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公!~”刚进大厅魏和便上前躬身行礼道。
“魏和何事?”李维因为一路都想着报仇张济叔侄的事情,所以脸色并不是太好。
“主公”魏和见李维脸色难看,以为自己又烦了过错,于是小心翼翼的答道,“门外陛下~~~”
“哦?传旨的来了?”李维轻哦了一声,道,“那就走吧”说完,便径直向前门走去。
来到府门,‘小黄门’显然已经等候多时了,若换了之前(灵帝)李维敢把他晾在门口,‘小黄门’早就甩袖愤怒而回败坏李维去了,要知道,汉代的惯例便是外戚和内宫轮流主政,而太监便是内宫的重要执行者。但是现在么,他可不敢得罪李维。
【中常侍:高级太监,汉末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小黄门:中级太监。中黄门:低级太监。】
见李维出来,‘小黄门’连忙一脸谄笑的迎了上去,道,“哎呀,咱家可把李将军给盼出来了啊,咱家奉陛下的旨意前来请李将军去宫中的。”
闻着这尖*声音,李维心头有些反感,微微挑了挑眉头,不过,很快便舒展了,这些小人自己还是不得罪的好,有道是: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这些个经常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小人若是时常在皇帝耳边败坏自己,那即使此时李维拥握重兵也难以招架。毕竟李维可没打算立刻就推翻汉朝黄袍加身。
“魏和你怎么办事的?怎么能让公公在门口等?”李维向着跟上来的魏和怒喝一声,而后转头笑着向‘小黄门’说道,“这位公公莫要怪罪,手下的都是些粗野武夫,不动礼数,在这我待他们给公公陪个不是了。”
“不敢,不敢,李将军可折煞奴才了,咱家也是刚到不久,不久而已。”‘小黄门’见李维竟然向自己赔礼,顿时心中的不满烟消云散,毕竟李维的身份在那摆着,今后更是飞黄腾达,封侯拜将不再话下。而如今如此个人却对自己赔礼,‘小黄门’虚荣心霎时间感到满足,有些轻飘飘的。他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中级太监而已。
“呵~~呵呵”李维见这个太监如此得瑟的摸样,嘴角一阵抽动,忍着心中的极度不爽,实在不愿与其纠缠,说道,“公公,我们现在是不是~~陛下那里~”
“哦?!对,陛下的事情要紧,李将军这就随咱家前往觐见陛下吧”‘小黄门’反应过来,讪讪地说道。
“好”李维点点头应道。对着一旁的暂时担任管家的老人使了个眼色,老人会意连忙跟着李维上前,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将准备好的金饼塞给‘小黄门’。
“一点点钱财,算是李某的赔礼吧”李维也适时的低声说道。‘小黄门’见状,笑呵呵的收了起来,径直在前面引路。
…
一路无话,很快的,李维便在‘小黄门’的引领下进了皇宫,虽然不上朝,但是李维毕竟是外臣,献帝还是在未央宫一侧的一件偏殿召见了李维。
等李维进了偏殿才发现这哪是自己觐见啊,偏殿里司徒王允,太尉皇甫嵩(新任的),未来的国舅董承这三位如今的朝廷重臣早已等待在一旁了。
“末将李维叩见陛下,吾皇万岁!”李维扫了一眼含笑望着自己的三人,连忙跪地行献帝行礼。待闻得献帝稚嫩的声音后,李维站起身来才纷纷又向着王允,皇甫嵩,董承三人躬身行礼。
王允三人见李维如此,皆是满意的点点头。
“陛下”百官之首(实,非官职)的王允行了一礼出言道,“此次诛灭董卓乱党,保我大汉社稷,李维居功至伟,老臣奏请陛下封赏。”
“(老)臣复议!”皇甫嵩,董承二人纷纷附和。
“准奏”十岁左右的献帝哪知道这些,只是按照先前王允三人交代的,稚嫩的声音再次响起。
得旨的中常侍连忙接过一旁递上来的圣旨,尖着嗓子叫道:“偏将军李维接旨~~~”
“末将在”李维面色一喜,连忙再次跪地接旨。
