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部分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要用功学习”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家长告诫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要用功学习。”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而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慢慢地连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都办不到了。 
    讨厌被家长反复催促学习的孩子,渐渐地从坐下来到开始学习的时间拉长了。特别是当受到训斥而坐到书桌前的时候,由于不是出于自愿的,所以学也根本不像学的样子。作为家长总以为,不管怎样只要叫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放心地完事大吉了,其实反倒把孩子的心搅乱了。尽管从表面看成功了,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最初的意思只不过稍微提醒孩子注意而已。可是每天这样说,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使孩子心里感到有压力,产生反抗心理,从而由提醒注意的含义变成了命令,接着又变成了严厉的训斥,这样便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结果,“要用功学习”这句话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在某一个家庭,夫妻俩从孩子小的时候起,3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儿和识字,养成了一起愉快游戏的习惯。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老大读书时,老二就学画画儿。不久,又生了第三个孩子。老三在桌上学画画儿时,老大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这是由于同一张桌子太拥挤和他的两个小弟弟吵闹的缘故吧。 
    老二见老大每天独自一人学习的样子,没过多久,一吃过晚饭,他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很快老三想跟两个哥哥学,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 
    年幼时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很顽固的。不管是让人喜欢还是讨厌,孩子都认为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最好的是,为孩子着想,家长要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娱乐一番。每天这样做,不久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第七部分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与孩子交心
    当今,耐心地听孩子的话的大人越来越少了。常常看到有的人当小孩子靠近而不得不应酬一下时,会说出“不善于与孩子打交道……”之类的话,说完就急忙躲开了。另外有的父母,也不面对面与孩子主动交谈,而是只顾看着报纸或电视随声附和地聊上几句。现在已经很少看到父母面对面地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情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的父母叹息说:“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入耳。”另一方面,孩子也诉怨说:“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或者“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父母都不听。”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态还在蔓延之中。这种事态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 
    父母不光要听孩子的话,还要与孩子“交心”,这样孩子和大人才能共创一个共享快乐的世界。如果大人只是以“听你的”、“陪伴你”的姿态出现,那么就会使孩子感到有一堵“墙”似的不能越过它,从而形成了得不到父母理解的心态。 
    与孩子打交道感到痛苦是因为还没有与孩子交心的缘故。如果能与孩子交心谈心,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快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人和孩子就处在没有“墙壁”、“互相理解”的安全感之中。如果孩子从幼小时期就有这种体验的话,那就决不会出现家长与孩子断绝关系的现象了。 
    只有把耐心听孩子的话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就能渐渐地看清楚孩子的世界了,并能从中发现乐趣。 


第七部分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自己无能”的苦恼
    铃木在到柏林留学后,经过努力终于寻找到了自认为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克林古拉教授,并拜他为师。老师留给铃木的音乐作业很难,每天需要拼命练习5个小时才行。铃木有时觉得它简直像一堵巨大的墙壁阻挡着自己。 
    就这样,不知练习了多少时间,但仍毫无进展。于是,铃木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有一天,铃木在柏林交响管弦乐团音乐室里聆听了著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之后返回家,自己有气无力地、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多么悲痛的生活啊!明明知道自己无能,却每天还在努力练习。这种努力又有什么价值呢,自己没有那种潜在的才能,难道不应该重新估价一下自己吗?” 
    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一心追求艺术的人们更有这种体验。当把前辈的伟大作品中所显示的巨大才能与自己相比时,更是沮丧:“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这种想法往往更容易引起自己的悲观和失望。一些青年因自己无能而绝望,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如果这些青年知道“自己无能就应创造才能”这一道理的话,那么就不会悲叹自己无能了,就会为掌握能力至死不断地努力。这种努力虽然艰苦,但却充满希望。只要这种努力方向正确,其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 
    铃木离开日本的目的不是当一名演奏家,而是出于对音乐的迷恋,想知道人间创造的艺术秘密即“什么是艺术”。他对自己的演奏能力虽感到绝望,但正因为这一点,才促使他产生了对艺术秘密追求的强烈欲望。 
    铃木想尽管自己无能,但为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艺术方面,不能怕慢,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决不后退。这种追求艺术的坚定决心,使铃木从极度的绝望中解脱出来了。 
    正是这种不急不躁,永不停息,坚持不懈地向前进的精神,使铃木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并认识到因“自己无能”而苦恼和悲伤是多么无价值和愚蠢! 
    因此,铃木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但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方法有关,不管谁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但其能力大小则与自己努力正确与否有关。” 


