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疯了?当初你对我说,将来这些研究成果,就是我们人生价值的见证。可你现在为什么要毁灭它们?”赵一荻还想争夺,可他却一把将她推开了。后来,她不再与他抢夺了,一个人呆呆畏缩在墙角里,眼望着那从火盆里不断飞出来的灰蝴蝶,在浓烟中飞舞……
“今后……怎么办呢?”当一本本文稿都化成纸灰以后,她忽然从噩梦里醒来了。她手捧着黑色的纸灰,两眼茫然。喃喃说:“莫非……还要从头研究《明史》?……”
张学良双手抱头哽咽着。
她追问:“你说,你为什么不说话?是不是像你从前说的那样,再从头研究《清史》?《清史》以后,再去研究《民国史》?”
“不不,一切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他忽然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声泪俱下地道:“绮霞,从此以后,我什么书也不看了,什么学问也不做了。我现在什么兴趣都没有,惟一想做的就是钓鱼。其它什么也不想了!因为……”
第三卷 秋第四章 沉疴多难(4)
他说不下去了。赵一荻望着铁盆里的稿纸纷纷化成灰烬,心已经碎了!
刘乙光的结局和张学良的评价
1961年9月,当张学良和赵一荻双双从高雄迁回台北后,由他们自己出资,在北投复兴岗三路,建成了一座二层傍山的小洋房。张、赵的新宅落成不久,刘乙光调回国民党保密局的
调令就下来了。
刘乙光知道他所以调离张学良的身边,是多年来张学良向宋美龄求救写信的结果。当年张严佛从井上温泉回南京,张学良曾托他将一封信转至宋美龄。后来张治中和莫德惠再次到台探视张学良,他们也都分别将张学良给宋美龄的信捎转过去。张学良在给宋美龄的几封信里,只要求给他调换一位看守长。宋美龄前几次向蒋介石一提出此事,蒋就大为光火,说:“张汉卿多事,刘乙光连自己的老婆都憋疯了,难道对他还不忠诚?”
可是,宋美龄后来在蒋的面前也动了火气,她说:“你不能做得太过,张汉卿不过是为抗战得罪了你。可是后来人家还是将你放了回来,又亲自护送你回南京,给足了你的面子。可是,后来出尔反尔的倒是我们,现在让那个姓刘的湖南人看管张汉卿,赵四小姐最不能相容的就是刘的那个疯老婆。你要知道,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把汉卿囚下去,有一天,赵四小姐也会疯的。到了那一天,我们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天下人?”
蒋介石这才认真考虑此事。
1954年夏天,刘乙光本人也通过国民党“保密局”,递上了一个请调报告。他在报告中,主要谈他自己多年监押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功过。请求调离的直接原因,则是他的老婆疯病越来越重,如若继续让她生活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很可能会让他老婆的病情越加转重,直至不治而死。
保密局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将刘乙光的请调报告逐层上报,最后还是递到了士林官邸蒋介石的案头上。这个从前钦令刘乙光奉陪到底的国民党总裁,终于在刘乙光的报告上批下了“调回保密局,提升一级”一行字!
但是,刘乙光调回保密局后,并没有提升。他是死在少将军衔上的。
刘乙光从张学良幽禁地辞别的那天,是蒋经国亲自带着一套上好的红木家具来到北投复兴岗的。他一面以学生的身份,向曾在奉化溪口共同读书的张学良献上一套家具,一面来接刘乙光返回保密局。也就是从那天起,蒋经国奉蒋介石的命令,直接代替其父来管束这位东北军的大家长。
尽管刘乙光自南京监护时起,迄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尽管他在职期间对张学良、赵四小姐管束甚严,又给了他们许多精神上的折磨。可是,当这个少将军衔的“牢头”即将辞别的时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还是在他们的寓所举行一次小型的送别宴。
赵一荻对张学良以酒送别刘乙光无法接受。她想起十几年在刘乙光手下受过的种种折磨,心里有如万箭穿心,她说:“汉卿,难道他在任时给我们受的罪还少吗?”
张说:“绮霞,你和刘乙光共事只有十几年,可是他却管束了我整整25年。这么长时间的交往,即便是敌人也可成为朋友了。越是对刘乙光这样的小人,越需要以礼相待。我们现在摆酒,不仅是为刘乙光送行,也是在为他庆贺呀!”
“庆贺什么?”
“庆贺他从此有了新的前程,也庆贺我们结束了苦难的过去!”
“我一想起刘乙光,就想起他老婆对我们做的那些事情。这一辈子,我永远也忘记不了他们!”
“绮霞,刘乙光和他老婆,是我们患难的朋友!”
“朋友?”
“对,是朋友!”
