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黄涪自然知道,因为那盒子就已经表明了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他同样也没有回答,而只是看着石磊问道。
“当年……你见到皇上了?”
他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这个盒子是皇上身边的东西。
这……如何回答!
面对这个问题,石磊沉默了片刻,然后点头说道。
“见到了!”
黄涪盯着石磊,好一会才问道。
“那,当年可有人与你一同出城!”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黄涪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想知道一个答案,一个他想要的答案。
第43章 凡世一俗人(第一更,求支持)()
永历十六年五月后的京城,此时已不见了丝毫“鞑虏”之气,曾几何时,那些为附和、讨好旗人而刻意学着的满人的口音,这会也不会有人再学了,若当真有人还那么说,非但讨不得便宜,反而会被人讽刺为“二鞑子”。
尤其是在出城门的时候,因为恐怕有鞑虏混在百姓之中,出城的人都需要说上几句话,以证明不是鞑子。
手挽着马僵,来到城门口的时候,石磊同样也被拦下来了,不过与前面那人足足隔着半丈出去。
尽管没看到那兵丁在比划什么,这边那人不过只是刚一开口,旁边的兵丁便抽出刀来,冷喝道。
“是几!”
尽管相隔半丈,石磊仍然可以看到那人的身体颤惹抖筛般,甚至就连话都说不出什么了。
“砍了!”
一旁的官佐的话刚落,那人就被兵丁往护城河边拉去,尽管那人哭喊着“冤枉”,哭喊着“我是汉人”,但是却没有任何意义,突然,那哭喊声嘎然而止。
人死了。
护城河边的架上又多吊了一个脑袋。
相比于进城,出城却更严厉许多,甚至稍有不慎便会陪上性命,护城河旁的架子上高悬着的几个叮满了苍蝇的脑袋和尸体,更是提醒着人们,说错话会是什么下场。而对此百姓们倒也习以为常了,他们甚至连看都不看上一眼。
不过就是死了几个鞑子,有什么好看的?至于冤与不冤,就没人会去计较,谁让他们不会说人话。
轮到石磊了,那穿着灰布军装的兵丁瞧了几眼面前牵着马的石磊,而他也在打量着兵丁,兵丁的军装与忠义军的很像,如果有什么不像的话,恐怕就是忠义军的军装做工更好。
“这是几?”
那兵丁伸手比划了一个“六”。
“军爷,这不niu……”
讨好式的回答着兵丁的问题时,石磊知道满人念六不念liu,而念niu。作为锦衣卫出身的石磊,自然知道各地的方言,再加上他一口流利的官话,那兵丁只是看了他几眼,然后便放行了。
不过尽管被放行,但在离开京师的时候,石磊仍然吓的后背冒冷汗,先前护城河上那兵丁不问青红皂白的杀人,即便是他见惯了风浪,也不能不害怕,毕竟,他可是肩负重任。
离开了京城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去山海关,而是去了皇陵,去了先帝的陵前,在他到达帝陵的时候,看到工匠们正在将碑亭里的墓碑拆去,因为在来之前,就已经听说,楚王下令拨三万两用重修帝陵,所以在这里看到工匠,倒也不觉得好奇。
“这位老丈,为何要拆除先帝墓碑?”
有些不解的石磊走过去,问道一旁的监工。
“这位先生,这碑是清虏修的,你瞧那碑上写的是什么?”
监工的话,让石磊朝墓碑上看去,只见上面写道“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宏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看到那个“愍”字,石磊的眉头顿时皱紧。
“清虏果然可恶至极!”
于谥号之中这个“愍”往往都是给亡国无能的皇帝,虽说比之厉、灵、炀还不算是恶谥,可却也谈不上平谥,清虏的“小心眼”,可见一般,他们甚至连一个公允的谥号都不敢给先帝。
“自是可恶,况且,思宗皇帝是咱大明的皇帝,要他虏鞑的谥做什,所以,这碑自然得换成咱大明的“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与那监工又聊了几句之后,来到墓前,取出早就备好的香烛、酒水、果贡肉食,石磊便小心的摆好这一切,对于这一幕,那些工匠倒也不觉得的好奇,别说是现在,就是在过去,在清虏统治的时候,这里也常有遗民来拜祭,自京城克复之后,更是经常有人前来拜祭,以告诉先帝天下光复的消息。
只不过与其它人不同,此时,跪于墓碑前的石磊却有着另一个身份——他是昭仁公主的养父。
“陛下,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石定一……”
先帝会记得他吗?
