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赵云才会跟刘和表示歉意。
“来人!将斥候派出百里!多张旌旗,号称人马五万,进军冀北!”赵云下令道。先完成征西将军斐潜的战略部署再说,至于其他人的方面,赵云也就只能说一句抱歉了。原本赵云就极其厌恶鲜卑人,这一次若不是有利于征西将军计划,赵云是根本不会和鲜卑人假以颜色。
毕竟在害的自己家破人亡的拓跋力微面前,若是再给赵云一次选择的机会,赵云依旧还是会这样选。
赵云来到了堆放鲜卑人人头的京观之前,将手中的干枯草环放到了京观之前,然后站起身,翻身上马而去,背后的披风伴随着上下飘动,背影似乎看起来轻快了一些……
然而赵云也没有料到,他的选择最终还是未能如他所想的那样,还可以顺顺利利的完成征西的北线计划……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对于袁绍来说也是一样。
袁绍这两天,心情非常烦躁。
南线全线崩坏的消息传到了这里,而且让袁绍更加愤怒的是,淳于琼竟然就这样折损了!
淳于琼虽然不是什么武勇无双的战将,但是这么多年来也是算是袁绍军中的宿将,具备一定的威望……
更重要的是,淳于琼一死,就意味着从此开始,除了一个高干之外,便再无第二个袁绍嫡系武将!尤其是在掌管辎重后勤方面,淳于琼是唯一能让袁绍完全放心的武将,而现在……
淳于琼死得真的是太过于突然,导致袁绍无法立刻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安排,只能是下令让高干迅速赶往邺城,负责起收拢兵卒,协调辎重,补充后续粮草,控制后方兵卒的责任,而自己则是领着兵卒,朝着上党壶关的方向和颜良汇合。
该死的征西将军斐潜!
袁绍从未像现在这样的痛恨一个人,痛恨这个原本在雒阳之处的无名之辈,痛恨这个曾经自己眼角瞧都瞧不起的家伙!
竟然将堂堂的袁氏之子逼迫到了如此的地步!
该死,该死!
然而袁绍骨子里其实也是一个倔强的人。
想想也是,若是随遇而安的性格,也就自然不可能有太大的野心。历史上纵观千古,倒真是没见到几个随遇而安的个性可以成就大业的。
再这样的局面之下,袁绍不仅是没有因为南线的崩坏而产生退兵的想法,而是加紧了对于中线上党壶关的攻击力度。
“大将军有令!今日必须攻克山寨!卒退,伍长斩之!伍长退,队率斩之!队率退,屯长斩之!屯长退,曲长斩之!曲长若退,校尉斩之!校尉若退,大将军亲斩!”
督阵的兵卒嘶声力竭的吼叫着,挥舞着血淋淋的战刀,脚下倒了几名退下来得溃兵的尸首,敦促着兵卒不断的向着山寨发起冲锋!
袁绍的兵卒活生生的顶着征西的箭雨冲到山寨的塞墙之下,一部分在离塞墙十余步的地方站定,仰起脸,用弓箭进行反击,一部分人直接冲向塞墙,七手八脚的竖起云梯,而跟在后面的第二纵队的袁兵还不等云梯立稳,就有人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握着刀,跳上云梯,迅速攀爬。
大将军袁绍亲临一线进行督阵的效果,确实很有效。
不管袁绍的兵卒是用弓箭进行反击,还是踩着云梯强攻,以下攻上,怎么都是处于弱势,而且山道又不好走,展开面不大,意味着在后线预备的部队也不可能很多,但是这些袁军没有一点胆怯的意思,舍生忘死的向前,时不时有袁兵惨叫着倒下,但是依旧不断的有其他的袁兵涌上来!