“上谕:董卓欺君罔上,祸乱~~~~~偏将军李维不为*******奋起~~~~~~得而诛灭乱臣董卓~~~~”
‘真是?嗦啊!~’见念了半天也没念到到底封赏自己什么,李维不由心中诽谤。
“今特封李维执金吾(中尉),领平东将军衔,赐关内侯~~~”
之后说着什么李维并没有听清,听完封赏自己的官职,李维心中有些小激动。首先是平东将军,虽然在名号将军中属于最低的一系列,其前还有四安,四镇,四征,四军等低于三公的将军,但不管怎莫说李维点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将军,有了招揽谋士武将的资本,而且貌似现在大汉将军中自己也为数不多的几名将军(前将军袁术,镇南将军刘表。)。
再说执金吾(中尉),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说白了这些职能肯定不会轮到李维掌管,但这确实表明,李维已经是京畿重臣,地位比原本身为外臣可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要知道在古代,不管官品高低,统统都分为京畿内臣和外臣。外臣即使是封疆大吏见了内臣也需礼让三分。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臣子,只此而已。李维现在算是也进入了这一行列。算是恩宠。
最后再说这‘关内侯’,古代列侯爵位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内侯原是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虽然也是侯爵中最低的,但有食邑,可比三国后期那种新置的名号侯、关中侯这种只有号位,无封邑,虚封的爵位要尊贵的多。要知道现在的司徒王允,太尉皇甫嵩也只不过是亭侯而已,至于董承则没有爵位。历史古代,多少权臣权倾朝野,但最后被罢或是身退之后,却没有爵位,只得一家富户而已。
得到了自己心满意足的封赐之后,李维实在也没有什么和他们扯皮的兴致,但也不能擅自告退,只得恩恩啊啊是是,不负皇恩等等一系列的应付着,好不容易解脱,李维迈开步子,也不管头晕晕的,便急速离开了。
自己还真是不适应啊!看来自己的皇图霸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李维心中感慨着,待走道宫门口的时候,正望见贾逵一脸急切的神情,不断的向宫门内张望。李维晕晕的脑袋瞬间清醒,心中一沉,贾逵来此难道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贾逵何事慌张?”
李维急速的向贾逵走去,人未至,声音便已经清晰的传入贾逵的耳朵。
…
【083】不详不详()
“贾逵何事如此慌张?”
“主公!~”心急如焚的贾逵正在宫门口来回踱着步子,突然听见李维的喊声,顿时一惊,脸上腾起狂喜之色,快步走向李维。
“怎么了?军营里出事了?”李维看着向自己走来的贾逵出声询问道,当提到‘军营’的时候,李维的眸子里掠过一抹厉色。贾逵,李维帐下除了徐晃之外的唯一一个懂得‘整军’的将领,确定了他的忠诚之后,李维便十分的器重,这次更是将万余西凉降骑全权交给贾逵负责整编,不可谓不器重。见贾逵如此焦急,李维自然而然的以为是军营中的那些西凉降骑不识好歹,正考虑与是否杀鸡儆猴震慑一般。
“主公!”贾逵早了李维身前,躬身行了一礼说道,“主公,并非是军营的事情,那些降骑末将已经打散整编,只要过了磨合期便可成一只精锐。”
“好,果然不负我所望”李维见贾逵如此说,欣慰的赞了一声,而后又疑惑道,“既然不是降骑的事情,那究竟是何事让你如此焦虑?”
“主公”贾逵并没有立刻便说而是有些警惕的看了看四周,四周的亲兵见状自然明白该如何做,很默契的分散开来,呈半月状将李维与贾逵护在中间,而那些宫中侍卫们也识趣的远离。
李维见状眉头微微一皱,难道发生了什么恶事?!
