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好官人-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请问何绅认识一个叫纪晓岚的人吗?”张正书想到了后世的“和大人”影视形象,已经无法直视这个名字了。

    “纪晓岚?不认识,怎么了?”何绅不明所以地问道。

    “没啥,只不过是个朋友而已……”张正书好不容易才收回笑意,总算是缓解了一下尴尬。

    林百间笑道:“这位想必是何员外的公子了,果然是一表人才啊!怎么,今日小员外也是来凑热闹的?”要不是张正书看见林百间一脸笑意,还以为这个“一表人才”是用来讽刺何绅的。不过在宋朝长得胖那不是问题,相反还是个有福气的象征。而且,男人长得胖,那才是孔武有力啊!好像朝中的大将,哪一个不是大腹便便?不过据张正书所知,胖子一般多是体虚,别说有力没力了,怕是走路都走不了几步吧?

    “这可不是,要是让我知晓这里会有这般多人,我是掉头就走的。但我家内人让我来瞧瞧,曾家的丝绸在这‘家乐福’卖得咋样,要是能行的话,我何家的麻布,是不是也能进驻这个‘家乐福’……”何绅叹了口气,毫不掩饰地抹了抹身上的汗水。没办法,‘家乐福’里热乎乎的,再加上人多,出了一身汗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不,即便穿得很厚,这何胖子一出超市,感觉到外间的寒风,也忍不住紧了紧衣裳。

    林百间哈哈一笑道:“你家那位小娘子,倒是个会做买卖的好手!你来得正好,你既然认得张小官人,岂不知道这‘家乐福’超市是他家开的?若是想卖你家的麻布,找他就是了!”

    “甚么,你是‘大桶张家’的小官人?”

    这何胖子瞪大了眼睛,原本被脸上肥肉挤得只剩下一条缝的眼睛,居然能睁得这么大,实在太出乎张正书的意料了。

    “是不是很惊喜,是不是很意外?”张正书嘿嘿笑道,不怀好意地上下打量了一番这胖子。

    这何胖子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YY过曾瑾菡,却记起了张正书问过他要不要把生意做大一点,所以这何胖子惊喜地说道:“原来是你便是那张小官人,我早该想到的。这下好了,你这‘家乐福’要不要我家的麻布,质高量大,绝对是优质麻布!还有蜀锦,绝对是正宗的蜀锦,忘了与你说,我家内人就是蜀人,这蜀锦也是她娘家那边的……”

    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张正书都被这何胖子的热情给淹没了,好不容易才说道:“此间不是谈生意的地方,走,我们去塌房那边,我请两位吃茶。”

    塌房,也就是宋朝这时候仓库的称呼。

    入乡随俗,张正书也不得不改变了一下自己的用语习惯。

    “家乐福”超市的塌房,其实也是钢筋水泥的房子,只不过用料嘛自然就没那么讲究了。没有大理石铺就的地板,也没有铁管灌热水制造暖气,除了外面和超市一模一样贴着瓷片以外,里面都是样子货。甚至连墙都只是刷了石灰——这是为了防虫,周边还撒了硫磺,虽然看起来有点偷工减料的嫌疑,但其实用来存放货物是最好不过的。

    想想也是,仓库而已,实用就好,建得那么漂亮也没用。就算是水泥地板,也足够用了。

    唯一的缺陷还是窗户,哪怕是“家乐福”超市那边,都是用着木窗,让张正书看起来不伦不类的。

    好在如今玻璃已经有点眉目了,等制成玻璃窗,就可以直接换上去。别的不说,以宋朝的铁匠,仿制一个后世的窗户类型,那是很简单的事。哪怕是制不成玻璃胶也好,生产一个“油灰”,也就是俗称的玻璃腻子也是分分钟的事。不就是熟桐油加石灰嘛,叫老刘工匠研究研究就出来了,他可是石灰搅拌专家来的!

    至于玻璃胶,咳咳,那就需要建立一个成熟的化工体系了,张正书现在连化工的底子都没弄起来,想要制成玻璃胶还是挺难的。

    仓库另一端,隔着老远老远的,则是饭堂,“家乐福”超市的员工按工作排表,有着规定的进餐时间。而且厨房里,也有着严格的用火制度。虽然钢筋混泥土的房子不怕烧,可仓库里、超市里的货物怕火烧啊!

    至于仓库里,留着一间会客室。平时没有客人的时候,这就相当于一个休息室了,理货员在搬运货物劳累之后,也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的。在会客室里,除了几张椅子,一张茶几之外,就是一个水壶,一个蜂窝炉,和一套茶具了。

    虽然简陋,但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也还算附庸风雅。

    “贤侄这所谓的‘会客室’,倒也挺别致的。”

    看着开着的木窗,外面正好可以看到“家乐福”超市进进出出的客人,林百间不由地感慨了一声。

    张正书却难得脸一红,这会客室确实很简陋,不过他也没想着要弄得多高大上。会客室嘛,自然是来谈生意的,弄得那么高大上,好像也没什么必要。关键是,在超市这一块,张正书有着野心——价格必须他来主导!

