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赐在准备谋反尚未发动的时候,他家里边出了两大丑闻。这个丑闻在当时都是闻所未闻的。第一个,就是刘赐的太子,就是他的儿子太子,告他的弟弟。而且,告的事情非常严重。第一,谋反。太子告他的弟弟谋反。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啊,手足之情全没有了,告他弟弟谋反。第二,告他弟弟LuanLun。说他弟弟跟他父亲的待女私通、LuanLun。这两件事有一条做实都是杀头罪。这是哥哥告弟弟,这是一件事情。紧跟着刘赐又上表,告他的太子不孝。父亲告儿子。你看他这个家,谋反还没有发动,家里出现两件事。哥哥告弟弟,父亲告儿子,两件大事情,全告上去了。那么刘赐衡山王这么一个诸候王,他还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怎么会家里搞成这么个样子。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家庭出现这么大的丑闻?哥哥告弟弟,父亲告儿子,都是丑闻啊。父子之情,手足之情,全没有了。怎么回事?那么刘赐这个家庭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家庭。就是他有一个王后,还有两个为他生育儿子的女人。就是两个姬。就是他有一个王后,有两个姬妾。这个王后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后生的长子就是太子。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他这个王后短命。王后很早就死了,死了以后这个太子就成孤独了,没有母亲了。然后这个刘赐就在为他生育的两个嫔妃中间选了一个人。选了这个人做了新王后。这个人的名字我们要介绍一下,她叫徐来。立了新王后以后,家庭的矛盾就爆发了。首先是原来的原配死了以后,两个嫔妃中间立了一个徐来,另一个就不干了。另一个就觉得本来她俩地位平等。现在是徐来升上去做王后了,她没有升。她就动了个歪脑筋,她就告诉太子,说这个徐来用她的婢女用巫蛊之术把你妈给害死了。所以,这个嫔妃她首先就在太子跟前挑拨离间。太子一听就信了,就认为这徐来害死了他的亲娘。所以,这个太子就对这个新王后心怀怨恨。刚好这个时候有一件事,这个新王后的哥哥来了。来了以后太子就宴请新王后的哥哥,两个人在一块喝酒。喝着喝着借着酒劲,这个太子想到徐来害死他娘,他要为母报仇啊。结果借着酒劲他就拔出刀,把新王后徐来的哥哥给刺伤了。砍了一刀没有杀死,但是把人砍伤了。这个事情被徐来知道了,徐来一知道,徐来心里就非常怨恨,心里就非常恼。这样,太子在他的家中就结下了第一个仇敌,就是新王后徐来。徐来后来就经常在刘赐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这是第一个结怨的人。再一个,太子的妹妹也很不争气。太子的妹妹出嫁以后,不久就被人家休回家了。休回家以后,他那个的妹妹很放荡。和奴仆私通,甚至跟来拜访的客人私通。这个让太子很没面子。太子多次训斥他那个妹妹。他那个妹妹训得时间长了,就觉得他那个哥哥管得太宽了,跟太子翻脸了。他那个妹妹就成了太子在他家中的第二个敌人了。还有一个天敌就是太子的弟弟。太子的弟弟就觉得因为我哥哥的存在,我当不上太子。要是我哥哥倒了霉,我就可以当太子了。这样一来你看刘赐的家中,太子面前就树了三个敌人。一个是新王后徐来,一个是他的妹妹,一个是他的弟弟,三个人就结成了一个反太子的政治联盟。结成一个同盟以后就经常在父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问题是说坏话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刘赐怎么处理,刘赐还都听进去了。很快他就倾向性发生变化,倾向于这三个人,对太子不满意。不满意的结果,刘赐还很暴躁,经常把太子召过来痛打一顿。结果,导致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所以,在这个紧张的关头,他们家里面出现了一连串的变化,家庭的矛盾就聚集起来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们家里的这么几个角色:没有立为王后的那个嫔妃,那个家伙可以说最阴险。