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也是服了契丹人的办事效率,使团都没走出辽国境内就被刺杀了,他们居然到现在都没得到消息。
“这对我们大宋很有利啊!不过,看了也瞒不了多久了。唉,之前是盼着大风雪早点来,现在就要盼雪快点停了。”张正书叹了口气,冬天攻城实在是下下之策中的下下之策,不管是隋朝大军,还是唐朝大军,都在严寒的辽东大地上吃过大亏。就连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希特勒都饮恨冬天的莫斯科。
而在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古代,冬天守城就更占便宜了。
只需烧开一锅热水,往城墙上一倒,城墙立马坚硬如铁,哪怕是火炮打出的实心弹都无法摧毁。而且又滑,云梯靠上去,被守军用抵篙一戳,就能把云梯推开了。
而攻城一方,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攻得上城墙。
这也是为什么冬天攻城被视为大忌了,除非军力碾压,不然都会悲剧的。
第545章 陷害()
周铭也大概知道宋军在西北的境地,因为大雪封路,所以宋军无法长驱直下,进入兴庆府境内。不过嘛,宋军已经把横山、天都山一带的城池全都拿了下来,战略要点也全都拿了下来,哪怕是接下来什么动作都没,封也封死西夏了。
张正书更是心知肚明,如果历史上不是辽国用武力进行恫吓,而大宋又太怂,被辽国吓一吓就退兵还地,怕是西夏早就不复存在了。
总体来说,大宋的战略到现在是没错的,灭掉西夏能夺回丝绸之路,还能间接削弱辽国。可惜宋朝的君臣也太怂了点,或者说是被吓得有点惊慌失措了,深怕辽国一言不合就动刀兵。殊不知,耶律洪基比他们还怕打仗!
周铭有点奇怪地问道:“那等大雪停了之后,西军要如何进攻呢?”
“那还用说的,切断兴庆府周遭的联系,然后围困。这叫围点打援,懂吗?”张正书装得好像心中有韬略地说道,“不过嘛,西军才那么点,想要围困兴庆府还是太难了点。围点打援怕是他们学不来,只能强攻了。强攻的话,只要把配重投石机用好,一发石弹打在城墙上,只需要那么几发,城墙很可能就垮了。”
张正书说的是实话,兴庆府的城墙再坚硬,恐怕也比不上大宋的城墙。大宋的城墙,可是花巨资用糯米汁、鸡蛋清和石灰砌成的城墙,但张正书估计也就是几十发石弹的事情。一旦城墙被打开缺口,可以说攻城一方就稳操胜券了。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效果。
党项人又不是傻子,肯定会出城野战的,那时候保不保得住投石机还两说。
张正书摇了摇头,这种伤脑筋的事,就留着宋朝君臣去想吧,他已经做到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了。“周铭,你有什么路子,可以见到申王吗?”张正书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弄出这一副眼镜来,就是为了给申王赵佖创造机会的。
如果赵煦真的像历史上那么短命而又没有子翤,那申王赵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他没有眼疾,根本轮不到才十八岁的赵佶登基。而申王赵佖,也不会在六年后郁郁而终了。眼镜,在后世看似极其简单的东西,可在宋朝这时候,就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申王?”
周铭眉头一皱,问道:“小官人,你为何要见他?”
张正书指了指桌子上的眼镜,说道:“这眼镜是为他准备的,可以治疗他的眼疾。”
周铭笑道:“这有何难,申王府常年都有告示,召集天下名医,为申王治疗眼疾的。只需找个人扮成医师,进入申王府见到申王,那有何难?只需要这物事果真好使,还怕申王不接受吗?”
张正书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是我想太多了,也是,能直接见到申王,何必那么弯弯绕绕呢?不过,派谁过去,也是一个难题啊……”张正书瞧着周铭,把周铭瞧得心里发毛。
“小官人,你瞧我作甚,我又不会医术……”周铭连连摇头说道,“再说了,我已经抛头露面了,你不能使劲用我啊!”
