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诡三国-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暴,强非恒强,弱非恒弱,均非有道也。”

    斐潜的意思也是非常的明确,现在的情况就是要走向春秋战国时期的老路子了,没有什么所谓的有道无道,其实都是争权夺利的人喊出来的借口而已,如今双方都是将自己的至于国家之上,根本就视国家法律所不顾,已经是有些不择手段了,这样的怎么能说是遵守道义的呢?

    况且现在谁强谁弱还不能完全确定,强弱之势有可能瞬间就会转换,局势及其不稳定……

    蔡邕沉吟半响,说道:“依汝之意……此事尚有变数?”

    蔡邕没有批判斐潜将关东士族一方也纳入“无道”范围的言论,因为在蔡邕看来,这些一方诸侯没有国家明令,却擅自调兵离境,虽然有可能的确是出于好意,但是在事实上已经是将国家法度之于不顾了……

第二一八章 无奈的变化() 
斐潜听到蔡邕的话语,一直悬挂着的心总算是略略轻松了一些,毕竟之前遇到过太多的人,包括那些享有盛名的关东士族都似乎都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丝毫没有考虑过会失败的问题。

    蔡邕虽然也是没有明确的关东士族可能失败,但是也并没有否认关东士族现在并不是完全符合道义,这就让斐潜至少看见了一些希望。

    斐潜最担心的就是蔡邕也像斐家家主斐敏一样,以为坐在洛阳城内,等着尘埃落定就万事大吉,可以坐看风雨,而自身又能逍遥在外。

    哪有这等好事?

    斐潜道:“董仲颖家于西凉,纵横羌胡,历经百战,手下多有虎狼之士,岂有轻易束手之理?况关东士族人数虽众,然各怀心思……”

    蔡邕听了斐潜讲述完了酸枣的情况,摇头叹息一声,沉默无语。

    有些事情有时候并不是看不出来,又或是看不懂,而是自己不想去看,不想去懂。关东士族也不是圣人,又怎么可能不会有什么私欲?

    蔡邕之所以听完斐潜的诉沉默以对,而不是驳斥的原因就是因为蔡邕之前一十二年的被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当中,也是深有感触。

    因为痛过,所以懂得。

    蔡邕仰着头,目光悠远,似乎在缅怀着什么,道:“……晋灵公不君,赵盾三进,公初言之将改,然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麑见盾盛服将朝,尚早而假寐。麑退而叹之,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之主是为不忠;弃君之命是为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麑遂触槐而死……春秋忠义之辈何其多也……”

    这个典故斐潜也是清楚,晋灵公在春秋时期也算是一个名人,所做的事情也非常的有意思,是属于暴力倾向的熊孩子系列……

    斐潜看着蔡邕的神情,心中猜测估计蔡邕师傅多半是想起了汉灵帝时期,蔡邕他也是如同赵盾一般,多次的直言劝阻汉灵帝,指责宦官擅权,导致被宦官惦记上了,不仅将蔡邕逮捕下狱,而且蔡邕竟然也是遇到了赵盾一样的遭遇,宦官也买通了刺客要来杀蔡邕……

    幸好刺客感怀蔡邕的事迹,不仅没有去杀蔡邕,还把这件事情通知了蔡邕,让他心……

    可是蔡邕和赵盾唯一的不同的地方,赵盾最后是实在忍受不了熊孩子晋灵公,将晋灵公诛杀了,而要让蔡邕选择动手杀汉灵帝又或是其他什么人,可能蔡邕没有这个魄力的……

    另外,蔡邕提起这个事情,似乎也有一些针对于当下关东士族的感慨,就连刺客都有忠义之心,而这些平常张口闭口都是大义的人,所作所为却未免让人有些不齿。

    但是蔡邕这样的言辞,让斐潜心中有了一些不好的感觉。

    斐潜道:“如今洛阳之地纷争并起,君子尚不立于危墙之下矣!昔日齐侯侵蔡,蔡溃,遂伐楚,时楚不敌,楚子使屈完如师,言若以德绥,准敢不服?若以力取,则虽众无用矣!与当下何异?今城中无德,城外无义,师傅又何必自缚于此耶?荆襄鹿山之下,潜尚有木屋一座,虽无精细之器,但有鸿儒论道,且却案牍之劳,可调绿绮之琴,岂不美焉?”

