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花瓣,叶长,花瓣就像竹叶那么尖尖的。可是惟有这盆绿云大不相同,您看,它花香幽雅,叶短且肥。奇就奇在它是七只花瓣!”
“是吗?”众人这才发现,绿云果然与众不同,在一片赞许的惊叹声里,宋美龄不得不对赵一荻刮目相看。她十分高兴地说:“四小姐,我算服了你和汉卿了,你们原来都成了养花的行家里手。你们总算没有辜负我的一片苦心,这些兰花到底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四小姐,这些花,我饭后就派人给你们送过去,在台北你们闲时养养花,也不失为晚年的天伦之乐啊!”
正在这时,内侍匆匆而入,对宋美龄悄悄地说:“夫人,宴席已经在西厅里摆好了!”……
晚宴过后,暮色将临。
宋美龄让张学良和赵一荻陪她乘车外出。她们长长的车队驶出士林官邸不久,就拐入了一条绿荫夹道的小路。赵一荻一时不知道宋美龄的用意何在。她忽然发现前方不远,绿树丛中露出了一只高大的教堂塔尖。那是灰黑色的一幢大型教堂,与她们在阳明山上见过的教堂虽然外表十分相似,可是士林的教堂却显得建筑奇伟,古朴而雄浑,看得出这是19世纪外国传教士留在台湾的产物。
赵一荻正在困惑茫然中,忽见蒋夫人的车队径直驶进了这座幽深的教堂中来。她发现偌大的教堂里清寂无人,几株梧桐在晚风中发出飒飒的轻响,一抹斜阳透过古树的枝桠投映在那灰褐色的塔尖上,林荫道上早已恭候着几位牧师,为首一人,正是两年前她和张学良由高雄到台北时,在台航招待所里有过一面之缘的周联华牧师。
“夫人!”周联华走上前来,他从车里搀下仪态万方的宋美龄。看得出周联华与老
夫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向车里探望一眼,以为蒋介石还会像以往那样随宋美龄走出来,可是接着下车的却是张学良。张的后面则是凄美可人的赵一荻。
周联华马上肃然一怔,恭敬地致礼说:“原来是张先生和四小姐到了!”
赵一荻忙向周联华施礼:“周牧师别来无恙?”
“张夫人好!”周联华发现赵一荻今晚的气色很好,再也不是两年前在台航招待所里见面时的苍白脸色,他默默注视了一眼赵一荻,就向凯歌大教堂里一伸手,让客说:“诸位请进!”
宋美龄抢先走进凯歌教堂,里面是一座高大的穹窿式建筑。虽然空无一人,但是那些基督徒们往日坐在那里听牧师布道时的紫红色椅子,依然整齐地排列在讲坛之下。在晚霞的斜映下教堂里弥漫着肃穆的氛围。
“汉卿,四小姐,前年我就特别把周牧师介绍给了你们,”宋美龄站在巨大椭圆型落地窗子前面,她苗条的身影被窗外的夕阳镀成一派金黄。越加显出她雍荣华贵的姿容。她望望身边的张学良和赵一荻,忽然指指身边的周联华说:“周牧师是位有较高基督教素养的学者型牧师,他决非一般泛泛之人。所以,蒋先生和我才把他请到士林凯歌教堂来,专门为我们布教讲经。蒋先生和我每个礼拜天必来此地,十几年来我们从周联华牧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们正是从他这里,感悟了人生的真缔。如果说基督教原本就是一门精深的教门,那么经周牧师的人品学识进行演绎,让我们都得到了从《圣经》无法得到的东西。所以,周牧师是我和蒋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啊!”
第三卷 秋第三章 否极泰来(1)
赵一荻发现张学良默默地听着,周联华脸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他只是微微向宋美龄一躬身,说声:“夫人过奖了。”就再也没有其它言语。周联华的举止神态,赵一荻看在眼里,她心里对这位蒋介石和宋美龄倚重的牧师渐起敬意。
宋美龄见张学良和赵一荻面无表情,就说明了她的来意:“汉卿,四小姐。周牧师既然是学识渊深的人,跟着他读《圣经》就只能让人的信仰更加纯正。所以,我希望你们两人从
今天起,也到这里来吧。你们到士林来听教,虽然路程稍稍远了一点,可是在这里总要比在阳明山教堂学得的东西要多得多。”
赵一荻这才恍悟出宋美龄的一番苦心,没等她开口,张学良已经致谢说:“谢谢夫人,既然周牧师这里可以收下我和四小姐,那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从明天开始,我和四小姐就到士林凯歌教堂里来上课了。只是不知蒋先生来时是否方便?”
“没关系的,汉卿。”宋美龄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他和赵一荻向大教堂前面的神坛前走去。她环顾这间教堂高耸的穹窿顶部,说:“到这里来听教的人,也不只是我和蒋先生,附近许多党国的要人们,大多都到这里来过礼拜。只是你们大家听教的日子,大多都是单日,而我和蒋先生一般到这里来的时候,却必须是双日子。咱们大家互不影响,又何必介意?”