毫无遮蔽的袁军弓箭手在征西将军的兵卒射击之下,不断栽倒在地,但是下了死命令的却无路可退,只得是咬着牙站在箭雨流矢当中,尽最大可能的还击。
而攀爬山寨的袁兵更是惨烈,就在几个呼吸之间,就接二连三的被石头和檑木砸中,惨叫着摔下云梯,跌到山寨脚下那些被烧成黑炭的尸体堆当中……
这些烧焦的尸首,则是前几波的袁军残骸。许多尸首皮肤已经完全烧焦,粘附在熟透的肌肉之上,跌落的袁军有的撞破了这些焦化的尸首皮肤,尸体内滚烫的体液在压力之下喷溅出来,灼烧得一头一脸,瞬间烫起硕大的水泡,惨叫着捂着头脸跌跌撞撞的才没有跑出几步,就被后续冲上来得袁军撞倒在地,旋即被踩踏在了血泥之中……
袁军的疯狂让斐潜和贾衢压力极大。
从袁绍亲自统军,不计损失的疯狂进攻以来,斐潜和贾衢已经陆陆续续的放弃掉了一路上的两三个临时性的山寨,退到了这个早期就建好的半永久性的山寨之内,借助相对来说比较结实的土石墙体,抵御着袁军的攻击。
然而,袁绍的这一次极其凶残的进攻,确实也敲打在了斐潜的薄弱环节,就是整体兵员数目较少。如果单单是看战损比的话,自然征西将军斐潜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绝对数量的兵卒损失上面,这么些天下来,也渐渐的逼近了斐潜所能够承受的底线。
毕竟人不是机器,纵然是机器也需要加油加水什么的,更何况是在高强度的冷兵器战斗的环境当中,不管是体力还是精神,都是消耗的非常快,纵然采用了轮换战术,但是越到后面,轮换的间隔休息时间便越来越短,轮换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如今征西兵卒已经无法好整以暇的对不断涌来的袁军进行打击,就连在山寨寨墙之上的弓箭手和弩手,也出现了不少因为力气不足而导致的空射,同时弓箭手弩手也在袁军的疯狂反击之下,逐渐的出现死伤,如此一来远程打击的力量就不断的下降,带来的就是负责近战的兵卒面对的压力不断的提升。
在最前线的征西兵卒,或手持盾牌战刀,或者拿着长矛,对着任何一具架上来得云梯猛砍猛扎,极力不让袁军登上山寨的寨墙,但是毕竟山寨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城墙,不管是高度还是阔度,都是有些逊色,若不是山道难行,不好展开,在这样急剧的消耗战当中,斐潜和贾衢恐怕早就承受不住了。
双方的兵卒在山寨上下展开了残酷的争夺,不时有人被箭射中,被矛刺中,被刀砍中,发出凄厉的惨叫,摔下云梯,或是跌倒在地,更有不少人伏尸于此,血水汇集,甚至连地表都吸收不了了,形成一个个血池。
斐潜很想继续拖延抵抗,让袁绍的兵卒的伤亡再多一些,可是目前的局面确实让斐潜有些头痛。
袁绍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他爆发出来的能力,就连斐潜都有些害怕……
在汉代信息完全不流畅的情况下,斐潜不可能立刻获得关于远端战场之上的消息,也就无从判断具体的战场走向,只是感觉到了中路袁绍大军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压力。
是不是之前的计算错误了?
难道说太史慈和赵云都失败了?
南北两路的战略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
如果继续后退,也就等于是只能扼守壶关了,而壶关则是最后一道防线,若是壶关再撑不住……
现在应该怎样做?
