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断九州-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名谋士一同走出议事厅,徐础看到昌言之等在远处,向郭时风拱手告辞。

    “础弟得尝所愿,给襄阳送去一股强援,该是让宁王感觉有所得的时候了,所谓‘掌控’,无非如此。”

    徐础笑着点头,快步走向昌言之。

    昌言之脸上仍是一片茫然,“那个……有件事……”

    “回去再说。”

    两人回到大将军府,昌言之从怀里取出一方银印,“宁王封我做左卫将军,统兵三千,我……”

    “你应该接受。”

    “我、我其实不想再带兵,尤其不愿为宁王带兵,让江东七族知道,我的名声可就毁了。可是……可是宁王……”

    “你不敢拒绝。”徐础道。

    昌言之脸上一红,张嘴想要辩解,马上垂下头去,长叹一声。

    “你不用羞愧,我跟你一样。”

    “嗯?”

    “宁王想要毁掉东都,我只敢劝说半句,宁王派我去益州借兵,我也只能半推半就。”

    徐础的话并没有让昌言之更好受些,“宁王的杀气比从前更重,见他之前,我甚至有杀他之心,见面之后,却连大气也不敢喘。唉,宁王……是不是真能夺得天下?”

    “我今天刚刚听到一番宏论,正好可以用上:宁王自以为生杀在握,或许这是他的错觉。”

    “错觉?”

    “争夺天下的道路艰难险阻,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敢想之人往往半途而废,甘愿做一方之雄,必须是有强烈错觉的人,才能坚持走下去,错觉可能是生杀在握,可能是天命所归,可能是坐拥强兵……总之必有一样。”

    “嘿,我的胆怯绝不是错觉,所以宁王的生杀在握……大概也不是错觉吧,公子不用安慰我,大家都为保命,走一步算一步吧,只是我不能陪你去益州了。”

    “无妨。”

    “公子也不愿为宁王奔走,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公子见过这么多人,除了单于,觉得还有谁能与宁王一较高下?”

    “现在还没有,等襄阳之战结束之后再说吧。”

    “我明白公子刚才的话了,生杀在握是宁王,天命所归是梁王,坐拥强兵是单于,公子想找的人该有怎样的‘错觉’?”

    徐础笑道:“你问倒我了。”

    “公子总不至于一点眉目也没有吧?比如晋王,自恃智勇双全,也算是一种‘错觉’,连我都能看出来,他早晚必然还会再反。至于其他人,好像都满足于一方之雄。哦,还有渔阳的欢颜郡主,她的‘错觉’是什么?比所有人都聪明?”

    “我要找的‘错觉’是所有这一切。”徐础道。

    

    

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礼() 
郭时风带车二十几辆,他与徐础共乘一辆,剩下的全是货物,数百卫兵护送,声势浩大。

    由东都前往益州,襄阳乃是必经之路,徐础劝说郭时风在城外停留三日,拜见群雄,至少以后的道路会因此方便一些。

    襄阳城外东、北、南三个方向布满军营,或大或小,或远或近,全是各路联军,总数有十七家,多是荆州、洛州的强盗,受宋取竹岳父麻老砍刀之邀,前来助威——真的只是助威,来了之后先向各方要粮,却一战也没参加,总能找出种种借口。

    徐础与郭时风先去拜见陈病才。

    经过几次犹豫之后,陈病才将南军全部调至襄阳,号称十万人,乃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如今守卫城池的人就是南军将领,但他也与群雄一样,宁愿在城外数十里以外的险要之处扎营,以免坐困城中无路可逃。

    湘东王也在南军营中,在他的严辞拒绝之下,一直没有被推为皇帝,但是刻了一方王印,南军所有命令都要加盖此印。

    当然,王印掌握在陈病才手中。

    援兵虽然多了一些,陈病才脸上却无喜色,他在中军帐里接见两名使者,一见面就道:“宁王要亲自率兵前来襄阳吗?”

