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胡骑跟在马腾身后,也有样学样的大呼小叫起来,一时间甚至盖过了马蹄的闷响,传递得很远很远
在马腾往新丰赶来的时候,李傕却站在新丰县城城头之上,按着城池的垛口,脸色阴沉,就连在其身后的簇拥护卫的亲卫,个个脸上都有一些凝重之色。
潼关的事情,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
所以当这些人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着两面作战的时候,这些跟着李傕而来的兵卒,说没有任何的担心和忧虑,那自然也就是不可能的。
虽然之前在长安城下,也狠狠的见上了一仗,但是并没有多少的惨烈,而现在潼关的传来的惨烈消息,那种拿人命往城头不管不顾填埋的做法,让李傕他们对于这些山东士族的看法又有了一些改变。
任是谁,只要不是脑子犯浑的,面对一群不要命的冲上来的时候,总会有些心中毛毛的,不是么?
西凉兵确实是比较的骁勇,但是并不是代表他们就可以无视刀枪,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会受伤不会死亡,因此当斐潜南下的消息一传来,他们就立刻觉得棘手了。
同时要对抗东面和北面的军队,这样的局面顿时就让李傕手下的兵卒觉得这一次恐怕并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了,这一场战役恐怕就不想他们之前想象的那样,可以一战而定
李傕看着新丰城下的自己的部队,这人马只要是上了千,看起来就相当多了,加上新丰并不是一个大城池,所以城池当中也一时之间容纳不下多少的兵马,只能是依据着城池先做了个营地。
来来往往的斥候轻骑,三五成群的向远方跑去,将最新的信息带到了这里,虽然李傕有下令不让消息扩散,但是这种事情,难免有些人凭借着相互之间的交情进行询问,然后必定有人忍不住,神神秘秘的便说:“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千万别跟别人说”
于是之下,就没有什么能够完全保密的了,周边情形的消息也逐渐在李傕部队当中散布开来
第九四一章 混乱的局面()
新丰县城下,西凉的大营在城下扎了老大一片地,虽然依旧刁斗森严,哨号严谨,但是军心和士气,似乎和刚刚取下长安的时候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
军队依旧是这一只军队,兵卒依旧是这些兵卒,但是面前的形式却已经大不相同。昔日在长安城内外,在未央长乐两宫之前耀武扬威,似乎已经是这一只西凉边勇们的最后荣光了
先是粟城一败涂地,再是潼关要隘失守,现在已经是颇有些四面楚歌的形态,要不是李傕还在,对于现在的西凉兵来说,恐怕早就有生出收拾包裹,远远的离开长安三辅,回到西凉去的打算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西凉下面的羌人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的传言,说是其实在西面的五丈原,也是已经落败了,让马腾和韩遂收拾了一顿,更是无力抵抗了。此言一出,就连原本的西凉老卒都有些惶惶不安,他们虽然对李傕来说多少还算是忠心,但是在多的忠诚也根本抵抗不了三面的夹击啊,眼下这个恶劣的局面,又将有什么出路?自己在长安抄掠而来的浮财怎么办?更不用说失却现在的根基之后,这个西凉的大旗,又能飘扬多久?
一时间军中议论纷纷,浑然没有了刚刚从长安出发时的精气神,人人垂头丧气。要不是李傕多少还有一些威望,说不定就已经是濒临解体了。
随着这些流言的延伸,新丰城内外的兵卒更是有些心慌气浮起来,每个人都在关注着李傕,都在等着李傕多少拿出一点应对的办法出来
可是李傕这两日却只是在城池之上来回巡查,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布置计划,更不用说发兵调遣之类了,只不过在巡查到了新丰城西侧的时候,李傕往往会驻足许久,仰头眺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样。
然而今天,新丰城西,出现了一队斥候人马,马蹄翻腾起一列黄沙,径直往新丰而来!顿时引得新丰城下大营哗啦啦的开出去了一队游弋的队哨,拦住了远道而来的斥候之后,盘查了一阵,便领着至往李傕所在的城头而来。
斥候来到李傕近前,拜倒在地,从胸甲当中取出了火漆封好的一个小竹筒,双手奉上。
李傕略略查看了一下火漆,便有些心急的破开竹筒,取出其中巾帛,展开一看,才略略扫了几行,眉头便宽松了许多,脸上也带了一些微笑
李傕将巾帛一收,忽然一甩大氅,掉头便往城下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击鼓!传令!升帐!”
轰隆隆的战鼓之声响起,李傕军中的大小军官连忙从各处汇集而来,到了李傕的大帐之内。
李傕微笑看着帐内的人员,这些人员同样也是自己的心腹亲信,甚至还有一大部分是自己的族人,等轰隆隆的鼓毕,点卯过后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是不是都以为某如今没有战心了?”
“”众人猛然抬头看着李傕。
李傕也没有等人回答,而是径直继续说道:“是不是都以为,当下的局面已经是不可挽回了?”
大帐之内的众人左右看看,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李傕仰头哈哈大笑,向着东方一指,朗声说道:“有何不敢直言的?不仅是你们,恐怕他们也会以为某无心作战了!”
