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大官人-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吏部那位侍郎才刚被贬不久,一年之内,连续数次被损了颜面,这可是往年根本就不可见的。”

    “只不过,这个案子想要继续查下去,怕是不能了。”

    “在往上查,会牵扯出谁来,湖州的那些官员也心知肚明,他们不会吐口的。”

    徐阶这话其实是实情,历来的案子都是如此,下面的官员几乎没有主动吐口牵扯朝中官员的,除非是被搜集到了十足的证据,吐口与否不重要的时候,才会说出来。

    只不过,徐阶是顾及邹应龙的面子,所以才会先肯定了他的话,然后在否决他的这一个意思。

    “这事你都察院那边就暂时先别搀和。”

    “等到一应犯官全都送进了京城,案子交给了京城以后,你在盯紧点就成。”

    徐阶这是担心邹应龙的硬脾气犯了。

    要知道,若是一个案子,御史从头到尾都在弹劾,就算是皇帝看了,也会烦的。

    所以现如今,在这个案子还没出大问题之前,湖州那边的情况,就用不着都察院管了,只等进了京城。

    到时候若是有司衙门查案慢了等,都察院这边的御史可以上奏折弹劾,以此来变相的逼迫那些查案的衙门。

    这其实也是朝廷大臣们常用的手段。

    若是碰到一些难以抉择的案子,就会有官员会在背后指使御史弹劾。

    而且若是御史的弹劾拿捏的恰当好处,往往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这个案子与否先不提,你们这小师弟的官职怕是又要动一动了。”

    徐阶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呵呵笑着,有意岔开话题,这件事请他自由分寸,倒是不想让他的这两个弟子插手进去。

    毕竟一旦插手,指不定就会引起严家的报复。

    而他的这两位弟子,也都算是他的得意门生了,其中一个是他培养的日后接替他的,而另一位,日后也是有所安排的,现在可是不能出事的。

    只不过提起他这个小弟子,徐阶也是十分满意的,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不仅是在替他解决难题,还是在给他脸上增光。

    “小师弟这官职的变动,怕是满朝文武在没谁能够追上了。”

    张居正苦笑,不过却也是十分的高兴,毕竟他和曾毅的关系很是亲近。

    “只不过,这事情怕还是要恩师您多费心了。”

    “这次可千万不能在让严家算计到小师弟头上了。”

    张居正到底是有些担心的,这个案子结了,按照常理,这么大的功劳肯定是要升迁的,可就怕严家从中使坏,到时候在来个明升暗降,不知道给扔到哪个旮旯角落里去。

    这种事情在朝廷之上并不少见,许多派系之间争斗失败的官员,都是被明升暗降的法子给发配出了京城。

    “恩。”

    徐阶点了点头,没有吭声,眼下说这些还有些过早了,毕竟这个案子到底能发酵到什么地步还是不确定的。

    (本章完)

第114章 自缢() 
乌程县县衙内,曾毅得到知府衙门那边出事的时候,正在侯爷翻看县里近些年来的卷宗。

    “你说知府悬梁自缢了?”

    曾毅不可思议的看前来报信的赵忠奇,满脸震惊之色,要知道他之前虽然猜测刘博厚不甘心这个案子就这么结了,可却也没想到竟然会用这种法子。

    不过,若是仔细想想,这个法子的确是最为管用的。

    在钦差到来的前夕,自己和锦衣卫这边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的情况下,知府自缢身亡,这传出去,大多数人应该都会相信的。

    “是。”

    赵忠奇喘着粗气,脸上同样满是震惊之色的道:“据说屋内还有个火盆,里面不知道烧了什么东西,不过看着是满屋子的灰烬。”

    “走。”

    曾毅眉头紧皱,脸上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其他的表情,从书案后面转了出来,大步就走了出去。

    “吩咐衙役们跟上。”

    平心而论,这件事刘博厚做的非常的好,刚得到消息说知府把银票什么的都给烧了,这边直接把人给弄死了,而且还在屋内弄了个火盆出来。

    这等于是葛飞昂自知罪责深重,把罪证全都烧了以后,直接悬梁自缢了。

    至于为何烧了证据后还悬梁自尽,那则是他手里的证据烧了,可是别的证据还能指向他,怕日后入狱被审问出别的事情来,所以自缢了。

    这种情况在朝廷之上并不少见的,所以十分容易被人接受。

    “大人,知府衙门那边现在已经乱成一团了,说是知府的贴身师爷也死了,是投井自杀的。”

    赵忠奇跟在曾毅后面,赶紧把知府衙门那边的事情给解释了清楚。

    原本心里还有些担心的曾毅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皱的更紧了,只不过却是彻底的放心了,知府葛飞昂和他的师爷谭子晋两人只要死了,这个案子肯定就此断了。

    但是,也正因此,才会让人怀疑到他们畏罪自杀或者是被上面的官员逼迫的。

    毕竟,只有他们毁了证据,死了,这个案子才能就此中断,在不可能往上牵连了。

    而且,这个时机选的非常的好,若是钦差来了之后这两人丧命,那指不定就成找不到证据而刻意构陷或者严刑逼供等等了。

    而如今这个时候死,时间掐的实在是太好了。

    “倒是不能小瞧任何人啊。”

    曾毅嘴里轻声自语,一直以来刘博厚给他的印象都是豪爽的武夫,可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人心底竟然还有如此细腻的算计。

    “知府衙门那边派人去布政司了么?”

