介意在清军南下的路上,在江北首先遭以重创?
人心哪!
心底感叹着,朱明忠的眉头微微一锁,看着正在训练的鸟铳兵,他的心思微微一沉,就凭这数千鸟铳兵,能够抵挡得了清军的南下吗?
“清虏内务大臣达素领兵6万余人,正日夜兼程南下……”
一个个与的所谓的“安南将军”有关的情报,从半月前,克复清河之后,便不断的传至他的案前,这些情报既有漕帮传来的,也有石磊的军法处搜集的。
六万清军!
清军精锐的战斗力如何?
想到通济门处那些提刀带甲杀来的清军,朱明忠的心思便是一沉,若是那六万清军中那怕只有三分之一是那样的带甲清军,到时候,恐怕又是一场苦战?
盔甲……
鸟铳能打穿清军的盔甲吗?
运河河堤下一排鸟铳手用竹筒往鸟铳中倒着火药的时候,看着鸟铳兵中手中的鸟铳,想到于后世文章中看到有关鸟铳制造如何低劣的描述,朱明忠特意扭头问道身边的徐又铮。
“子树,这些鸟铳不会炸管吧?”
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现在忠义军的鸟铳,大都缴获自清军,其中大多数都缴于南京八旗军械库,虽说于库中缴获上万支鸟铳,且都是三钱鸟铳,但是这些鸟铳制造年份却从明朝的万历年间直至顺治,横跨足足小半个世纪。且不说它们的制造是否合格,就是放这么长时间,用起来也不让人放心啊。
“回军门,这些鸟铳虽说新旧杂之,但皆已经进入试放。像这些三钱鸟铳,都是先装药一钱,再添二钱,再添三钱,如此试放之后,暂歇片刻之后,然后加至四钱,用弹又试;如此试放之后,方才会发至兵卒手中……”
作为忠义军中最擅长火器的徐又铮,自然对鸟铳极为了解,这上万支鸟铳,都是由他一手操办试射,甚至就连鸟铳兵,也是他一手培训。
“军门,有句话,在下不知当说不当说!”
“有何不能说的?”
见徐又铮又是这副谨慎模样,朱明忠便笑说道。
“朱某早就说过,与我军中,大家只管畅所欲言!朱某绝不会做以言罪人之事!”
之所以会如此提醒徐又铮,是因为朱明忠实在受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人们,总喜欢拐弯抹角,如此一来不知道会耽误多少事情,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会不止一次的告诉他们,让他们无论有什么建议、想法,皆可畅所欲言。
“军门,虚心纳谏,实是我等之幸!”
看着远处堤坝下方的那一排棉甲、铁甲,心知军门用意的徐又铮先拍了个马屁,然后才继续说道。
“这清虏行军打仗素来着以重甲,按前人所言,清虏多明光重铠,鸟铳之短小者未能洞贯,除此之外清虏还使用穿戴多层盔甲,先以重甲外披绵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如此重甲绝非鸟铳所能洞穿,至少在百步之外,断无可能洞穿重甲……”
在他的话声落下的时候,那边的传来一阵枪声,就像是为了验证徐又铮的话似的,在百步之外,即便是那些使用五尺长管的鲁密铳也未能击穿那几件重达三十斤的铁甲。
百步、七十步、五十步,直到五十步时,那些长度超过1。5米的鲁密铳才能击穿铁甲,尽管在七十步上,它就能击穿棉甲,但是七十步……不过只有五十来米!
这么近的距离,要鸟铳又有什么用?
终于直到接近到三十步的时,那些造于万历以及天启年间的三钱鸟铳,总算是击穿了缴获自南京的清军铁甲,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明忠的心底只剩下一个念头——要这鸟铳又有个屁用!
甚至说连忙先前寄予厚望的排队枪毙,这会也因为鸟铳的威力而变得的希望渺茫起来的,甚至就连朱明忠的脸色也显得很是难看。
“若是军门想破清虏重甲,在下曾于《神器谱》上见过的搬钩铳,也就是大鸟铳,不过清虏入关后,因惧怕汉人用大鸟铳破其重甲,早就将其悉数尽毁,只留二钱、三钱鸟铳,所以我等于南京才未曾缴获,若是军门有意,不妨制以大鸟铳,如此清虏重甲必可为其所破,……”
大鸟铳……
不就是大口径的火绳枪吗?
瞧着已经收队的鸟铳兵,朱明忠点点头,然后说道。
“这大鸟铳必须要制,只是时间来不急啊……”早在江阴的时候,朱明忠就曾想过制造西式的大口径火绳枪,当时没有时间制造,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不过,现在也可以试试,,咱们不是从南京请来的有制铳能手嘛,看看能不能试制大鸟铳,这件事,你亲自负责,务必尽快制出大鸟铳来……”
说话的时候,看到那些提着鸟铳正准备离开的兵卒,朱明忠便说道。
“子树,取一支三钱鸟铳送到府上,我也瞧瞧这鸟铳到底是什么模样!”