张正书嘿嘿一笑,他还真的想着让周铭走这么一趟。不过被周铭这么一提醒,张正书才醒悟过来,周铭已经不大不小是个名人了,起码在汴梁城的富豪圈里,没人不认识他的。周铭要是就此出现在申王府,怕是对张正书自己都有不良的影响。
“你推荐一个人过来,最好是参与过走私的。”
张正书想着,用西域水晶这个借口就非常不错,中原的医术,想必以申王赵佖的身份,肯定全都试过了。就算再古怪的偏方,赵佖也见过。但西域这个神秘的国度,永远有说不完的传说,出一个水晶眼镜也不是什么奇事
再者,还可以通过申王赵佖打响玻璃的名声,一举提高售价。
一举两得的事情是张正书最喜欢做的,现在就看周铭有没有这个人选了。
“宋二郎宋兴和怎么样?”
周铭说出了一个人名,让张正书有点吃惊。
“他是‘黑客’的二把手啊,你甘心让他抛头露面?”张正书有点举棋不定了,要知道这宋兴和算是周铭的心腹了,几乎是同时进入张家的,而且宋兴和比周铭小那么两岁,从小就是周铭的跟班。比周铭好一点的是,宋兴和还有爹娘,不像周铭这样是孤家寡人。周铭后来帮张家经营走私,也要了宋兴和去帮忙。三年以来,他们联手为张家赚下不少钱银。
张正书决定建立“黑客”,把周铭拉来做了间谍头子,宋兴和也是绕不过去的,半哄半骗地拉他入伙了,做了个二把手的位置。宋兴和这人张正书是知道的,农家子出身,但胜在头脑灵活,做事不拘一格,往往有些闪光点。张正书也是很看好宋兴和的,只是让他就这么出现在人前,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
衡量了半天,张正书才觉得这事可以做。
毕竟宋兴和是张家的人,忠心是肯定的了。可以说,他与张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不怕他会背叛。其次,宋兴和虽然是“黑客”二把手,但也不是不能抛头露面。身份越多,反而越容易隐藏。最后,就是宋兴和这人了,他办事灵活,这些年走南闯北也锻炼出来了,可堪大用,要是只在“黑客”里做个二把手,怕是会埋没了他。
“只要小官人下决心,没有甚么舍得舍不得的。”
周明一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表情说道,坑起自己人来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张正书也笑了:“得,你去把宋兴和找来,我要对他面授机宜。”
周铭嘿嘿一笑,成功坑了自己人后,他有种说不出的快感。“怪不得小官人老是陷我于两难的境地,原来陷害人的感觉是这么爽啊!不过,小官人更厉害,居然敢设计陷害契丹人、党项人,啧啧,我就说小官人肯定是个做大事之人……”
说实话,若张正书是个庸人,周铭虽然会忠于他,但也不会死心塌地。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事见过还少吗?找一个可靠的东家,也是很关键的。像原来的白矾楼,明明是汴京第一酒楼,却要自己作死,好了,连东家都换人了。
第546章 申王府()
申王府,就在景明坊隔壁的惠和坊里。
惠和坊是一处极其繁华的所在,但闹中有静,在巷尾处的豪宅,都是王公贵族的府宅。
北宋时,有“小东坡”之称的唐庚在中秋时写过这么一首回忆诗:“初游东都年二十,清欢趁得中秋及。高阳会中酒徒集,惠和坊里绣鞍入。蟹螯尝新左手执,鸡头未老搓玉粒。杯行到手不待揖,明月清风供一吸。纒头不惜倾箱给,倚赖决科如俯拾。谁知得官反拘絷,此景此欢那复缉。今岁中秋雨如泣,穷山牢落秋光湿。孤灯荧荧照书笈,屈指流年如箭急。”
看看,在惠和坊里不仅可以在中秋尝到肥蟹,出入的都是达官贵人,惠和坊里也不少酒楼茶肆,勾栏瓦舍,达官贵人在里面都是行雅事,寻乐子的。
只可惜啊,唐庚和苏轼一样,官途多舛,这里就不细说了。现在唐庚还是绍圣元年的进士,看似前途无量的。
且说,在惠和坊外,一个作西域胡人打扮的商贾,牵着一匹骆驼慢慢走来。
要是张正书在这里看到,肯定会说这人是人才,居然做戏都做得这么全套,连胡人的衣裳都穿上了。
只见这汉人一脸憨厚的神情,身材不高不矮但很壮实,特别是一双眸子,显得格外精神。
熟悉的人都知道,如果只看这人的外表,肯定会被他的演技骗过去的。
不消说,这人就是宋兴和了,其貌不扬,但心思聪颖,颇多“诡计”,和周铭是同一类人。也是,他们都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从小就互相影响,能不奸诈才是怪事。
“兀那汉子且站住,这里是申王府,不是你乱闯的地方!”
