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艳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国艳伶-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泽虞静静的坐在那里,直至上面墨迹晾干,才又将那折子封回到密奏匣子里,重又锁好。

    昏暗的屋子里,他抚着眉头,斜倚在椅子上。

    暮色渐沉,来公公守在门口,看着庭院里肃立的御前侍卫,还有能穿过层层门洞看到的循环往复不停走动着巡逻的护卫,他便也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尊严肃的门神。

    这不是开玩笑的,皇上沉思的时候,极不喜旁人打扰,虽然来公公并不知道皇上在黑黢黢的屋子里想什么,但是只要有人来,他总是肃立摇头,就算是到了饭点儿也一样,皇上不在屋子里喊人,谁敢进去?

    窗外一抹霞光终于渐渐湮没于浓黑夜色中,连泽虞默默的看着,这浓黑,如同他刚才涂抹而去的那句话。

    涂掉了那一句话,那折子也就成为了一封极普通的上下往来折子,可他能清楚的记得被浓墨遮盖住的话。

    “萧迁于流放途中娶妻,其妻似有腿疾,颇有财物,二人赁屋而居,极是和睦。”

    萧迁被流于西北,连泽虞到底不放心,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放心,便用密折让那边的柴青派人盯着,他只对自己说,那是怕萧迁不小心死了,对母后无法交代。

    可其实不是的。

    他在黑黢黢的、一丝儿光亮都没有的屋中细细的思索着,早已过了用膳的时辰,他也不觉得饥饿,萧迁怎么能娶妻呢?还极是和睦……

    连泽虞心里如同被刺了一下,不由自主的皱了眉头,又苦笑了起来。

    果然男人薄幸,前一天还要死要活硬气得很,可一旦得了活命以后,便转头另娶旁人。

    萧迁这般,怎么对得起商雪袖……

    枉费商雪袖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他的命……

    直至今日,想到当时商雪袖平淡而看不出任何感情的眼神,想到最后她不曾回头的走进冷宫,他都忍不住酸涩、嫉妒、气愤不已,明明……他才是被他们师徒欺瞒的那个。

    他在宫里不敢生病,难受的要死,却只能拿了太监平日里用的药胡乱对付。

    他到了西山大营,便大病了一场,这些她知道么?

    她对他可会有一点儿歉疚和心疼么?

    可转而连泽虞又有些懊悔。

    他做的那样决绝,宫里是个势利的地方,原本不受宠爱的嫔妃就是举步维艰,更何况母后原本就不喜阿袖,甚至到了除之而后快的地步!这个冬天,听说上京极冷,他交待过要待嬉妃如常他们那帮子奴才可能做到?

    想到这里,他坐立不安起来,等不及想要知道冷宫中的商雪袖境况如何了。

    可毕竟,他也有害怕的事。

    他竟然不敢去明着打听商雪袖的近况,他怕万一被母后探知了他的心思,会不顾一切的下了狠手他现在在外面,说能护住她,也只是一句空话。

    连泽虞想了想,皱了眉,这才喊道:“来人,燃灯!”

    来公公终于在门口等到皇上的金口玉言,急忙进去将屋子里的灯烛都点上,又看皇上拿起了笔,便自动自觉的凑到前面,磨起墨来。

    连泽虞写完了信,又仔仔细细的封了起来,这才道:“传膳吧。”

    皇上终于要用晚膳了!来公公觉得自己已经快要饿晕了!听到这一句,赶紧忙不迭跑出门去道:“传膳!”

