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啸从小习武练的身体壮实,随之嗓门也是洪亮。许是因为新任郡守不消减他们粮俸的担心消除,下面的士兵们回应的愿意之声也是响彻四方。
郑啸双手一压,场上便回复了安静,还真是训练有素。
“今有黄巾反贼作乱,我欲起兵征讨。将士们可愿追随我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武威郡兵的军功赏赐优厚是已故郡守郑睦亲自制定。相当的优厚,以往郡内也有羌胡作乱,在征缴羌胡和山贼的时候兵丁们得到的赏赐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就养成了武威郡兵一听要打仗就红眼的毛病,每每说调兵剿匪,各个营主官往往争的是面红耳赤,要不是军法官张辽素来铁面无情,估计时不时的就要在中军大帐里上演一出校尉大混战。
争到出征的队伍是兴高采烈的出征,仿佛那不是出征打仗而是去娶老婆。由此可见郡兵好战的一面。武威郡兵的军制也被郑啸那位穿越老爹改的面目全非,就是明面上还使用的是汉朝的名,而实际上是天差地别。
武威郡兵军制以十人为一部,设部领一名,部辅一名。十部为一曲,设百统一名,军侯一名。到了百统军侯级别就算正式跨入军官行列了,每曲又有辎重后备军三十名,一曲共计一百五十人。在向上十曲为一营,设都尉一名,军司马一名。每营一千五百人上下,夫役及都尉司马亲兵不计算在其内。
现阶段兵少营就成了基本作战单位,现有的郡兵十五营,有因作战英勇战功卓著而被赐名的,例如现在的雄武营,疾风营两营都是因战功卓著而被郑睦赐名的。其他的都是数字代号营名。
而为了避免在战场上主将战死而大军崩溃更是采取了逐级补充制,就是在以营为单位的作战中都尉战死,军司马顶上继续指挥作战,军司马战死第一曲百统顶上,第一曲百统战死即第二曲百统补上。如此类推,确保在逆境中可以保持持续战斗力。
此时一听有仗可打,那更是群情激奋。呼喊愿意之声更提高了几分,一阵阵回答有如山呼海啸,一浪高过一浪。
郑啸说完后就下高台直奔中军大帐,召各营主官来商议选兵事宜。中军大帐虽然宽敞但一下挤进十五名都尉也觉的空间小了很多,在加上各个都尉都红着眼,气氛十分诡异………………
第八章 争先恐后
在得知只有两营人马可随郑啸出征后这下可热闹了。瞬间各个都尉都跳出来说自己的队伍是最好的,闹哄哄杂音的直可把中军大帐的顶掀翻。
看着这乱糟糟的不成样子,高顺眼一瞪,一声大喝场面顿时清净了。初次遇到这种阵仗的郑啸一时有点慌张不知所措了。高顺看在眼里,这位郡守还是年轻啊,虽然是少年英才,可还是少经验啊。
“大人,此次出征以骑兵为主,只能从骑兵五营中挑选…………”高顺话还没说完就被一环眼大汉打断。
“校尉大人,我营中儿郎们骑术战法也是精熟无比,配上马匹就是骑兵,为何只选骑兵五营。”此话一出,其余步兵九营都尉纷纷出言附和。
“张峰,少出来捣乱,你们步兵十营虽然也可当骑兵使用,但你们有骑兵五营那些天天在马背上睡觉的人熟悉骑战吗?此事不必在说,退下吧。”
看着这个混人不情不愿的推开后继续汇报到:“骑兵五营现在全部满编,每人都配备有三匹战马,足以支持长途作战,而其可以随时调动出征,不必做太麻烦的准备。”
“那你看调哪两营比较好。”这句话一出郑啸感觉骑兵五营那五个都尉的呼吸都加重了几分。步兵十营的都尉消停了,看来这骑兵五营的还要一阵闹腾啊。
“疾风营在历次作战中表现突出征调他们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但另四营都在伯仲之间,大人可随意选择。”
这厢高顺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一大胡子跳了出来,为什么说跳出来呢…………因为这家伙个头够高速度够快,一跳出来就说:“大人,我们营可是好久没捞着仗打了,营里那帮兔崽子整天嗷嗷叫,但等大人一声令下,刀山火海,我全营上下绝对没有一个孬种。”
“你们营才两个月没打仗就说好久,那我们营五个月没有出征不是更久。大人,我骑三营也愿为大人冲锋陷阵。”郑啸一看此人,壮实的肌肉仿佛要爆炸一般处处隆起,面庞黝黑,发色微显黄色,似乎有点胡人的样子。郑啸来了兴趣便随口问到:“你爹娘中可有胡人?”