张学良看了看身边的赵一荻,赵一荻默然。晚霞从椭圆型落地窗外投映进来,映红了走在前面的宋美龄背影。
1961年在X光片上发现了肺部的阴影
“《圣经》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最奇妙的经典,而神学则是人间壮丽的诗篇。为什么世上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了基督和主,就是因为人们省悟到了人类的正义和光明就在这里。”当凯歌大教堂在春天的艳阳下,被层层灿漫的花丛簇拥起来的时候,偌大的教堂院宅里所有的花花草草都呈现出一派姹紫嫣红。自从由周联华牧师教授《圣经》和神学以来,张学良和赵一荻每当星期三的下午,都要从北投复兴岗那新建成的私人住宅里,驱车经过新店溪大桥,驶进市区。
然后他们避开喧嚣的市街,驶进通往士林的小路。
他们夫妇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几乎成了凯歌教堂中最最守时的教徒。无论刮风下雨,赵一荻都会陪着张学良到这士林来。每次他们来后,周联华都要单独给她们开课。因为那时她随着张学良虽有了一些外出的自由,但是,她们仍然没有走出蒋介石的巨大阴影。加之张学良每次到士林这挨近福山要塞和蒋宋官邸的特殊地区来,刘乙光都要派出大批便衣担任护卫。周联华了解张学良这种特殊身份的人,不宜和更多的人接触和见面,即便一些基督教徒也不好多与他见面。于是,他就选在每星期三和下午,没有教徒进凯歌教堂的时候,单独为这对老夫妇讲授神学。这样一来,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在凯歌教堂里,还有这样一对神秘的老夫妇出现。
“张先生,赵四小姐,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感到你们是这座教堂中最虔诚的信徒。”有一天,当周联华在大教堂内室结束对《圣经》讲义的传授过后,他将赵一荻亲笔抄录的讲课记录拿在手上,专注地看了许久。半晌,周联华才惊叹地说:“张先生,从这些听课记录上不难看出,您的夫人在神学上所下的功夫,实在令人惊叹。看得出你们夫妇都是以全部身心来学神学的。可是,两年来我一直感到用这种方法继续向你们传授神学,实在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时间的浪费?”赵一荻怔在那里了,她没想到自己两年来那么痴情地倾注在神学上,周联华牧师竟然委婉地对自己的笔录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她感到心里有些委屈,张学良知道周牧师是位对教徒要求甚为严格的人,所以他以目光劝慰妻子,然后,对周联华说:“周先生,莫非我们对上帝的忠诚还不够吗?”
周联华淡然一笑:“并非先生和四小姐对上帝没有忠诚之心,恰恰相反,你们对神学的忠诚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教徒。我是说,像现在这种学法有些不适合两位。所以,几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改变目前对‘神学’和《圣经》的学习方法,以求两位早日成为可以受洗的基督教徒。”
“哦?”赵一荻这才明白对方的善意。
张学良急忙求教说:“既然现在的学习方法不得体,请问牧师,究竟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可以让我们早日受洗呢?”
周联华望着坐在光影里一脸虔诚的张学良和赵一荻,心底深为感动。从前周联华刚与张、赵两人接触之时,他只将他们当成暂时来凯歌教堂听课的普通基督信仰者。他知道到凯歌教堂皈依基督的十多位信徒之中,有许多人对基督教并非真正信仰,他们或许出于政治上的某种需要,或许由于到这里来可以随时和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接触,只有极少数信徒是出于真正的信仰而来。而像张学良和赵一荻这样多年来始终处于蒋介石政治阴影下的人,他们到凯歌教堂来听教课,无非是出于对宋美龄意旨的尊重而已。但是经过两年的接触,周联华渐渐为这对忠厚的夫妇对基督教至诚至善的感情所打动,同时,他也被张、赵两人表里如一的人品所感染。所以,周联华才说出表了他的真意:“两位受洗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如果在对基督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解之前,就匆匆忙忙受洗,两位充其量也只能是个泛泛教徒;依我观之,两位决不是哗众取宠之人,你们都是以真诚之心皈依基督教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真正去理解‘神学’和《圣经》之后,再去接受洗礼呢?”
第三卷 秋第三章 否极泰来(2)
赵一荻恍然大悟,她说:“周先生,莫非我和汉卿现在还没有真正理解‘神学’吗?”
周联华郑重地说:“当然不是。我不否认你们夫妇两年来是以真心面对‘神学’,可是,现在的‘神学’研究和读经作礼拜的方法,只是在作表面的文章。因为我们现在看的‘神学’书籍大多都是中译本。这种中译本大多不合用,因为许多‘神学’的精华都在翻译过程中被丢掉了。”
“什么?”张学良听了这话深为吃惊。
赵一荻颇感困惑:“这么说,我们学的课都白学了?”
“并不是白学,但是,你们学的至少还不能算真正的神学。”周联华出语惊人:“现在的神学课本,对于一些不求甚解的人,也许会可以成为他们的基督教蓝本。但是两位为什么要作一般表面上的信徒呢?”
