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乱世做老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乱世做老板-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城里的酒店、客栈还有一些大户人家用过之后,很是喜爱,纷纷跑去钱大宝那里去买,总共五百块蜂窝煤一下就卖光了。以前卖煤块,只能赚到两成利润,现在卖蜂窝煤,可以赚到五成毛利,看到商机的钱大宝马不停蹄的赶到永兴村,来找刘远继续买煤了。

    这次不用刘远运送到码头,钱大宝大手一挥,手下那帮人像抢劫一样,瞬间把一千块蜂窝煤搬空了,临走之前还特意嘱咐刘远,这几天一定要做造点蜂窝煤,有多少要多少。

    黑牛盯着桌子上整整一百文铜钱,口水都要流到了地上:“娘,这可是一百文啊,大哥真是厉害,以前一百斤煤只能卖一文钱,现在二十斤煤就能卖一文钱,真是真是太厉害了我的哥!”

第三章 永兴煤厂() 
波涛汹涌的江河自西向东奔腾而去,在巴郡境内与嘉陵河交汇。一座巨大的城池雄踞在两河之间,此城也是巴郡的郡治所在,江州。

    繁华的江州城中,从南城门沿着宽阔的主干道一直往北走,路尽头那座高大威严的建筑便是太守府。府中一处偏僻的院落中,百十名兵丁把此处的一间书房团团围住,无人可以靠近。书房中两位年约四旬的男子相向而坐。

    巴州刺史段山端起茶杯吹了吹,问道:“葛大人,您看这可是朱大人的笔迹?”

    巴郡太守葛东拿着手中的密信,紧紧的盯着上面的字说道:“确实是恩师亲手所写。”

    段山点了点头,端着茶杯继续喝起茶来。

    片刻之后,葛东深呼一口气,抬头看向段山,一字一句的说道:“既然恩师有令,在下任凭段大人差遣!”

    清水河边,老柳树又发了新芽。初春时节,天气还是很冷,但是河边蹲着的两个挖黄泥的人,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刘远扔掉手里的铲子站了起来,双手握拳锤了锤腰,看到黑牛还在卖力的挖泥,便让他也歇一会。

    黑牛头也没抬说道“大哥,我不累!”说完又接着挖起来。

    “昨天钱大宝来买蜂窝煤,说最近给附近的县城送了点试用,各个商户都要买咱们的蜂窝煤。这样下去,就算咱俩不吃不喝不睡觉,造蜂窝煤的速度也赶不上钱大宝卖的。”

    黑牛一听是这个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问道:“那怎么办?不能白白放着钱不赚啊!”

    刘远没有回答,反而问道:“这几天有不少人想跟咱们学做蜂窝煤吧?”

    “是啊,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管怎么说,俺都听大哥的。”

    刘远故作深沉地说道:“我有一个想法,既能赚更多的钱,又能让乡亲们跟我们一起赚钱。”

    黑牛眼睛一亮,急急问道:“这么好的想法,大哥快说来俺听听呗!”

    接下来几日,刘远黑牛二人制造了十几个改进过的蜂窝煤模具,又在河边不远处搭了一个大棚子,周边围了一圈低矮的篱笆,找了三根木头搭了一个门框,上书“永兴煤厂”四个大字。

    忙活完这些以后,二人又拿着木棍敲着铁盆满村子转悠:“永兴煤厂招工啦!想造蜂窝煤的都来村口集合啦???”

    半个时辰之后,村口聚集了几百人,除了大部分是来看热闹的之外,还有不少人是想学做蜂窝煤,学着刘远的样子来赚钱。

    刘远看着面前的人群,站到一块大石头上,清了清嗓子喊道:“想来做蜂窝煤的快快报名啊,每天十文钱工钱,另外每月根据煤厂效益和大家的表现,还有数额不等的奖金???”

    大家虽然觉得刘远说的话怪怪的,很多词都是闻所未闻,但是每天十文钱这个可是听得真真切切。要知道自己挖煤卖,每天赚三四文钱就很不错了,且不管这听起来也像钱的“奖金”是什么意思,光是每天十文钱,那就必定是个好差事!