赵一荻只好违心同意为刘乙光摆酒送行。
出席家宴的,除刘乙光、蒋经国和彭梦缉等官员外,还有张学良在台湾的亲友张作霖五夫人寿懿、六夫人和她们的子女: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和张怀敏等。这是张学良自1946年到台以后,首次和亲友相聚,赵四小姐也是第一次见到张家的亲友。
刘乙光将要结束他长达25年“牢头”生涯的时候,难免别情依依。在酒盏交错中,他含泪回忆起在溪口、黄山、萍乡、郴州、沅陵、修文、新竹、基隆、高雄等地和张学良、赵四小姐共渡的漫长岁月。回想起他对张氏的过分严厉的管束,还有张学良、赵一荻对他及一家人的种种好处时,难免泪水潸然。刘乙光与其说在追悔自己的过去,不如说在留恋那早已逝去的日子。
赵一荻虽从心里难以抹去刘乙光和那疯老婆留给她的阴影,可是,她在家宴上真诚祝愿刘乙赵一荻懂得张学良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所谓仇人,决非刘乙光仅仅是奉命看管她们,而是指他在台湾发生二二八起义的时候,就是面前这位面有愧色的湖南特务,曾想利用那个机会,准备随时枪毙这对苦难中的夫妇。同时,张学良的话中也包含另一层意思,即在大陆和台湾的幽禁期间,他对张氏夫妇所进行的虐待性折磨和摧残!赵一荻知道张学良说刘乙光是他的恩人,也是发自于内心。此语糸指1941年春天,张学良在贵州修文县阳明洞里染患急性阑尾炎时,如果刘乙光执意将他的病拖延下去,那么张学良病情很可能发生恶化。
刘乙光当时非常感动,他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而且又是他份内的职责,在事过多年以后,张学良竟还记在心上。刘乙光当场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连说:“张先生,四小姐,我对不起你们啊!……”
第三卷 秋第四章 沉疴多难(5)
赵一荻见刘哭得那么沉痛,心也软了。在那一刻,她原谅了刘乙光十几年对她的迫害。赵一荻释然地说:“事情都过去了,没有再提的必要。”
张学良也说:“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现在你要走了,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我想送给你一笔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刘乙光听了这话,心里更加难过。他看看张学良,又望望赵一荻,往事就像一幕幕难忘的电影画面出现在这个军统老特务的眼前。他知道自己在这25年中到底都做了些什么。特别让他疯老婆带全家老少七口每天到张、赵两人的饭桌上去,和根本不敢反抗的张、赵夫妇争夺饭菜。还有,陈仪主席派来专门伺候赵四小姐的两位台湾下女,也是他因为看不惯才暗中赶走的。可是现在,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居然不念旧恶,在他离开的时候,摆酒辞行且又以恩人相待,他的心真地震颤了。
刘乙光跪倒在张学良、赵一荻面前,哭得无法起身:“张先生,四小姐,如果你们要给钱的话,就是在折磨我的心了!”他大哭不起,让所有人见了都痛断肝肠。
“汉卿,算了吧!”蒋经国在旁见了,急忙出面替刘乙光婉谢:“刘先生既然不想要钱,就不必免强了。好在他这些年在这里服务,保密局会给他一定补助的。”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这才作罢。
当时,刘乙光离开张学良、赵一荻的时候,已64岁。他从张学良身边回到“保密局”(后改为国民党安全局)后,并没有给他继续任职。1965年4月,刘乙光正式退休,退休后的刘乙光开始受到社会的鄙视。那时,他和全家都隐居在台北中华南路上一栋平房里。他的疯老婆不久即郁郁死去了。刘乙光就在那栋平房里打发着他凄凉的晚年时光。无边的寂寞伴随着这位曾经十分嚣张暴戾的看守长,他的余生惨淡又遭人白眼。由于他前半生所承担的特殊职业,所以在他退休后,刘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上门。
当刘乙光在走向暮年晚景的时候,只要寂寞时,他就会想起两个人来:一位是他既恨又不得不尊敬的张学良,另一位就是赵四小姐。刘乙光记得张学良在他手下失去自由之初,正是人生的盛年,而从香港辗转去贵州的赵一荻,那时候恰是位如花似玉的丽人!而这两个人正是在他法西斯强权的管束之下,逐渐变得两鬓斑斑,苍老年迈的!刘乙光只要想起这些,他心里就悔疚不已。直到他真正远离了这两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印痕的特殊“囚犯”时,他才恍然大悟地感到,自己从前所扮演的,原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不光彩的角色!
刘乙光常在夜梦里惊醒。这是因为自从蒋经国接替他负责对张学良的管束后,刘乙光曾不止一次地听蒋经国对他前任的“管束”方式,提出种种不满和微词。特别是蒋经国升任“国防部长”要职以后,他不但允许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公开举行结婚典礼,而且还特许这对苦难的夫妇去游阿里山,访问金门要塞,用望远镜眺望祖国大陆;让刘乙光无法接受的是,蒋经国对张氏伉俪的态度完全与他父亲蒋中正截然不同。当老蒋1945年殁去以后,张、赵两人的自由就变得更为宽松。有一年,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蒋经国竟然将他父亲从前的政敌张学良、赵四小姐双双请进了七海官邸,对酒当歌,赏月共渡良宵。当这些消息被媒体当作新闻见诸台湾报刊时,刘乙光就更加感到自己从前所做的一切实在荒唐透顶。本来,他以为奉蒋介石之命对张氏伉俪进行管束,他的行动越严厉,就越能体现出他对赐给自己少将军衔的蒋介石的忠诚。
可是,当他陪伴张学良、赵四小姐渡过漫长的25年已成历史之时,方才如梦方醒地认清了自己的形象。在刘乙光的晚年,随着张学良处境的日渐改善和蒋介石阴影的廓清,台湾和中国大陆报章杂志连篇累牍地发表各种怀念张学良、赵四小姐的文章,他看到这些文章里,几乎无人不提到刘乙光的名字。张学良和赵一荻在成为举世公认的英雄时,相形之下,刘乙光无疑成了国人眼里可憎的势利小人!