    斐潜离席而拜,道:“恳请师傅三思!”

    蔡邕闻言,没有话,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斐潜真心有些急了,这个老头子,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蔡邕呵呵一笑,道:“此事……暂且后议……”

    还要后议!?

    斐潜差点连亚灭蝶都叫出来了,还想再劝一劝的时候,蔡邕已经伸出手来制止了斐潜的言语。

    见一时之间无法动,斐潜也只好不再了,不过幸好蔡邕蔡老头子并没有一口就回绝,让斐潜心中多少还存有一些希望……

    就在斐潜劝蔡邕的时候,李儒看着手上的战报,竟然有些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牛辅你究竟在干些什么?!

    身为领军大将,率领的又是西北精兵和中央禁军,竟然打不过一群器械不足的山匪!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相互推诿,相互拆台!

    李儒闭上双眼,咬了咬后槽牙,将胸口的一股郁结之气生生的吞了下去,恢复了平静,慢慢的道:“令牛中郎将领本部兵马至陕地屯扎……另诏徐中郎将至此议事!”

    在一旁伺候的侍者连忙答应,前去传令。

    李儒当然知道西凉兵和并州兵、中央禁军之间有矛盾,而且这个矛盾也是李儒有意纵容之下产生出来的,一是作为手持杀人之器的气血旺盛之士,不能没有对手,若是长期找不到对手,就会钝化失去锐气,因此在没有什么外敌的时候,内部的相互竞争也是保持部队活力的一个手段;二是因为比如并州军团原本都是在吕布一个人的统领之下,中央禁军也是多属于何进原先的部下,这样太过于危险,万一出现一些问题就难以处理,还不如先期就借着一些矛盾,让这些并州兵、中央军遇到一些窝囊的事情,然后自己再派人出面收场,收买兵心,以此来打乱拆散这些人手中的军团……

    但是这个牛辅……

    李儒叹息一声,真是想当官想昏了头了!

    不是李儒不清楚原本这些西凉军官渴望晋升官职,而是李儒有战略上的需求,暂时不能提升这些人的官职!

    一个手上只能控制几百,最多千人的正号将军,和一个可以调动几千上万人的中郎将,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没有真正能够控制兵权的将军有什么用?

    况且李儒需要用这些比较高等的官职用来收买其他派系的武将,甚至用这些非常诱人的职位分解消化其手下的军队,就像对付吕布一样……

    但是这些愚钝的蠢货……

    李儒不是没有和牛辅过,但是估计牛辅还是没有能够忍住,临战之时竟爆出西凉军与中央军相互配合不当,被白波军抓住了间隙,随后又互不救援,只想着让对方去迎战,导致了溃败。

    李儒非常清楚此时传出一个董卓军队被黄巾残匪打败的消息会带来什么后续的变化,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去杀一杀因此产生的一些非分之想,将那些刚刚燃起的火星全数扑灭……

第二一九章 净与化() 
在蔡府之后厅中,斐潜闭着眼,静静的听着。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斐潜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似乎也巧合,那一日斐潜向蔡昭姬辞别的时候,蔡昭姬就是在以琴声相送,而这一次重返蔡府,也是遇到了蔡昭姬在弹琴,似乎又是在以音相迎。

    跳跃的音符在房榭楼台间盘旋,如同调皮的精灵,在相互嬉笑打闹,留下一串串欢快的歌声笑声……

    斐潜这一路上所有的疲惫,似乎都在这一刻被轻灵的琴音,洗涤的干干净净。这一路见到了太多的计算,虽然并没有兵刀上的风险,但是言语上的交锋以及思想上的碰撞,确是实实在在的消耗了斐潜太多的精力。