她是首先挑拨了太子和新王后的关系,由于她的挑拨,导致太子跟新王后徐来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所以,那个没有被立的,她是个非常阴险的人。第二个人,太子。我们看一看,太子这个人很糊涂。因为太子首先是被那个没有被立为新王后的嫔妃,受了她的挑拨。太子首先是受了别人的挑拨,然后跟新王后作对,和妹妹作对,又和他弟弟对立。太子的愚蠢就在于他在家中树敌太多。树了那么多敌,导致他在家庭中间很孤立。如果说太子是糊涂的话,那么,太子的妹妹就很愚蠢。她本来应当跟太子站在一边的。她跟太子是一母同胞啊。但是,她站到了新王后的立场上,站在徐来的立场上反对太子。所以,他那个妹妹既放荡又愚蠢,是这么一个人。至于那个新王后徐来,这一个人最凶狠。这个人是最坏的,徐来应当改名叫胡来,她是整个家庭丑闻的一个祸根。她首先是想和太子的弟弟,太子的妹妹结成一个同盟反对太子。然后,她又想进一步夺取太子的地位,让她的儿子来继承。这是一个很坏的女人,所有家庭的矛盾她是个总祸根。
画外音:刘赐在谋反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陷入了家庭丑闻之中。这一切都是源于太子之争,围绕着太子之争,刘赐的家人纷纷显示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那么,在这紧要关头刘赐到底有没有能力协调好家庭纷争呢?刘赐的谋反还会不会按步就班的进行下去呢?
就在刘赐的家中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接连又出现了四件事,雪上加霜又出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刘赐童年的一个保姆不知道被谁给伤了。所以,刘赐就怀疑是太子所为。因为,他觉得他平时老打太子,太子对他心怀不满,可能是太子所为。这是一个意外事件,他就猜可能是太子所为,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呢,刘赐得病了。得病以后新王后徐来,还有太子的弟弟,太子的妹妹,整天是守在病床边。太子这个时候处理的不好,太子经常不来,不来伺候他爹。说是自己身体不好。然后这三个人就合起来,编那个谎言。说太子没有病,太子听说大王有病,太子是满脸喜色。这一说,算是把刘赐的火彻底给点燃了。刘赐就决定要废太子。这个废长立幼的决定就是在病中做出来的。一旦做出这个决定第一个知道的当然是徐来啊。徐来知道这个事情。徐来一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徐来我们刚讲过,这个人是个总祸根。祸根在哪?徐来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徐来并不是仅仅想扳倒太子。因为她知道,如果把太子打倒的话,会出现个什么结局呢?是太子的弟弟会顶上去,还是没有自己儿子的份儿。她现在看到太子眼看着要被废了,那么干脆再加一把火,把太子的弟弟也烧成灰烬。那就让太子跟太子的弟弟同时被废。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徐来想了非常损的一招。就是她身边有一个很年轻的侍女,长得很漂亮。这个侍女的话,刘赐很宠爱她。然后,这个徐来就有意安排这个待女去勾引太子的弟弟,让太子的弟弟和这个侍女私通。她实际上是利用一个女人和父子两代人私通。这样一来的话,刘赐一旦知道他的小儿子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私通,那肯定连这个太子的弟弟也会被废掉。这一招儿很损啊,大家讲《三国演义》都知道,后来这个事情就被王允所利用了。王允不是利用貂禅离间董卓跟吕布义父义子的关系嘛。那个还是义父和义子,这个可是亲爹和亲儿啊。其实,《三国演义》写那件事,这个事情的发明权就是这个徐来。所以,这个人你别看她胡来,她胡来还有胡来的招数呢。她这一招是很损的,她首先是攻太子,等到太子快要被废的时候,把太子的弟弟也卷进来。他弟兄俩一块废了,自己的儿子就顶上去了。