25年后,刘乙光收存的最大遗产,就是一卷又一卷写满蝇头小楷的《日记》。那是刘乙光自1937年1月11日在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担当“管束”张学良任务时起,他一笔一笔记下来的。
刘乙光的《日记》,是将在他监视下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两人,每天发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全部如实写进了他的《日记》中去。用刘乙光自己的话说:“我每天所下的,就像航海的《日记》一样,须臾也不敢疏忽。”
当初的刘乙光,也许是想以此作为他日后向蒋氏邀功的一种实录。然而,当刘乙光晚年时悄悄翻开这些《日记》时,心里不禁泛起一团悲哀。特别是岛内外对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响起一片同情与赞美时,刘乙光就更加感到自己的悲哀。他在忏悔自己的同时,将那些本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价值的资料,都付之一炬了!
1982年,刘乙光以84岁高龄,病死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里。他死去以后,没有多少
人前往他的灵堂吊唁,追悼活动也十分冷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闻讯以后,夫妇俩商量之后,决定还是要去吊唁一下。赵四小姐说:“刘乙光虽然从前对我们有那么多的过错,可是,可是他也算是有缘份的人了。有缘份的人不一定就是朋友,既然他死去了,还是要去看看。因为我们毕竟都是信上帝的人。”
第三卷 秋第五章 基督难扳(1)
张学良向刘乙光的子女们致哀,在灵堂上他们夫妇发现只有蒋经国送给刘乙光一副挽联,额上四个字是:“忠诚堪念。”这说明老蒋死去以后,在小蒋执政时期仍对刘乙光对张氏伉俪“管束”中所尽的忠诚记忆犹新。尽管有蒋经国送的挽联在灵堂上,可是由于刘乙光生前的诸多行迹,让人寒齿,所以,参加刘乙光告别追思会的人们仍然寥若晨星。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赵一荻赴美探亲。当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候机
大厅里时,恭候在那里的数十名中外记者蜂捅而上。他们将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张、赵两人团团围住。赵一荻仍然像以往那样回避记者,可是张学良却精神矍铄地面对黑压压记者群,从容不迫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当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向他提问:“张先生,当您结束了50年幽居生活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当年管束您、限制您人身自由的刘乙光吧?”
赵四小姐一怔,她没想到在这时候,有人会问起一个从前给她们心灵上留下许多创伤的人!而这个众人痛恨的“牢头”,早已被她们淡忘了。她感到这个问题不宜让张学良作答,她很想上前岔开话题,可是,张学良却没有回避。
张学良听到“刘乙光”三字时,也略略一怔。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坦荡而豁达地说:“刘乙光前几年才去世,我很想念他。……当然,刘乙光也曾给我留下许多不愉快,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夫妻间相处都会有彼此争吵的时候,何况刘乙光是在做事。再说,他对我也没有什么不好!”
他见还有一些记者追着他问对刘乙光的印象,张学良却大手一挥:“记者先生,做人要厚道,我劝你们不要对人苛求!”
于凤至为什么会成为张、赵受洗的障碍?
1963年春,台北多雨。
赵一荻的病已经基本好转,她可以到户外去看兰花了。
3月的一天,宋美龄通过戴费玛莉,转告张学良和赵一荻:她想和他们去一次士林的凯歌教堂。赵一荻对此暗暗吃惊,因为宋美龄从不和她们一起去教堂作礼拜。张学良也颇感惊愕,他知道宋美龄去凯歌教堂时,大多都有蒋介石在场。今天为何忽有些举?他们夫妇难免心中惴惴。
只有戴费玛莉知道宋美龄为何这样做。大约在旧历年过后不久,张学良和赵一荻共同提出了基督教受洗的事来。戴费玛莉理解张、赵两人多年对基督耶稣近于痴迷的感情,所以,她很快就将两人盼望受洗的心愿,转达给了宋美龄。当时,宋美龄只向戴费玛莉问了一些张、赵的近况,并没对此事作出明确的答复。正因为如此,就连接近宋美龄的戴费玛莉,对老夫人是否赞成两位古稀老人接受基督的洗礼,心里也没有底数。忽然有一天,宋美龄将戴费玛莉召进士林官邸,吩咐她说:“玛莉小姐,我想和汉卿、四小姐一起去见见周联华牧师。他们受洗的请求,要看看周牧师的意见再定。”
3月最后的一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