都说宰相门前二品官,申王府的门房也不遑多让,语气也是盛气凌人。
宋兴和笑了笑,倒也不恼,好声好气地说道:“这位大哥,麻烦通报一声,俺刚刚从西域回来,带来一种神奇的医术,能治疗王爷的眼疾。”
这个门房一愣,然后讥笑道:“狄夷也有医术?”
“天下之大,无所不有!若是大哥不通报,万一王爷怪罪起来……”
宋兴和笑里藏刀的本事,此刻显露无疑了。因为他瞧见,王府里好像有人探出头来,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这门房也是色厉内荏的,见宋兴和这么说,他也有点踌躇了。要知道,申王因为眼疾的事,脾气大得吓人。稍有不顺心的事,就能把王府里的下人给打得皮开肉绽。唯独对上门的大夫好声好气,以礼相待。“你且等着,待我进去通报……”
宋兴和虽然不怕这门房,反正对方再嚣张都好,那也只是一个门房。在申王府这里或许还能狐假虎威一番,但是出了申王府,谁会把他当回事?真正的隐患,还是张小官人给他的眼镜。
“那物事,真个能治疗甚么眼疾?”
宋兴和心中也没底,虽然这欺骗王爷的罪名不像欺君之罪那么重,可也是要下狱的。开封府大狱,就等同鬼门关的代名词,进去的人就没几个出来是完好的。“若是小官人诓了俺,俺岂不是也诓了王爷?这……”宋兴和再有心计,现在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就在思忖间,那门房回来了:“王爷请你进来!”
或许是得了指示,这门房趾高气扬的嚣张不见了,还罕见的用了“请”字。
宋兴和拱了拱手,算是谢过了这门房。然后刚想牵着骆驼进入申王府,却被那门房叫住了:“你可以进去,但这畜生必须留在外面!”
宋兴和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和他辩论,而是淡淡地说道:“也成,你帮俺看着,这畜生可是治疗王爷眼疾的关键……”
这门房脸上现出厌恶之色,看着宋兴和慢吞吞地把骆驼的缰绳系在王府门前的那颗桂花树上。还没来得及走开,就发现这骆驼拉下了一坨不文之物。
门房捂着嘴鼻,厌恶地说道:“你这畜生,倒是会挑地方!”
这句指桑骂槐,倒是用得挺溜的。宋兴和眉头一挑,淡淡地说道:“畜生就是畜生,不跟他一般见识就是了。”
说罢,宋兴和抬脚进了申王府,剩下那个门房气得那八字胡都翘了起来。
来到前堂,恰见一个胖子端坐在左手边的主人位置上,旁边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模样显得很是精致,像画里的散财童子一样,梳着总角,两个发髻放在脑袋两边,如头顶两角。不用说,这个胖子就是申王赵佖了,而那小孩子就是他的儿子,赵有奕。
“草民宋兴和,见过王爷!”
宋兴和不敢怠慢,唱着诺见了一礼。
申王赵佖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听闻你刚刚从西域回来,还带回一种能治眼疾的医术?”