就做了这么一个打算。这个计谋没有得以实行得了,被人发现了,发现这个计谋的人是谁呢?是太子。徐来的这个损招被太子发现以后,太子就觉得怎么办呢?他觉得这个徐来老找他的事。怎么让徐来不找自己的事儿呢?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有一天他跟徐来喝酒,太子向徐来敬酒,然后借着敬酒走到徐来的跟前。这个太子就一屁股坐在徐来的大腿上,要跟徐来亲热。而且提出来要跟徐来共寝私通。当然这个招我们今天看来,是很恶心的一件事情。因为毕竟徐来是他父亲的新王后啊。太子如果想用这种办法堵住徐来的嘴,也说明这个太子是个不称职的太子。他的能力,他的道德水准双双低下。是个不称职的人。当然,徐来不跟他干。徐来虽然胡来,但是不跟他胡来。而且,徐来转过脸儿就把这事儿报告给太子他爹,就告诉刘赐。这一告诉刘赐,刘赐你想想他心里能平衡吗?他觉得太子简直是太过分了。所以,刘赐就立即把太子召过来。召过来要重打太子。当然把太子召过来以后,就要把太子捆起来打。
太子一看情况不妙,太子觉得干脆什么事就说开了,豁出去了,反正自己这个太子也当不成了。他就怎么办呢?他就把他弟弟的谋反,妹妹私生活的乌七八糟,还有这所有的事情,一股脑全部给他爹抖落出来。抖落完以后就说,您老多吃点饭,多保重吧。我现在就上京告状。说完,太子把他爹死得半死。把他爹往那一扔,太子转脸骑马就跑了。
画外音:衡山王刘赐家这边纷争不断,那边谋反的步伐是按部就班。刘赐还安排太子的弟弟秘密制造战车,弓箭等,参与筹划谋反。这一切都没有太子的份,当然太子在事成之后也不会获得任何好处。无奈之下太子采取了极端措施,上京告状。眼看在还没有谋反之前一切就要暴露,那么,刘赐该何去何从呢?刘赐谋反一事究竟有没有暴露呢?
刘赐一见这个事情就觉得非常不妙,太子这一告的话,家中谋反的事情整个都要暴露。就派人去追,但谁也不敢拦。因为太子谁敢伤啊?最后,刘赐是亲自驾着车把太子给追回来。追回来以后,给太子上了镣铐,把他扣在太子宫中。把他囚禁起来,这样子就不能上告了嘛。然后就重用太子的弟弟,想利用太子的弟弟取代太子。然后,刘赐就正式给汉武帝打了一份报告,要废长立幼。这个报告刚打上去,太子就知道了。太子虽然失去了行动自由,但是他有耳目啊。他有眼线,他就立即派了个人也进京告状。这就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哥哥告弟弟,父亲告儿子。一告事儿全抖落出来了。那么,这件事情上我们来看一看刘赐这个人。我们刚才分析说,刘赐这个人不具备谋反的能力。他家治不好,现在我们再补充一条,刘赐不但是家治不好,而且他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第一,他把太子逼急了。如果他不废长力幼,太子不会逼得去告。他把太子逼急了,逼得走头无路了。所以,他在这个问题中间,他处理的很不恰当。还有一个很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太子告的仅仅是他的弟弟,并没有把全部事都抖搂出来。就是告他弟弟谋反,没有告他爹谋反。而首先告衡山王刘赐谋反的就是他的小儿子,也就是太子的弟弟。太子的弟弟后来看事儿不妙,就想自首投案,检举立功。因为按照汉朝的法律的规定,首先检举立功人可以免罪。所以,他首先把他爹给告了。最后出现太子告了他弟弟,他爹告了太子,他弟弟告了他爹。出现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局面。所以,汉武帝收拾这个残局就非常好收拾。派人来一查,刘赐就自杀了。那个徐来查清楚,她确实谋害了前王后。谋害前王后也是死罪啊,处死。太子大不孝,也被处死。太子的妹妹LuanLun,处死。太子的弟弟,谋反。谋反罪他是首先告发的人,免除死罪。但是他和他爹的侍女私通,处死。所有其它参与谋反的人,处死。然后,衡山国撤销,改名为衡山郡,实行郡县制了。这就是我们这一集讲的一错再错。我们看刘赐这个家庭,就是刘赐好好的诸候王不当,就这么一错再错,一直走到最后。汉武帝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就解决了衡山王。而且,我们前面还讲过,汉武帝也是兵不血刃的就解决了准南王。准南王的问题解决以后,把准南国撤销,改称为九江郡。衡山国撤销以后,改称为衡山郡。