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元龙。你便到大将军府来做一阵幕僚,你可愿意?”

陈登没有丝毫犹豫:“愿意。”废话,不愿意是傻瓜,都知道郑啸离登基的日子不远了,一旦郑啸登基,这大将军府中的幕僚们,官职还能小的了?

陈登退下后,郑啸就在糜竺家中休息了。这徐州城内,糜竺家也是最豪华的所在了。对于糜家,郑啸可不陌生,当初这里有不少回忆呢。

走在庭院中,郑啸忽然想到,这里还有一位白玉般的美人呢。自己可是打定了主意,将她收入后院之中地。让人叫来糜竺。

“子仲,令妹现在情况如何?”糜竺一阵苦笑,到底是小妹看的准啊。当初小妹糜环就说过,这大将军不会放过自己的,果然啊…………

“舍妹一切都好,有劳大将军挂念了。”

“这个事情啊,我欲收纳令妹,子仲地意见呢?”

糜竺还能说什么,早就知道的事情,这样也好。他是知道郑啸的志向的,一旦郑啸称帝,自己的妹妹好歹也是贵人级别的,若是能生下皇子,这糜家还怕不能发达?能和郑啸联姻。这也是糜家求之不得的事情。

“那是舍妹地荣幸,我这就安排。”

“不必着急,子仲,你想和我回长安还是留在徐州?”

这一下糜竺是怦然心动,去长安,那是郑啸地政治核心,以后的国都。^^还有什么说的,这是提拔啊:“大将军但请放心。我处理好糜家事宜后马上跟来。”

“这个不急,你和你妹妹一起来就好了,呵呵。”

糜竺退去后,郑啸不知不觉的走到了糜家的后院。看见糜环的绣楼,当初自己可是进入这里躲避追捕,更看到了无限的风景…………

只是现在,内府是糜家地内眷。进去有些不妥。反正糜环已经是定下了,回长安在接见她也不迟。

“大将军在张望什么呢?”

郑啸一看,想谁来谁。这来地,可不就是那糜环。数年不见,糜环美丽如昔。这情景,好一似昨日分别,今日重见般,熟悉,温馨。

“是你啊,都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我是要休息了,可是发现后院之前有人探头探脑,我还以为是什么小贼呢。”

郑啸也乐了。自己成小贼了,还好不是采花贼…………

“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啊。”

一语双关,也引地糜环玉面生霞,当日在她房中的情景又怎能忘却。都被这死人看光了,现在却来调笑。

一跺脚,糜环告退一声,飞也似地逃了回去。郑啸是哈哈大笑。多么的惬意啊。当初可被这糜环敲诈了不少东西,现在,是我连本带利讨回来的时候了,嘿嘿…………连你地人也不会放过。

郑啸在徐州没有多做停留,直奔朐县而去,这里的水军基地,是郑啸后一段时间的军事发展重点。

长江天险,没有良好的水军根本就不要想。不打败孙策和刘备的水军。就根本不要想过江。

走在港口之外,看到的是到处在工作的民夫。码头已经初具规模。甘宁也带领了一些船只到达。

“兴霸,这里情况如何?”

“很好,水情良好,正合适做水军基地。若以后加以改造,这里便是一个非常好的大港口。”

“呵呵,兴霸何时也学会想民政了?”

甘宁呵呵一笑:“主公,我不过是想想,这里的水路通行情况很好,可以连接南北。一旦天下统一了,这里可以作为枢纽,连接南北的水路。”

“好,说地好。”郑啸赞叹一声,指着大海远方说到:“兴霸,你知道海的另一边是什么吗?”

“不知道。”甘宁摇头。

“我也不知道。”郑啸给出一个让大家郁闷的答案:“可是我知道,在大海上很远地地方还有陆地,还有国家,具体怎么走,就要靠你们去探索了。”

“探索?”陈登问起:“这大海风急浪高,船只能行驶多远啊?”

“哈哈…………那就要看我们水上健儿的本色了,有没有胆量去远航,有没有胆量去探索。海图是探索出来,远方也是探索出来的。”

看众人听的目瞪口呆的,郑啸又说到:“兴霸,等水军基地建设好了,我在派人在附近建立一个港口,连接南北。”

甘宁见郑啸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很是高兴。

“这里叫什么名字?”郑啸又问起。

“这个,这里是划属朐县的,没有特别的名字“嗯。这样吧,这个港口要从朐县划出来,自成一县,迁徙居民过来。至于这个名字嘛…………”郑啸为难了,自己地文采一向不好,看着大海远方,忽然有了主意。

“这大海无边,云水相连。这个港口,便叫连云港吧,意为连云之港。”

这话一说完,大家心中顿时鄙视,这文采…………实在无语了。若是陈琳再此,怕是不好意思说这就是自己的小师弟了…………

不过郑啸既然说了,就这么办吧。这连云港便提前出现了…………

“诸位,这大海是我们今后数十年的重点。这是既定方案,甘宁,你要加紧督促水军的建立。记住,横海舰队不是要在长江逞威风,而是要和大海搏斗,明白了吗?”