贾逵见众人散开这才低声说道,“主公,末将不久前得到了安邑的密信。”
“安邑?”李维闻言心中一惊,这两三日来李维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袭取长安,诛灭董卓的计划上,倒是忘了安邑的事情,突然停见贾逵这么一提,李维才猛然惊到,似乎自己这两三日来从来没有得到过安邑和徐晃的消息。真是该死,自己竟然如此的疏忽,一座小小的长安城怎能抵得上徐晃等将士?!
李维懊恼的拍了拍脑袋,顾不上自责,急忙问道。“密信在何处?拿来与我。”
“主公,只是口信。”贾逵说道。
“恩?说!”李维眉头一挑,说道。
“廖化将军传信,徐晃将军安然无恙,现在正领军在函谷关阻击李儒的西凉军。”
“函谷关?!”李维心神一震,好在徐晃安然无事,否则自己恐怕早追悔莫及了,李维庆幸非常,忽然一股恼怒腾然而起,脸色迅速阴了下来,沉声道,“我离开安邑将近三日,为何今日才有密信送到?廖化这个将军难道是不想当了?!”
语气中含着怒气,如此延误,若是战时军机恐怕李维大军被敌军伏击了李维还被蒙在鼓里,这如何不让他恼怒。心想着待见到裴元绍之后一定严惩给他长长记性。
不过,李维这倒是有些冤枉廖化了。
“此事末将已经详细问过那名探子了,怪不得裴将军”贾逵说道,似乎是在为裴元绍说情,却也是事实,“廖化将军在主公里考安邑半日后便得到了徐晃将军的信息,立即便派密探前往长安寻觅主公的行踪,只不过不知是何原因那些密探都仿佛失踪了一般,杳无音讯。”
“哦?竟有此事?”李维闻言心中一惊,失踪?人间蒸发?!这,来自未来的李维当然不好这么迷信,那么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叛逃了,留守安邑的三千守军虽然也经过了李维,徐晃的教育,但骨子中的山匪习气并么有完全祛除,若是叛逃李维也不会震怒,不过有些惊讶而已,要知道这又不是让他们攻城厮杀,只是传递口信而已,也不至于叛逃吧,李维心中有些不相信,不信这些叛逃的士兵是自己的士兵,这让李维心中难以接受。
若不是叛逃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而这种可能更不是李维想要面对的,只要一想,李维就会心惊胆寒,脊背上冷汗直冒。袭取长安的秘密计划一泄露,那么面对数万西凉铁骑的围杀,李维可没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全身而退。几乎是九死一生,重伤那也是必须的。不过~~~
“难道是被西凉军截击了?这也不对啊?!~~”李维出言推测道,旋即又摇了摇头,这有些不和常理。
“这也正是末将担忧之处”贾逵一脸严肃,分析道,“若是如主公之言,安邑派来的斥候被西凉军截击,那么主公的袭取长安的计划很大程度上会被泄露,到时主公危矣。然而,直到如今,主公攻取了长安,并且诛杀了董卓,北边的西凉军仍旧没有丝毫动静,既没有派出斥候先主公一步通知长安守军,也没有趁主公与董卓交战之时偷袭长安,这,末将实在困惑。一路上始终百思不解。难道那些安邑的探子全部战死?”
宁愿战死也要保守机密?!
那些白波旧军探子?!