笑了一阵,李傕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拢了起来,眉眼之间散发着一种冷酷的意味,从牙缝当中迸发出来了话语:“长安是我们的!谁也不能抢走!不给这些家伙们一点教训,他娘的就以为我们好欺负!多少年了,你们在苦寒边疆难道还没有待够?现在就要拱手交出长安城,重新回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你们他娘的就心甘情愿?就算我真的带着大家带着钱财躲开,在别处竖起旗帜,又能在活多久?现在这山东之人才多大的军势,难道你们就以为某胆寒了?笑话!真当老子这么多年沙场,都是混出来的不成?”
李傕腾的一下站起,恶狠狠的环视众人,说道:“想要活得好,只有靠实力!这一场不打赢,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只是死路一条!只有打败这些家伙,我们才能立足!就凭这三辅之地,那里不会比西凉好上千倍万倍!这是我城池,这就是我们的土地,谁也别想从我们手中抢走!谁他娘的敢伸爪子,你们说说要怎么办?”
“剁他娘的!”众人想都没想,便习惯性的应答道。
不管李傕之前的话语,听起来是不是符合实际,是不是有的放矢,但是至少在大帐内的众人眼中,李傕依旧威风豪气,仍不减当年,众人于是都精神一振。
李傕将军果然没有意气衰颓,只要这口气还在,这腰杆仍然不垮塌下来,那么士气就不会差,这一战,就还有的打!这大势,也许还有可为!只不过,这李傕将军的信心到底如何而来,眼前这个糟糕的局面,到底怎样才能找出一条胜利的道路?
李傕笑着,神色轻松的说道:“你们都是跟着我多年的心腹,也该给你们先招呼一声了如果某所料不错,这大变之机,就应该在这几日了”
李傕的话音刚落,大帐之内的众人腰背就挺直一些,有些性子鲁直一些的,便忍不住抢先问道:“将军,什么大变之机?”
李傕哈哈一笑,朝脚下指了指,说道:“这个地方,如果按照那些掉书袋的家伙们来说,就叫做嗯,四战之地!绝对是一个不适宜防守的地方!但是事情有一必然有二,这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固然防守困难,哈哈哈,他们想要防守也同样的困难!”
“这些日子为何我们憋屈,就是因为我们的骑军不得不留在五丈原!所以导致我们手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给这些家伙们颜色看看!而现在,哈哈哈哈,情况变了!”
大帐之内有的人反应快的已经猜到了是什么,忍不住就说道:“难道是我们在五丈原打赢了?”
李傕抽了抽嘴角,扫了那个家伙一眼,继续说道:“比打赢更好!马将军已经同意与某携手,一同作战,现在领了三千骑军,已经过了长安,不出两日,便可至此!不仅如此,原本在五丈原的兄弟也会陆续赶来,如此一来,我们的兵力便是占优!”
大帐之内众人略略安静了片刻,像是消化了这个消息一样,然后瞬时轰然炸开,每个人都喜形于色起来。
李傕冷笑道:“这些山东之人,想要这长安都想疯了!他们皇帝也要,大小文臣武将也要,甚至连我们这些西凉士卒也他娘的想要!一个个嘴上说得好听,什么匡扶社稷,家国大义,其实全部都是想着升官发财!粟城,潼关相继陷落,若是这些家伙齐心协力,现在就应该沿着渭水南北携手推进!哈哈,结果现在呢?一个屯在白水沟左右为难,一个还在郑县迟迟不攻城!这互相掣肘的情况,你们还看不出来么?”
“都是想要捡便宜,都想让别人打头阵,哈哈哈,这些山东之人无非就是如此但也好,反倒是给了我们绝佳的机会!”
李傕猛的一击桌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说道:“这样的不能同心的部队,你们还害怕什么?他们要战,那么就战!我们便在此处,等着他们!这平坦之地,就是他们的葬身之所!我们西凉老卒刀头舔血的时候,这些家伙们还不知道在何处!难道你们会怕了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民夫不成?!”
大帐之内的大小军官轰然站起,用拳头拍击着自己的胸膛,甲叶碰撞之声,铿锵响亮,群情激奋的纷纷对于所谓的农兵表示了不屑之情。
李傕见状,也不立刻阻止,而是点点头,等到众人都说得差不多了,才指着东面,厉声说道:“山东之人会觉得我们这里好攻击,他们以为我已经是走投无路,毫无战意了!所以会在他们统军大将的催促下,仓促前来和我们进行决战,以便趁早将长安抢下来!而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在这一片平地之上,我们西凉骑兵还怕过谁?!这些山东之人若是敢来仓促求战,也就是我们将他们一举扫荡,赶尽杀绝的时候!难道你们还怕打不赢这样的战斗么?!”
李傕语调凌厉,眼神如电,只是狠狠的看着自己麾下这几名心腹军校士官,这些日子李傕也是满肚子憋得火起,今天总算是畅快了少许。大帐内的众人一个个仿佛都被针扎了一样,根根寒毛竖起,一个个站得笔直,原先略有一些的担忧和颓靡,早就一扫而空,每个人都神色激动,迎着李傕的目光,异口同声的说道:“我等不怕!还请将军下令!”