宋兴和动了心思,抬起头来观察申王赵佖的眼睛。只见申王赵佖的眼睛眯得很小很小,旁人只道是他太胖,脸上的肉太多,才导致眼睛很小的。但宋兴和听过张正书的话,只道这是近视眼的特征之一。心中有了底气的宋兴和,心道:“小官人也是神了,他怎知道申王就是甚么近视眼哩?”
嘴上却说道:“王爷有所不知,眼睛乃是心灵之窗,所涉及的医术极为精湛,草民不通医术,也瞧不出王爷的眼疾是为何……”
“大胆!”
申王赵佖的脾气上来了,他猛然一拍桌子,把茶几上的茶杯都震得一跳一跳的。“你这汉子,闲来无事是想来消遣本王么,你可知道,本王一旦知会开封府衙门,扔你进大狱,你要杖五十,徙三千里!”
旁边的赵有奕被这么一吓,泫然欲泣,但看到申王赵佖这幅吃人的模样,他又乖乖闭上了嘴,不敢出声了。
宋兴和好整以暇,施施然地说道:“王爷息怒,草民虽然不懂医术,但却从西域带回了一个神奇的物事,或许对王爷的眼疾有用。”
说着,宋兴和就从腰间的小包里,掏出了那副眼镜。
第547章 字画抵债()
“草民在西域,见到某一国,唤作拜占庭帝国,其人若有眼疾,多为近视眼。这近视眼,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世看书太劳累,伤了眼睛。得了这近视眼,轻者一丈开外的物事皆瞧得模模糊糊,大致能看个轮廓;重者就如同王爷一样,几等同于盲人,无法得见天日。但拜占庭帝国之人聪明,发现了一种物事,叫做玻璃。用玻璃制成眼睛,能矫正视力,近视眼戴上了眼镜,虽然不如正常人,但也能看清楚外间物事了……”
“眼镜?!近视眼?”
申王赵佖大喜过望,他瞧了那么多大夫,吃了那么多药,敷了那么多药汁都没有什么用,如今听得自己的病有人能知道是怎么个回事,还有治疗手段,哪能不喜出望外?
“快呈上来,让本王试试!”
宋兴和也是内心忐忑,走上去说道:“草民为王爷戴上这副眼镜……”
不得不说,张正书的情报工作做得不错,申王赵佖因为眼疾,深居浅出,但还是一样被“黑客”探查到了他的脸型。这幅眼镜,就是量身为申王赵佖打造的。
契合度百分百!
戴上了眼镜的赵佖,睁眼看着眼前的世界。
“咦,本王怎么能看得清楚了?那是茶杯?那是椅子?这是吾儿有奕?眼前这汉子是谁?额,是了,是那个姓宋的!”
喜极而泣的赵佖,流下了唏嘘的眼泪。
“哈哈哈哈……你献宝有功,你想要什么赏赐?不管是甚么,本王都满足你!”
申王赵佖一高兴,就许下了这个承诺。
宋兴和憨厚地搓着手,谄媚地笑道:“王爷要赏赐小人,小人是万万不敢受的。”
“无妨,你尽管说!”
申王赵佖那个高兴啊,眼疾缠了他一辈子,如今终于能解脱了,这种心情根本不是别个能理解的。
“那草民就说了啊?”宋兴和小心翼翼地说道,“王爷,这眼镜即便在西域,也是稀罕之物。草民为了得到它,已经倾家荡产了。若是王爷支付这眼镜的价钱一万贯,草民就不枉走西域一趟了……”
“一万贯?!”
申王赵佖有点便秘的模样了,他虽然贵为亲王,但闲钱也没有一万贯啊!
这就要说一下宋朝的王爷了,虽然听起来很高贵,但其实也没啥实权。可毕竟是皇亲贵胄,是有食邑的。食邑有虚封和实封之分,亲王都是虚封,虽然有一万户之多,但没有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