许多问题盘旋在斐潜的脑海当中,但是山寨上下持续不断的拼斗和死亡,却不断催促着斐潜要尽快做出决定……
第1429章 天崩山地摇()
这一个山寨,是卡在太行山山径东西方向上的山道狭小之处建立起来的,虽然不至于像是什么函谷关,壶关等关隘的地势险要,但是也不是那么好攻陷的。
寨墙依托着山体,只有东西方向上的两个寨门,在山寨的内部山体区域,依托山势搭建起厅房和哨塔,还将几个原本的山体上的天然小山洞重新扩大少许,作为存储粮草和一些重要物资的场所。
袁绍兵卒从东向西攻打,拥堵在山道之上,进退不得。除非袁绍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去绕道,否则只能走这一条山道才能出太行山区。
因此袁绍对于这个山寨也是志在必得,进攻十分凶猛。
斐潜对于南北两路搅乱冀州的战略虽然有信心,但是在汉代完全没有即时通讯的情况下,对于战局的变化,也只能是七分靠猜测,三分靠赌运。
山寨寨墙之处,双方兵卒时不时有人倒下,厮杀声和惨叫声,与战鼓声混杂在一处,惊天动地的在耳边汇集在一起,就连斐潜的思绪也被这些声响敲打得断断续续,难以连贯的进行思考。
贾衢作为前线的指挥官,一方面要鼓舞兵卒士气,一方面也要及时调配兵卒轮休,连日下来,嗓子都喊哑了,依旧坚持在一线。
这一场战役,不管是对于斐潜还是贾衢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阳光炽烈,血气蒸腾。
斐潜攀爬到了山体的高处的一个巨岩之上,处手搭凉篷,遮住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才能大致上分辨出远处袁军主阵,在袁氏旌旗之下,那个正在指挥着兵卒的身影……
想必是袁绍也在远处观测着这里?
上一次见到袁绍,依旧看他鲜衣怒马,招摇过市,而自己则是避退三舍的路人甲路人乙,而现在,双方却处于同一条线上,相互搏杀……
可惜了,若是再多一些时间,就能将单通望远镜做出来了,也就能看清楚远处袁军本阵具体什么样子了,至少可以看一看袁绍现在的表情,想必是相当的精彩,也可以作为自己判断南北战线发展的一个依据。
单通望远镜的原理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对焦。这玩意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毕竟光轴和焦点不能汇集在一起的话,望远镜就是个笑话。
黄氏工房里面的工匠,为了琢磨出怎样才能确保对焦,已经消耗了不少水晶了,或许今年年底,或许明年也就差不多了,但是现在,还是只能凭借着肉眼来看。
山寨之上的喊杀声渐渐小了下去,说明又是一波的袁军进攻被打退了……
“袁本初学乖了啊……”斐潜叹息着,对着走过来汇报战况的贾衢说道,“这么长时间,都不肯派大将攻城,只是派遣兵卒消耗……”
贾衢笑了笑,抹了抹头上的汗水,泥灰和汗水一道道的,加上皱巴巴臭汗一身,让这个原本儒雅的青少年就像是一个难民。“哈哈哈……袁本初也不是傻子,吃亏了,也就聪明了……”
当然,若是说外表形象么,斐潜自己也是好不到那里去。就不说什么灰尘和汗渍了,这些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斐潜觉得身上头发里肯定有不少的虱子,正在欢快的爬动吸血,可惜自己完全没有空闲去打理一头的长发,只能是忍着……
该死的战争!
所以说,就单单从生活条件这个方面上,斐潜也确实佩服袁绍,毕竟袁氏子弟,一出生就是娇生惯养,但是袁绍依旧能这样坚持亲临一线,和大头兵站在一起,忍受着风吹雨打,泥沙虫咬的军旅生活,这对于如今已经是大将军的袁绍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至少比袁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斐潜望着远处,微微叹了一口气,也有些无奈,特意一直留下来三十人的弩手,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知道斐潜这里的强弩阴人很厉害,所以袁绍派出来在战线最前的,最大的军官也就是屯长级别,其余的较高级别的将校全数都在后面督战,更不用说像是袁绍颜良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了,导致斐潜手里的这张牌,憋了半天就是没机会打出去,多少有些郁闷。
袁绍亲自一线督战领军,确实是让袁兵爆发出了高达百分之两百的实力,不仅给斐潜的山寨阵线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在远处山阜上下,对于袁绍的保护也是相当的到位,里三层外三层的全都是袁绍的亲信护兵,几百米内有些树木,也都尽数伐倒了,根本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也就是说,就算是斐潜有暗中派斥候哨探,企图潜藏着,等袁绍抵近了搞一个什么斩首行动,成功的几率也几乎是为零。
哎呀,不好办啊……
斐潜眯着眼,向贾衢招了招手,让他跟自己一样坐在岩石的边缘处,看着远处也在休整的袁军兵阵,轻声说道:“袁本初如此不恤兵卒,日夜不停督促强攻……多少有些不太正常……”
贾衢闻言,沉思了片刻,颇为振奋的说道:“主公之意是……太史、赵二位将军成功了?”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某只是如此猜测……不过……也有可能是南北都失利了,导致袁本初可以放心大胆的强攻此处……”
“什么?”贾衢吓了一跳。
斐潜嘿嘿笑了两声,说道:“不过可能性不大,若是南北两线都失败了,按照袁本初的性子,此时应该大肆宣扬,肯定会派遣兵卒阵前喊话……不过么,也说不准就是……”
这倒也是。
虽然斐潜心中有六七分的把握,但是万一呢?