尽管在北镇抚司的时候,石磊曾远远的看过一眼陛下,但也就这样了,先帝肯定不记得他这个小人物。
“陛下,现在天下光复,鞑子也被赶出京了,您于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跪在墓前的石磊并没有写什么祭文,而只是在心里默默的说着。
“昭仁公主她已经二十四了,虽说她现在叫石昭,可毕竟还是陛下您的血脉,她现在是淮王次妃,倒……也算是体面吧……”
叹了口气,石磊知道对于昭仁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了。
“至于……不是臣不愿,而实在是不能,虽说灵王已然成年,可,这天下谁会认他?当年南京的“太子案”到底是真是假,谁又知道?至于现在莫说是其它,便就是现在万年那边,都是仰人鼻息……为天下计,臣,臣也只能如此了……”
心里念叨着,石磊所念的尽是一些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会细细寻思的问题,作为军正丞,他很清楚天下的局势,同样也知道,什么是有可为,什么是不可为。
“所以,臣才出此下策,陛下,臣,臣也是没法子啊……”
心念着的时候,泪水从石磊的目中流下来。整整一个时辰,他就是这么跪于墓前,就是这么长跪不起,任由那泪水滴落于地上,而周围的工匠看着了,也大都是长叹口气……
“石家先祖随高皇帝起兵驱逐鞑虏,后蒙成祖恩典,赐封百户,可谓是久沐皇恩,唯今天下板荡,唯以死效忠……”
又一次,石磊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父亲去世前于床榻上的叮嘱,于大明,石家无愧……即便是现在,抬起头来,他看着面前的大王,然后说道。
“大王,此次进京,臣还取了一副画。”
取了一副画?
朱明忠有些不解看着石磊,他这是何意?
在展开那副画的时候,石磊一边展开一边说道。
“这副画像是当年金之俊私藏的宫中之物,他手里头有,不止有这副画,还有一个东西……”
在画像展开的时候,朱明忠整个人的浑身一颤,即便现在的国画工笔还没有发展出来,画像往往不能反应本人模样,但他仍然能看出来,这画像上的人与自己有七八分相似。
“石磊,这是什么……”
盯着石磊,朱明忠沉声问道。
“这是熹宗皇帝命宫中画师所绘的先帝少时画像……”
熹宗也就是那位天启皇帝,是崇祯皇帝的兄长,而此时,这副画像却让朱明忠只觉得有些头皮发麻,因为他们的相貌委实太像,难怪,难怪王士元会称他为“皇兄”,难怪……
“这副画是臣命人临摹之作,原作在金之俊之手……”
盯着画像,又盯着石磊,好一会之后,朱明忠看着垂眉而立的他,隐约的已经猜到他的意思。
他到底想干什么?
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
玉玺!
画像……
金之俊手里还有什么?
尽管石磊没有言明,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朱明忠知道石磊会去安排好一切。
“大王,世间只有石昭,而再无昭仁!”
就像是已经猜到了朱明忠的顾虑似的,石磊的话声不大,但却一语道破了天机,昭仁已死,活着的是石昭。至于……石昭同样也是先帝的血脉,而将来所生同样也有先帝的血脉。当然,这个念头只存于石磊的心底。
“关外诸事不靖,忠义军是绝不会进关的。”
在良久的沉默之后,朱明忠并没有给出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
“臣明白大王的意思,京师于我手中实为烫手山药,大王弃以京师,实为上策。”
石磊的语气非常平静,就像先前压根就没有提到那些似的。
“若京师为我所复,我必需送还朝廷,若稍有差池,必为不臣,今日……”
不等大王把话说完,石磊便低声道/
“今日京师为李氏所据,若是大王仍据朝廷于万年,势必为天下所指,与其如此,不若送朝廷还驾京师,以正清名……”
抬眼看着石磊,朱明忠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到了那个檀木盒上,那个檀木盒里装的是什么?装的是天子玉玺,装的是帝王权力!
至于朝廷……
“……所以,交出去并不见得会不利于我。”
对于石磊的建议,朱明忠并没有反对,也没有表示赞同,他很清楚,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四石,你可曾到过关外?”
朱明忠依然没有回答他,而是继续叉开话题,对此,石磊也是配合道。
“臣不曾去过关外。”
“关外土地何止万里,孤之所以先定关外,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平定关东,复我辽土,同样也是为了……”
为了什么?
朱明忠的话声突然一顿,他凝视着远处,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中,良久之后,他才看着石磊说道。
“孤终究也不过只是凡世一俗人罢……”
说罢,朱明忠发出一声长叹,而这声叹息之后,他又一次沉默了,而在沉默时,那神情既有些无奈,似又有些期待……
第44章 深山归途(第二更,求支持)()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一抹薄薄的朝阳从远处的山脊上跳出来之后,便缓缓升起。这塞外的大山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苏醒了,鸟儿在林中发出清脆的鸟叫,这清晨的气息,就这么的让人沁人心脾。
这塞外的景致,于关内是难得一见的。只不过,这里并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而是山脉相连、山林密布,往年里,这样的山谷是人迹罕至的,毕竟,牧民从不会把马放到山谷中。
但是现在,这山谷里的山溪间,却有数千匹马在其中饮着水,而这些马大都是母马,而且大抵上都是极为少见的上等母马,若不是其中可以看到数百个背弓带刀的蒙古人,不定这么大的马群还真会引起他人的垂涎。
当然,若是这山谷里有人的话。
与草原上不同,进了山,几天,甚至十几年看不到人烟实属再正常不过,毕竟,这里并不同于关内,而是所谓的“蒙地”。
王朴静静坐在草丛里,望着一轮艳丽的红日从天际一跃而起的时候,他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终于要回家了!