李傕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将目光延伸到了东面的远方,在众人乱纷纷的请战声中,沉声说道:“这两天给老子将战马都照料好了!该准备都准备好!等马将军人马一到,便即刻出发!到时候那个拖了后腿,军法从事,休怪老子不认旧情!”
“谨遵将军之令!”大帐之内的众人轰然应道。
抛下新丰摩拳擦掌的李傕兵将不谈,在此时的白水沟大营当中,斐潜却捏着斐敏的书信,皱眉着仔细阅读着。
“今有小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忧兢敬事,敬事则功,功而福至。明者处世,莫尚于中,若过骄奢,则祸至矣。曾有云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亦是此理。齐顷公始,藉霸之威,轻侮骄横,亏笑跋蹇,却获被鞍,遁服而亡。现擅举兵,侵扰朝堂,以下拒上,错之甚矣,才尽身危,辜负圣恩,诡时不逢,扼腕而叹。唯敬德老,定塞守疆,勤而抚之,以役王命,方增爵邑,流传清名”
文才不错,但是略有一些混乱,似乎是写这封书信的斐敏,心绪不宁一般,但是其中的意思大概还是看得懂的,只不过这一封书信,并非一封简单的家书,而是表明斐潜的叔父斐敏,现在落到了李傕的手中
看完了,斐潜默默的将这一封斐敏的书信放到一边,然后问站在下首的李傕派遣而来的使者说道:“此书信已阅,可有其他交代?”
李傕派来的使者拱拱手说道:“池阳侯亦知斐侯一片为国忠心,然恐受宵小所蒙蔽,故而请太中大夫修书以告,别无他意”
斐潜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使者这些刚刚说出话语都是一些套话,重点根本就不在这个上面,果然在说出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之后,使者话风一转。
“如今太中大夫临危受命,蒙承圣恩,领军屯于新丰,以防宵小作乱望斐侯体恤苍生,暂休刀兵,所请所求,盖无不允”使者嘴皮子自然就是要选择利索的,但是太过于利索了也烦,其啰啰嗦嗦一大堆,只有两句是重点,一句就是斐敏在新丰“领军”,一句就是要斐潜休兵。
斐潜默然片刻,说道:“此事,某知矣,汝且暂退下歇息罢。”
使者拱拱手,拜了一拜,便跟着几名兵卒退了出去不提。
斐潜却有一些头痛,更多的是意外,没想到李傕居然会来这一手,这是几个意思?
别说在汉代,就算是在后世,争权夺利父子相残的照样多得是,就算是以礼为重,要开打之前必须先宣战,上了战场还要先行礼的春秋战国时期,下克上杀君弑父的也并不少见,更何况当下还有二袁在前面顶着雷
斐潜将书信交给了一旁的徐庶,说道:“此事,元直以为如何?”
其实徐庶也比较难以处理这个事情,因为毕竟着牵扯到了斐潜的家族,若是一个处理不妥什么的,多少也会有些瓜葛生出来。
徐庶考虑得比斐潜还要更多一些。
李傕的意思到底是要真休兵,还是变相的一种引诱?
当然不是什么高官厚禄的引诱,而是引诱斐潜转向进攻新丰?
毕竟出兵解救叔父,不管是在道理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说的过去,只不过同时又像是在进行缓兵之计,拿着斐潜叔父的名义进行相要挟,影响斐潜让其举棋不定?
徐庶将自己考虑的方面讲了一遍,然后问道:“不知君侯之意如何?”
斐潜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伸了几个手指头在桌案之上轻轻敲击着,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第九四二章 是队友还是对手()
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当然,猴子那个是例外。
问题是斐潜不是猴子。
神对手其实很好猜测,因为他始终做的就是最正确的事情,出现在最紧要的位置,下手狠辣,走位风骚,但是大多数时候就算是对手很强,只要自己不是太浪,终归送人头不会送得那么的直接爽快……
但是猪队友就不一样了。
后世玩游戏的经验千百次的告诉斐潜,与其相信猪队友,还不如去相信一头猪,因为至少猪的行为更好猜测一些。哼哼的时候就是饿了,喂饱了就自己跑去睡觉,直截了当,一点都不用费脑筋。
斐潜轻轻的用手指头敲击着桌案,从这一个方面来说,李傕的最终的意图么,其实也不难猜测。因为很简单,李傕不管做什么,最后都是要将斐潜这个对手消灭掉的,所以现在不论递送斐敏的写来的书信,还是使者那含糊的态度,其实都是为了削弱,甚至是为了消灭斐潜而做的准备。
只不过现在还不好确定李傕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怎么做就是了。
斐潜转过头,问徐庶道:“元直,若你是稚然,你会先选择对付我,还是会去对付皇甫将军?”
徐庶想了一想,然后说道:“若我是李稚然,我会选择偏弱的那一路……也就是皇甫将军那一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