    人,是一种容易膨胀的生物。

    这种膨胀,不是指身体上的胖,而是心灵当中的妄自尊大……

    为什么有人,只有当懂得越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懂的其实很少,而那种到处去指手画脚,见到什么都要表一下所谓高人见解的,多半还是处于只是了解一个皮毛的状态。

    斐潜对于此,深有体会。

    这一路,遇到的包括曹操在内的那些人,夸夸其谈者有之,隐藏不露者也是有之,虽然也许是言语表达能力上可能会略有差异,但是实际情况中,那些动不动就你错了,实际应该是这样那样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浅薄之辈……

    能曹操不懂得形势么?

    能曹操不善于表达么?

    但是斐潜在酸枣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看见曹操在默默的听,静静的想,极少跳出来对某人又或是某种言论进行批驳和指责。

    而经常引经据典动不动就大肆品论的人,就数孔伷根做得最多了……

    而这些浮躁的事情,竟也多少影响到了斐潜,导致了他的思维有些失之缜密,所以在崔厚家眷的事情上才会出现了明显的一个纰漏。

    但是现在,在蔡昭姬的琴音下,斐潜因为这段时间遇到的这些人和事,而变得有些急躁不安的心,终于是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斐潜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全心全意的沉浸在蔡昭姬的琴音之中……

    在琴弦上轻挑慢抹出来的声音,叮叮咚咚的,就像是天空中忽然开始飘落起点点的雨丝,这是春天的雨,滋润且温柔……

    春雨轻轻的滴落在叶面之上,而在漫天的细雨当中,树木和花草都在春雨当中尽情的欢快的歌唱,尽情的在雨中伸展着自己的身姿……

    真是一场好雨,似乎也将人的内心沾染上的那些尘埃洗去,焕出原本的容颜,不再有勾心斗角,不再有尔虞我诈,只留下那最本质的纯真……

    一丝笑容慢慢的在斐潜脸上浮现出来,这个笑容是那么的自然真切,那么的从容温和,仿佛就是春天温暖的阳光映照在脸上一般……

    琴音逐渐的婉转变得轻柔起来,仿佛雨意渐收,细长的抹音就将是微风在轻轻的吹拂,旋即一个长长音符跳了出来,俏皮的在面前滑过,然后越飘越远,最终余韵袅袅散失到空中……

    一曲终了,斐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微微笑着,正巧看见蔡昭姬也带了一丝的笑意,晶莹剔透的眼眸也看了过来,两个人竟然同一时间张口道:

    “师姐,别来无恙?”

    “师弟,别来无恙?”

    与蔡府中的温馨不同,刚刚从李儒那里领命出来的徐荣一脸的阴沉。

    徐荣是辽东人,却因为得罪了当地豪强不得不流浪到了西凉,在董卓的手下,累计军功升任了中郎将一职。

    这一次牛辅被白波军打败,也是出乎了徐荣的意料之外,毕竟牛辅是董卓的女婿,所带领的西凉军也算是一流的军备的勇猛之士,但是就是在一群黄巾残匪面前败下阵来,简直让徐荣难以相信。

    也正因为如此,徐荣在领到了李儒命令之后,才越的觉得肩头之上这个担子沉重无比……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简直是大胆无比,徐荣也是不得不佩服李儒的敏锐察觉力。现在关东联军大部分在酸枣屯兵不动,洛阳东出之路被堵得严严实实,但是在东南方向上,却因为袁术的部分兵力向南转移到了宛城一线,而孙坚所部却在梁东,导致暴露出了一个的破绽。

    这个破绽就是颍川一线……

    原本南阳距离颍川非常的近,若是颍川被攻击,南阳的袁术就可以率兵北上切断归路,两下夹击之下,董卓之兵必然是一个大败的结局。

    但是现在就不太一样了,袁术部分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宛城,南阳的兵力南移,就导致和颍川的距离无形中就被拉长了,这样不管是得知被袭击的信息又或是起兵救援,都将被拖延了不少时日,因此就给予了李儒一个操作的空间……

    还有一点很关键的是,颍川原本是有豫州刺史孔伷坐镇,虽然孔伷不见得懂多少兵事,但是毕竟是关东一代的名士,别的不,临时统率一下,布号令还是会有人愿意听的。

    但是现在孔伷在哪里?