    一番问答之后,刘远选了三十多个比较健壮的村民,剩下的人却都不愿离去,也想要得到这份美差。

    刘远见状又爬到石头上喊道:“大家别担心,我们这里还收煤,不管煤块还是煤灰,不分形状大小,只要是煤,统统一百斤一文钱!”

    众人一听,虽然都是一文钱一百斤,但是以前要弄到一百斤拳头大小的煤块,得挖两三百斤的煤才行,现在不管什么煤都是这个价,那就等于赚的钱翻了一倍啊!便纷纷满意的离去了。

    刘远和黑牛领着这三十多人来到了煤厂,把工人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碎煤和泥,有的负责模具制煤,有的负责运输晾晒等等,分段学习,各负其责。流水线生产,不仅能让工人快速上手,也是最有效率的。

    钱大宝再一次满载而去的时候,黑牛拉着刘远飞奔回家,紧紧关上大门之后,颤抖的从怀里掏出一块银锭,再次咬了一口之后,满面红光的说道:“大哥,这可是一两银子啊!十天时间就赚了这么多,也就是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做,每天都能赚一百文钱!”说完又拿着银子咬了一口。

    刘远也没有见过这么大一块银子,故作镇静呵呵一笑:“怎么样,大哥没骗你吧?跟我干,包你吃香的喝辣的!”

    煤厂慢慢的走上了正轨,天气也越发的暖和起来。这几天村里的人家都已开始忙于春耕,煤厂也给工人都放了假,这个时代,种地是最不能耽误的。好在放假前煤厂存了一大批的蜂窝煤,足够这段时间钱大宝贩卖的了。

    这几日煤厂清闲下来,刘远除了帮着黑牛家耕种那几亩田地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事情。看着手里存了好几两银子,便琢磨着买点地种种,等以后钱多了买了大片的良田之后,就可以安心的做个腐败的大地主,想到这里,刘远便找黑牛仔细询问起来。

    永兴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清水河把盆地和南边的山岭隔断开来,自西向东流淌而去。中间的地方虽然是盆地,可却并不平坦,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高低不平的小丘陵,只有靠近河边的地方有些平缓的土地,整个村子的耕地都集中在那里,分到每家每户的田地就更少了,所以每一分地都是庄稼户的命根子。

    得知这些田地并不好购买后,刘远便把眼光放在了这方圆数十里的盆地上,这么大的土地竟然都是无主之物,听得刘远心里一阵狂跳。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当地只种植一些水稻和麦子之类的粮食,这些作物只适合种植在平坦的田地里。就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小丘陵平整过后,在这个没有化肥农药的低产年代,能不能回本还不一定。

    刘远眼巴巴的看着这大片土地,却又无可奈何,不禁一阵心疼。思来想去之后,趁这几日清闲,刘远决定自己亲自平整一小块土地来,一段时间后积少成多,定能整出不少田地,等煤厂赚了足够多的钱,再多雇些人帮忙整地,只要人力财力跟得上,到时候这些小丘陵不都变成了自己的良田?

    下定决心之后,刘远带着黑牛扛着锄头出了门,径直向当初自己出现的那个小山坡走去。刘远心里早就盘算好了,那里离村子和河水都不远不近,便于耕种和浇灌,而且空间足够大,想整多少地就整多少地。

    一路上黑牛不停的问来问去:“大哥,我们每天只能整出巴掌大的地方,这点田地的收成还比不上以前挖煤赚的钱多了,再说了咱现在不是有煤厂了吗,每天造煤,可比这点地好多了。”

    刘远听了也不好解释,总不能说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地主吧?便语重心长的说道:“黑牛啊,你就放心的跟着大哥干,大哥是不会亏待你的。”

    二人走到小山坡上,各自选了一块相隔不远的落脚点,举起锄头开始刨地。刘远学着黑牛的样子,用锄头把刨出土块推到低洼的地方,再用锄背把土块杂碎,然后在来回扒拉几下,弄的平整一些,接着又向另一处高的地方刨去。

    刘远一边刨地一边后退,忽然余光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在摆动,扭头一看,竟然是当初自己穿越的时候拎的那个垃圾袋。

    看着这黑色垃圾袋在风中飘动,刘远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自己看了无数的穿越,别人都是带着宝贝穿越,自己怎么就拎了个这么个玩意就过来了,真是天意弄人啊!

