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歌之五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恢复了元气。

    之前高骈选择止步大庾岭,这其实是一步政治险棋,卢携下野之后,朝廷之上宰辅老人就剩下了王铎,在其主政期间倘若灭了黄巢,那这政绩可全被王铎笑纳了,但养虎为患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可至少现在高骈还认为躲在岭南的黄巢军不过是一头困兽,自己随时想去收拾他,那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高骈的纵敌所造成的局面使得朝堂上的王铎很被动,自己是由礼部升任中枢宰辅,军事方面一直是个短板,不熟悉行军打仗流程,在军队里面也没有什么人脉和嫡系将领。

    如今朝局纷乱难解,叛乱久难平息,出了问题就需要人来担责任,皇帝自然不会去背这口黑锅,田令孜、杨复恭等人不仅躲得远远的,而且暗底下还在自己背后捅刀子,朝会之上皇帝的问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自己若再不表示表示,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王铎在心里暗自叹息着,撩袍拜倒在帝座前,沉声说道:“岭南局势艰危,乱军久难平灭,臣忝为宰辅实在难辞其咎,请圣上准臣效裴文忠公赴岭南督军平乱,为陛下解却朝夕之忧,臣俯首请命,此次南去若不能平灭黄巢乱军,誓不北还。”

    唐帝看着下面匍匐在地的皓首老臣,其单薄的身体此刻恭顺地弯曲着,一想起卢、郑两相离去后,这些日子也亏了王铎左右支应着,能支撑着如今这局面不崩溃也算是难为他了。

    唐帝本来被田令孜等人在下面挑起的怒火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他仔细地看着王铎,想了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朕准了。”

    宪宗时期淮西荡乱,最后凭着裴度坚决平叛的倡导并亲去前线督战,百折不挠,终于克定战乱,成就一时美谈,自己的宰辅此番效仿前贤南去督军,应该也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年轻的唐帝想法有些天真,要知道王铎不是裴度,他没有裴度那样的军事才能更没有其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意志,而且其手下也没有像李愬那样的良将,能做的出雪夜下蔡州的壮举。

    手下没有知根知底的将领,只能依靠品牌效应了,本着龙生龙虎生虎,将门之内必无孬种的观念,王铎将宝压到了泰宁节度使李系的身上,这个李系曾是郑畋极力推荐的人,其他推荐的人像崔安潜、张自勉等人都用实力证明了郑畋的眼光,作为超级名将李晟的曾孙,这个李系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自己此番南下就要借用这柄利剑去斩灭黄巢的乱军。

    李系这个人,绝对是个坑货,而且是个大忽悠,忽悠了郑畋,又接着忽悠王铎,按说既然能当宰相的人,智商肯定低不了,可就是这两位高智商的人才,却都被这个李系给蒙蔽了。

    经过短暂地接触后,信心爆棚的王铎放心地将朝廷调拨给自己的五万精兵全部交给了李系,此刻的王铎不会知道,自己恐怕一生也走不出这次遇人不淑的阴影。

    当朝廷的兵力正在向南方集结的时候,北面,河东晋阳城内再次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

    此刻的节度使李侃与监军正面色严肃地站在辕门处,周边围着一群抽刀亮刃的军卒们,李侃看着跪在泥泞中的孔目官王敬,王敬也正看着不远处的节度使大人,一见到李侃向这边看来,便拼命地点头示好着。

    日近午时,这群兵卒们便涌到了府外辕门处,喊着闹着让李侃给大家一个说法。

    李侃头都要炸了,这次的军变说实在的,其实是一种试探和发泄。

    之前领众人造反的张锴、郭昢二人,因为朝廷的姑息政策,不仅没被处死,还分别升了官,马步都虞候张锴、府城都虞候郭昢,官阶比以前的都头那个档次还要好不少,看来爱拼才会赢啊!这两位带头闹事,还最后得以升官发财的结果,这种“好事”刺激着河东之地的将吏们,每个人将自己的愤怒点降到了最低,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被引爆。