    居然抛下自己的大营,去了酸枣!

    这样一来,颍川大营一没有援军,二没有人坐镇,就成为了孤悬在外的一块肥肉……

    徐荣想起李儒最后的叮嘱,心中也有些凛然,这一战,就是要出其不意,战决!若是被拖出脚步,不管是酸枣的军队还是宛城的军队,只要任何一方扯住徐荣的后腿,就会像跌落沼泽之中一般,不管如何挣扎,也是注定死亡一途。

    至于梁冬一线,李儒让徐荣不用担心,他自有安排。

    最关键的是,这一战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攻打颍川,侵占颍川的地盘,而是为了消除牛辅战败的不良影响,所以,此战必须要赢,而且还必须是一个让关东士族听到了,都会惊悚的胜利……

    所以,就要动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了。

    徐荣板着脸,紧紧皱着眉头,心中却有点无奈,谁让他是西凉军中唯一的外来将领呢?这种脏活也只有他来做了……

第二二零章 追讨(为愤怒的六一书友加更)() 
颍川太守李旻新得了一口宝剑,正擎于手中细细欣赏。  宝剑寒光逼人,剑脊之上细细的鳞纹仿佛卷云一般,吞口也是雕刻着一只睚眦,形象传神。

    李旻越看越爱,竟不由得站起,轻轻舞动起来,一边舞动还一边高歌:“动寒光兮日月藏,生平愿兮展所望,建功名兮守家乡,觅封侯兮战四方!”

    大袖翩翩,又是舞又是跳,倒也有几番高人的气度。

    豫州刺史孔伷前往酸枣,于是也就将军营的一干事务委托给颍川太守李旻来掌管,可惜李旻文学政事上还是颇有一些的才能,但是对于战争这件事情么……

    在李旻内心中甚至觉得有一些的兴奋和期待。汉代爵位当中最为崇高的就是以军功封爵,这种爵位份量极重,就算是个的关内侯,遇见什么县侯乡侯的甚至底气上也不会差多少。

    而且开疆辟土也是李旻一直以来存于心中的梦想,在他读到一些古人的战争事迹,又或是看到了朝廷下的一下邸报中对于战事的描述,总是觉得也不过尔尔。

    尤其是看到那些打了败仗的,更是捶胸顿足,虽然没有破口大骂,但是心中那种你要是做不好就死开,让我这种懂的人来的思想却占据了绝大部分……

    这一次孔伷委托他代为管理军营,李旻也兴致勃勃去了几次,每每站于高台之上,指使着兵甲按照自己的从书中找来的军阵,分成队列左右穿插移动,演练了几日,很是吃了不少的尘土之后,待军阵变换已经颇为纯熟了,心中便不免有些得意,觉得此样的军甲虽然不一定能够称得上是强军,但是相信也不会相差多少,可供驱使之用,只等待上战场了。

    正当李旻在自我欣赏的时候,厅外张安走了进来,手中拿了一份斥候的情报。

    李旻将宝剑置于桌案之上,接过了情报,一看之下,不由得大怒,高声喝道:“简直欺人太甚!祸国殃民!祸国殃民之辈!”

    怨不得李旻生气,因为情报上是写着董卓派了一些游骑四下罗掠,竟然跑到了颍川地面上来了,有几个村庄已经是惨遭毒手……

    从情报上来看,似乎是由一个徐姓将领所带领的兵马,斥候侦查到的游骑是分为三个部分,大约每一个部分只有二百余人,交叉围绕前行,正往阳城而来……

    阳城简直就是之前李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