王朴的双眼中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两年前,他随着上司出了关,原本,他以为出关之后,也可以杀鞑子,没曾想,鞑子没杀几个,倒是和那些鞑子称兄道弟起来了。
没办法,在这草地上,他不是忠义军军人,而只是王家的仆人,是生意人。不过幸好接触的都是蒙古鞑子,而不是建州鞑子。
从两年前离开江北起,他和王文白二人就一直在蒙地做着生意,结交着蒙古人,只不过,让他失望的是,那些蒙古人尽管在心里对建州鞑子并不服气,但是却不愿得罪他们,这几年满清对蒙古人的笼络,总归还是有些功效。
“哎,可真快啊!”
看着天空,王朴默默的寻思着,在得知明军北伐的消息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回家了,可在半路上却得知忠义军占领山海关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方向往山海关的方向赶了过来。
虽说是一身蒙古人的打扮,可因为带着数千匹江北急需的的母马,为了避免这些母马被他人夺去,所以这一路上他们是昼伏夜行,在崇山峻岭间小心翼翼地往山海关的方向赶去。
这一路上,倒也没有任何风险,毕竟,关外的人烟稀少,只要避开牧场,基本上就能避开蒙古人,即便是偶尔碰到几个散户,一通乱箭射去,包中的女子成了那些牧奴发泄的工具,至于男丁自然是一个不留,牛羊也变成了众人的口粮。而在进入大山之后,连草原上被的散户也碰不到了。
“阿朴,你看这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王文白站在他旁边,手指着溪边的一片平整的草地说道。
“这里过去肯定有人耕种过,像这样的地方,只是早年这关外战乱不断,百姓或是被杀,或是逃离此时,这里也就荒废下来了!”
作为南方人来说,王文白的身材倒也还算高大,不过相比于北方人他的身形却略显消瘦,满脸的长胡须,浑身散发着一种只有商人才有的气势。大概是在这草原上做了太长时间的生意。
“可惜了这么好的地方……”
王朴笑起来,他指着山谷说道。
“不过,现在天下太平了,将来这里肯定会住满人的,而且都是汉人。”
“哎,住人,也不容易啊!”
坐到石头王文白长叹道。
“故土难离,不是迫不得已,谁又愿意抛弃家里的一切,来到这关外重新开始,其实这里有什么不好?人到哪不是一样的活下去,都想不开啊。”
想不开的又岂是一两个,即便是王朴同样也想不开,他同样想回家,那怕是他娘、妻儿都死于清军的屠刀下,仍然不妨碍他想回家。
那个家,才是他的一切啊!
王朴点点头,略显深感地说道。
“或许,这才是人吧,谁不念着家呢?”
“先睡一会吧,晚上还要走许多路,山路不好走啊。”
王文白拍拍他的肩膀亲近地说道,尽管他们并不是亲人,但是两年来,日夜相处,却使得两人结下了更为深厚的友谊,早就在内心里把对方当成了亲人。甚至王文白都已经打定主意,待回到江北后,就把自家的堂妹许配给王朴,他是一个实诚人,只是命苦了一些。
躺在柔软的树叶上,王朴的心里非常乱。
之所以乱,倒也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他发现,他脑海中,关于仇恨的记忆似乎越来越淡了,在一开始来蒙地的时候,他做梦都想着劝说蒙古人攻打京城,到时候杀尽京师里的清虏,那怕是妇孺老弱,最好全都杀死了。
可是,慢慢的,他的这个想法却淡去了,倒不是因为他不想为妻儿报仇。而是因为,在接触到太多的蒙古人之后,他觉得,那些蒙古人和他并没有太多的区别,甚至就是清虏中的妇孺同样也是妇孺,他发现自己下不了那个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杀清军,他可以毫不犹豫不决的杀死清军,但是,却不愿意杀害一个手无寸铁的妇人或者少儿。
人,总是如此的矛盾。
而在王文白做出决定的时候,尽管任务失败了,但是他却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此一来,他就不需要再像过去那么纠结了,不用再去考虑那些妇孺了命运了,至于其它,一切都交给老天吧。
但是,对于王文白,王朴却很佩服,他转头望了一眼躺在身边的王文白,他脑袋后面的那小孩巴掌大小的头发已经白了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