求支持、求月票……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一起讨论小说
第51章 鸟铳(第一更,求月票)()
又一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于书房之中朱明忠拿起了一支鸟铳,这支鸟铳是于南京缴获的,如果说南京之战收获了什么,除了名声之外,恐怕就是数量可谓庞大的各种兵器、盔甲,而其中足足近四千支鸟铳,使得忠义军实现了从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
长约四尺寸的鸟铳沉甸甸的,长三尺半的铳管是由精炼的熟铁制成,八角型的铳管上不见丝毫锤锻的痕迹,显然在铳管制成后,管身经过一番精心的打磨,与想象中的粗糙完全不同。
从枪口处向铳内看去,也可以看到光洁的内膛,显然精过精心的磨膛。与后世传言的鸟铳质量低劣不堪完全不同,而缴获的这些鸟铳中,还有不少是崇祯年间制造,制造质量仍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劣。
“口径差不多应该是13毫米左右……”
于心估计着它的口径,朱明忠难免有些失望,13毫米的口径,实在太小了一些。正因如此,才使得鸟铳的威力较小,甚至出现了“鸟铳不适合北地”的说法。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其口径小导致威力小,不能洞穿重甲。
“口径小才是根本原因啊……”
瞧着手中的这支鸟铳,朱明忠的眉头紧锁着,盯着这前细后粗的铳管,心底暗自寻思道。
“能不能加大口径?”
加大口径,这是提高鸟铳威力最现实的选择,如果能够像此时欧洲的那些重型火绳枪一样,拥有18…20毫米的口径,所谓的八旗重铠自然不堪一击。
问题是……时间!
现在时间能来的得急吗?
现在所谓的安南将军达素率领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德州一带,或许淮安府的克复会拖沓他的行程,但能拖多长时间?那边顺治可是严令其必须从速南下。即便是达素本人再拖拖拉拉的,又能拖上多长时间?
一个月?两个月?
毕竟仅仅只是制造一根枪管,就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有两个月的时间,倒也有可能制造出一批大口径火枪来,但若是达素来早了,又该怎么办?
“口径差不多是13毫米,枪口的外径是……”
突然,朱明忠的眼前只是一亮,他看着这枪筒,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也许可以扩膛……”
没错!
既然时间上来不急制造新枪,为什么不能改造旧枪!
“外径差不多有30毫米,如果适当扩膛的话,倒不是没有可能……”
盯着这前细后粗的铳管,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铳口。铳口最细的枪口位置差不多25毫米,最粗的铳腹最少有35毫米。如此厚重的枪管,肯定扩膛的余地,更何况这些鸟铳都能强装药射击。
“扩膛,没错,只要再扩大三四个毫米,差不多也就顶用了,什么满洲重铠,到时候,老子就是直接排枪队枪毙……”
嘴里这么自言自语着的时候,看着手中这沉甸甸的鸟铳,朱明忠的思维却在不断的发散着。
“除了扩膛之外,还可以对枪进行改造,把火绳枪改成燧发枪,对,就只取它的枪管,它的枪管和燧发枪的枪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用它的枪管的话,再重新制燧发机……”
一个念头浮现之后,另一个念头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当对鸟铳进行扩膛以提高其威力的想法浮现时,另一个彻底改造鸟铳的想法,自然不受控制的于他的心中闪动着。
“燧发枪机是什么结构来着?”
回忆着曾经看过的燧发枪机的结构,朱明忠拿着炭笔在纸上一边绘制着它的结构,一边在脑海中反复的思索着它的动作原理,想象着它的击发,以确实自己绘制的没有错,
燧发枪机的原理非常简单:以燧石产生能够点燃枪管中所存储火药的火花。为了产生这种火花,燧石需要高速运动,撞击钢铁迸发出火花,然后火花落入火药中将其点燃。
回忆着燧发枪机的原理,朱明忠先在纸上写着所需要的部件,然后以对应那个图纸。
“燧发枪机应该包括以下主要部分。击铁,这个用来固定和加速燧石,再就是为击铁提供动力的主弹簧,还就是扣簧,这是燧石撞击的钢铁条,最后就是火药池:其中放置少量火药,等待接收火花……”
这四个部件是燧发枪机完成其目标所需的全部基本部件,在最初绘制的那个草图上一一对应这四个主要部件之后,朱明忠又继续思索着燧发枪机的其它部件,毕竟这四个主要部件,只是从表面上看到的部件,它的内部还有其它的部件。
慢慢的随着不断的回忆,再加上本身就是学习机械的天然优势,使得朱明忠很快就在曾经看过的图片的基础上,弄清楚了燧发枪机的基本原理,比如保持和释放主弹簧的动力,并将动力传输给击铁的机心,还有就是扣动扳机时,啮合机心,然后将其释放阻铁和阻铁簧,自然还有固定连接到火药池上扣簧的盖子,使得燧发枪机能够经受风雨的扣簧片,最终诸如此类的一个个零件于朱明忠的笔下被绘制了出来,尽管图纸看起来很粗略,但是却已经勾勒出了它的基本原理,剩下的自然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