    怒火首先被点燃的是牙将贺公雅的部属们,起因是朝廷官员贪污赏银,看似八竿子也打不到的原因,最后却爆发了次兵变。

    之前朝廷为了尽快摆平河东的局面,随着宣慰使一道而来的还有几车银子,其用来分赏犒劳军众们。

    这一路从长安到晋阳,鞍马劳顿,舟桥颠簸的,负责账目的孔目官们偶尔也会刻意地算错一点,毕竟是拿着朝廷的银子去撒,给谁不是给,自己顺便拿一些辛苦钱,在当时的孔目官中,这也算是个心照不宣的习俗。

    可这位王敬王大人的胆子就太大了,拿着朝廷的封赏死命往自己口袋里塞,最后事发,你拿我的钱,我就要你的命。愤怒地兵士们直接逮捕了王敬,趁着混乱,大家结伙还在晋阳城内肆意地抢掠了一番,但事后冷静想想以后还得在晋阳城继续混下去,回头这次被定性为叛乱怎么办,因此这群人又一起去节度府进行讹诈,要求节度使严惩孔目官王敬。

    李侃和监军看着一脸伤痕的王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这个王敬是朝廷的官员,就算犯了再大的罪,也有王法处置,这群人不禀报就给处理了,还在晋阳城内趁火打劫,这个时候再依了这群人处死王敬的请求,那就是默许了这次暴乱的合法性。

    怎么办,时间留给李侃的不多,看着凶神恶煞般围在辕门外的军卒们,李侃仅仅迟疑了一下,便做出了决断,处死王敬,以儆效尤,在这群乱卒们的施压下李侃当场处死了部属,他嘴上没有多讲,内心却在合计着,怎么再扳回一局,把这个丢掉的尊严再找回来。

    夜色降临,晋阳城内,偏远的坊区内,一场血腥报复的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本章完)

第116章 劫法场() 
夜色褪却,空气里泛着一股血腥的味道,晋阳城昨夜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大批与之前兵变相关的人们被拉出宅院,统一押出城外处决,其中还包括不少妇孺老幼,沿路的哭泣和哀怨声展露着人性的绝望和无奈,这是最残暴的惩罚——灭族。

    晋阳城内的城防军这几日挨家挨户搜捕贺公雅部叛军,贺公雅本人如今也囚系在城府大牢内,等候着最终的判决。

    李侃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但他毕竟是皇子,既有皇室的血统,又代表着天家的威严,触怒皇家的尊严,那是一定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从上任路上一直到现在,李侃都在思索着河东的问题。外有沙陀的南侵叛乱,内有骄军悍将作乱掣肘,河东军一日不安定,平定沙陀之乱就是一句空谈,因此李侃下定决心先治理河东内乱。

    然而到了军镇之后,李侃才发现有一个大难题横亘在其面前,那就是河东的军权还掌控在张锴、郭昢这两位叛军首领的手中,而且这两个人对自己还颇有戒备心和敌意,始终保持着既不抗拒也绝不合作的态度。

    毕竟是靠作乱上位,名分也是逼着朝廷妥协的结果,这两个人心里确实没底啊。

    李侃对此也很头疼,军权始终被这两个人霸着,自己岂不是被架空了,然而当下的情况还不能硬来,万一再激起一场叛乱,自己可就要步崔季康的后尘了。

    正在纠结着的时候,贺公雅部叛乱的事情发生了,李侃安抚完叛军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使得局势变得开始微妙起来了。

    晋阳城,捕盗司衙属坐落在中城北侧一个不起眼的坊落中,这里地势高阔,背依着北侧城楼,是个不错的瞭望监控的地方。

    张锴、郭昢两人一早就被请进府中议事,还在犯嘀咕的两位很快便见到了捕盗司掌令元义宗,元义宗是两人的旧识,双方倒也没什么顾忌。

    元义宗此番是李侃派来传令通气的,贺公雅部作乱,节度使也不知道是不是张郭两位的意思,所以让元义宗来打探一下,通通气。

    一听元义宗的兜底透漏,张郭两人立时就坐不住了,此次贺公雅玩的这一手,让两人也很难看,才接手军政下面的人就作乱造反,行政角色的转变使得两人对部下造反这种事情也很敏感和愤怒。