“禀大人,我娘是匈奴人,爹是汉人。所以这看起来有点象胡人。”
一看郑啸又陷入沉默,又出来个都尉表示一定要带他们出征,结果三人开始争论,争的脸红脖子粗。郑啸很怀疑,要是他发令比武决定的话,很有可能这三人都要拼命。
“你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不给你们营争出征的机会呢?”郑啸忽然指着那个一直沉默的骑兵都尉问到。
此人不紧不慢的出列施礼,但见此人身长雄武,方面大眼,颌下短须,举手投足皆神定气闲,好一派儒将风范:“某姓庞名德,兵凶战危,征战沙场本就是以命博命建功立业的事情。诸人争先,我何必在这时火上浇油,想必大人已有定论,我又何须去争辩一个大人已经决断好的事情呢。”
“好,好一个庞德,就是你了,带兵随我出征。”
郑啸回到郡守府立即召见文武官员,开始做出征准备。其实本来他对这些军政方面的事情就插不上手,现在来不过就是讨论下自己出征期间的治地内的方针罢了。左右列席的有长史蒙明,功曹郑纶,主簿陈琳,骠骑校尉高顺,轻车校尉蒙翔。背后站着老管家蒙捷。
“此次我打算亲自率军征缴黄巾,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商议一下这段时间的策略。”
一听郑啸要亲征,下面几个文臣面面相觑。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郡郡守居然领兵亲征,这凶险可难料。他们都是已经郑睦收为心腹的人,当然已经拿郑啸当自己的主公了,不出所料的有人出头阻止了。
“大人,无诏出兵的话,朝廷那边可说不过去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主簿陈琳第一个跳出来找理由。
“无妨,朝廷方面我已派人打点,诏书不是问题,不日就将送达。”
“大人何必亲自上阵,只需派出人马不就是了。”
“我自己不去怎么行。我一身武艺岂能没有用武之地,再说有此机会,立得功勋,我的官职也可以变一变了。”还有一句话郑啸憋在肚子没敢说,这武威郡守的位置是老爹给安排的,怎么显出自己的本事。男子汉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我又怎么一直靠父亲余荫活着。自己拼搏出来的才有味道。但这些人基本都是父亲的心腹,这话却只能烂在肚子里,不能说出口。
那边蒙翔却表示支持:“大人,既然朝廷有诏令那就是好机会,一定要带上我……”
蒙翔正说的高兴忽然发现舅爷蒙捷眼睛一瞪马上消停了,忿忿然归位不敢在出声了。
“大人此去带多少兵马?”功曹郑纶算来也是郑啸叔爷辈的人物,对他郑啸还真不敢糊弄。再说也糊弄不过这个老人精。
“此次出征我打算带郡兵三千,家兵一千。共四千骑兵。即使有什么危险我也可全身而退。”
“这四千人是不是少了些?即便全是骑兵,可情报系统那边的消息外面的乱民可是不少啊。这样还是太危险了吧。此事是不是在斟酌一下。”
郑啸呼的一下站起:“不必在想了,你们要相信我,难道我还敌不过区区黄巾贼寇,那爹对我多年的教导不是白费了。”一说起郑睦场面一下沉默了下来。
“既然您心意已决,我们几个老家伙也就不说什么了。这样的安排也妥当,我本身也不擅长军略战阵,这些事情有高顺小子在。我也放心。民政这里你有什么安排?”一看蒙明首肯陈琳,郑纶也都不出来反对了。
“这个就是这次找你们来的主要意思。马上春天了,现在的出兵不会耽误春耕吧?”郑啸从小被老爹教育打仗打的是钱粮,消耗的是经济,要是钱粮出现断档,那就是百万大军也是白搭,所以格外重视内政生产问题。
蒙明捋捋胡须说到:“不过四千骑兵而已,不会影响到春耕。老郡守在的时候征兵都是按五十壮丁征一兵计划的。完全不会对日常生产产生任何影响。”
“此次黄巾之乱其势不小。各位都是我爹的心腹,我也就直言不讳了。外间动乱不断就是我们凉州的机会,现在我们不缺粮食,不缺土地,就是缺少人手,对内方面我们要防止黄巾贼寇在凉州生事同时扩大开荒。对外方面我们主要是准备接纳流民并且配合我舅父对北匈奴的攻击计划。你们看如此可合适?”