    郭时风上前道:“在下郭时风,在宁王麾下忝任军师将军,见过牧守大人。牧守大人所言不错,宁王即将率二十万大军亲至襄阳,与群雄一同抗击贺荣人。”

    “嘿,二十万,倒是不少。前两天来了一位宗明义宗将军,真是宁王的部下?”

    “正是,宗将军……”

    “宗明义全军覆没,身死战场,可惜一员勇将……这就是宁军的打法吗?”

    郭时风昂然道:“宗将军奉命死战,有进无退,宁军下上的确都是这样的打法。”

    陈病才笑了两声,随即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不必诳我,宁抱关不回来了,宗明义以后,宁军一兵一卒也不会来。宁抱关完全不明白襄阳的形势,以为这只是敢打与不敢打的问题,宗明义一死,宁抱关的胆子就没那么大了。”

    陈病才直呼宁王之名,郭时风必须针锋相对,“请问陈牧守,宗明义将军率兵与并州军交战时,南军在做什么?群雄在做什么?”

    陈病才脸色微变。

    郭时风道:“这还真的就是敢与不敢的问题,群雄号称援襄,却都驻营城外,远离敌军,虽有勇将在前,却无一人追随。陈牧守自可安心,宁王必来,也必会替诸位击败并州军,群雄坐享其成即可。”

    陈病才勃然大怒,冷笑道:“你是一方使者,我不与你计较,但是能说大话的人我见多了,等宁王真率兵赶来并且敢与并州军交战时,你再来逞口舌之利吧。哦,请你提醒宁王,并州军里不止是并州人,还有冀州和秦州人,总数至少有十五万,当然,还是比不上宁王的‘二十万’大军。”

    “什么时候并州军里有湘、广两州的将士,宁王才会稍稍担心一些。”

    “恕不远送。”陈病才直接逐客。

    徐础一句话也没插上。

    到了帐外,郭时风就像没事人一样,笑道:“既然来到这里,有个人不可不见。”

    陈病才动怒,两人不能留在营内,只能先出去,然后请南军兵卒代为通报。

    南军营地依山傍水,派重兵守卫通往江边的大道,郭时风登车遥望,向徐础道:“我虽不太懂排兵布阵,但是也能看出来,南军似无斗志。”

    徐础站在车边,望向襄阳城的方向,相距太远,又有山林阻隔,他什么也看不见,“南军希望能引来更多援兵。”

    “所以陈病才对我用激将法?”

    徐础笑了两声,他们都知道,陈病才并非真的发怒,也不是真要得罪宁抱关,而是担心宗明义败亡之后,宁抱关知难而退,因此用激将之法,郭时风用的也是同样招数。

    “宗将军败得可惜。”徐础道。

    “宁王若不发兵前来襄阳,宗明义败得毫无价值,宁王若来,而且立即开战,则宁军之威始自宗明义,他死得不冤。”

    营地里有人骑马飞驰而来。

    来者是名中年人,满面红光映照满面笑容,亲切而热情,停在车前,没有下马,开口道:“陀螺兄还没死哪?”

    郭时风冷冷地说:“没在郁兄坟前栽柳哭丧,我是不敢死的。”

    两人互相瞪了一会,同时大笑。

    郭时风介绍道:“这位是我经常提起的南军第一谋士郁柳,这位是……”

    郁柳跳下马,打断道:“认得,天下闻名的徐础徐先生,之前不太凑巧,每次徐先生前来拜见陈将军,我必不在场,今天借郭兄的光,总算得见。”

    郭时风的确提起过郁柳,但是只有一次,而不是经常,徐础上前拱手笑道:“久闻郁兄大名。”

    郭时风也下车,三人在路边互相客气,尤其是徐础与郁柳,彼此还无更多了解,就已相见眼晚。

    许久之后,郁柳道:“郭兄一向与世沉浮,半生周旋于王侯之间,今天怎么大失水准,惹怒了陈将军?”

