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贾衢在哪一个瞬间做出了选择,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可以心安理得高枕无忧,毕竟干掉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当朝两千石的高管,地方的诸侯,甚至是意味着不仅和太原的士族对抗,还打了弘农杨氏的脸,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贾衢虽然是像平时一样,处理政事,但是内心当中的压力,确实是无以言表。
因此贾衢也就明显消瘦了不少,两边的脸颊的都有些往内收了些,毕竟还是一个年不满双十的人,这心里的抗压能力并不是说有就能有的。
太原和上党,就是整个山西高原的南北两端,也是处于农耕和放牧的分割线上,因此这里有充沛的水源和肥美的土地,从上古而来就一直是一块争夺激烈的地区。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个区域,所以说这里的土地是用血腥来浇灌的也不会差多少。
贾衢虽然是假太守之职,但是对于一个年不满双十的人来说,这样的职位起点已经是常人无法想象,所以贾衢同样也用十二分的努力来回报,处理政事也经常是到深夜。黄成劝说了几次,也是没有多少效果,便由贾衢去了,也是对于贾衢的勤勉称赞不已。
现在上党壶关区域,因为令狐家族好不容易才从太原的手掌之下挣脱出来,因此和斐潜为代表的集团有共同的利益方向,所以非常的配合贾衢,融洽的不得了,算是给贾衢减轻了一些负担。
但是太原的士族始终是上党的威胁。
关于这一点,斐潜在书信当中却没有多讲什么,只是让贾衢除了政事之外,另外也和黄成一起做好上党的兵卒招募和训练的事项,“以待不时之需”……
贾衢拿着书信,对于“以待不时之需”这六个字琢磨良久,却拿不定斐潜的想法是防御呢,还是准备进攻?是针对北面的太原方向呢,还是针对于南面的河内方向?
贾衢想不清楚,便让人叫来了黄成,想着黄成毕竟也是跟着斐潜较长时间了,另外募兵和训练也是黄成的主要的负责的内容,因此通个气的同时,也想知道黄成对于这样的六个字是怎么看的。
对于杨瓒之事,黄成倒是没有像贾衢有那么多的压力,倒不是黄成心宽或者疏忽,只是一方面黄成是荆襄人士,自然没有像贾衢有家土亲族的担忧,万一真有什么事情,黄成大可以拍怕屁股就走,而贾衢想要举家迁移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黄成经历过混乱不堪的黄巾之乱,也见过当时一些太守刺史以及达官贵人高门大姓,为了躲避黄巾贼兵,惶惶逃窜的模样,因此对于所谓的高贵人物已经没有多少的崇敬感和神秘感,更何况统兵领军,随时都可能在战场上死亡,见到了死亡的人也是贾衢的十几倍不止,因此基本上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
在黄成观念里面,斐潜这块并州之地是好不容易争下来的,虽然是斐氏,但是也有黄氏的一部分不是么,因此不管是谁,敢伸手就剁手,敢伸脚就剁脚,哪里来那么多客气而言?
因此黄成在看了斐潜的书信之后,对于贾衢的疑问颇有些不以为然,说道:“既然中郎有令,募兵训练就是,管他南下北上,到时候不就知道了?或许南北两面一起,也说不定不是么?”
“……”听到黄成这样讲,贾衢也有些无奈,无言以对。
南北不是仅仅方向上的不同,而且各种器械布置,城墙营寨等等的布置体系也不相同,对付北面的太原,就要在壶关之北寻找到一个前进的基地,驻防以及准备兵粮器械等各项物资,若是针对南面,则是要在太行山径上安插更多的岗哨,以及修建更多的烽火望台,这怎么能一样?