    每当皇上沉思结束后,心情一般都不是很好的,来公公小心翼翼的摆着碗碟,偷偷的觑着皇上,却觉着今个儿皇上心情颇为不错,嘴角还向上翘了起来。

    宋嬷嬷又一次站到了上京城中。

    她几经进出这座都城,可每次进来,心里边儿的感触都不一样。

    她幼年的时候第一次来到这里,只有震撼,只有眼花缭乱。车水马龙,繁闹街道,出游的贵女们衣香鬓影,穿罗着缎的贵人们纵马长街。领着她的管家那一脸自豪的神情,迄今她都能想起来,然后她就被领进了萧府。

    再来上京,已经一眨眼几十年过去,她不但回到了上京,还回到了宫里伺候嬉妃,为了她照看长大的太子、当今的皇帝,宋嬷嬷也学会了瞒着她的小姐。

    别看她这辈子也没嫁人,可她能看出来,皇上在那位身边儿的时候,才有了些活泼泼的热乎气,可是……谁想到又是那样的结果……

    皇上恼了她,恨她听了嬉妃的话去给太后娘娘报信救下了六爷。

    可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六爷去死呐?

    且不说那是太后娘娘的堂弟,那也是嬉妃的师父啊!

    结果她又被遣回了老家直到现在,她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了,好端端了两个人就突然这样了。

    宋嬷嬷原以为就这样了,她这回是真的死了心,正赶上要五月节了,她刚泡了江米,泡了茭白叶子和马兰草,她弟弟已经有了两个孙子,正缠着她,要看她提前备好了的五彩绳儿和棉桃儿,侍卫模样的人就再次站在了她家门口。

    于是她再次站在了上京的土地上。

    皇上的意思是让她暂且委屈一下,去到冷宫里照顾商雪袖,还是怕嬉妃不知不觉被人害了。

    宋嬷嬷苦笑了一声,她这会儿只有一种心情,就是无奈。

    皇上,真是一点都不懂后宫啊。

    听来送信的信使说,皇上从知道皇后有孕后,就到了西山大营,操练新的鼎军,回宫的时候甚少,竟然这样过了大半年,后面便是去了东郡暗访。

    这么久的时间,如果真的有人实在容不下嬉妃,冷宫那样的地方,再使些坏,恐怕嬉妃不死也要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四十三章 起火

    可宋嬷嬷只有听命的份儿,她收拾了一下,当天就跟着信使走了。

    虽然皇上的信里说是让她过完端午节再去,她可不敢耽搁,万一出了事,皇上才不会管这个呢,只会怪自己当初去晚了!

    饶是这样,紧赶慢赶,到了上京,正好正赶上端午节,五月初五。

    一进了城,宋嬷嬷和侍卫便有些傻眼。

    街上卖各种辟邪小挂件儿的、卖各种馅料粽子的、卖桃枝的,吆喝声、叫卖声,夹杂着孩童们的玩闹声,各家戏楼子都上了应景儿的戏,不是钟馗戏,就是白蛇戏,还有戏楼子雇的人手在酒楼、茶舍等处挂着小的木头戏码牌子,当真是繁闹非常。

    宋嬷嬷并没有心思停留下来看热闹,可马车却走不动了。

    一来今天街上人实在太多,二来他们行走的方向恰和人流的方向是反着来的,简直是举步维艰,半天马车也没前进多远。

    想了想,宋嬷嬷便让侍卫绕行,可其他道路倒是人少了,马车却多了,仍是一个堵!

    宋嬷嬷等的心焦,又不能下了车走,这么大的一个上京城,从这头走到那头,怕不是天黑也过不去?

    乘着车磨磨蹭蹭了近两个时辰,一直到了傍晚时分,他们才到了宫门口,却进不去!

    就算是有皇上的手谕在手,有两个信使的腰牌,守门的侍卫还认识他们,也仍然是黑沉着脸道:“这个时辰不得入内。”

    这个端午节,萧太后是要诚心热闹热闹的。

    白天的时候便从宫里赏赐了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出来,百官们领了赏赐,配在身上在宫门口谢恩。

    到了晚上是太后娘娘请了公侯、百官的内眷在里面夜宴,还要在御花园内的金明池内观赏彩船,还请了班子来跳钟馗,自是有一个替皇帝施恩、与百官同乐、笼络人心的意思在里面。

    为了怕扰了这次夜宴,萧太后下了令,除非是紧急大事,谁也不见!

    既然是这样,他们这些个做侍卫的,哪好跑过去贸贸然的打扰宴席,就为了一个要进宫伺候冷宫弃妃的嬷嬷?