张学良茫然不解地望望周联华,又望望赵一荻,忽然对周说:“周先生,莫非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可以学到真正的神学吗?”
周联华说:“当然有,不过,那要付出比现在多几倍的代价才行。不知两位敢不敢为神学多交一些学费?”
张学良和赵一荻连连点头说:“只要能学好神学,我们情愿付出一切代价。”
周联华说:“好,我告诉两位,如若真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最好的办法是从英文神学讲义中求得真缔。那样的话,我同意两位申报‘美南浸信会’的神学函授课程。用它们的英文函授书作为你们神学的蓝本,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神学研究者。只是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都要更长一些,不知两位肯于付出代价吗?”
“周牧师,既然如此,我们就申报函授吧!”张学良、赵一荻悄悄商议一阵,很快他们就向周联华表示了肯定的意见。
周联华牧师为这对苦命夫妻的精神所感,他很快就将“美南浸信会神学院”延伸制的函授课程交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阅读,并且帮助她们顺利地寄报了入学申请。函授的课程当然都是英文,她们两人对英文的追求都很费时卖力。从1960年秋天开始,她们真正成为了“美南浸信会神学院”的函授生。
课程几乎全由中文变成了英文,在那年的秋冬两季,赵一荻发现已到古稀之年的张学良,已将他除养花之外的所有精力,都用在对神学的研究上了。有时他们一起去士林凯歌教堂请教周联华,有时周联华牧师亲自到北投复兴岗张宅来指导两位老人对神学的阅读,在那段时间里,她们两人几乎成了神学的专家。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紧张学习的时候,赵四小姐已经病体沉重了。
早在董显光夫妇离台前,他们就将赵四小姐患病一事,委婉地报告了宋美龄。宋美龄又将此事转达给蒋介石。可是那时蒋介石并没引起注意,赵四小姐到台北就医一事,又拖延了下来。而且一拖又是两年。致使她的咳嗽越加变得严重起来。
1961年春天,当宋美龄听说赵一荻病情越来越重的消息后,曾派一位名叫戴费玛莉的英国女医生,去北投复兴岗张宅为赵四小姐诊病,同时也代替周联华牧师继续教她和张学良读英文《圣经》。
“十年前我还在英国读皇家学院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名叫赵一荻。”戴费玛莉和赵一荻一见如故,她以敬重的眼光打量着病中的赵一荻,她说:“我喜欢看许多介绍你和少帅的文章,在那些文章里,你就是英雄的化身。这是因为你的美德感人至深。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情愿为她所爱的人去牺牲自己的青春。而你却已经作到了。我想,你赵四小姐本来可以走另一条路──追求自由幸福的路。但是,你却毅然舍弃了自己的孩子,去深山老林陪伴一个可能终身没有自由的人。要知道,这决不是一般女人都能作到的。”
“不,戴小姐,我这样做是应该的,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和赞美的。”赵一荻神态平和地笑道:“如果你戴小姐遇上这种情况,也会像我一样舍弃自己的一切,和爱你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因为爱情如是发自内心,那就决不仅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还需在冰霜覆盖的严冬,显现出她的本来的坚贞。”
在台北复兴岗半山坡上,小小的庭院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兰花。在一盆盆盛开的幽兰中,病体孱弱的赵一荻引着黄发碧眼的戴费玛莉观看兰花。兰花几乎成了病中赵一荻惟一的爱好。在沁人心肺的花香中,戴费玛莉关切地询问赵一荻的病情。“四小姐,你的病已患染多年,可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治疗呢?”
“从前在高雄时,没有机会治。到台北后有机会治,可我又不放在心上。”赵一荻对她的病处之泰然,现在即便到了喀血的程度,她仍然手柱着藤杖伫立在烂漫的花丛里,只是她面色苍白,不住地咳嗽着。
赵一荻向戴费玛莉回忆了在高雄一家私人医院治病的过程。那时她的病尚属肺病初期。医生在施治的时候要求赵四小姐配合治疗,并且马上戒烟。可是,那时的赵一荻烟瘾奇重,她身边虽有医生和亲戚朋友的苦苦劝说,她自己也知道继续吸烟,将来一定会死于肺癌,但是痼瘾难改,她无论如何也难将烟瘾戒掉。后来,一位医生偶然一句话,居然让赵一荻误当成了上帝对她的警语,她果真发誓戒了烟,但是她仍然还在咳嗽。当年冬天她咳嗽带血,就又到医院去查了几次,不过始终没有查出任何结果来。
第三卷 秋第三章 否极泰来(3)
“不行,这么重的病不放在心上,将来会悔之晚矣。”戴费玛莉爱怜地望着赵一荻失去血色的面孔,想起她半生坎坷的历经,不禁有些心里发酸。多年在台湾从事慈善事业的载费玛莉,这次受到宋美龄的特别关照前往北投复兴岗,专为赵一荻治病和讲授英文《圣经》,她感到能和这两位中国传奇人物生活在一起,是她最大的愉快。
几天来戴费玛莉通过与赵一荻的接触,更加感到这位出身豪门的丽女,不仅外表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