第500章 交锋() 
“小官人,你这房子好像异于寻常啊?”

    何绅这胖子已经开始左顾右盼,旁敲侧击了。张正书对这何胖子的心思是心知肚明,但也不会戳破,反正他还想着卖建筑方案呢。“用的是我新发明的水泥,加上砖块、钢筋制成的。”

    对于原材料,张正书一点都不担心有人学了去。

    只要对水泥的配方保密,谁也无法从一堆凝固了的水泥中还原出水泥配方吧?别说凝固了的水泥,就算是完完整整把水泥卖出去,别人也是两眼一摸黑啊!

    “水泥是何物?”何胖子紧追不舍地问道。

    张正书笑了,很“诚恳”地说道:“所谓水泥嘛,就跟糯米汁混着石灰,再加上鸡蛋清是一个道理的。只不过嘛,成本肯定会低的……”笑话,也就是朝廷才能财大气粗用糯米汁混着石灰、鸡蛋清来筑城,要知道一斤糯米的价钱可比一斤大米的价钱高多了,张正书有钱也不会这么搞啊!

    当然,一些钱多得没地方用的有钱人就完全不在意了。

    “能有多低?”何胖子也挺八卦的,有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大概……很低吧?我也没了解过要用多少糯米汁,怕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怎么,何员外对这钢筋混泥土房子很满意?要不要建造一栋屋子试试?不怕老实说,只要时间足够,我能给你盖八层楼,保管是汴京城第一高楼!至于价钱嘛,也好说,我给你打到最低的折扣!”

    还真别说,听着张正书这么有煽动性的话,何胖子也心动了。但他也是商贾,自然明白张正书的话是不可信的。商贾嘛,自然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这种折扣,想必张正书会对每一个有意向的客户说,所以有没有真的优惠?这还挺难说。

    “再说,再说……”

    何胖子也是贼精贼精的,“我们还是说说麻布和蜀锦的事吧!”

    张正书也是好笑,他也是知道这胖子是怕老婆的,而且厉害的是,他老婆还是个川妹子。辣妹子嘛,性格火辣辣也是自然的——好吧,这年头中国还没辣椒,但是对于辛辣的调味品,没有哪一个地区的人比巴蜀地区更钟情与藤椒的了。藤椒也就是花椒,吃起来又麻又辣,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何胖子的老婆也确实是辣妹子。

    “不知道何员外想怎么合作?”

    有人愿意充实“家乐福”超市的货品种类,张正书自然也是乐意的。但是嘛,这个主导权必须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能说,突然某一天这个何胖子想弄个促销了,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弄个降价促销,这叫曾家怎么看?

    就算是曾家的丝绸,在“家乐福”超市里也是要听从指挥的,不能说全部商品都打八折,你曾家丝绸就能例外。这样对超市声誉是一种极大的打击,说直白了就是糊弄顾客。一旦竞争对手拿这个做文章,搞臭超市,超市还能活下去吗?

    在后世一个很奇妙的现象是,明明中国有那么多年的历史,可只有所谓的百年老店,能存活超过一百年的,简直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是本来就半死不活了,被人拿了招牌用的。这里面固然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但其实更多的是中国人太聪明了,以致于把自己玩死了。

    不能说国外的人就没有小心机,但是这种小心机从不会体现在对待顾客身上,这就是中外商人的区别。

    “无奸不商”的概念,就是被中国人提起的,一直到后世,这顶帽子都摘不掉。

    可明明在春秋时,子贡就提出了“儒商”的思想,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为什么到了后世,就越来越不堪了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太会钻漏洞的,太会耍小聪明了,就好像这何胖子一样,明明是看到“家乐福”超市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想要借这个东风开展业务的。但偏偏又放不下架子,想要争一争话语权。

    说实话,这何胖子翘起尾巴来,张正书就知道他想做什么了。

    “第一嘛,何家布行希望在‘家乐福’里设置摊位。”

    何胖子小心翼翼地抛出了第一个合作意向,张正书自然也不会反对:“合作共赢这种事,自然是好的。”

    “第二嘛,何家布行不想打折出售。张小官人,你也是知道的。如果‘家乐福’打折了,那在便门外横河头的何家布行本家如果不跟着降价,那恐怕就没有客人愿意去了。”何胖子也是担忧啊,站在他的角度看,这件事确实不小。毕竟他家不像张家这样,不仅放高利贷,还有各种各样的副业,哪怕是种菜都种得风生水起。

    何胖子早就注意到了,从“家乐福”出来的大娘手上,几乎都会提着一把蔬菜。

    要知道,今天也是“家乐福”超市蔬菜最为便宜的一天,而且量非常大。按照张正书的话,已经是把能供应的量全都供应上去了。价钱嘛,自然只有几十文钱一斤。这比平时动辄百文钱一斤的绿菜便宜了好多。

    根据张正书的说法,这样的蔬菜是要搭建茅棚,还要用不少蜂窝煤保持棚中温度才种得出来的,成本高得不像话。卖这么便宜,其实已经没啥赚头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胖子自然不希望自己投资“家乐福”超市连一文钱都赚不到,等于免费给张正书打工。

    “这件事嘛,我可以给一个肯定的回答。”张正书笑嘻嘻地说道。

    何胖子也有点意外:“张小官人答应了?”