几人沉默了下,互相看了看,看少主的决断也无人出言反对,毕竟没什么大的纰漏。他们只是需要去完善这个计划就可以了。
看众人没有什么异议郑啸就继续说到:“现在府库里有足够的粮食农具来接纳流民吗?”
蒙明略一计算回应到:“现下粮食不是问题,这几年可算是风调雨顺,囤积的粮食足够接纳百万流民支撑到秋收。农具方面恐怕会有不足,尤其是耕牛更缺。现在郡内耕牛都不敷使用,很多人家用的是驽马耕田,但驽马毕竟不如耕牛。”
“西凉多马,这也是折中的办法。我爹生前不是大力发展这些,怎么还会有不足呢?”
“大人,老大人在世之时确实重农桑发展,老大人天纵之才,鼓励大家不断更新农具,改良种子,现在武威郡可被称为塞上粮仓了。在老爷轻田赋,薄徭役的政策下这几年人丁激增,几乎每年都增长数万户,这荒地外面多的是,农具也勉强能跟上,就是耕牛畜力逐渐不够用了。毕竟荒地本身就在,农具打造也很快,但耕牛畜力的养成则需要大量的时间。”
“恩,这个事情急不来,让司农监注意这个事情吧。另外我叔父不久会出征北匈奴,应该会俘获很多牛羊,尽量把活牛赶回来以充实司农监。”看来打劫确实是最快捷的办法了,不过抢劫匈奴没什么心理负担,反正和匈奴的冲突不是一次两次,时不时的就要打一小仗。
“对了,灵渠竣工了吗?”
说起这条人工水渠老蒙明不禁陷入回忆,当年郑睦弱冠之年就制订下开挖凉渠的政策,十五年来年年耗费大量人力在这道水网之上,现在想想好像才是昨天一样,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有了这道水网,凉州境内大部分地方的水利灌溉得到保障。
可惜这么一条丰功伟绩完成的时候,老大人却走了,可惜啊可惜啊,大人,您在天之灵可看到,那奔腾的凉渠水能灌溉出多少良田,能印衬出多少农夫幸福的笑容啊。大人,一路走好。少爷马上就要出征围剿黄巾了,老爷您要保佑少爷一路平安,旗开得胜啊。
第九章 出征黄巾
汉末门阀遍地,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黄巾之乱一起声势浩大,从者数以十万计,席卷数州。短时间内就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汉朝廷此时已经破败,全面出动大军围剿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不得不下诏各州郡自行组织队伍围剿黄巾,并明诏地方豪强世家与天下英雄共同剿灭黄巾。这虽然解了一些燃眉之急,但中央政府的力量弱小这点却摆到了明处,诸侯纷纷扩充实力,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小,从而导致了汉末的诸侯争霸。
凉州一地因为地处西北,太平道影响本身就小,而且郑睦在世之时努力改善贫民生活,虽然阶级制度与贫富差距未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但百姓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就不愿意去造反。恰恰凉州之内平民受郑啸恩惠颇多,勉强还能度日。这黄巾之乱在凉州就没了市场,在大汉朝到处狼烟滚滚的时候,反而是西北边陲的凉州却是异常的和平。
郑啸在决定出兵的半个月时间内订下了凉州一地的发展方针,外人谁又能想到他这位才刚把武威郡守位置坐温和的人其实是整个凉州最有影响力的人呢。按照他老爹的话说这叫幕后黑手。可幕后不幕后谁在乎啊,反正只要在自己掌控之中,别的有什么好在乎的。