    想到这里,刘远无奈的摇了摇头叹道:“也罢,还是捡回去吧,最少这玩意还能遮个风挡个雨啥的。”

    捡起垃圾袋,抖落上面的泥土,刘远把垃圾袋折了起来,正准备塞进兜里继续刨地的时候,忽然看到脚下几片熟悉的叶子。

    刘远浑身一颤,连忙蹲到地上扒开草丛,只见一个红色的泥块半埋在土中,上面长出了几片枝叶,果然是地瓜!刘远喜不自禁,忍不住想要在草地上打滚,自己竟然把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地瓜带过来了!

第四章 江湖神医() 
随着蜂窝煤的生意越做越大,永兴煤厂又陆陆续续的招了些工人。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一些,这个闭塞的小村子里也偶尔有了些货郎小贩、杂耍艺人的出入。

    这些日子,刘远在煤厂除了监工、记账等,其余时候只要一有时间,就往东面的小山坡跑。看着地瓜秧苗一天天的成长,刘远的心情也是一天更比一天激动,要不是煤厂实在太忙,他早就在这些秧苗附近搭个窝棚,每天都在这看着。

    这一日,刘远正在地瓜苗旁边小心翼翼的锄着草,忽然一阵地动山摇。刘远回头一看,黑牛那巨大的身形,如同一辆坦克一样,正飞速的往自己跑来。

    “大哥!”黑牛气喘吁吁地说道:“村子里今天来了个神医,懂得仙术,快去看看啊!”说完拉着刘远就往村里跑。

    村口的一颗大树下,摆着两个木箱子,旁边站着一位仙风道骨的高人,正在施展仙法,周围里里外外挤了好几圈的人,后面的人正踮着脚尖伸着脑袋往里看,不时传出阵阵叫好声。

    黑牛和刘远刚找到位置看进去,这位神医已经施展完了几个仙术,在周围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中,清了清嗓子说道:“本尊幼时得一位仙人的点化,学了些仙术,刚刚各位也都看到了。除此之外,本尊还得到了仙人的医道真传,从此行走四海,救苦救难,普度众生。”

    接着这位神医从一个木箱子中拿出几包东西,展示一圈后说道:“此乃仙人所炼制的神药,本尊代仙人在世间行走,寻找此神药的有缘之人赐药。这药包治百病,药到病除,只是此药珍贵,只有有缘人才能得到???”

    就在四周人们纷纷掏钱相要买药的时候,忽然圈外传来一声大喊:“停!”接着刘远和黑牛便挤进人群,来到了这位高人的旁边。

    神医一看来者不善,心想不能自乱阵脚,便喝到:“本尊在此代仙人赐药,来人休要胡言乱语,免得得罪了仙人,到时候降下仙罚,岂是你一介凡人所能承受的?”

    刘远没有回答,只是看着神医手里的神药问道:“真能包治百病?”

    神医听出了刘远话里的质疑,冷哼一声,走到旁边一口煮沸了的油锅旁说道:“无知之徒,今日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仙术,免得你日后再祸从口出。”

    说完便闭目作法,口中念念有词,片刻之后猛然睁开双眼,随着一声中气十足的“呔”,神医左手二指贴放在右臂,右手并掌,深入煮的冒泡的油锅之中。

    伴着周围的惊呼声,神医得意的看了刘远一眼:“看到了吧,本尊仁慈,念你年幼无知,今日便饶你一次。”

    刘远走近油锅,弯下腰闻了闻,呵呵一笑说道:“这位神医,我看你这功夫练得还不到家,在下无需作法念咒,也可徒手下油锅。”说完便把手直直的伸进了油锅中。

    神医登时就慌了神,强作镇定的说道:“看来这位兄弟也是同道中人,本尊还有一招指尖仙火,不知道小兄弟能不能施展出来?”