    如今顶头上司都起疑发话了,自己再不有所行动,那可真就落人口实,替贺公雅部这帮兔崽子们背锅了,看着两人决心已定,元义宗拿出了李侃下达的密令,逮捕处决此次作乱人等及其家眷,杀一儆百。

    干还是不干?不干的话自己就坐实涉及与贺公雅部叛乱一事,干的话清理完这次叛乱后,会不会节度使大人继续清算旧账?

    看着张郭两人的犹豫,元义宗再次敲打着两人的意志,这次可是向节度使大人表忠立功的好机会啊,千万要抓住了。

    张锴、郭昢寻思了一会儿,同意执行密令,用贺公雅部的人头换自己官位的合法和稳固,还是值得的。

    一场清剿叛军的行动在当天夜里就展开来,许多叛军们在这场霹雳行动中,来不及反应就被处斩收捕,只有少数人逃出了生天,聚集在一个秘密的据点,吞血忍声,日夜谋划着复仇的行动。

    这些人自以为隐藏的很好,他们不知道,其实不是他们运气好,而是有一双眼睛始终盯紧着这些人,还有意无意地帮助这些人躲过了数次官军们的搜捕。

    夜里,裹挟着燥热的夏风吹撩着每间屋舍,人们在睡梦中感受到了这股异常的热浪,紧接着的便是惊呼和嚎喊。

    晋阳的东中西三城四处起火,整个城内陷入了一片大乱,人们惊慌失措地在黑夜中四下奔跑呼救,打水救火,而之前的那些隐匿在黑暗中的“报冤将”们也纷纷出动了。

    杀戮,这群没有亲人的孤狼们开始了肆意的报仇,他们将复仇的目标定为城防军和张锴、郭昢这两个罪魁祸首。

    混乱是最好的掩护,本来不过百人的“报冤将”们竟然趁乱攻袭焚毁了张锴、郭昢的府邸,两人的亲眷们在杀戮中也被屠戮殆尽。

    夜色最终隐没,当晨曦照拂在伤痕累累的晋阳城池上的时候,大片大片焚毁的屋舍,如同一片片黑斑覆盖在晋阳城中。

    李侃整晚都没有睡,他在近卫军的守护下,立在南城之上看了一晚的好戏,大批的官军在朱玫的带领下正在沿街搜捕乱军,张锴、郭昢的府邸遭遇惨变,两人都没出来主事,这就给了李侃一次机会,随其而来的将领朱玫(之前提及过,此人叛乱后归降朝廷。)便借机管控了军权。

    还在府内哭天抢地的张锴、郭昢两人,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府邸哭的跟泪人似的,而接下来涌入府内大批荷装齐备的军队,使得两人顿时崩溃了,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在两人的心头出现,自己被坑了!

    后悔也晚了,李侃一早便驰入城外军营之内,站在全军将士的面前下令褫夺二人的军权,原因很简单,大家也都认同接受,军府不安,致使军队混乱受波及伤害,这两个蠢货应该负责,领导背锅,下面人免过,谁都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李侃有些得意,借用两个叛军的火并,一举收拾了河东府内桀骜不逊的势力,年轻的王爷很开心,但有句话叫做乐极生悲,李侃接下来便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张锴、郭昢两人被押赴辕门处斩,以儆效尤,李侃的计划很缜密,但他却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夜长梦多。

    一件事情不进行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结果,其中充满的变数往往能够逆天翻盘,张锴、郭昢两人在军营中被处斩,整顿军心,本来无可厚非,但不要忘了,军营里可是有他们的人呢,而且数量还不少。

    跪在辕门等候处斩的张锴、郭昢决定最后再争取一下,毕竟是自己的生命,为之付出多少努力是值得的。

    声泪俱下的两人没有像普通罪犯那样伏法认罪,而是当着众军面开始申诉自己的冤枉,毕竟是自己的老领导,多少都有亲密的感情,此时两人泣血痛诉冤情,使得这些军汉子们的心开始动摇了。

