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不死传说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茅山后裔-不死传说4-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什么?他们都干什么了……?”看戴金双不像是说假话,但有什么话会连这个“非人类”都不方便说呢?
 注解: 痈疽:即毒疮,茅山术认为是泄露天机过多所致。
 不死传说 第二部 冤冤相报 第五十八章 三亩薄田
 当时,我三天两头的挖坟,为的就是让小兰晚年别为钱发愁,确万万没想到,糊里糊涂竟然发现了他的坟……”戴金双微微一叹,有开始百话他的“光辉事迹”。
 1985年,戴金双的一个手下在陕西礼泉县一带“踩点”时,大厅到这么一则消息:312国道旁有个叫南天村的村子,村里有个人叫梁大力,据说祖上几代都是盗墓的,其爷爷叫梁同生,因为盗的墓太多了损了阴德,所以一直没孩子,最后金盆洗手才又生了一个患有先天性白癜风的孩子,取名叫梁四兄,因为其身上脸上到处黑一片白一片的,村里人都叫他梁地图,意思是皮肤上到处是地图。
 要说这梁四兄虽然外表惨点,但人还算勤快,日子过的也还算温饱,后来经过媒婆介绍,竟然也娶上了媳妇,只不过是个罗圈腿,不能下地干农活,至多是在家做一些针头线脑的家务活儿。
 本来,对于自己的下一代会长成什么样,梁四兄很是没信心的,自己一身的地图,媳妇罗圈腿,这种强强联手的黄金搭档,生出孩子来得什么样?但让这梁四兄没想到的事,结婚两年不到,媳妇竟然给自己生了个一切生理指标都正常的儿子,即没遗传父亲的白癜风,又没遗传母亲的罗圈腿,这个孩子便是梁大力。
 这一来可把梁氏夫妇高兴坏了,对梁大力可谓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宁愿自己饿三天也不让孩子少吃一口,后来终于把儿子培养成了附近十里八乡比较著名的懒汉加二流子,有道是“寒门出骄子”,不少“骄子”同志估计都被这么塑造过。
 正赶上土改的时候,梁四兄夫妇双双归西。这梁大力便被列为了全村重点的改造对象,后来分田的时候,非得要村西的三亩薄田,当时负责分地的干部还挺感动,以为改造起作用了,懒汉二流子彻底转化了。风格高了知道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了,甚至还当着全村人的面把这梁大力表扬了一通。
 分到地后,这梁大力倒是象征性地种了几年,但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就不理了,地里的蒿草通常比人都高,这时一些村民便开始怀疑了,这小子一不种地二不做买卖。天天无所事事却有吃有喝,钱从哪来?考虑到其祖上的盗墓暗地,更是有一些人怀疑其是不是重操旧业去挖坟了。有一些上岁数的村民,甚至怀疑其土改分地时故意要三亩薄田都是有目标的,没准那三亩薄田里就有古墓。
 诸如这种瞎猜性质的风言风语,一般人是不会在意的,但在戴金双手下人的耳朵里,这可属于重要线索,遂将这个梁大力的底细打听清楚后上报给了戴金双。
 “你去那三亩薄田上招墓了?”张国忠问道。
 “恩……我在那三亩地里逛了一圈。以我这双眼睛看,那地里并没有大规模古墓的存在条件,没有聚阴池,也没有地眼。一不聚阳二不聚阴!就算有古墓,八成也就是平民百姓的墓,没什么可拿的……”戴金双道,“但我也纳闷。放着肥田不要非要争薄地,我就不信他梁大力当初真是发扬风格。所以我就到那个梁大力家走了一趟……”
 “他就告诉你了?”张国忠不晓得这个梁大力跟(石桀)池有什么关系。
 “开始他不承认,说当初就是发扬风格,但后来我用了点手段,让‘老五’瘫了他的下半身,那小子吓的实在不行了,才把石化说出来……”
 原来这梁大力的太爷外号梁三铲,在当时的盗墓圈里算不上宗室也能算是泰斗了,在生他爷爷之前变发现这南天村确实有古墓,还亲自下去过,但上来后却什么都没拿,这还不算,其整个人简直就有点脱胎换骨的感觉,用句现代的话来说,人生观都变了,干脆就此金盆洗手,就在这南天村扎根娶媳妇务农了,后来没几年便生下了梁大力的爷爷梁同生,而这三亩薄田以前根本就不是种粮食的地方,全是荒草,之所以现在也成了农田,完全都是梁三铲当年开垦出来的。
 也许是身上的盗墓基因起作用,虽然当爹的洗手不赶了,但这儿子却后浪推前浪,没等成年边有干起了盗墓行当,见儿子步自己的后尘,梁三铲也没办法,只能告诫自己的儿子:挖哪都可以,就算去挖自家祖坟都可以,就是别动村西那三亩地,不但自己不能动,也不能让别人东,干咱们这行的,阴德缺损,能有后的实属不易,如果不动那墓地话,只要你学着你爹我金盆洗手,吃那三亩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包你一年就能有后,但若那墓被人动了,就是一场大灾!