    “指尖仙火?”刘远仔细一想问道:“是不是手指头上着火?”

    “正是!”说完又开始作法念咒,双手拇指在四周来回比划,准备施展指尖仙火这一术法。

    刘远见状呵呵一笑,默默的转到另一个木箱前面,一屁股坐在木箱上,猥琐的看着神医施法。

    片刻之后,神医满头大汗的停了下来说道:“今日施法过多,这仙火要耗费大量的仙气,明日再施展给你看。”说完就要收拾东西,不顾周边人群的挽留,闷头向村外走去。

    刘远便拉着黑牛跟了上去,走到村外四处无人的时候,神医突然停下来看着刘远,委屈的说道:“这位兄弟,在下只是混口饭吃,并没有得罪于你啊!今日你为何要来拆台,断我财路?”

    刘远咧嘴一笑:“乡亲们生活不易,你用这些伎俩,拿着假药去骗财,我可是看不下去。”

    神医无奈道:“今日既已栽在你手里了,我便去别的地方,不在你的村子卖药了,你放心吧。”

    “去别的地方?”刘远皱着眉头说道:“那不还是继续骗人?这年头百姓生活困苦,你就不能做个正经的营生,总比混吃混喝强吧?”

    听到此处,神医表情黯然下来:“在下幼时也读书识字,可是后来家道中落,没有关系和钱财,光识几个字却是百无一用,如今无田无宅,若不是靠这手艺混口饭吃,怕是早就饿死了。”

    刘远听到这里猛然反应过来,当即问道:“你会写字识数?”

    “会。”神医落寞的说道:“可是有什么用。”

    刘远想也没想地说道:“我有一个煤厂,你可愿意来做个账房先生?不仅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三百文工钱。”

    神医眼睛一亮:“此话当真?”

    “当真!”当下刘远便招呼黑牛,帮神医拿包袱拎箱子,转道往煤厂的方向走去。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在下???王翰,不知二位兄台贵姓?”

    “我叫刘远,他叫黑牛,煤厂是我们一起开办的。”

    王翰有了落脚之地,很是高兴,看到小山一样的黑牛面如表情,便主动讨好道:“黑牛叔,在下初来乍到,以后就多多麻烦二位了。”

    黑牛闷声闷气的说道:“俺才十七岁,看你长得这么老,俺应该叫你叔才对。”

    王翰如同被雷劈了一样吓了一跳,这黝黑的肤色,饱经风霜的面容,怎么可能才十七岁?看到刘远在旁边点了点头,这才半信半疑的说道:“在下眼拙多有得罪,还请牛兄勿怪。”

    说完撕下下巴的的胡须,又搓掉眼角的面粉说道:“还是叫兄弟吧,在下也才十九岁,嘿嘿。”

    不一会,三人来到了煤场。经过这些天的发展,煤场的范围又扩大了好几倍。走进煤场的大门,穿过两边密密麻麻的码放着无数的蜂窝煤的遮雨棚,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开阔的场地,制煤流水线上几十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再往前走,则是几间木石搭建的房子。

    最中间的一间房子占地最大,平时作为工人的休息场所。推开右边一间小屋的木门,里面摆着两张木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简单的柜子,这就是刘远的居所了。

    三人把王翰的行李放下,整理好床铺之后,刘远便带着王翰来到制煤现场,开始熟悉各项流程。

    王翰本就是极其聪明之人,对于刘远介绍的各种东西一点就通,从挖煤、和泥、定型,到晾晒、储存、销售各个环节都亲自体验一便,同时对各种材料的配比、用料的多少、成品的湿度和硬度、重量等等都仔细询问,牢记于心,又学习了进、销、存等记账方法,便正式成为了永兴煤场的第一任账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