第八部分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多湖辉
    二战以后,日本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高潮,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多湖辉便是其中之一。 
    多湖辉认为培养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他的教育思想浅显实用,深受人们喜爱,影响了一代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多湖辉的著作从胎儿到小学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到具体的教育行为都有详细的论述,可谓是“儿童教育的百科全书”,包括《母爱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学习指导法》等。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在对其经济和政治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也对日本的教育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许多外国研究者认为,日本近代经济上的成功正是高识字率与教育水准提高的结果。二战以后,日本朝野上下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教育投资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应该把教育开支看作消费,而应视为投资。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一代日本政府的决策和父母的教育观,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高潮。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多湖辉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一名日本杰出的教育家,多湖辉教授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多湖辉曾经担任过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这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小学生,并开始考察围绕现代儿童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问题。在这期间他开始重新考虑,究竟什么是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场所,是否真正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多湖辉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而且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 
    每一个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都十分用心,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他们甘愿不辞辛劳,费尽心血。但是往往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孩子的父母没有以一个实践者的心态来教育孩子,他们既缺乏教育的具体行动,又缺乏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多湖辉教授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周一次做客广播节目《育儿问答》,在节目中,他与父母和孩子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了解到了许多在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孤立孩子、扼杀其应有才能的父母们的种种表现。他为节目准备了许多资料,并且以这些资料为素材,完成了一系列儿童教育书籍的写作。 
    多湖辉是多产作家,其著作畅销长久不衰,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对各种问题均能深入浅出,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行之有效,因此,他的大名在日本家喻户晓。这些著作包括《母爱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法谈》、《学习指导法》、《孩子的心理规律》、《责备孩子的方略》等等。他的著作从胎儿到小学生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到具体的教育行为,方方面面都详细论及,可谓是“儿童教育的百科全书”,很有参考价值。 
    在一系列著作中,多湖辉强调,胎教是新事物,胎儿的灵性与母体息息相通。母亲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情绪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母亲切不可掉以轻心。胎动是胎儿向母亲发出的各种信号,母亲不可不知。 
    遗传对人的智力有很大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大,即使先天不足,只要教育及时得法,本人不懈努力,同样可以使智力得以不断的提高。 
    母亲是婴、幼儿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责任十分重大。一般的母亲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却往往不足。常言道“人看从小”、“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幼儿期的教育极其重要。幼儿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对3岁前的教育等闲视之,是父母的一大失误。 
    多湖辉的教育思想以浅显和实用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第八部分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勿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到美国或者欧洲的幼儿园去参观,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从头到脚捂着严实的罩衣站在大画布上画画儿,弄得身上全是颜料的颜色,看不懂他们在画些什么。但是,据说这种动用全身来画画儿的方法能够消除孩子们日常积累下来的疲劳。多湖辉听后大受启发,明白了绘画所具有的消除疲劳的功效。确实,每个孩子对绘画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都非常愉快地在画着。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画画儿时能否画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喜欢上绘画。大人往往拿成人的欣赏标准来对孩子的作品评头论足,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大错而特错。画画儿时若过分拘泥于画好画坏,就会一味追求手头上的技巧,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这时即使能画得很有技巧,其作品也会缺少气势、缺少孩子特有的灵感。称不上是一幅真正的好作品。 
    作文也一样。新奇而有趣的文章大多出自低年级的学生之手。特别是二年级学生的作文,其中许多新奇的表达方式甚至会让大人们惊叹不已。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五六年级时,孩子的表达归纳能力会有显著提高,写的文章也越来越接近大人。可这时的文章大多只注重形式的完整,趣味性也越来越淡,可以说是渐渐趋向程式化。 
    “都上小学六年级了,每次学习还不能坚持1个小时,怎么办呢?”许多母亲拼命督促自己的孩子。她们往往会凭空想像出一个好学生的形象,然后再拿自己的孩子与之相比较。因此,免不了要常常责备自己的孩子。 
    家长脑海中常常有一个想像中的“模范孩子”,并认为到了六年级必须得这样。并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这样去做。 
    但是,孩子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有的家长会因此焦虑不安,甚至大动肝火。这样一来,反而使得孩子寸步难行,不知如何是好。假如有的孩子表面上服从家长,按照家长说的去做,可只是做做样子给家长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又有何用呢?还有一些乖巧的孩子,他们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在书桌前,可是并不学习,而是偷偷地翻着漫画书。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这时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首先,需要父母做的是放弃过高的期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一个小时”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话,不妨把目标压缩一下,变成10分钟或者15分钟。 
    成人也一样,当目标过高时,往往没有积极性去做。而且一开始就会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做不了。即使勉勉强强去做了,也不会做好。但是如果目标适中,稍加把劲就会圆满完成的话,则会下决心试试看。 
    容易厌倦的孩子也是如此。可以先让他学习10分钟、15分钟。完成后好好表扬孩子一番。日后将时间逐渐拉长。当能完成30分钟后,1个小时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了。 
    最终目标可以很高,可暂时目标不宜过高,这会是孩子易于接受的,并能不断地给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标逐一实现,这种积累终将化作一座大山。 


第八部分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
    美国有位名叫柯迪尔的学者,曾调查研究过日本和美国的母子关系。结果显示,日美最大的差异是,日本的母亲很少和子女交谈,而美国的母亲则经常和子女交谈。 
    柯迪尔分析研究结果后认为,日本的母亲把子女视若自己一部分的倾向较为强烈。她们认为子女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甚至是自己的分身,所以不必找麻烦用语言来表达意思。 
    通过抚摸、逗逗孩子来加深母子感情,最后发展到以心传心的境地,这就是日本父母心中最理想的育儿方法。 
    与此相反,美国的母亲们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即便是对尚不会说话的婴儿,她们认真的程度有时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以与成年人交谈的口吻极其认真地对孩子说话,也不管孩子是否能听懂。 
    一方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而另一方则视为独立的个体,两种育儿态度如此相异,究竟哪一方更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结论是一目了然的。从某一角度考虑,正如大多数日本母亲认为的,视孩子为自己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然而,我们不可否认,还是这种观念长期深植于人心,才造成了如今母子互相离不开的结果。报纸上曾报道过父母因孩子杀人感到羞愧而企图自杀的消息,这种行为就是上述观念造成的。欧美人简直不理解日本人母子或父子一同自杀的现象,往往以为是他杀,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五木宽之在某杂志与野圾昭如对话时曾谈及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在俄国家庭,父母教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字是“不”。而日本人,一定是先教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