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者最大的区别是将核心的枪管长度由减了2寸。缩短枪管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装填速度,其次铳机结构进一步减少了用料。但重量与长款相比却是不降反升,可见这次改进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令火铳更加厚实耐用。
短款使用起来比长款更加方便,性能也并没有降低太多,这也是它成为制式火铳的原因,而随后它一直进行改进,不过,仍然是元年铳的基本结构。
长铳、短铳,都摆放在桌上,而在远处,停放着一排盾车,那是仿造满清的盾车结构制造的。
“陛下,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奴虏每每行军打仗时,都会使用这种盾车,放置于部队前方,以盾车为移墙,士兵与墙兵列队放铳,有盾车抵挡,十丈外,铳弹往往无法洞穿盾车……”
在张金生解释之余,朱明忠已经走到那几辆盾车前,看到盾车前方厚达到一尺半的盾牌,不等他说话,戴梓这位前工部尚书戴苍的儿子,六年前于清河书院皆业后,一直从事军械制造,在三年前出任大明的军械总监。
“陛下,你看奴虏的盾车前盾分为多层,第一层为数层竹管,然后中间夹铁板,然后又是数层竹管,后再加铁板,臣曾试验过,如此分为数层,十丈外铳弹打上去,即便是偶有穿透,也不会有太大损伤……”
在戴梓解释的时候,朱明忠的眉头一挑,这种结构他并不陌生,类似于后世的间隔装甲,第一层的竹管让弹丸扭曲变形,撞到夹层铁板上的时候。就已经是力度大损,接下来的竹管会让它进一步变形,等打到最后一层铁板的时候,往往也就没有力气了。
古人也是有智慧的嘛。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朱明忠仍然有些好奇,是什么驱使着他们搞出了这样的“发明”,是经验,还是什么?
“先打上几发试试。”
其实,都不需要看,朱明忠也能猜出来结果,果然,几声铳响之后,00寻开始,直到30寻,也就是差不多30米的时候,才能铳铳击穿盾板,然后再击穿后方的那块厚约一寸的松木板,在30寻外,往往要靠运气。
“陛下,如果能不击穿盾车,只恐怕对西用兵,收复陕西,势必会碰到麻烦。”
不等戴梓说完,张金生便直接说道。
“有什么好麻烦的?铳不行,上炮,他们能用盾车,咱们就用迫击炮,直接把炮弹扔到盾车后头去。而且迫击炮的射速还快,威力还大。”
除了较近的射程,没有一个人会不喜欢迫击炮,迫击炮可以轻易摧毁敌军的军阵,然后一阵齐射之后,就可以考虑刺刀冲锋了。甚至现在大明的战法,大抵上也是这种打法——先是迫击炮一阵炮击,与此同时抵达铳击,在敌人陷入炮火中的时候,果断刺刀冲锋。
“话不能这么说。”
李定国于一旁打断张金生的话说道。
“迫击炮是可以用,可是如果因为火铳不能击穿盾车,就取炮弃铳,那可就是舍本逐末了。”
李定国的反驳,倒没有让张金生恼火,他直接笑道。
“一通炮火之后,能打下去的还有多少?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咱们都已经杀过盾车了,况且,咱们可直接用野战炮轰开他们的盾车,这盾车再结实,也不过就是死物,他们总不能为其兵卒一人配一辆盾车吧,不过也就是想挡住铳子而已,可是战场上,铳子造成的伤亡才多少?顶破了天了一成,这一成,咱们直接用迫击炮补充就可以了。”
对于明军的战术,张金生自然更有发言,不过,在这件事上,朱明忠却站在李定国的一边。
“盾车虽说看似无用,可既然是清军的屏障,那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用炮,固然不错,但就像他们不能为每个人配上盾车一样,我们不能为每个人都配上一门炮,所以,还是要在火铳上动脑筋。”
看着戴梓,这个在历史上让后世许多倍觉可惜的火器专家,现在是大明的军械总监,负责军械研发,至于在另一个时空中发明的“连珠铳”,实际上是复制了外国的发明,那种燧发连珠铳出现于十几年前的英格兰,根据军械司的试验,其在使用时问题很多,后来并没有进一步的试验,不过即便是如此,朱明忠仍然为他倍觉可惜,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也是有名的火器专家,可惜一身所学,却被完全被满清忽视。现在,于军械司倒也算是学以致用。
“短铳不行,那长铳呢?”
“不过只是增加几寻而已。”
戴梓当然不知道,陛下之前在心里为他可惜了好一会。
“要想个办法。”
朝着西北看了一眼,朱明忠的话声略顿。
“这盾车,虽说于西征大局,没有什么影响,可是,总归是个隐患,要想办法解决它……”
提及西征,朱明忠自然想到的满清的西征,同样也想到了叶尔羌,现在那里又是什么情况……
第166章 叶尔羌(第一更,求支持)()
这是初夏的一个阴雨天。
没有月亮,也没有星光,一片灰暗。
阴霸的天空中乌云翻滚,尽管江南已经是初夏,可是在这里朔风仍然狂暴的袭击着毫无遮挡的草原,草原上几株光秃秃的树木,在狂风上中摇晃着。
此时的叶尔羌城内,仍然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雾味,王化行在漫过人行道的泥水里吧卿吧卿地蹬着,脚下的泥泞的就像是河沟里似的又粘又滞。
这是血!