嘿嘿,这恐怕连李维自己都难说服自己,简直有些荒谬。不是李维不自信自己的士兵,也不是李维蔑视白波旧军,看不起他们。而是,以己度人,这种事情本来就是难以相信的事情。要知道那些个宁死不屈的‘烈士’固然值得我们钦佩,但能够做到的,恐怕~~~嘿嘿,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自己。反正李维自己难以做到。所以李维要往上爬,用至高的权力,雄厚的实力,来避免那种事情的发生。
“也许是有贵人帮了我们的忙吧”李维也只能寄托于自己的那飘渺的运道。
“贵人?!”贾逵闻言一愣,马上反应过来,似乎会意的说道,“主公,可能是那个截击我军探子的将领心中也希望我们诛灭董卓。所以隐而不报。”
“恩”李维点点头算是认同了贾逵的观点,暂且归功于那个不知道有无的董军将领吧。“现在我们已经攻取了长安,诛灭的董卓,这些猜测已经不重要了。你回头拍密探前往北边打探一下便可。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援救徐晃那些奋战的兄弟。”
“主公的意思是~~~”
李维仔细考虑了一下,函谷关虽然自古便是天下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来自于现代的李维却也知道天下是没有攻不破的关隘的。与其等待李儒得知董卓被杀后自己撤兵,还不如自己好好谋划将其击破。要知道,狗急了会跳墙,如李儒这个书生发起疯来,不顾一切攻打函谷关,那李维可就要哭了,虽然这个可能很小。
“贾逵你先军营整顿兵马。随时等候出征军令。”
“末将明白!”
“尔等暂且在此等候。”李维又对四周的周仓等亲兵说道。
“诺”
吩咐完了众人,李维又转身回了皇宫,皇宫的侍卫见了也没有更不敢阻拦。于是李维仿佛是进自家府院一般,没有经过召传,没有宫中太监领路,便直接向着出来时的未央宫侧殿疾步而去。
如此不懂礼数,是大不敬之罪啊。轻则丢关掉脑袋,重则株连九族。李维这个来自现代的人现在真的适合‘挟天子以令诸侯’吗?要知道不懂大汉宫廷礼仪的李维,如此行事,很容易被那些敌对的诸侯势力‘污蔑’成乱成贼子,而且还有口难辩。
不过,枭雄之路本就是披荆斩棘,击灭清除一个个敌对势力或个人,这是始终要面对的,早一步似乎也并没有什么。
这些细节,心中有急事的李维还真没有注意到,一路疾步,很快的到了未央宫的范围,还没有进得宫门,司徒王允,太尉皇甫嵩,廷尉董承便已经联袂而出。见了急匆匆的李维,三人微微一愣然后面带笑意的望着李维。
“云飞何事如此着急?”王允出言问道。
“司徒大人,皇甫老将军,董大人”李维看见王允三人也是一愣,反应过来,连忙行礼,说道,“司徒大人不知董卓的尸首现在何处?”
“在地牢”王允道,“子俊为何有此一问?”
“是这样的”李维说道,“末将刚刚得到消息,末将帐下大将徐晃、与贼将李儒、郭汜,吕布等人僵持在函谷关。但函谷关兵力不足,已是岌岌可危之势,所以,末将想借董贼首级一用,亲率大军击灭李儒等人的西凉大军。以解除我长安在东面的威胁。”
“哦?”王允闻言面露喜色,李维兵败潼关的事情他们是清楚的,没想到竟然没有全军覆没,这倒出乎预料,本来他们刚刚还在商讨李儒大军来攻的事情,没想到现在;李维却送给他们一分大礼。
“云飞你有几分把握?”皇甫嵩目露精光,出言问道。
“是啊云飞,李儒大军多是精锐的西凉铁骑。与其打野战实属不智,不如云飞多等些时日,待李儒得知董贼身死后,定然会反扑长安,倒时函谷关之危自解。”
“这怎么可以?!”李维问得董承之言恼道,见董承有些不悦的脸色,意识到自己语气不当,便急忙解释道,“末将的意思是,董贼是西凉军的贼首,其首级乃是最佳的震慑之物,必然能够极大的打击西凉军的士气,甚至不战而溃。即使不能,末将也可率精锐进行突击,两面夹击,定可击破西凉军,斩杀李儒等一众西凉将领,如此便可从根本上解决长安的威胁。”
“此战当有七分把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