    “我的意思是,肯定不行。”张正书把后半句话说出来后,何胖子苦笑连连,他早已猜到了。

    说实话,大家都是贼精贼精的,何胖子虽然没有超市的构想,但看了看张正书的布局,就大概知道张正书想要做什么了。可能他们都是一类人吧,何胖子的眼光非常毒辣,一眼就看穿了张正书是想把超市弄成一言堂——哦不,是共同进退。

    但实际上,亲疏有别,超市里有张正书自家的商品,也有别家的商品,这个张小官人能保证一视同仁吗?反正熟知人性的何胖子是不相信的,所以才有他的第二个要求,可惜张正书并没有退让。

第501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张小官人,这……我就难以接受了。”

    何胖子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张正书却信心满满地说道:“不,你应该懂,这才是最好的经营之道。说实话,我明白你的担忧是什么,不外乎是怕利润不能保证。放心,我开超市就是想赚钱的,不是想开个善堂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可张小官人要如何保证呢?”

    何胖子也不含糊,直接点出了关键之处。说实话,要是做商贾做到连自己利益都保证不了,那这个商贾必定是要被淘汰的。商贾都没钱赚了,那还做什么商贾?干脆到处派钱算了,这样还能博个好名声。

    张正书轻轻一笑,说道:“我想问问何员外,这做生意,最关键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甚么?”这何胖子有点踌躇了,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想了一会,这何胖子才略带着疑问地说道:“是物美价廉的货物么?”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世间好货物多了去,但真正能赚到大钱的,又有几件?相反,一些质量不算很好,但备受顾客青睐的货物却能获得很好的销量。除了价钱实惠之外,我想知名度是最厉害的法宝。而我想要做的,就是打响知名度。说实话,如果按照现在的体量,你觉得一个外乡人到汴京城,会去你的‘何家布行’,还是来我的‘家乐福’?”

    虽然很郁闷,但何胖子已经知道了张正书想说什么,只能闷声闷气地说道:“虽然不想承认,但你的‘家乐福’确实更胜一筹。”

    “没错,最新奇的购物体验,最全的货物种类,只要你想要的,‘家乐福’都可以给你。正因为这样,所以‘家乐福’有了超越普通商铺的名气,因为它本身就是诸多商铺的结合体。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谚语想必大家都明白吧?一样的道理,‘家乐福’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做到家喻户晓,就是因为诸多商家的合力。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哦,不好意思,‘家乐福’少一个商铺不少,多一个商铺不多,相反铺位还挺紧张的。”

    看着张正书“得瑟”的模样,何胖子很想狠狠揍他一顿。

    但何胖子转念一想,不无悲哀地发现,张正书说的全是实话。

    忠言逆耳利于行,何胖子郁闷地说道:“所以,张小官人说的知名度才是做生意的关键吗?”

    “不错!”张正书很开心,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有了知名度,顾客就会冲着你的名气过来。这时候,只要你的货品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或者在他们的意料之上,那‘家乐福’有什么可能做不大?有什么可能不赚钱?”

    此时,在一旁喝茶看戏的林百间突然插嘴说了一句:“贤侄这话在理啊,一言道破了做买卖的实质。顾客,才是最重要的。而顾客为何要来你这买货物?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冲着名头来的,或者是冲着实利来的。明白了这个,就足够赚钱了。可惜啊,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还不如贤侄看得通透……”

    张正书笑道:“不是林伯父看不出来,而是你已经如此做了。只不过嘛,你的力量分得太散,揉不到一块罢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毕竟汴京城这么大,我这‘家乐福’又是开在城外的,虽然能吸引不少顾客,但也有的顾客为了图方便,还是会在就近购买货物的。”

    何胖子点了点头,做生意都知道,垄断是最好的。可垄断的生意,也最遭人嫉妒,最能惹祸上身。这张小官人年纪不大,可做人做事都挺有一套,何胖子居然有点相信他说的能赚大钱是真事了。

    “这就好像一个拳头打人,自然很疼。可一根手指戳人,就会不痛不痒了。所以城中的小商铺,只能赚小钱,而我这‘家乐福’就能赚大钱。我之所以要求在‘家乐福’里,必须要有统一的价格调度,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好比两军交战,一支军队调度不明,指挥混乱,各自为战,那只能被逐个击破,最后兵败如山倒。而另一支军队军纪严明,指挥统一,指哪打哪,加之指挥有方,自然是所向披靡,无所不利了。集中火力,才能攻无不克啊!”

    张正书的话里,带着极强的蛊惑性,这何胖子差点就相信了。

    “不对啊,张小官人你只是说了‘家乐福’的经营方式,却没说到底要如何赚钱哩!”

    这何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