不过反过来讲,黄成所说的也有道理,既然不知道斐潜最终的意思是指向何方,那么两面都做一些准备吧,只不过这样一来限于人力和物力因素,就不可能像注重一面那样比较的完善了。
黄成看了看贾衢,忽然笑道:“……梁道啊,贾使君啊!你现在也是一郡之守啊,你说中郎的这几个字有没有一点择机而动的意思?好了,反正我是这么想的,随便说说,你也别在意……对了,我那边新幕了八百壮士,原先营中的粮草储备有些不足了,梁道你帮写个批文,再拨一些给我吧……”
“好。”贾衢点点头,转身写了一道粮草的批文给了黄成。
黄成也没有多少客气,抱了抱拳,便风风火火的告辞去府仓领粮草去了。倒不是黄成对于贾衢有什么意见,只是别看黄成外表憨厚的样子,但是肚子里面还是有点花花肠子的,既然斐潜强调了要募兵训练,那么很有可能就将来会有一些战事,早点多做一些准备,将兵卒训练的更强一些,就是现在自己最应该做的,至于那些费脑筋的事情,还是丢给贾衢去处理吧……
贾衢送走了黄成,回到了厅堂上,不由得摇头笑笑,整体来说,这一段时间和黄成合作,倒是也融洽,黄成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做事极有分寸,方才也是用半开玩笑的方式提醒自己。
就在此时,忽有兵卒前来禀报,说是黑山军浮云统领前来拜访,贾衢便让人将其请进大堂之上。
“……贾使君,得中郎怜悯,愿收某部众……”赵云生性谨慎,原本得到了张燕首肯之后,便可以直接带人下山,但是赵云却特地又来壶关一趟,跟贾衢再说明一下,以免得大量人员下山经过上党地界的时候引起什么误会,当然,如果贾衢愿意稍微支持一点路途上的粮草,就更好了。
贾衢听了,心中却忽然一动,倒不是对于赵云的怀疑,因为赵云所带的部众只是从壶关南面经过而已,并不进壶关之内,这样就不存在什么偷袭的问题,所以贾衢想着是赵云既然可以带部众下山,自然是得到了张燕的首肯,那么也就意味着张燕有意和斐中郎交好或是某种程度上的联手……
这样一来,在太行山脉活动的张燕,是不是可以成为斐中郎所说的那个“时机”呢?
第八四八章 风雅颂(一)()
就在赵云带着部众往平阳而来的时候,斐潜却在平阳的后院看着黄月英端上来的菜肴,不由得有些纳闷。
嗯,不是说菜肴不好,而是相当的不错了。、
桌案之上,一个主食,一个肉羹,一个青菜,虽然样式不多,但是数量上却是不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行军作战多了,斐潜少了一些书生气质,却增加了一些血勇之气,就连在汉代的食量似乎也是练出来了。之前在后世,斐潜吃一小碗米饭也就差不多有七八分了,而现在,七八个大包子下肚才有点饱的感觉。
今日的主食就是包子,虽然并不像后世那种各种添加漂白之下的白色小麦粉,但是也算是精致小巧,光看这个表面平整的样式,就知道用来做包子的小麦经过了多次的筛选和研磨之后才会有这么的细腻的粉末。
再看看这个肉羹,已经算是黄氏招牌菜了,虽然斐潜吃了好多次了,但是觉得黄月英确实是做的不错,至少是没有了现在汉代绝大多数的以羊肉为主的菜肴那种过重的腥膻味,而是突出了羊肉的鲜美,确实很美味。
还有一旁的青篙,切得细细,然后用酱腌制入味,虽然没有像后世那样大火翻炒,但是也清爽可口。
不管是主食还是汤菜都很好,只是,这个做菜做的越来越不错的黄月英,还是斐潜所认识的黄月英么
“吃啊,郎君,不吃就凉了哦”
黄月英坐在斐潜的对面,托着腮帮子,眯着眼睛,弯弯得就像是上弦的月亮,津津有味的看着斐潜吃饭,似乎斐潜这样吃,比她自己吃多少都香,都开心。
“好吃么?”
