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说完这句话,两人都有一瞬间的愣怔。
封煜反应过来,质问道,“你是听谁说了这些胡话?”
“听谁说的重要吗?皇上当初待我与别人不同,不正是因为这个么。因为皇上有头痛之症,因为皇上整日难眠,而我,恰好就能缓解皇上的症状,皇上知道后,才每晚都歇在关雎宫不是么?”
她句句诛心,一字一字扣在封煜心上,仿佛千斤之重,压得他喘不过来气。
“不是这样的。”
锦绣无视他,装作没有听见。何必呢,如今解释又有什么用,难道他还能否认他当初对自己好没有目的。“说起来,我也没资格怪皇上,毕竟当初也是存着讨好皇上的心思,想在宫里好好过。互相利用罢了,现在说出来也没什么。”
“叶锦绣!”封煜被气笑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她看来就是彼此利用?
他还是第一次叫她的名字叫的这样气急败坏,但是锦绣存了心不再理他,所以气得再厉害也没有用。
封煜也看出来了,这个没良心的这次是狠了心的,她软不了,只能自己先放下脾气,解释道,“我的头痛之症,确实只有你能缓解。登基之后,便有这样的症状了,彻夜地难以入眠,头疼难耐,太医看了也没有办法根治。直到遇见了你,你身上的香味容易让人觉得放松。”
锦绣呵了一声。
她还真是觉得荣幸啊。
“不过,你觉得仅凭只一点就能让我对情难自禁?”
锦绣看了他一眼,难道不是吗?
封煜无奈道,“我是一国之君,之前虽有旧症,也都挺了过来,怎么可能因为你能缓解症状就喜欢上你,你也将我的感情想的太龌龊了。难道在这之前我就没有对你好,对你与众不同?难道你就因为这一点就将我们所有的感情全都否定了,叶锦绣你也太狠心了!”
倘若之前没有好感,就算锦绣有这样的能耐,封煜也不会让她接近自己,更甚者,他会直接杀了她。一国之君,是绝对不允许自己有把柄在别人手里,哪怕这个人她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锦绣被他问住了,回想往事,其实当初刚做才人的那段记忆已经模糊了,她不记得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脑海中的存在的印象尚且能让她知道,皇上对她确实是不错的。
“怎么样,想明白了吗?”封煜坐在她身边,看她愁眉苦脸地,真想撬开她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浆糊吗。“这明显就是有人在挑拨离间,你却傻傻的信了,倘若我没有解释,你岂不是要气一辈子?”
锦绣现在很乱,也不想听他在这里一味的解释,她需要好好想一想。可是封煜却不想这么样就结束,他从来都不是逃避的人。好不容易等他想明白了,怎么能让对方又迷糊下去?他继续道,“之前的事是我做的不对,我不该冷了你这么多天。可是我从别的男人口中知道你和他有过婚约,听到他口口声声地维护你,我怎么能不生气?”
他从怀里拿出锦绣的玉佩,“这是我从赵清泽身上拿到的,本想扔掉算了,还是忍住了。”
锦绣看见这个玉佩,神色才有些恍然。她接过来,仔细地看了看,这是她从小带到大的,虽然不是什么好玉,但是对她来说也挺有意义。当初赵清泽将他的玉佩给了她,为了显示诚意,老夫人也让她拿出自己的贴身玉佩。
好些年了,到底还是回到她的手。
她将玉佩捧在手里,模样很郑重。封煜看了心里不大舒服,觉得这玉佩还是依旧的碍眼,且先将人哄好,这东西早扔晚扔都得扔。
被那个赵清泽戴了这么长时间,他是绝对不允许锦绣再戴的。封煜强迫着不把目光放在玉佩上,问道,“现在理清楚了吗?”
锦绣动作一顿,“在给我一点时间吧。”这阵子事情太多,她觉得很累,不想思考这些复杂的事情。封煜说的那些她都听到了,也放在了心上,至于以后怎么样,再说吧。
“多长时间?”
