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无不为是价值。对于老子来说,实现无不为的理念的道路不是有为,而是无为。老子认为只有(侯王们)无为了,万物才能无不为。这确实精彩有趣。
这很不一般,很高明,但也很各色。它是稀有的珍贵见识,当然不可能是大道与真理的全部,也不可能是主流共识。
它注意抑制凡人们的胡作非为、轻举妄为、蛮干勉强、一意孤行的冲动,教给人智慧,却不教给人责任心、使命感与献身精神。
所以老子是伟大的、智慧的、深刻的,却不是足够悲壮的,他不是无畏的志士。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的主张万物自化,主张圣人不言、不智、不干预,似乎有点自由主义直至市场经济的味道,有点尊重万物、尊重环境、尊重客观世界的味道。但是他的动不动拿出朴来,拿出无欲的主张来,幻想回到历史的最初状态,回到原始社会,回到无文化无科技无生产力的发展的状态,又有点像是与世界唱反调、与人的欲望唱反调、对历史开倒车,他有点一相情愿加乌托邦主义。
从社会思想与哲学思想来说,无为说很有嚼头。从经济学来说,排斥欲望、镇压欲望则是不可能的,反人性的。从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来说,对于欲望进行必要的疏导与控制则是合理的。一味一心压迫欲望是不可取的。
老子在强调道的无为性的同时,也强调道的质朴性、本初性。他知道“化”了就欲作,越是发展就越有做什么要什么的冲动。他再次祭起了朴的法宝,他幻想让人回到初始状态、原生状态,浑浑噩噩,不要定义、不要命名、不要这系统那系统。这样的“朴”内存宽广、空间辽阔、时间久长,不受欲的控制与迷惑,与大道相通。
无为是一个否定性的命题,朴是一个肯定性的命题。
无欲是一个否定性的命题,是一个乌托邦。
以朴镇住欲作的倾向,以朴取代欲与作,也就是以无为取代有为,是一个美丽的与一相情愿的幻想。
万物自化,则是一个英明的论断、天才的论断,然而又是一个理想化而非可操作的论断。
老子怀疑欲望的积极意义,怀疑文化的积极意义,怀疑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这从学理上来说,是提出了很有学术价值的思考难题。
问题在于,欲望不欲望的问题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思辨问题,欲望与生命同在。你可以对欲望有所克制掌控,有所引导升华,却不可能完全取消。通过完全取消欲望以达到不欲而静、天下自定的目的,这十分彻底,正因为太彻底了,所以只是空想。
空想能够达到的,可能是现实所不能达到的。空想也是一种愿望,可能是比一般欲望更加高级的愿望。所以空想也是有魅力的。空想也是一种启发一种贡献,在一定意义上。
老子对于读者的启发,不是绝对的无为与无欲,而是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有为与有欲的状态、过程与经验教训,提出对于自己的至少是无谬恶之为、无过分之欲的要求,注意尝试以朴质之心取代欲作之动,引导自己成为更加本色、得道、从容、心胸阔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反而更有所成就的人。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真正上品的、受推崇的道德,不是以意为之的道德,所以是真正的有道德。下品的、强求之的道德,唯恐失去了道德的美好,所以并非有真正的道德。
真正的高品位的道德并不刻意去做什么,也没有理由去要求做什么。勉强的道德做不成什么,但是老想着做这做那。
上品的仁爱,做得到仁爱,但不是刻意要去仁爱,不是为了仁爱而去仁爱。
上品的义气、正义则是有意为之的义气、正义。
上品的礼法(礼貌、礼节、礼仪)你努了半天的力却没有什么人响应。没有人响应了就捋胳臂挽袖子来硬的了。
所以说,大道丢掉了才强调道德——价值观念。道德——价值观念不管用了,才强调爱心——仁慈。不讲爱心——仁慈了,才强调正义——义气。连义气信用这些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词儿也不讲了,就剩下礼法啦。
这个礼法呀,是忠信都渐渐失却、人心浇薄而乱象已出的标志。
前人已经认识(或谓是指前面所说的那些东西),德仁义礼,尤其是礼,都是大道的华美的外表,也都是愚傻的开端。所以大丈夫宁愿意选择朴厚,选择厚重的积淀与根基,而不选择浅薄、浇薄。选择果实,而不是选择浮华。人要在薄厚实华之间作出认真的选择。