    曾毅脚步不停,开口询问,毕竟如今圣旨还没到,一个知府死了,可不是他这个小小的知县能够查的。

    这肯定是要上报朝廷和布政司,然后由布政司那边派人来查案的。

    “应该是已经上报了。”

    赵忠奇在旁边也有些犹豫,毕竟他是县衙里的捕头,又不是知府那边的,怎么可能知道那边的事情?

    更何况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他这个捕头也是不敢自己轻易靠近的,唯恐惹上什么麻烦的事情。

    曾毅的步子逐渐停了下来,扭头看着赵忠奇,道:“去取笔墨纸砚来,本官写书信一封,你立即派人送去布政司。”

    曾毅这也是没法的事情,若是他是别的县的县令,那这事肯定是轮不到他搀和了。

    可偏偏,知府衙门和他的县衙是在一个城内的,而且两个衙门等于还是挨着的,这种情况下,知府衙门出了事情,若是他这个知县不给布政司去书信,那日后肯定是要被问责的。

    “是。”

    赵忠奇点头,好在他们现在才刚出县衙,只不过赵忠奇转身的时候,曾毅却是直奔知府衙门而去。

    就算是要写书信,也必须要亲眼看过之后才成。

    好在曾毅也来过知府衙门几次,如今倒是没拦着他,毕竟知府大人没了,如今正是乱的时候。

    “曾县令来了。”

    曾毅到的时候,府里的同知周环正在屋内站着,和曾毅不咸不淡的打了个招呼,只不过脸上却是有一股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喜色。

    毕竟知府之下,就是他这个同知了。

    而现如今知府没了,他若是送些银子什么的,指不定还能成为知府。

    就算是最终朝廷派来了别的知府,可总不能还是如同葛飞昂一般强势吧?

    周环并非是严系的官员,所以别看他是同知,算是府里面的二把手,可其实他却根本就没什么权利的。

    知府那可是背靠严家的,他一个五品同知算什么,虽然他极力的巴结,可照样没多大的用处,虽然不至于被边缘化,可其实也就是个跑腿的。

    一个五品的同知,沦落为跑腿传话的,根本就不敢有任何不同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周环心里的憋屈。

    而在这憋屈的情况下,他还要费力的巴结着葛飞昂,如今葛飞昂出事了,单是这一点,他就十分的高兴。

    只不过如今这情况却有些摸不着头脑罢了,毕竟他根本就不知道知府自缢的原因。

    “听闻知府大人自缢,下官不敢耽搁,急忙赶了过来。”

    曾毅叹了口气,他来其实也就是看看,这个时候他不会搀和进这个事情里的,而且,相信周环也不会让他一个小小的知县搀和进来的。

    “唉。”

    周环叹了口气,对于曾毅的名声也是有几分耳闻的,所以到还是多说了几句:“本官来的早些,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知府大人的确是自缢而亡。”

    “只是怪就怪在知府大人的师爷也投井而亡了。”

    “下面的衙役也查看过了,不像是被人抛入井中的。”

    “这事情倒是怪了,而且,知府大人这房中还有一个火盆,里面也不知道烧了些什么,灰烬满屋都是,连个痕迹都看不出来。”

    周环这话看似是说给曾毅听的,其实也算是他的自言自语,毕竟今个这案子让他也是有几分摸不着头脑的。

    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知府大人为何自缢,可若说是被人谋害,有谁这么胆大,敢杀害朝廷四品大员?

    (本章完)

第115章 和善的钦差() 
“大人,大人。”

    赵忠奇气喘细细的从县衙那边跑了过来,至于什么狗屁的笔墨纸砚,根本就没来得急拿:“大人,京城来了钦差,在县衙等着呢,让您立即去县衙接旨。”

    赵忠奇说完这话,一手扶着膝盖,弯腰穿着粗气,他的身体素质倒是不至于跑这么几步就累的不行,只不过那可是钦差啊,这可是天大的官了。

    曾毅双眼一亮,冲着旁边在一次陷入震惊当中的周环拱手:“大人,下官先告退了。”

    说完这话,不等周环回过神来,就急匆匆的离去了。

    可以说这钦差来的太是时候了,刘博厚不愧是锦衣卫的百户,把钦差的行踪打探的太过清楚了。

    这要是在晚上一天,等钦差来了,那个时候就算葛飞昂这个知府真的是自缢身亡,也没人会这么认为了。

    曾毅赶到县衙的时候,宫里来的钦差正在大堂上坐着,大堂两旁则是站着随行而来的护卫。

    “下官曾毅,见过钦差大人。”

    曾毅刚进大堂,就赶紧冲着堂上坐着的太监躬身行礼,这可是不能得罪的。

    端坐在大堂上的孙光起身,从公案后转了出来,双手捧起放在桌子上的明黄色圣旨,冲着曾毅道:“曾大人,接旨吧。”