“不知道。”锦绣低下头,她怕了。他做什么都有理由,旧症之事有理由,冷着她又有理由,可是她很怕,下回他若是遇上了什么事,他还是这样有理由地伤害她。他可以一句话不用解释就和她置气,但是她什么都做不了,她在宫里没有任何的依仗。一朝失势,谁都能踩她一脚,防不上防。
男人说的话能有几分可信呢,就算他现在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往后不会再犯,锦绣也不敢相信。叶启文当初对她姨娘难道就没有真情吗,可是最后呢,等着她姨娘的是什么?锦绣本来就不勇敢,像乌龟一样遇上一点事就缩了回去。这次更是这样。
“罢了,你好好想想。”
封煜给她整理好被子,欲起身出去。
锦绣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失落,没来由的。
只听他又道,“你先休息,我今晚去书房睡。”
封煜说完,又看了锦绣一眼,心里还是期待着她能开口留人,但是锦绣没有。她小心地将头缩到被子里,像是盼不得他走一样。封煜苦笑,摇摇头走了。
等他走后,锦绣才从被子里探出来。
刚才他过来,锦绣又看到他眼底的血丝了,脸色也有些憔悴,和他平日完全不一样。原来他的旧症真的这样厉害,那他今晚不还是睡不着。
她的头从来就没有通过,连小病小痛都没有过,唯一能让她痛的,大概只有葵水来的那两天。皇上现在,应该比那时的自己痛多了吧。锦绣忽然很心疼,但是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起码,她不能这么快就放下芥蒂。
第二日锦绣醒来的时候,看见封煜还没有走,她这才想起来,今日不用上朝。
玲珑将早膳摆好,两人坐上桌子,锦绣不禁用余光打量起了封煜。
今日他穿着常服,还是锦绣最喜欢的那一件月白色的常服,锦绣喜欢,因为封煜每次一换上这件衣裳都会有翩翩佳公子的味道。她喜欢卓尔不凡的皇上,也喜欢这样平和温柔的封煜。眼下他再穿,却没有往日那种气质了,似乎整个人都是阴郁的,一张脸也透着疲惫,一点儿也不意气风发。
想必昨晚,他也是熬下来的吧。
若是几天前,她看到这样的皇上回怎么样?会心疼地抱上去吧,恨不得将他锁在自己眼前,再也不让他累一点点。可是现在,她却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对他视而不见,锦绣冷静了一晚上的心,又开始动摇了。
两人挨地近,封煜也注意到锦绣在看他,只是他什么也没说。她说要一段时间考虑,那他就给她时间考虑,不急,先等她心情平复了再说。
说来也是好笑,原本是他在生着闷气的,转眼间就掉了一个个儿。
“昨儿你身子不舒服,今日就不用去请安了,太后那里,我会叫人过去说的。”
“嗯。”锦绣也不想去。
正用着早膳,李德全突然从外面跑过来,说是横冲直撞也不为过,平常见到他都是老谋深算的样子,那里有这样惊慌失措的时候。
李德全见了皇上,大气没喘一口,就直接道,“皇上,出事了,刚刚传来的消息,京畿东面和北面都发生了地动。”
殿里人都是一惊。大魏立国近百年,可从未发生过地动。
封煜放下勺子,问道,“何时的事?”
“昨儿晚上的事,这次地动范围虽小,但是十分震地十分严重,连路都裂开了,死伤无数。”
封煜敛了神色,立即吩咐道,“传六部尚书、侍郎、傅铮、沈宜修等人,立即前来御书房。”
李德全忙道,“是,皇上,奴才这就去。”
封煜回过身,看着锦绣,十分抱歉地说道,“今日不能陪你了,你好好地在关雎宫待着,我处理好事情就来陪你。”
锦绣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孰轻孰重当然能分清,赶紧道,“皇上快些过去吧,我这里不要紧的。”
封煜镇定地点点头,对着左右又吩咐了几句,这才出了关雎宫。
御书房中,众人都已经到了。听到消息后,一刻也没敢耽误,紧赶慢赶地赶到宫中来了。
见到封煜,众人似见到主心骨一眼。
魏国立国以来,很少有什么天灾**,所以每逢天灾**之时,总免不了慌乱。宣宗时,仅仅是南方一次大旱,就引得朝野暴动,最后朝廷不得不派军队镇压,宣宗还亲自颁布了罪己诏,只是皇上是受命于天的,即使承认罪责又有谁敢怪罪,受罚的还不是朝中大臣,以丞相为首的权臣都在这一次变动中丢了性命。
天灾**,凡是天灾,亦是**。
看着底下的大臣面带焦急,封煜坐在龙椅上,将他们的动静看的一清二楚。
“京畿之外的地动,诸卿应该都听说了吧,可有什么好对策?”
几个尚书一言不发,彼此看了几眼,少顷,工部尚书上前,“皇上,微臣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先将道路房屋建造起来,否则民无定居,必成大乱。”
若是成了流民,那更是一大祸事了。
“地动之后,理应先安抚民心,且这次地动离京城不远,更要先安抚。”
封煜听着不甚满意,这些东西,谁会不知道,要他们说出来有何用。
几人一筹莫展之际,站在后面的沈宜修走上前,“皇上,天灾之后,往往是瘟疫滋生之时。微臣以为,还是先将这次地动后的所有尸身找到,集中火化。”
“集中火化,这如何使得?”
说话的人是礼部尚书,魏国人向来崇尚入土为安,死后没有合棺入土,便是对死者的不尊敬。
沈宜修道,“如何使不得?再过几日,便是初春,天气乍暖,时节交替,倘若真生了瘟疫,可就不止是京畿之外的事了。”
105。第105章()
贵妃失宠的消息宫里私下一直再传,至于为什么是私下,皆是因为一开始明着说的人都被处置了。那时众人还道皇上终究是维护贵妃的,没想到处置了以后也没有动作,还是宿在景阳宫中,这让众人更加坚信了皇上对贵妃已经没有感情了,之前的维护可能只是皇上心血来潮。
然而几天过去,皇上竟然又去了关雎宫,且还是在那里留了宿。今日,贵妃更是连请安都没有来。这无疑给了所有看热闹的人一计的耳光。
甘泉宫中,王昭仪坐在德妃身边,看她目不转睛的摆弄这一块玉石,心中止不住地想,德妃让她过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一盏茶的时间都过了,还是没有说话的打算,就这样晾着她,这可不是她一贯的作风。
过了一会儿,王昭仪看向德妃,试探着问道,“娘娘叫妾身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德妃低着头,随意问了句,“最近可有和家里通过信?”