斐潜三口两口将羊肉包子塞到嘴里,没说话,只是鼓着腮帮子点点头,表示味道不错。
带兵打仗的时间多了,斐潜吃饭的模式,也是改了原本习惯,现在吃东西根本就是狼吞虎咽,像后世说的那样细嚼慢咽才对身体好啊,才有利于肠胃消化啊等等,都基本上丢到一边去了。
行军作战,有时候野外就是一层帐篷御寒,菜肴什么的,哈,哪有什么像样子的菜肴,基本上都是一大碗粗麦饭,然后再加上肉干和野菜什么的,就这样简陋的饭食,还必须吃快一点,要不然天寒地冻的说冷就冷,也就更加的难以下咽。
斐潜旋风一般,呼啦啦将桌案上的饭食扫了一个干净,然后很不雅的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引得黄月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转了转亮晶晶的黑眼珠,笑道:“嘻嘻,郎君如今也是‘伯兮朅兮’了”
斐潜看了看黄月英,等小墨斗将餐具撤下去,便向黄月英招了招手,示意黄月英靠近一点。
黄月英不明所以,便往斐潜身边凑了凑,却被斐潜出其不意的伸手在其额头上弹了一个脑嘣。
“啊呀!”
斐潜并没有用多大的气力,虽然不是很疼,但是猛地被弹一个脑嘣,黄月英也是吓了一跳,连忙用手捂着脑袋叫了出来。
斐潜笑笑,说道:“现在长本事了啊,都来调笑我了哈”
“哪有我的意思不是说你‘邦之桀兮,为王前驱’了么”黄月英虽然在分辨着说道,但是看得出还是有些心虚。
“那后面的一句呢?是说我‘飞蓬无膏’吧?”斐潜似笑非笑,看着黄月英说道。正常来说,飞蓬无膏是说家中的女子等待出征的丈夫回归,所以无心梳妆打扮,但是现在斐潜既然已经回来了,黄月英现在也有装扮,那么就要反过来理解了,更何况“朅”字有离去的意思,也有武勇的意思,而武勇之人,当然是不够文雅了。
“才没有啦”黄月英转着眼珠子,断然否认道,“我,我就只是觉得郎君了不起,收复阴山,国家英杰呢”
斐潜笑笑,不置可否,然后停顿了一会儿才说道:“月英,为何这两天都没见到你做点什么器械之类的,倒是看你顿顿忙着给我做羹汤?”
“啊?郎君不喜欢我做的羹汤么?是我做的味道不好么?”黄月英睁大了眼睛,有些惊讶,也有些担心的看着斐潜。
斐潜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喜欢啊,也很好吃,不过我记得你也喜欢捣鼓一些什么器械之类的现在都没做了么?”
黄月英轻轻拍了拍胸口,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然后说道:“吓了一跳器械么,也有啦,不过现在郎君回来了,自然是要多做些饭食而且,老是做器械什么的,似乎嗯,好像也不是很好啦”
说着说着,黄月英就略微低下了头,声音也越来越小。
斐潜愣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伸手将黄月英的手牵了过来,握在手中。黄月英的手细细长长,骨节匀称,肌肤也是细腻,只不过不知道是因为素手为羹汤的原因,还是因为制作器械的原因,手指肚上略显得有些粗糙,还有的地方感觉得出似乎长了一点点的茧子。
在原本斐潜所知道的那个历史上,黄月英是嫁给了诸葛,在各类传记上留下的身影也不多,斐潜自然也不知道历史上的那个黄月英跟诸葛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也不知道为了蜀国鞠躬尽瘁的诸葛在家庭当中是扮演了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
但是有一点是很明显的,诸葛迎娶黄月英,最重要的肯定不是看中了黄月英的相貌或是才能,而是黄月英所代表的荆襄士族的关系网络。