“遵命。”

父亲告诉过自己,这大海看起来无边无际,能征服海洋才是真正的男儿。可惜自己不可能去航海,便让手下的儿郎们替我去探索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吧。

自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在打造水军上,而这些船只地改良也是屡屡突破。到了合适地时机,便把这些技术开放,让民间的人也可以去航海。

一旦连云港建立起来了,那么南北地水路就被连接起来了。徐州是鱼米之乡,海船的运载量是陆地运输不能比拟的。可以直达幽州,为以后自己征伐草原做一个坚实的基础。

草原民族一直是汉人的心腹大患,这些游牧民族可是没有少来骚扰郑啸。而现在郑啸忙于统一天下,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征伐他们。

只要他们不大举来犯,郑啸也犯不着在这个时候和他们叫劲。内地不宁,何以征伐外夷。攘外必先安内,攘外不是说抵抗外地进犯,而是去征战外族,这战火是烧在敌人的国度之内。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郑啸心在满脑袋都是恢复大秦帝国的旗帜了。修养生息,复秦代汉,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曹操已经被自己打的没有力量了,江东孙策倒是值得注意,但是孙策现在忙于安定江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江东门阀势力强大,孙策的顾忌太多,门阀是一柄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至于刘备,郑啸更不在乎。荆州北部已经被他占领了一部分,樊城的张绣与文聘联军,是把尖刀顶在刘备胸口上,可刘备能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刘备,对樊城的敌人是无可奈何。

暂时的和平,现在是恢复大秦帝国的时刻了。回长安,谋划恢复大秦,还要面临很多事情与磨难呢,这复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良儒学

离开徐州,郑啸一路回到许都。大军刚到许都,会合大军,班师回长安。

随着郑啸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领地内又有人刻意的去宣传。“王师”的名号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

威武的大军进入洛阳,走上驰道。看着这些雄壮的战士凯旋而回,沿路的人们都发出欢呼,庆祝自己军队的胜利。

走上驰道的士兵们也好受多了,还是驰道好走啊。路面平整,道路宽七十米,道路两旁每隔十米就有一颗树。对于大军的通行实在是非常的有帮助。

路上的行人已经避到路边上,任何时候,军队通行是第一位的。若有阻挠军队行进者,杀无赦。这一严酷的制度早就让人不敢违逆大军前方开路的斥候命令,将道路让开。

“报,前方有车队,不愿让开道路。”

前锋是华雄,一听到大怒:“你们是白吃饭的啊,全部驱赶开。”

“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你们手中的武器是拿着看的?”

“大人,前面的车队是西凉马家的。”

这下华雄也迟疑了,马腾可是郑啸的老丈人,马超在军中也是相当的有声望。要是别人,这些士兵早就驱赶开了。可马家的车队,他们不敢妄动。

华雄无奈,只有跑去禀报郑啸。郑啸一听,眼皮也不抬的说到。

“华雄,你听谁的命令。”

“当然是主公地。”

“那就是了。谁敢阻挡大军通行。杀无赦。你不知道我的命令吗?”

“知道,可是。”

“可是个屁,办事不利,自己去领上二十军棍。”郑啸骂完回头看这马超。

马超的汗也下来了。不等郑啸开口说话:“大将军,我知道该怎么做,请稍等末将片刻。”

带着数十名亲卫就冲去过去。马超一看。果然是自家车队,领头的他也认识。替他家打理生意地苏管事。

苏管事一见是马超来了:“呵呵,少爷,我就说,马家的车队谁敢拦阻。这些大头兵还敢在马家前面耍威风。”

“放屁。”马超大喝一声:“都赶紧滚蛋,把车驶到路边去。”

“可是,少爷,这…………”

“快。”

他们不敢违背马超的命令,七手八脚地跑到道路两旁。马超叫过苏管事:“老苏。你对我家一直贡献颇多,你安心的去吧,我会照顾你地家人的。”

苏管事一听脸色变了,跪下就磕头求饶。可惜马超根本不听,一挥手,两名亲卫将苏管事押到路边,一刀砍下头颅,马超带着头颅就去见郑啸。

郑啸点点头:“孟起,一句话,我的命令不容置疑。这个事情你是家奴所为。现在杀了他了,这罪就算了。但是管教不严的罪过还是有的,本来该处罚马家家主的,但是岳丈大人年事已高,不合适,就由你代替受罚吧,去领二十军棍。^^

这一下谁也不敢说什么,大军继续前进。马超挨了二十棍子却依然生龙活虎的跟了上来。郑啸扫了一眼就知道。这些行刑的士兵放水…………不过他不打算追究,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不能违逆他地命令而已,也不是真的要打的马超爬不起来。

马超是自己的爱将,马家是自己的亲家,连马家人违犯了他郑啸的命令也要受罚,更不要说其他人等了。

等到大军休息的时候,郑啸叫来马超。说起:“孟起,这件事情你可有不服?”

“不敢。”

“那就还是不服了。就知道你小子野性不改。孟起,我的目的不是要处罚你家,而是建立我的权威,我地命令不容置疑,而且要全部施行。这个事情不管是谁家犯了,我都是一样的处置,你明白了吗?”