    郭时风道:“没办法,我也是迫不得已,陈牧守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初一见面,就屡屡对宁王不敬,我身为人臣,怎能忍受?”

    郁柳笑道:“郭兄不要多想,陈将军身负重责,难免有些焦虑,而且……”

    “而且什么?”

    “咱们私下里说话,郭兄别生气。宁王来路不正,强娶皇太后,陈将军朝廷骨鲠重臣,闻之怎能无动于衷?”

    在郁柳面前,郭时风的确没有生气,也笑道:“既是骨鲠之臣,当识大体,何必拘泥于小节?陈牧守若是以为非天成忠臣不用,群雄谁还敢来襄阳?”

    郁柳连连点头,“郭兄说得在理,但是上头总有上头的想法,咱们这些幕僚有时候扭转不了。”

    “我已被宁王封为军师将军。”

    “恭喜。”郁柳拱手道,不忘加一句,“这是宁王自创的名号吧?”

    郭时风拍拍腹部,“我有金印。郁兄给我透句实话,陈牧守究竟能否放下偏见,若是不能,我立刻回去,劝宁王不要来。大家都为守卫襄阳,外敌未退先起内哄,就不好了。”

    郁柳想了一会,问道:“宁王能拜湘东王吗?”

    “嗯?”

    “大家共守襄阳,总不能是一盘散沙,需分个主次,湘东王乃当今皇帝叔祖,群雄当中倒有一多半人为他而来。陈牧守不与宁王争位,但是湘东王绝不能居于人下。”

    “既然都称王,平起平坐即可。”

    郁柳摇头,“同样称王,来路不同,宁王至少要向湘东王拜上一拜。”

    “这种事情我可做不得主,但是我会尽量劝说宁王,不因小事而破坏大局。”

    “礼节若正,其它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我等郭兄的消息。”郁柳告辞,上马道:“我与徐先生相见仓促,未得指教,深以为憾,希望下次再见时,你我能够促膝长谈。”

    徐础与郭时风上车,前往下一处营地。

    郭时风道:“我对郁柳很熟,对陈病才了解不多,以础弟所知,他真是这样一个迂腐之人?”

    “我对他的了解也不多,但是他曾拒绝称王,坚持迎来湘东王,或许可见一斑。我本想见湘东王一面,看来是没机会了。”

    “哈哈,机会总有。”

    “郭兄真要劝说宁王向湘东王拜见?”

    “当然不会,宁王为人你跟我一样清楚,我说这种话,岂不是自寻死路?等宁王来了,让陈病才自己去争吧,他可不是宁王的对手。”

    徐础没说什么。

    两人接下来拜访的是杨钦哉。

    江王杨钦哉倒很客气,十分盼望宁王到来,自知兵少势弱,不敢与宁王计较礼节,说起宗明义,杨钦哉敬佩不已:“连败几场,大家都有点害怕,半个月来没人敢去挑战,宗将军知难而上,是位真英雄,虽死犹荣,我们都佩服他的胆气。”

    徐、郭婉拒酒宴,天黑之前前去拜见麻老砍刀与宋取竹。

    两军虽未合成一军,但是营地紧紧相邻,互为依靠,周围还有几座小营,连成一片,颇显气势,比不上南军,但是强于杨军。

    宋取竹更热情,酒宴已经摆好,由不得两人不参加。

    麻老砍刀是名纯正的强盗,祖辈做的就是没本生意,没留下任何家业,只给麻家奠定了名声,麻父死得早,麻老砍刀十几岁时就已是头目,频遭官府围剿,势力却逐渐扩张,荆、洛、汉三州都有他的足迹。

    麻老砍刀对徐础尤其热情,“你就是刺驾的徐础?哈哈,终于见到本人了,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来来,大家都来跪拜恩人,你们的性命都是他给的。”

    徐础受宠若惊,不敢受此在大礼,宋取竹在旁边解释道:“让他们跪一下吧,就因为你杀死万物帝,官府的一次围剿无疾而终,他们才保住性命。”