“写过几次信。”
“你母亲都对你说了什么?”
王昭仪更加困惑了,德妃问这个做什么,“没说什么,不过是让妾身在宫里多听娘娘的话,对自己再好一点。”
德妃笑了一声,“你母亲可真是个慈母,如此谆谆教导,可惜了。”
德妃说话向来直,即使是对她,也一点都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突然这样拐着弯说话,王昭仪还真是不适应。她笑道,“娘娘究竟想要说什么,直说便是,这样绕来绕去地把妾身都绕糊涂了。”
德妃抬起头,了然的神色让王昭仪有瞬间的羞愧,德妃道,“昨儿你去了关雎宫,和贵妃怎么说的?”
“娘娘怎么问起这个了,妾身不过是和贵妃交好,见她身子不好去探望了一番,也没有说什么,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
德妃听了心里一阵失望,到底,她还是不肯讲真话。“你去太医院打听的事我也知道了,猜也能猜得出来你去关雎宫是为了什么。”
王昭仪想说话,德妃却打断她,“你向来心高气傲,不屑在背地里使手段,怎么在宫里住了两年,就变成了这个模样。当初你父母将你送进宫,是怎么跟你说的,只怕你都已经忘记了吧。可怜他们二老一心一意盼着你能凡事不争,安安分分过日子,可是你呢,你是怎么做的?”
她和王昭仪幼年亲密,这么多年的情分可不是假的。当初王昭仪进宫,德妃也是能帮则帮,不仅将她放到自己宫里,还一路护着她。她做的那些事,哪件德妃不知道的,可最后还不是念在往日情分上帮她处理了尾巴。她倒好,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愈发魔怔了,这回竟然还掺和到贵妃和皇上的事情里。
“知道你素来聪明,可是偏偏用错了地方。皇上是什么人你难道还不清楚?你该庆幸眼下前朝出了乱子,否则凭你做的事,你觉得皇上还会放过你么。”
王昭仪被德妃说的难堪,脸上一阵青。是啊,她是不自量力,是不安分,可是她不甘心!难道要让她的德妃一样,日日只能和一帮宫妃勾心斗角?何况她这么做也没有错,哪个宫妃不想着争宠,凭什么叶贵妃就能一个人霸着皇上。王昭仪脸上露出一丝恨意,语气凌冽,和平时的温婉贤淑简直是判若两人,她冷笑道,“妾身不过是,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而已。一辈子那么长,总不能浑浑噩噩的坐吃等死。”
德妃冷哼一声,“愚蠢!”既入了宫,还说什么浑浑噩噩,宫里的女人,哪个不是浑浑噩噩,德妃怒道,“你非要等到报应来了才知道后悔,到那时,不仅是你丢了性命,王家人难道还能逃过去?”
王昭仪不相信,“我不过是对贵妃说了几句话,皇上不会这样是非不分的。”
她确实没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跟贵妃说了,且皇上做都做了,何必要瞒着贵妃。
德妃看她到现在还是执迷不悟,也没有往下说的意思了。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但愿皇上真的忙的昏了头,无暇顾及这件事吧,否则不死也只剩半条命。且这次,她也不想伸手了,经过这么多次,德妃对王昭仪的情谊也不似一开始的深了。
两人想的不一样,注定这次只能不欢而散。
这也是王昭仪入宫以后,头一次和德妃有了争执。王昭仪自那次从德妃宫里出来以后,心里也是后怕的,但是好在京北出了地动,皇上无心他顾,也没有时间来查她的事情。
地动之事发生后,封煜即派人前去解决后事,除了之后小震了两次,其余再没有意外发生。后续事情处理地十分细致,不过再细致也会有乱子,尤其是后面有人在故意煽动。
如今不仅是京北,连京城里都流传着谣言,直指这次地动是皇上不仁,累及百姓,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天灾**。
更有人将先帝去世、将当初争位时死去的几位皇子都归责于皇上,且这次谣言来势汹汹,又有人而已推动,一时京中人心浮动。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平民百姓中,又有几个是智者。三人成虎,说多了连自己也相信了,不管皇上之前是怎么样的,有过多少政绩,在这次天灾中仍旧变成了过错方。
太和殿。
底下站着的大臣心中忐忑,不敢看皇上的冷脸。
他们怎么会想到,地动之后,竟然还有这样多的事,而且这件事明显是针对皇上的。殿里的许多人都不想提起这件事,不过总有一两个看不清脸色的人,比如眼下站出来的这位范将军。
只听那人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臣有本奏。”
封煜看了他一眼,右卫将军范成。
他不动声色地按了杨志成一眼,道,“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