从没接触过权力的郑啸现在的感悟就一句话“权力啊,真他娘的是好东西啊。”这手握大权的滋味果然舒服,一句话就可以断人生死,一个眼神就可以判人前程。虽然累点忙点,可郑啸在联想到他老爹的做法后就释然了,以前总觉得老爹是和自己吹牛的话现在也是奉为至理名言了。记得小时候问过老爹他为什么那么悠闲,他的回答可真经典…………
要是事事亲自处理,那把你分成几个都不够用,上位者关键在于用人,什么最宝贵,人才。有了人才你只需要交代下向那个方向就行了,其他的他们自然会帮你处理。用人这个概念也很抽象,人才也是人,也是千奇百怪,但是不管是什么歪瓜裂枣,你都别闲他多。
人都有用的地方,就象最常见的农夫,没有了农夫谁给你耕田收粮?没有了粮食就会饿死。在比如商人,没有了商人你去那里买卖粮食物资?没了物资就没办法生活。匠户亦然,没了匠户你怎么造房子怎么造农具?当然这些是芸芸众生都需要的东西,下面说到国家的治理才是重要的地方。这人才固然什么时候都不闲多,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才多了也是什么人都有。想帮助百姓的;想升官发财的;想施展抱负的;想刺探情报的;甚至想要你命的也有。
所以说一旦你到了上位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人事任命。就是想升官必须你同意才成。第二,军队指挥。那是一定的,军队一定要听你的,别人想指挥,除非你授权,否则别想。第三,粮俸府库,人都要吃饭吧,钱粮都在你手上掌握着就等于控制人的生计,当然要抓在手中了。
所以这三点你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官员和人才的使用。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拥有有效的监察制度才是真正的,这些等你以后自己慢慢体会就了解了。
想着这些郑啸现在就是当甩手掌柜当的舒坦,反正也没什么大事,只等朝廷诏令一到立即点兵出征了,可谓是万事具备,只等诏书了。
好容易等到了朝廷诏令出台,郑啸急不可耐的就点兵出发。待得兵将聚齐:“勇士们,你们是不是西凉好男儿?是真男儿的就把你们的威风展现在天下人面前,让世人都知道我西凉男儿的威名。龟缩在西凉逞威风的是孬种,你们是好汉还是孬种,就让我看看吧,也让天下人看看吧。西凉的好男儿跟随我建功立业吧。”
别小看这些话,当即煽动起了众军的情绪。四千骑兵,上万战马以及千余民夫不一刻便从大营消失。所谓的民夫都在被蒙明叮嘱下悄悄换成士兵,毕竟…………你见过武装齐全还骑马的民夫吗?这些骑兵,都是一人双马,行军作战都会占很多优势。
更别说这些人配备的奢华的装备。先说说这些骑兵的标准配备,每人弓一张,弩一张,羽箭八壶(弓弩皆可使用);骑兵短枪一支,刀一把,皮甲一副,皮盔一顶。其他的按自己喜好自己配备。同时每人配备战马两匹。
此次出征,郑啸为主将,高顺为副将。有张辽为军法官,蒙翔为巡营司马,郑谦为随军参赞。骑兵四千人…………当然在高顺告诉郑啸那些民夫其实也是士兵的时候变为骑兵五千人,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了。
对于此郑啸无奈,总不能把那一千人赶回去吧,只好把他们编为辎重营,也可以做后备队用。就机动力而言,这支军队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为了准备的更充分,郑家老管家蒙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