    麻老砍刀笑道:“那次可是真险,官兵比哪一次都要多,看来真是下了狠心,要将麻家斩草除根,谁想到老天有眼,突然传来消息说狗皇帝驾崩,官兵立刻撤退,倒让我们吓了一跳,许久之后才打听明白是怎么回事。”

    数十人跪拜,徐础还礼。

    感激归感激,麻老砍刀却不想继续守卫襄阳,“襄阳守不住,如今我们的粮草够用一冬,准备往山里去,分成小股,等外面打完了,我们再聚在一起。徐先生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宋取竹向徐础轻轻摇下头,示意他不要反对。

    徐础笑道:“似乎比较稳妥。”

    “就是,想在江湖上讨生活,稳妥比什么都重要。像我这个女婿,哪里都好,就是不定性,三十几岁的人,还跟我十多岁的时候差不多,总想折腾出点大事来。”

    众人入席,宋取竹拽住徐础,小声道:“奚家派人来了。”

    。更新最快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四百八十四章 倾己() 
酒过数巡,宋取竹将徐础请到帐外,“只要诸路义军肯离开襄阳,奚家将会提供一批盔甲、棉衣和粮草,如果前去投奔江陵城,所赠之物加倍。”

    “奚家终究还是要向单于归降?”徐础猜道。

    “嗯,据说是晋王从中撮合,奚家要破坏襄阳防守,向单于邀功。”

    徐础轻叹一声,麻老砍刀的势力虽然不是很大,影响却颇广泛,他若一走,很可能给襄阳守军带来致命的裂痕。

    “令岳打算什么时候离开?”

    “就这两天吧,看奚家什么时候将‘礼物’送到地方。”

    “他不想投靠奚家?”

    “麻老砍刀?他家三代强盗,怎么可能投靠官兵?”

    “令夫人不能劝劝他?”

    “劝了,没用,老头儿说了,女婿是他挑选的,也是他养活的,想做大事业,自己想办法去,不准动用他的本钱。他当我的面说这些话,我竟然无法反驳。唉,我好像入赘麻家了。”

    “宋将军做何打算?”

    “老实话,我现在犹豫不决,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宋将军究竟为何起事?”

    “我……算是趁火打劫吧。”

    “那你还有何犹豫?令岳的选择是正确的,见好就收,胜过冒险守卫一座危城。”

    宋取竹不语。

    徐础等了一会,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包袱,递过去,宋取竹接在手里,没打开就知道里面是什么,惊讶地说:“宝印还在你手里?”

    “要不要它宋将军自己决定。”

    宋取竹将宝印牢牢握在手中,“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想它,本以为徐先生将它送人,我也就断了这个念头,既然它又回到我手里——徐先生不必担心,听说你要去益州借兵,尽管去吧,我绝不会离开襄阳。”

    徐础拱手。

    宋取竹又道:“有件事差点忘说,明天一早请徐先生、郭先生就走吧,你们带来的财物太多,摆在这里简直是种诱惑,你没看到许多人的眼睛都直了,麻老砍刀也难免不会动心。”

    “我还以为他们感激我。”

    “哈哈,感激是感激,但他们那一行的规矩与徐先生不同,没准会杀死郭先生,夺取财物,然后分一份给你,你若接下,从此便是生死之交,你若不接,稍显不悦,那就是瞧不起他们,再深的交情、再多的感激也没有。”

    “明白了。”徐础笑道。

    两人回到帐里,继续喝酒,徐础喝得少,早已失去众人欢心,郭时风却能与这些人结交,谈起江湖上的奇人轶事,也能接上话,令麻老砍刀等人惊奇不已。

    酒宴结束,徐础与醉熏熏的郭时风住进客人的帐篷。

    “郭兄早睡,明天一早咱们就走。”

    “何必着急?再有一天,我能劝说麻老砍刀留在襄阳。”

    “奚家人来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