    孙光虽然在宫中也有些地位,可却是知道分寸的人,或者说,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虽然重用太监,京外的太监们毕竟离京太远,其行为肯定有差的,可是宫中的那些个太监,却是多数都是极为自律的。

    曾毅直接跪倒在地:“臣乌程县县令曾毅接旨。”

    见此,孙光才缓缓打开明黄色圣旨念了起来:“卿以一介七品…………朕闻之……怒…今令尔与……。”

    孙光手里的这道圣旨很简单,通篇其实就一个意思,那就是湖州府的事情让嘉靖非常的生气,他这个皇帝十分的动怒。

    所以,这个案子要查,而且要严查。

    让曾毅和锦衣卫百户配合孙光来查这个案子。

    当然,这圣旨之所以没让锦衣卫百户刘博厚也来听着,则是因为这道圣旨虽然提及了锦衣卫百户,可却没提是哪个锦衣卫百户,也就是说,这上面没提刘博厚的名字。

    虽说肯定是指的刘博厚,可这就是朝中有人与没人的区别,同时更是在皇帝那边挂号了与否的区别。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案子最开始是曾毅发现的。

    “臣领旨。”

    曾毅叩头,只不过却没接圣旨,这道圣旨并非是给他一个人的。

    而且,最为主要的,这道圣旨其实在查案的时候算是一道王命旗牌了,所以肯定是要放在为首的官员那里的。

    而且,这道圣旨等日后回京以后,还要交回宫中的。

    “曾大人,快快请起。”

    宣完圣旨,孙光满脸笑意的冲着曾毅开口,甚至还弯腰扶了曾毅的胳膊一下,以示亲近,毕竟他是黄锦的亲信,知道许多宫中之人不知道的事情。

    跟前的这位虽然是七品官,可是却胆大包天,连严家都不放在眼里,更为难得的是其到现在还跟个没事人似得,甚至让严家一直憋屈。

    而且,这位还写的一手好青词。

    最为主要的,是临行前,黄锦特意嘱咐过他,若是这个案子办好,那曾毅也算是简在帝心了。

    要知道,宦官和外臣虽说明上不敢有什么紧密的接触,可其实私下里都是有不少联系的,只不过都是十分的隐秘。

    孙光又不傻,趁着现在曾毅还没起来,不妨结实一番,也算是落个人情总是好的。

    “大人,您今个来的可真是时候,就刚刚,下官才从知府衙门出来,知府和他的师爷昨个晚上全都自缢了。”

    曾毅苦笑,案情的大致他根本不用说,想来孙光既然来了,在京城的时候,肯定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果然,一听这话,孙光立时就懵了,这算什么事?他刚到就听到这个消息?

    “可有什么线索?是畏罪么?”

    孙光的脸色也不好看,原本以为是来混个到手的功劳的,可现在看来,却是有麻烦了。

    曾毅摇头,叹了口气,道:“下官只不过是个七品县令罢了,自然搀和不到这种案子里去。”

    “原本还想着给布政司那边去一封信呢。”

    “不过既然公公您来了,这案子还是咱们也搀和一下的好。”

    曾毅有些话没说出来,毕竟这个时候若是说了,那就有些不合情理了,还是要在等一等,最起码等个几日,和孙光有所熟悉的时候在说。

    “下官已经派人去喊锦衣卫百户了,到时候公公您不妨带着下官和刘百户一起去瞧瞧。”

    曾毅开口,这是铁定了心的把孙光给牵扯进来的,而同时,也是在表明一个态度,您是宫里来的人,您最大。

    正说着话,刘博厚就赶了过来,曾毅一番介绍见礼后,刘博厚站在旁边,脸色是有些不好看的。

    毕竟谁碰到这种事情都是如此,废了大心思,结果圣旨里都没提名字,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就算提过了。

    不过同时刘博厚也庆幸他的所作所为,若是不把这案子给闹大了,不把这案子给办好了,就凭现在这情况,他是真分不到什么功劳的。

    “这事下官也得到消息了,来之前就已经吩咐人去查了。”

    刘博厚在一旁闷声开口,同时不动声色的看了曾毅一眼:“不过卑职以为,怕是其得到消息自缢身亡的可能性有些大。”

    “毕竟那么多银子,不可能是一个知府就敢贪下的,同时如今的线索来看,肯定是送往京城了。”

    “怕是……。”

    刘博厚没说完话,这是留给孙光自己想象的空间。

    “下官也认可刘大人所说的推测。”

    曾毅在一旁站了出来,原本他是想等过几天在提这个可能呢,可没想到刘博厚这么着急,现在就提了出来。

    不过这也无所谓,自己大可以附和一下,也算不得什么的,日后真出事了,那也是刘博厚先提的,可以说是刻意误导。

    (本章完)

第116章 不掺合() 
能在宫中混出个模样的,很是不容易,宫中的争斗可是比朝堂上的争斗要厉害的多,也阴险的多。

    最起码在朝堂之上的争斗还有些规矩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