这也是谁也不敢打包票的事情。
如果真是侧翼胜利了,那么面对袁绍如此凶狠的攻击,撤退到壶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斐潜和贾衢基本上还可以保证安安全全的退回壶关去,以空间换取时间,将袁绍的战线拖长,就算是失去了这里的山寨,问题也不大,毕竟两翼崩溃的袁军必然不可能坚持得了多久。
若是猜测错误,袁军两翼的局面并没有那么败坏,或者说是还处于僵持的状态之下,那么斐潜这里轻易撤退,就等于是白白拱手让出了这个重要山寨,助长了袁军的气焰。
如果局势更加恶劣一些的话,如果斐潜坚持不撤退,两翼又不利,等到自家兵卒体力消耗很大的时候再向着壶关撤退,恐怕不仅是难以为续,就连壶关恐怕也不好保全了……
太史慈,赵云。
赵云,太史慈。
这两员历史上的猛将,真的能撕扯开袁军两翼的血肉,让袁绍疼痛难忍么?
远处的袁军乱哄哄一片,但是很明显并不准备就这样放弃,而是还要趁着天色尚未完全昏暗之前,再来一波……
山道什么的其实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问题是在袁军正式组织着要攀爬山寨寨墙的时候,却往往被山寨之上抛下滚木擂石,打得是臂断腿折,梯毁人亡。山寨,自然不可能少了山石,虽然消耗也大,但是一开始的储存量也不少,所以一旦袁军架上的梯子什么的被砸断,袁军也就只能是发一声喊,狼狈而逃了,谁也不是汉代蜘蛛人,没办法空手爬山寨寨墙,然后整理败兵,重组阵列,又得花费很长时间,斐潜这些兵卒也就自然得到一些宝贵的休息的时间。
纵然如此,消耗依旧难免。
或是力气不足,或是临战可能准头失常,又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导致总有几次云梯被架上了山寨寨墙之上,这个时候变纯粹变成了冷兵器的铁血磨盘,斐潜也大多只能是在后方眼睁睁的看着……
袁兵纵跃上了寨墙,附近的征西兵卒齐齐用刀枪扎砍而至,袁兵在袁绍的铁血督战之下,也是激发出了凶悍的气息,往往都是怀着拖一个垫背的心理冲杀上来,因此虽然装备不良,甚至连格斗训练都不是很足,躲不过当胸扎来得长枪,便用两败其伤的方法,或者砍杀,或扑拽,总之若是被袁军抓住了空档,征西兵卒也是要赔出一条性命出去。
再加上山寨之下的袁军弓箭手始终没有停下向上抛射进行骚扰,射得多了总有些流矢摸中了奖,因此斐潜手下的兵卒的伤亡也逐渐的攀升……
身旁同伴中箭而毙,与中刀而死,鲜血横流,惨叫残喘,给兵卒造成感观上的刺激是很大的,要不是斐潜的手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