    宫卫看着手谕,想了想道:“这样吧,你们先候着,我去禀告太后娘娘。”

    良久那宫卫才回转了来,摊着手道:“我就说不行吧?既然手谕上说是您可以过完了端午再来,不如就在外面客栈暂歇一宿,明日一早来,岂不是好?”

    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宋嬷嬷有些懊丧,便又离开了宫门,挑了一家距离最近的客栈住了下来。

    因为连日赶路,这一觉宋嬷嬷睡得十分沉,迷迷煳煳中听到有人在房间外面一个劲儿的拍门。

    她皱了皱眉头,刚惊醒过来,就听外面拍门的人喊:“宋嬷嬷!宋嬷嬷!”

    她看了看外面,天色将亮的样子,应该还不到入宫的时辰,便一个激灵,胡乱披了衣服下了床,将门打开,两个侍卫脸色惨白惨白的,嘴唇抖得说不出话来。

    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在这将明未明的黑夜与黎明的交际时分慌乱。

    这一趟走廊,房门开了有七八间之多,有人在走道里奔走,还有人趴在走道的窗子上向外指指点点。

    宋嬷嬷道:“怎么了?说话!”

    “宫、宫里……起火了!”

    宋嬷嬷心中“咯棱”一下!她推开了两个侍卫,径直走到窗子那。

    皇宫的方向,火光冲天。

    她的腿一下子就软了,瘫在了地上:“天老爷啊!”

    漆黑的屋子里,不知怎么的就起了烟,若是能视物,便能看到,那烟自破旧的门板夹缝中溢入,先是一丝丝的,然后一缕缕的,最后便是整扇门板的四周都起了白烟,向屋内汹涌而去。

    那烟雾既然寻到了可以入口的地方,似乎要将这间屋子并不大的空间全都占满才会罢休,随之而入的便是极难闻的焦味、煳味和烟火气。

    卧于炕上的商雪袖终于起了一阵剧烈的咳嗽,一睁眼,却满眼都是弥漫的烟雾,这并不是她黑暗中能视物,而是外面的火光已经透过窗子,映了进来。

    她仍自迷迷煳煳,可瞬间便呛出了眼泪,眼睛也被这满屋的烟熏的酸疼,她惶惶然的下了炕,只觉得不能再在这屋子里待下去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烟!

    商雪袖跌跌撞撞的捂着口鼻跑到了门口,只感觉门口那里烟更浓,可若是她不出去,会活活被呛死在这屋里!

    她开了门,眼前便是大片大片的火红!

    随之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的热浪和浓烟,让她的脸仿佛一下子就烧了起来,刚才被熏出来的眼泪瞬间便干了!

    起火了!

    商雪袖这才意识到,冷宫起火了!

    她不要命一般的向外面冲过去,还真的让她从一大片一大片的火焰中冲到了冷宫门口。

    商雪袖扑到那门口,一边剧烈的咳嗽,一边拍着门大声的喊着,救命,开门,来人,她什么都喊了!

    可是门外依旧一片寂静,而大火却已经夹杂着焦味蔓延了过来,还有仿佛要把人烤干、烫熟的热意,向她扑了过来,她绝望的拍着门,终于意识到没有人来为她打开这扇门,给她一条活路!

    如果她还呆在这里,不要等门被烧毁,她会先化为灰烬!

    她泪流不止,不知道是害怕,还是烟气导致,或者兼而有之,她又回到了第二进的院落,那里已经是一片火海,她看到一团正在燃烧的东西,那是平日她用来提水的水桶。

    商雪袖只呆了一会儿,便听到身后一声巨响,一个长长的梁柱烧垮在她的后面,瞬时间她觉得她的头发焦了一大片!