 “那里的东西不是咱们凡夫俗子能碰得起的!”最后,梁大铲还不忘补上这么一句。
 后来梁同生果然因为无嗣而不得不金盆洗手,按着父亲的交代继续在那三亩薄田上中粮食,没过多久果然生了个儿子,只不过有点先天性残疾而已,当然,父亲梁三铲的话,梁同生也告诉了儿子梁四兄,而到了梁大力这代,干脆就借土改的机会把这三亩没人要的薄田要了过来。
 “那里面有什么?”听到这,张国忠也感觉挺新鲜,竟然能诱惑梁三铲这么资深的盗墓专家弃暗投明,还说什么吃粮食生儿子,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啊,就算迷信也要有点尝试好不好?
 “我当时也纳闷啊!但直觉告诉我,越是那样的邪墓,里面的东西越是不一般!”戴金双的梁上闪过一丝皈依,“我让那个梁大力连夜带我到了他太爷当初发现墓的地方,之后就把他放了,我告诉过他,我只想筹点零花钱,不会给他们村找麻烦,更不会耽误他将来生儿子!起初吓唬他的时候,我指挥‘老五’瘫了他的下半身,相必他也应该知道我不是一般人,本以为他会想我,也便没杀他……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会去报警,真是天真……”
 经过这几年的盗墓生涯的磨练加之自身的不断学习,戴金双此时的考古专业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考古+道术,这套本事用来盗墓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但有道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南天村这个小墓,竟然隐藏着让戴金双都意想不到的天大秘密。
 这个墓虽说规模不大,但在戴金双的眼里可绝不一般,首先,这个墓从空间布局与一些简易陪葬品来看,应该是个秦国式官墓,虽然次墓看上去从未遭到任何破坏,但墓内却没有任何墓志铭或碑刻,而单就棺淳本身的大小而言,墓主至少是个“将中军”级别的高级武官,“将中军”是秦代最高级的武官职称,绝对是部队里的“高级首长”,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少说也是个上将衔,虽说秦代的墓局阵术尚不发达,但是将这种级别武官的墓埋在一个一不聚阴二不聚阳的“四不像”地带也是说不通的,况且墓里连个字都不刻也是绝对不正常的,而戴金双盗墓也有原则,一般来说忠臣的墓是不盗的,见这墓中毫无有关墓主身份的器物,便启开了棺盖想进一步确认一下,而这一启不要紧,就连这号称天下无敌的戴金双都差点后怕死。
 “里边是什么?”张国忠也纳闷,一个秦朝武将墓,能有什么邪门歪道?在自己印象中,能在墓里下这些邪门歪道的墓只有三种:一,帝陵或王陵;二,类似于明朝那个赵乐一类的,得罪过皇帝之后被当成出气筒的倒霉蛋之墓;三,深信这些奇术的民间大款。而古代的武官大部分是愣头青混不吝,不应该有什么闲情雅致在墓里布阵设局啊……
 “当时,墓里太窄了,从上面直接翘棺材盖儿难度很大,我本想从底下砸开一块的,但从底下砸的话,这棺材就毁了,万一是个忠臣墓,我就是罪人,所以我宁肯麻烦点,还是从上面开的,打开棺材以后才知道后怕,倘若从下面硬砸,恐怕还真会惊到那东西,以当时的我,还是个真呛的对手……”
 “当时的你?”张国忠一愣,“当时的你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么?”