    利益,是谁代表着这群人最根本的利益,张锴、郭昢又将之前攻杀崔季康的事情重新提出来,那可是大家都有份的,如今朝廷收拾老子,老子俩先走了,你们恐怕也很快要跟过来。

    监斬官想阻止这两个人继续说下去,可惜已经晚了,在这两个人拼死呼救的时候,其原来的部属们也开始躁动了,拼了,军将们涌了上来,趁乱劫掠了辕门前的法场,李侃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人被其部众救走,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黯然地接受了失败的事实。

    情况突变,咸鱼翻身了,军府再次面临着分裂火并的危险,一方是邑张锴、郭昢为首的军将们怀着对朝廷的戒备和提防,另一面是李侃为首的官军,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也不能有任何雷霆的平定措施。

    妥协,只能忍下这口气,李侃是个识时务的人,其以最快速度下令恢复了张锴、郭昢二人的职务,同时将涉及此次计划的捕盗司人员处斩,名义上是杀掉罪魁祸首,实际上这种灭口行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李侃保留着朱玫的军中职位——三城斩斫使,这是他的底线,军府如今乱象丛生,自己如果再没有一个人在要害地方把控,恐怕明天就看不到升起的太阳了。

    晋阳城的这次军乱戏剧般的收场了,两败俱伤的结局让双方都很尴尬,张锴、郭昢两人重新认识了这位面目清秀的王爷,对其手段至今心有余悸。

    功败垂成的李侃面对混乱的军府也感到了极度的无力,自己已经尽力了,也算对得起李氏皇族。

    对于这种局面,自己那位弟弟和田阉肯定会借题发挥,李侃失落地回到了书房内,久久没有出来。

    第二天,军府内便传出了节帅生病的消息,各方躁动的情绪也随着李侃的病休而再次蛰伏了下来。

    唐帝手拿着李侃的奏折有些哭笑不得,这封奏折就是一个请假条,臣干不了了,要回来休病,不然我就要挂了。

    准了吧,虽然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哥哥很猜忌,但威王病重的消息已经传了开来,自己不调其还京,于皇威毕竟还是有损的。

    一个月后,一纸诏令下达晋阳,李侃接旨上路。

    秋风萧瑟,诺大的晋阳城,除了官吏和朱玫等人出城相送,张锴、郭昢等军将都没有出来,李侃看着朱玫叹了口气,这也算是为朝廷尽了最后一份力,朱玫你要在这里隐忍下去,至少军府不能大乱。

    夕阳西下,李侃西去的队伍越行越远,其背后晋阳城在夕阳的照拂下,投射出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盖在城门前肃立的人群之上。

    (本章完)

第117章 广州城() 
八月,秋风乍起,百蕊凋零时节,东都洛阳留守李蔚接到了朝廷的调令,以东都留守李蔚同平章事,充河东节度使。

    李侃玩烂的摊子,最终落在了李蔚老大人的手中,这个差事可不好干呐,李蔚捋着花白的胡须感叹道。

    本想承泽朝廷恩典,自己能够终老洛阳,在这座牡丹馥芬熏香缭绕的都市之中度此残生,谁曾想北都接连出事,连威王最后都铩羽而归,河东这潭水,太深了。

    李蔚拄着手杖,沿着院内的道路缓缓地走着,无限留恋地看着东都宅院内的一草一木,此去一别不知再次归来将会是何年?

    此次奉旨出镇河东,李蔚不准备带家眷一道赴任,北地寒凉,不似东都物华繁盛,适宜生居。自己为朝廷操劳了一辈子,临了这次奔波,就不再劳烦连累自己的家眷们了。

    第二日,天色阴郁,淅淅沥沥的秋雨一直下到天明方歇,李蔚身着一身绛色的夹絮软袍,在一队护卫翼护之下,登上了北上的路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