汉武帝就这样把他的两个皇叔判乱全部给处理了。当然武帝这个时候一方面处理了两个叔叔的叛乱。另一方面汉武帝在广泛地延揽人才。因为汉武帝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在汉武帝延揽的众多的人才中间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第一次给汉武帝写求职信的时候,就把自己给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在汉武帝收到的几千封求职信中间惟独他的信是非常特殊的。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能耐?请看下集:另类奇才。


第28讲另类奇才

【画外音】武帝一朝是人才济济的一个时代,不但出现了像李广、卫青、霍去病这样能征善战的武将。还出现了像汲黯、公孙弘这样的文臣。在这众多人才之中,东方朔的出现,为这一时期添加一色不一样的色彩。东方朔满腹经纶,却没有一句安邦治国之言。他放纵不羁又疾恶如仇;他行为滑稽举止可笑。是大臣们眼中的另类人物。那么这样一位与旁人格格不入的东方朔,是怎么走进汉武帝的视线呢?东方朔的行为到底另类不另类。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另类奇才》。
东方朔这个人在武帝一朝时期众多人才之间显得非常特殊。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他。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价值多元。我们倒是倒是可以给东方朔取一个名字。把他叫做另类奇才。所谓另类就是有别一类。他和一般的人不一样。我们下面谈一谈东方朔另类的七种表现。第一件事,求职。我们看东方朔是如何求职?汉武帝继位是在公元前140年。也就是建元元年继位。继位以后,汉武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拔贤才。当时汉武帝就下了一个诏书,要推举贤良文士。但同时汉武帝又允许,其他的人可以上疏武帝。就是你可以写一封求职信给汉武帝。汉武帝如果看中就任用你。据史书记载,这次汉武帝下了诏以后,来求职的人“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就是有数千人来参加这次选举。所以有几千人参加这个选举。我们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词“海选”。“海选”的定义就是不设门槛得选拔人才。东方朔就参加这次“海选”。“海选”的弱点就是对手太多。你怎么能够在众多的对手之中,吸引汉武帝的眼球。这就是一大本领。那么东方朔怎么办呢?东方朔来了一段“海吹”。他用“海吹”对“海选”,“海选”是不设门槛的,选举人才。“海吹”是不着边际地,吹大牛。我们看看东方朔他是怎么给汉武帝写信的?他说草民东方朔,幼失父母,哥嫂养大。十三岁才开始读书,三个冬天我把文史书籍就读完了。然后读了二十二万言。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读诗书。然而自己又十九岁学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所以到现在我二十二岁,已经把天下书读完了。这是先说自己的学识。然后说自己的人才。他说我身高九尺三。我们知道项羽身高八尺。九尺三如果换算一下就是两米多出头,两米多的大个。他说我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整齐洁白的像贝壳。同时我兼有孟贲之勇敢,庆忌(先秦以敏捷著称的人)之敏捷,鲍叔之廉洁,尾生(先秦人名,与女友约于桥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涨,尾生坚守不离,被淹死)之诚信。这四个人我做一个简单的解释。他说我的勇敢塞过孟贲。孟贲是我是古代卫国勇士。他说我的敏捷,就像庆忌一样。庆忌是古代最敏捷的人。他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