 “那是桓齮的墓!”戴金双诡异一笑,“秦国大将,战功不少,知道怎么死的么?”
 “桓齮?”张国忠一愣,一股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知道这个人!”老刘头答茬道,“俘虏赵国十万人,献给秦王嬴政去修(石桀)池的,是不是他?”
 “赫赫,看来那段碑文,你们也看过……”戴金双一龇牙,表情就好像要吃人一样,不用说,戴金双嘴里的“那段碑文”,肯定就是(石桀)池里刻的那段“殳书”……
 不死传说 第二部 冤冤相报 第五十九章 铁中玉
 “那个墓里布的空间是什么局,我从来就没见过,我挖过不少秦墓,但从来没见过这种局!”戴金双表情愈发神秘,“尸身的头脚各放了一个青铜盂,盂中盛满了一些小铁丸,表面全是针眼大的小眼儿,用手晃着感觉里边有东西,好像是空心的,但不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但以我这双眼睛却能看出来,这一头一尾两个铜盂之间,阴气堪比地眼!就这么个半木半石的破棺材,尸身经历了两千多年竟然一点儿都没烂!棺材从里到外没有半点铁器相隔,但阴气却一点都泄不出去,几千年来的地阴反而被缓缓的吸了进来,聚集于尸身之上,想必就是棺材头尾这两个铜盂在起作用……好在我是从上面开的棺,加上那时我的身子能发出阴气,才没惊动那东西,倘若我从下面先捅个窟窿,有半点阳气漏上去*,那我还真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那些铁丸里放的是什么?”张国忠似乎有些好奇。
 “全是玉块!”戴金双道,“上面刻的是他桓齮的死因!”戴金双道。
 “玉块刻上他的死因……也能聚阴防腐!?”张国忠一皱眉。
 “不是……“戴金双摇了摇头,”真正起到聚阴防腐作用的,只不过是那个铜盂上的刻纹和尸身体内的‘锁魂环’!而铁丸里面玉块上刻的字,全是为那个桓齮鸣不平的话……”
 “锁魂环……是什么东西?”老刘头皱起了眉头,出道这么多年来从没听过这种东西。
 “就是这个!名字是我自己起的……”戴金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火柴盒。打开火柴盒,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火柴棍粗细的小玉柱。
 “这……”老刘头接过火柴盒,发现里面的玉柱与柳东升给的那个作为“证据”的小玉柱一模一样,“这是那个桓齮身体里的?”
 “对!背回桓齮的尸身以后,我发现他的身体里有这个!感觉这东西与那两个铜盂上的花纹应该是成套的阵法,我找了具死尸试了一下,发现单纯的聚阴,只要铜盂上面的刻纹就能实现。但如果只聚阴的话,周围的游魂野魄就容易被吸过来,而这锁魂环的作用就好比给尸身加了一层密封包装,如果魂魄已经离体,那么只要插上这个,别的魂魄是不能侵扰尸身的,但如果魂魄尚未离体……嘿嘿,给他插上这个。他就永远也别想离体!”说罢。戴金双从老刘头手中拿回了火柴盒,“挖那个桓齮的墓,虽然没什么值钱东西。但学会了这么一套东西,也是受益非浅啊!以后再挖别的墓可就方便多了……!不过没想到。这东西最后还是用在了一个坏了规矩的手下人身上……”
 “对了,这东西,我的警察朋友也给我们看过,据说是从文物案的一个死者身上发现的,警察也找过微雕专家,他们说做不了啊……”张国忠道。
 “微雕专家?”戴金双一声冷笑,“那群人开始我也找过,他们也说做不了,现这盒‘锁魂环’。都是磔池里带出来的原装货!那个秦德亲手做的!”