虽然不否认斐潜当初迎娶黄月英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想法,但是在和黄月英这么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斐潜也是深深的感受到了黄月英的那一颗善良的心,还有在那不经意之间表露出来的绕指柔情。
“谢谢你”斐潜看着有些害羞的黄月英的眼睛,认真的说道,“月英,不管你喜欢做羹汤还是做器械,都行,最重要的是,别委屈了自己,不用在意一些庸人的言语,明白么?我希望你能每天都开心,都是你自己在我的印象里,那个敢动手抢士元天平的,才是充满了活力黄月英”
“噗嗤!”黄月英忍不住笑了出来,不由得嗔道,“啊呀,郎君啊这个事情不许再提了”虽然黄月英转过脸去,还微微嘟着嘴表示不满,但是却依旧紧紧的抓着斐潜手不放
第八四九章 风雅颂(二)()
今日斐潜出了平阳,没有直接往西北上桃山,而是再往北走了一些,去了平阳郡兵大营。所谓平阳的这个郡兵大营,规模之大,在斐潜来并州之前,也是还未曾有。
兵卒可以说是斐潜在并州的立足之本,因此对于平阳这个大本营来说,不管是选址还是建设就更加的用心,再加上斐潜如今拥有的骑兵数量也是极多,因此在平阳北面的这一块土地上的兵营是占据的范围及其的大,圈住了几个山谷,还占据了一整条汇入汾水的小分流,几乎就快和工房的那一片营地接到了一起。
反正这个时代,土地还没有被炒到天价的地步,加上斐潜又是这边一把手,因此就算是占据再多的范围,也没有人敢有什么意见。
斐潜工房内提供出来的炉渣和石灰的混合物,作为后世水泥的替代物,已经是得到了比广泛的运用,受限于产量上的原因,还不能敞开了供应,不过在平阳这一块的兵营营寨和工房营地的营寨倒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此时此刻,在平阳兵营当中,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步卒的营地多半集中在靠近西边的山坡上,而骑兵的所在则是比较平坦的外围,位于水源的下游处,因为马匹很娇贵,为了保证战马的健康,时时需要给战马进行洗刷,位于下游的也比较不会造成一些人畜之间的病菌感染。
当然,一方面为了取水的卫生,一方面为了保证营地一旦被围,或是上游被截断水源等等极端的情形,在步军营地之内还开凿了几眼的深井,作为日常兵卒取水的场所。
地面上,黄土基本上已经被踩踏得很坚实了,还用白灰划出了各个不同的区域,一顶顶以牛羊皮和葛布制作而成的帐篷,绵延搭建在白灰框内,除了标识的作用之外,也可以防止一些小爬虫进入帐篷人员居住的区域。
帐外各色旗号密布,中军司命之旗还有五方五位等等的旗号,加上各种传令的认旗,按军中规条布列,一面面在寒风中猎猎飘扬开来,颇有几分萧杀的气象。
原先斐潜带来并州的五百余的兵卒,如今几场大战下来,除了不幸战死了沙场的人员之外,多半都已经晋升为基层的军士长,有的甚至也升了军侯,距离中高级的军官层面都尉之职也就是一步之遥。
如今这些最早期的兵卒,现在已经成为了斐潜麾下最为可靠的团体了,换句话就已然是斐潜的利益共同体了,眼看着斐潜现在地盘逐渐扩大,下辖的人员也逐渐的在增加,这些兵卒只要稍微有一些头脑的,都明白眼下的局面是向上发展的,自然是充满了斗志,就连操练起普通的新兵来都格外的卖力气。
能在这个世道遇到斐潜这样的统帅,就是最大的福气了,不说足额的粮饷,单单那一身的装备,就已经是比得上朝廷的禁军了。新入伍的先是一身皮甲,普通材质的战刀长枪什么的都是匹配到位,若是再训练当中表现优异的,被选入什么弩兵,刀盾兵等等兵种的话,便会换上相应的兵械,特别是那上乘品质的铁札甲,穿上之后几乎就是多了一条小命,更是让这些新幕的兵卒眼馋不已。
更重要的是,跟着斐潜,能打胜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