老子最不喜欢刻意的、非自然而然的、非本意的对于某种价值的强调与遵循。他认为,经过人为的强调,经过自己的有意为之的推崇,经过了自然以外的某种力量——例如群体与侯王——定义命名,就离开了朴素的本性,离开了自然而然的氾兮不可左右的形象,离开了无为而自化而无不为的理念,也就是离开了大道,就是要左之右之指挥之经营之,就走向了道与自然的对立面。这个观点与后世的、在我国曾经引起争议的关于异化的学说可以互相参照。
所以他指出刻意经营的德性不是真德性——闹不好会是教条、死心眼、自我表现、作秀、口头空话、人云亦云;更坏的则只是面具、虚伪、欺骗,是蒙骗他人的手段,就是说以德性、道德的名义搞价值霸权、价值强权、价值控制。刻意经营的仁爱也不是真仁爱,弄不好只是随大流、争名声、争实惠、做样子,再坏的就是伪君子,是口蜜腹箭。
他认为正义呀义气呀等就更等而下之,本身就是有意为之,做得最好也是有心做之。义气讲的是人际关系,是弱者的自保要求所决定的,是要回报的,是生存与斗争的手段,与大道背离。(王按:其实义也有符合天性的一面:群居性很强的人类是需要义气的,人们会在友谊中享受快乐与幸福。不知道为什么老子对于义的评价如此低?可能是由于义往往是下层人的首选,是江湖上的价值。)
至于正义,当然是好东西,麻烦的是各人角度背景不同,对于正义的理解弄不好是针锋相对。以主持正义自居,弄不好是包打天下,世界宪兵,霸权主义。
礼法带有管理性、体制(秩序)性、统治性、惩罚性。如我在谈《红楼梦》时多次宣扬的,王熙凤伸手就可以打丫鬟的嘴巴,就可以拔下簪子戳丫头的嘴。管理是一种潜暴力,管理是以实力作后盾的。王熙凤过生日,贾琏趁机乱搞,为贾琏放风的丫头没有应凤姐之叫唤立马站住答话,叫做“莫之应”,于是凤姐就“攘臂而扔之”,又是打嘴巴又是拔簪子扎,这是很符合老子所描写的情状的。所以从礼法层面治国平天下,就更加低下了。
这很美好,但是不无唯道论、大道乌托邦主义的色彩。把大道、天性与管理、秩序、礼法截然对立起来,把大道说成绝对先验的,拒斥学习与自觉意识,把良知性良能性的大道与后天的学习修养绝对对立起来,是说不通的。人类学的研究证明,原始状态与原始社会,固然会有些好的东西,但也有野蛮、愚昧、专横。从这一章中倒是可以看出老子对于儒家的道学化、念念有词地修养修炼化、做作化、形式主义化的反感、预见与警惕。
老子是强调无的,无心,无意,无名,无为,无价值强调,更无价值强制。这些好倒是好,有点无政府主义的味道,但容易脱离实际,变成空想玄谈。
孔子是强调有的,有志于学,有仁义礼智信,有忠孝节义,有五伦四维八纲,有尊卑长幼之辨。这些也好,但弄不好会变成装腔作势,会变成形式主义,会变成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老子认为原生的朴才是厚重的,有根基,有依据,有制约作用,有历史的积淀与见证,有大道的背景。而文化呀价值呀追求呀礼法呀意志呀好恶呀只是历史上薄薄的一层记录,大道与朴的薄薄的一层表面张力。
在所有的章节中,老子都是以赞赏的口气讲述道的,只是此章,出来一个道华愚始的命题。
窃以为,此处的道不是指大道,而是指可道不可道的那个道,就是讲说的意思。那么“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就应该做前面说的礼法之类,说起来好听,其实是愚昧的开端。或者可以断句为“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就是说坚持前面的认识,宣扬礼之类的玩意儿的话语,华而愚(华而不实却又愚昧浑噩)就这样开始了。
也许华而愚蠢是讲得通的,如人们常说的“愚而诈”。
这里我对“前识者”的解释与诸家不同,无碍,如我解错了可以放弃,这不影响我们讨论老子的主要思路。我不想把讨论用到我的非长项——文字的说文释义上。读者可以参考众家之说而理解之。愿识者有以教之。
这里还有一个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评价问题。无为而无以为,就是说没有作为也没有作为的动机与目的。为之而有以为,则是不仅有作为的行动,而且有作为的动机与目的。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强调真心的人往往排斥动机与目的,往往视有动机与目的行为为伪。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他的所谓仁义的表现,极易被视为收买人心、刁买人心的手段,因为他正在从事与魏吴两国争夺天下的斗争,他的一切行为易被认为带有表演性,为了争取民心人心。尤其是男女之情,如果加上了非感情的目的,立刻就为读者所厌弃。《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种种克己复礼的表现,也受到拥林派的攻击,说其目的乃在于取得宝二奶奶的身份。再如我们素常所说的积极表现,一旦被视为具有求官求财的目的,似乎行为的评价也一落千丈。