 “秦德!?”张国忠一愣,记得在磔池之中。曾看到过“秦德于斯,四海昌平”这么一句话,当时老刘头和秦戈还因为这句话的歧义争论过,老刘头认为“秦德”是指秦国的德行,而秦戈则认为主持修建这个洞的人就秦德,现在看来,似乎秦戈的看法是正确的。
 “对……!修磔池的秦德,秦王嬴政,还有那个大将军桓齮,他们三个是儿时的玩伴……”戴金双表情中似乎夹带着一丝轻浮……
 开棺之后,戴金双第一反应便是一招杀了一起下墓的手下吴江,因为这个人和自己不一样,是真材实料的活人,此时棺中大阴相聚,有活人在现场,哪怕是一口所喘大了都有可能起尸,这个尸要是起来,不光自己活不了,方圆十里一个活人都别想跑。
 为了避免伤及无辜,戴金双取下了棺头的铜盂,铜于被取下之后,这尸身上聚集的阴气便有如江河决堤般向四外散去,短短两个小时的功夫,聚集了千年的阴气便已散发殆尽,两千年未烂的尸身也在这两个小时内变成了一具腐尸,为了保险起见,戴金双干脆背走了古尸,因为自己一时情急杀了手下了有点过意不去,便把吴江的尸体放进了棺中,临走还给超度了一下。
 出墓后,戴金双便以最快速度弄开了铜盂里的铁丸,发现里面装的清一色全是一些玉块,有大有小,玉块上刻的全是篆字,仿佛刻的很匆忙,看了一个下午后,戴金双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这些玉块上刻的字不但表明了墓主的身份,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原来,秦王嬴政在孩童时期便有了两位好朋友,一位是太卜·秦冠英之子秦德,一位便是市井出身的桓齮。在“铁中玉”的记载中,这秦德本是一个玄学天才,九风便窥得了天地阴阳之术,而桓齮却为文武双全之辈,不但力大无穷且足智多谋,十一岁便可举起二百斤的石墩。
 嬴政的父亲子楚本是秦国夏姬王妃的儿子,因母亲夏姬失宠早逝,所以被父亲秦孝文王送到了赵国当了人质,后来吕不韦不惜重金贿赂当时秦孝文王的宠妃华阳夫人,帮子楚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并把自己的媳妇赵姬送给了子楚,后来赵姬生了个儿子,因为秦国的国姓为“嬴”,所以便给这孩子取名为“嬴政”,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秦始皇”。有一些史书中认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在这秦德的“铁中玉”的记载中,嬴政似乎确实是子楚也就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吕不韦帮子楚登上秦王的宝座后,便被子楚提拔当了宰相,起姬也理所当然的成了王后,子楚死后,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了秦王之位,因为年纪小,朝政实际上是被吕不韦和赵姬所把持的,此时,生性淫荡的赵姬却不甘寂寞。又与吕不韦燃起了当年的爱火,私下里时常幽会,直到嬴政亲政为止。
 嬴政亲政之后,身为宰相的吕不韦害怕奸情暴露,便找了个假太监嫪毐进宫服侍赵姬以满足赵姬的淫欲,没想到后来,这寡居皇后竟然怀上了嫪毐的孩子,只能假借卜卦躲灾的名义移驾到了雍城。此后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当时,赵姬也知道纸里包不住火,便与嫪毐一并勾结吕不韦密谋叛乱。要立他们的儿子为嗣君取代嬴政,此时此刻的嬴政是丝毫准备也没有。如果坐以待毙,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就在赵与嫪毐联络吕不韦谋划叛乱的关键时刻,还是秦德以观天占星之术窥得了赵姬的举动并及时提醒了嬴政,而此时的嬴政刚刚亲政不久,大部分官员还都是赵姬和吕不韦的亲信,所以嬴政也只能启用孩童时代的铁哥们桓齮充当自己的打手,顾于孩时的情面,这桓齮对嬴政可谓是言听计从死心塌地,很漂亮地平息了叛乱。同时也显示出了自己出类拔萃的军事天才,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德和桓齮,嬴政很可能来不及统一中国便要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干掉了。
 摆平自己的母亲赵姬和权臣吕不韦以后,嬴政本想给秦德和桓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