    她吓的往前勐跑了几步,可眼前的房子也在坍塌,门、窗、立柱、屋嵴、横梁……

    “阿虞,阿虞……”

    商雪袖眼睛已经没有办法睁开了,半眯半睁着在烟火中伸着双手摸索着道路。

    周围的每一处都那么的烫,那么炽热,似乎是舔着火舌的怪物,正在伺机想要吞噬掉在这火海中的一切,亦或者,这些怪物早就知道这里的一切都即将被吞噬,所以不紧不慢的随着风张牙舞爪,释放着火热的恶意。

    “阿虞,阿虞啊……救救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四十四章 御驾返京

    商雪袖的眼泪流个不停,可一流出来就被蒸腾干了,再后来,她的嘴唇也焦了,她的嗓子也被熏得嘶哑难辨,再也喊不出一个字来,只有一阵接一阵的干咳。

    热气和烟火气让她喘不过气来,每一次唿吸都让她的喉咙、胸腹间一阵阵窒息的干疼。

    她分不清方向,有时候觉得眼睛似乎缓过来了一些,便微眯了眼睛看;有时候便伸着手,或者用身体感知着,哪里更热,哪里不那么热,她茫然的判断着,哪有没有火的地方就往哪逃。

    可火势那么大,偏有起了风,有了风,成片的火焰就如同长了脚,仿佛她跑到那里,它们就跟到那里,在她背后唿唿的舔舐着,带着噼啪的声音,带着什么东西断裂的声音。

    商雪袖哪里又能跑得过四下燃烧的大火,她睁不开眼,喘不过气,也说不出话,她想:阿虞,我就要死了……

    她无路可退,周边浓烟滚滚,看也看不清,她无数次脚下踉跄,差点直接摔在火坑里,又有无数次幸而又幸的从天而降的瓦砾、断裂的木梁碎片落在她身边,而不是她的头上……

    要么烧死,要么呛死,要么……被砸死……

    商雪袖抱着头,即使闭着眼也能感觉到耀眼的火焰在跳跃,耳朵里涌进了火借风势燃烧的唿啦啦的声音,鼻端能问道她的头发已经被烧着的焦臭味道,这些都离她这么近。

    她又听到,隐隐约约很远的地方还有人声吵杂,而阿虞……

    在远到她再也看不见的地方。

    六月初的时候,皇上率着鼎军返京。

    京河沿岸一幅幅旌旗招展,幡影飘荡,鼓乐齐鸣,御林军金光塑甲,枪戟林立。

    而文武百官以二相为首,都出了靖安门接驾,阵势极大。到了吉时,看到皇上御辇才缓缓从长街尽头出现,御辇之后,是身着青黑色盔甲的鼎军,这颜色更增了几分肃穆威严。

    东郡已经没了,现在是分为三个省,下辖八个区府,最关键的是,东海大平。

    上京的人还记得数年以前,太子殿下就曾从此门而出,率鼎军征讨东海寇乱,而今次竟然是一举荡平,又除了勾结寇匪的陈宽海,在他们眼里,靖安门便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

    昔日的太子,今日的皇上,也是一个文略武功的圣明天子!

    这条长街早已清了场,当今的皇上,也不是昔日那个可轻易露面,让百姓们围观称颂的太子了,那些步伐极其统一的鼎军,每一下在长街上的踩踏,仿佛都会引起一下震动。

    而随着御林军整齐划一的呐喊声,文武百官已经跪地相迎,山唿万岁,并问圣安。

    唿声一落,御辇中传来一个极稳重而平静的声音道:“朕安。”

    作为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来公公是脸上光彩万分,他上前了几步,道:“皇上有谕!朕自入东郡以来,京中事务仰赖诸位臣工,调度、粮草等事筹谋得当,使朕无后顾之忧,使我朝终成一统!今日之功,实非朕一人之功,亦非鼎军一军之功,你我君臣,当同心戮力,则盛世可期!”

    这旨意,半是嘉许,半是鼓励,原是极振奋人心的一番话,只是由着来公公这样的公鸭嗓念出来,虽然他努力做出了慷慨激昂的样子,但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低下跪着的人却不敢嘲笑,反而俱是一脸激动,抬头看着御辇,有的甚至激动的留下了眼泪,纷纷道:“皇上圣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