这是血把道路完全给浸透了才会变得又粘又稠。
血!
空气中的血腥味极为刺鼻,甚至有些呛人,即便是已经过去了一天,这地上的血还是没干,这空气中的血腥味,还是没有散去。
“什么人?”
突然传来了一声喝问,让王化行连忙停住了脚步。他知道,这个时候,稍有迟疑等待他的可能就了当头的一铳。
“自己人!”
王化行连忙大声回答道,并瞪大眼睛朝声音传来的那个方向里去。
夜色朦胧,街道对面建筑物的轮廓模糊难辨。灰暗的墙下似乎有几个黑影,正穿过圆石子铺的马路缓缓地朝他移来。
他等待着,动是不行的,也不能迎上去,大清国的规矩他当然是知道的,甚至这个规矩正是他制定的。他就这么站在那里,他只感觉自己的双脚站在一滩水中。
在离他还有十几步远的地方,先是火柴的亮点,然后火把亮了起来。刺眼的火光把王化行照亮了,借着火光,王化行才发现自己不是站在水上,而是站在血泊之中,在路边的一辆大车上堆放着一堆尸体,全都是叶尔羌人,大车的板缝里黑色的血滴落下来,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火把的光亮照亮着街道,却也让周围显得越发黑暗起来,那几个巡逻兵走到王化行的跟前,
“奴才参见大人!”
十几个人组成的巡逻队,一认清这个不是叶尔羌人后,立即跪下请安。只需要看脸,就知道这人绝不是冒充的。毕竟,叶尔羌人和他们的模样截然不同。而且这人还穿着从三品的官服。
盯着跪于血泊中请安的兵丁,王化笔立即厉声喝道。
“既然是巡逻,为何不点亮火把!”
大人的训斥,让头目连忙叩头道。
“回大人话,奴才们寻思着,这城内必定有人藏在夹墙内,肯定会乘夜逃出,所以才熄灭火把,引蛇出洞,大人我等今晚已经杀贼十余人,掠女子二十三人。”
头目邀功式的回答,让王化行的心头微颤抖,他看着这跪于地上的兵卒,尽管他们的肩膀上背着火铳,可是身上却都带着血,那火铳的铳刺也尽是血污,而且大都是衣冠不整的模样。
这一夜他们可是没少辛苦啊。
“嗯,如此,弟兄们辛苦了,你们可以走了!”
“大人可需要奴才们护卫?”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王化行摇头说道。
“本官想一个人在这走走。”
话音落下后,王化行又沿着“泥泞”的待道走去。
五月的叶尔羌城在入了夜之后,干燥而寒冷,空气中的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尽管已经是饥肠辘辘,可是他却不感觉到一丝的饥饿。
一片乌云将月亮遮挡在后面,将天地变得更黑了,而在这黑夜之中,女人发出的哭喊声,听起来是如此的令人不安。
从声音中可以听出来,这应该是趁夜想逃出城去的叶尔羌人,她们被抓住了,她们的父兄子弟会被杀死,至于她们会被军中的兵卒蹂躏,然后,最后又会被发赏给兵卒,为兵卒生儿育女。
这就是灭国之战!
在叶尔羌城内走着,王化行的心里感到有些沉重。然后他继续往前走着,然后走出了城,来到了城外,在城外的营垒之中,连绵不断的帐篷一帐挨着一帐,其中尽是点点灯火。
于营帐中行走的时候,总能听到女子的哭喊声,还有男人们放肆淫笑声,胜利者们在那些女子的身上宣泄着身为胜利者的权力,而女子只能任人蹂躏。
回到了帐篷中,睡在毯边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子听到动静后,急忙站起来,她的睡眼惺松,穿着一件叶尔羌式的衣裙,一看清来的人后,急忙跪下去叩头,用生硬的汉话说道。
“路才叩叩见柱紫……”
在女孩的叩头中,那油灯发出的微弱的灯光随风摇曳。
“起来吧!阿古娜。”
王化行说道,然后他脱下披风递给女孩。
“你饿了吧?吃饭了吗?”
见女孩听不懂自己的话,王化行便改用叶尔羌话问了一遍。
他看到女孩瑟缩了一下,便叹了口气。这个女孩是大帅赏给他的,爹被杀了,至于她娘,早已被送到了后方,指不定这会不知被送到了什么地方,赏给了那个旗下的汉军。
“桌子上有饼,下次自己吃吧,吃过就自己睡觉吧!”
然后王化行走进后面的隔帐,先是把呢子的披风压到被子上,然后匆匆脱去衣服,熄了灯躺下。
虽说有帐篷、有棉被,可是这棉被里头可真冷,没有一点热气!