而目的性、有以为性,恰恰是人类行为的特点之一。能够不因目的而矫情而作伪,能够不拒绝至少是向自己的亲人友人敞开心扉,能够使自己的目的与性情和自然而然的本性尽可能地统一,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大道的特点是它的唯一性、统一性、完整性、一元化,所以大道即一。)
自古以来,得到了这个伟大的一的主体当中,如果天得到了这个一,天就清晰明朗了。地得到了这个一,地就平安稳定了。众神得到了这个一,众神就灵验了。山谷、谷地得到了这个一,就充盈丰满了。万物得到这个一,就有了自身的存在与形成了。侯王得到了这个一,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标杆了。
这样说下去,也就意味着:如果天不能长久地保持清明,恐怕早晚会断裂。如果地不能够保持安稳,恐怕早晚要崩塌闹地震。谷地如果不能保持充盈饱满,早晚会枯竭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机,恐怕早晚会陷于灭绝。侯王如果不能保持一定之规,或侯王如果不能成为标杆成为榜样了,恐怕早晚要败亡。
所以富贵是以低贱为基本的,高尚是以卑下为基本的。所以越是高贵的侯王,越是要谦称自己为孤、寡、不善,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所以说最高的、最完满的名誉是名誉的消失。
所以说,一方面并不想做细雅的美玉,同时也不必是粗硬的硌人的石头。
这一章,老子又进一步地研究、表述、描绘道的另一个特质,为道作了新的命名:一。
一方面老子反对任意命名,一方面老子又不停地为道命名,不停命名则不拘于一名,他是在启动你自身的了悟与探索,而不是给你下定义。
一就是唯一,不二法门,统一、整体、整合、同一,一元化、根本的根本、本质的本质、永恒的永恒。
有了一,才有至上性,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大道,而是各说各的,各运转各的,就会有比照争拗、多元无序、竞争消长,那还有什么至高无上,还有什么一元化的观念与操作,还有什么中国式的本质主义、概念崇拜、大决定小的推理、演绎法?
同时按照民间的说法,一就是无极,又是太极,又是两仪(乾坤、阴阳或男女)、三才(天地人或三垣,后者是讲星象)、四象(四季春夏秋冬或四方东西南北)、八卦(乾、坤、震、艮、离、坎、兑、巽),万物万象的总根源、总概括、总归宿。九九八十一,乘法口诀里的这样一个算式9×9=81,来到了中国民间,叫做九九归一,成为一切归于一的证明。九是最大的数字,但是九个九的结果是归于一,请看一是多么厉害。中国式的数不但是数学数字概念,而且是命运哲学神学概念。
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九九归一。一的一切,一切的一。
中国的构词就是伟大,尼克松就赞美过中文中的“危机”一词,既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会。同样“一切”这个词也是伟大的,它是一,也是切,是单一,更是全部。
这是非常中国式的世界观,它想象,它相信,世界不论是多么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最后都能概括到一起的,世界具有统一性与整体性、可整合性。
世界有统一性,这是现代人也相信的观点。外层空间取来的物质样品,与地球上的物质并无区别。
但是比起多来说,中国人更崇拜的是一。现象是多的,而本质只有一个。假象是多的,但真理只有一个。万物是多的,大道只有一个。群雄争霸的时候是多的,最后,仍然要归于一位真命天子。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抓住一,再发展、衍生到多。比如牛是一,是本质,然后牛奶、牛肉、牛皮、牛毛、牛头、牛尾……势如破竹。道是本质、道路、道德、道理、道器、道术、道门、道心、道道儿以及天道、大道、正道、古道、茶道、柔道(此二者来自日语构词)、旁门左道、邪魔外道……花样无穷。而如果以德作那个一呢,那么大德、玄德、无德、缺德、失德、恩德、口德、酒德、品德、妇德……也是一生发一大片。
那么,既然一切的一切可以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本质本源,可以找到一个又一个的一,最后,所有的一当中又怎么能不统一到一个最高的一、最大的一、最久的一、最根本的一上来呢?
老子把它们统一起来,最最高峰化起来,就是大道,就是道。
那么这个一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第一,可以说是淘汰法、减法,就如同争冠军一样,国人前贤一直寻找一个能够包括另一个、即吃进另一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