马超也知道郑啸的心思,就是自己白挨顿棍子。要称帝,自然是金口玉言,不容置疑了。

这么一个小插曲之后,大军继续开拔,班师长安。

大军回到长安,出迎的人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在军队中寻找自己熟悉的身影,希望看到自己从军的亲人。有的人看到自己的亲人,高叫欢呼;有地人还在不断寻找,直到最后失去希望…………

长安附近地士兵们放假十日,可郑啸却没有一丝的休息时间。他现在召集心腹命令各州主官回长安述职,有重大地事情宣布。

这一事情可是多少年没有过的,嗅觉灵敏一点的都嗅出来了,郑啸这是要称帝了,不过这也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紧张的筹备开始了。

只有崔琰闷闷不乐,他是忠诚于汉室的,虽然投降了郑啸,可那是因为郑啸的身份是汉庭的大将军,现在郑啸要登基称帝了,要代汉了,这只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可他对大汉忠心耿耿,要他屈身侍贼,他自觉做不到。可是又没有办法对抗,郑啸称帝已经是不可阻挡了,可是他不能无动于衷,他要抵抗,用全力抵抗。

想到这里,崔琰出了家门,找了平时与自己过从甚密的人密议,看有什么办法阻止郑啸称帝。不管是劝阻还是兵谏,都不能这样下去。只可惜,崔琰平时交往的多为清谈之客,没有什么人掌握兵权的,想兵谏那是门都没有。更不要说现在长安的兵权是在高顺手中,别人根本命令不动。

那么只剩下两条路了,一是劝谏,一是逃亡。要他们这些自诩汉室忠臣的人给郑啸效命。那是不大可能的了,以前郑啸是汉庭地大将军,而以后呢?郑啸会代汉称帝,一旦实现。他们自然不能在为郑啸效命了。

崔琰这些人的行踪都在郑啸的暗卫监视之中,而郑啸却没有理会。现在他很忙,现在首先是要保证军队中人不除问题。至于这些文人,有的是办法。

地方官员基本都是学宫中选拔出来地人物。不存在什么问题。军队一直是在自己手中捏着,重视的不能在重视,现在也不会有多少问题。

百姓,那更不用说,这谁做皇帝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谁给他们活路他们就跟着谁,皇帝不皇帝的无所谓…………

现在最可虑地就是门阀和儒生,这些人中反对郑啸的不乏其人,首先。郑啸请来了孔融,孔融是儒生们地一面旗帜,说服了他,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拜见大将军。”

“文举啊,来了,坐。”

“大将军召唤,不知有何吩咐?“文举,现在儒生们安抚住了吗?”

“基本都安抚住了。”孔融心中却说,能安抚住才怪呢,这些人有多少。我能做什么。要不是小命在你手中捏着,我才不愿意背这个骂名呢。

“我也知道,这个事情很难做。可是文举,你是儒学大家,儒家就真的事事都正确吗?”

“先人有言,融不敢议论。”

“好了,文举不必如此谦虚,你我长谈过数次。我的态度。你也很清楚。我不是要扼杀儒学。对于教化世人,还没有什么比儒学更适合的学说。但是儒学一样有他不足的地方。难道不该改进吗?”

“这个是祖宗遗留下来的,融不敢擅改。”

郑啸暗骂一声没胆量:“文举,为何不敢改?孔,孟二圣将儒家思想传于世间。为何儒家一直未得帝王重用?你说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这些帝王都错了?”

孔融这下说不出话了,总不能说儒家学说不好,也不好说是那些皇帝们没眼光吧…………

“孔,孟两圣的儒家学说没有发扬广大。但是董仲舒却发扬广大了,为什么?因为变革。董仲舒变革了孔孟的儒家,让汉武帝喜欢了,所以他发扬广大了,你明白否?”

这……这是让我成为你地刀,为你服务啊。孔融心中开始嘀咕了,这该如何是好?

“大将军,这儒学博大精深,要图变革,怕是融力有不逮啊。”

“不必害怕,这天下儒生何其之多。自然有人帮助你。我们在来议论一下,这开百家之风是否有意义。”

孔融心中暴叫:“若不是你势力大,鬼才愿意开百家之风呢。独尊儒术多好,我的地位是牢固的,是超凡的…………”可是嘴上却只能说:“大将军英明,开百家之风才有利于各家学说的发展。”

“文举,你认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何不同?”

“这个,秦始皇不让人读书,故焚书坑儒,是残暴。汉武帝尊崇儒学,所以罢黜百家,只让读书人学习儒学,是教化。”

“不,你错了。我告诉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焚烧的是六国文字之书,坑的是不服秦始皇统治地六国书生。可不只有儒生。”

“这,大将军的意思是这焚书坑儒是正确的?”

“先不谈他正确与否。他的效果呢?是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文化。为炎黄子孙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基础。文举以为如何?”

“可是汉武帝实施的罢黜百家,也没有什么不妥啊。”

“呵呵,我没说他错了。我只是说他有不足之处。罢黜百家,不让书生读别家的典籍,所以我一直称呼儒生,而非书生。书生者,博览群书,百家皆通。若是只知道儒家学说的,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