“下会先让她在床上暖热……”
翻腾了一会,王化行在被窝里冷得直哆噱,过一会儿才感到似乎有了点热乎气儿。
不过,即便是如此,王化行还是睡不着,他只是看着帐篷的顶,脑海中,无数的个念头在那里翻滚着。
夜复一夜,日复一日,天天如此的心情沉重。但也并非毫无慰藉,至少,现在一切都是顺利的。可是内心深处,那个沉重的包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甚至让他自己都对自己切齿痛恨。
不过,也许很快就可以把它甩掉了。这个时刻已为期不远。王化行相信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在叶尔羌。这一切已经结束了。
三年前,原本按照大清的计划,是要与叶尔羌联手攻打准噶尔,可谁曾想,叶尔羌内部却爆发内乱。黑山派和卓阿卜达拉赫率领全体生徒和大部分异密也离开叶尔羌前往阿克苏。阿克苏的异密同这一集团联合,随后,和田的异密也加入进来。为名正言顺,他们派人去瓦剌首领阿勒坦台吉那里要来伊斯梅尔,宣布为汗,并决定向叶尔羌进军。阿勒坦台吉也派瓦剌军队来支援。双方在离叶尔羌城不远的地方遭遇展开激战。尤勒巴尔斯战败,抢先退进城中。伊斯梅尔围攻不下,退回阿克苏。
也正因如此,领兵西域的征西大将军图海,才会改变策略,与黑山派联手,派出三万大军助阵,于半年前,再一次叶尔羌进军,凭借着征西大军的火炮,进军叶尔羌可谓是极为顺利,即便是叶尔羌城,在大军的火炮下,也是不堪一击,也就是在尤勒巴尔斯兵败,伊斯梅尔攻进叶尔羌城,甚至还不等他庆祝胜利,城外的原是其盟友的征西大军,摇身一变,成了他们的敌人。
三万养精蓄锐的征西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般,轻易夺取了叶尔羌,至于伊斯梅尔甚至都没来得急进城,就在城外的大帐中,被斩杀于帐内。接着近三万叶尔羌降兵被斩杀。尽管叶尔羌城已经投降,可依如过去一般——屠城。
这也是王化行第一次目睹清军的屠城,在目睹着清军的屠城的那一刻,他的心情立即变得沉重甚至绝望起来,他的心紧缩着,在那一瞬间,他甚至感到一切都完了。
在过去的几天中,他曾亲眼看见房屋在燃燃,一个个房屋冒着浓烟,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用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在屠杀中化为灰烬。他还看见漫天的大火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当然也看到,那些绝望的人们是如何绝望的哭喊着,任由清军大兵拖到路边,然后被砍掉脑袋。
那些活下来的人被清军的残暴吓傻了,麻木了,她们失去了一切,她们心中也许只剩下一个念头——活下去。做为奴婢活下去。,
当然,他也曾看到的那些百姓是如何自不量力的发起反击,甚至看到一些村落里的百姓是怎样勇猛地、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冲向铳队,而等待他们的不过只是士兵火铳中发射的灼热的铅弹。
再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对于大清国来说,大清得到了这片土地,尽管这里很贫瘠,可至少有个立足的地方,这里有良田百万、还有数百万草场,足够数十万人吃用。至于那些兵卒,还得到了他们的战利品——女子,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却足以慰济他们,驱使着他们再向另一个对手杀去。
还有谁?
还有瓦刺部的准噶尔,只要再把准噶尔灭掉,这西域就是大清的了,大清就能够安居于此了。
也许到那个时候,这一切都会结束。
这让人痛恨的,不齿的,会让每每会在噩梦中惊醒的一切,都会结束,也许,偶尔回忆起这一切的时候,仍然会痛恨自己,但很快就可以把它甩掉了。
这个时刻必定已经为期不远。
王化行相信这一点,因为他已有所感觉,并且正在等待。
一切很快都会结束,那个时候,他会……
。
第167章 君臣(第一更,求支持)()
叶尔羌拿下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西安的时候,立即在西安引起了一阵轰动,当然,这西安城里的旗人,之所以欢天喜地的原因,倒不仅仅是因为大清国打下了叶尔羌,真正让他们欢天喜的是,按朝廷的说法“掠奴十余万”。
十余万!
换句话来说,几乎见人都能分上一个,对于这些早在几年前,就把媳妇妻女丢了蒙古,现如今打了几年光棍的汉子来说,他们可不管什么包衣不包衣的,最要紧的是赶紧有个娘们伺候着。
当然,他们并不能指往朝廷把那些人送过来,他们要先到叶尔羌,然后在当地选女,落户。确实那地方是够远的。而且那里的情景与中原也大不相同,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甚至在有些人看来,这下可算是逃得远远的了,这下子汉人总该打不过来了吧。
谁都知道,汉人早晚有一天会打过来,这一点,普通的旗人知道,身为皇帝的的玄烨也很清楚,他清楚地知道,只要时机一成熟,大明就会立即西征,其实在叶尔羌的时候,他都担心地不会来不及,毕竟,汉人是不可能舍弃陕西的。
即便是他,也没有想到,大明会拖上这么几年,让他从容的向西出兵,现在西域基本上已经经打通了,甚至就连原本遭受重创的旗人,这会也恢复了不少元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